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會遲遲不判

法官會遲遲不判

發布時間: 2022-04-12 11:30:57

法官久拖不判是不是證據不足

法官久拖不判不一定是因為證據不足,具體原因如下:
1、案子本身確是復雜,或者人數眾多,或者影響重大,不能如期審理結案;
2、因為無法依法判決拖延,因為有人打招呼,寫條子,行賄法官,出現無法正確裁判產生的拖延;
3、因為法官等當事人的好處故意拖延,一些無良的法官,辦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撈取實惠,簡單地案件遲遲不做出判決,一致等到審限的最後一天;
4、故意尋找拖延的借口,一起案件立案之後,法官為了達到拖延的目的,首先給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等即將三個月的時候,再轉為一般程序審理,中間還有申請鑒定,一年可能不給你結案;
5、法官對申訴的案件根本不遵守時間已成慣例,特別是在前兩年,申訴的案件根本就沒有人給你遵守時間,很多案子遞上了申訴狀,三年五年泥牛入海,經常有把申訴狀給弄丟的情況存在。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
第二十三條 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第一條 審理刑事上訴、抗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第二條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一個月。第十六條 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期間依照本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第九條執行。案情重大、疑難,需由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的案件,自提交審判委員會之日起至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之日止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需要向有關部門徵求意見的案件,徵求意見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參照《若干規定》第九條第八項的規定辦理。
要求下級人民法院查報的案件,下級人民法院復查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㈡ 法官久拖不判的原因

法律分析:法官拖延辦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第一,因為案情錯綜復雜拖延。案子本身確是復雜,或者人數眾多,或者影響重大,不能如期審理結案。第二,因為無法依法判決拖延。本來按照法律做出裁判就行了,因為有人打招呼,寫條子,行賄法官,出現無法正確裁判產生的拖延。第三,因為法官等當事人的好處故意拖延。一些無良的法官,辦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撈取實惠,簡單地案件遲遲不做出判決,一致等到審限的最後一天。第四,故意尋找拖延的借口。一起案件立案之後,法官為了達到拖延的目的,首先給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等即將三個月的時候,再轉為一般程序審理,中間還有申請鑒定,一年可能不給你結案。第五,法官對申訴的案件根本不遵守時間已成慣例。特別是在前兩年,申訴的案件根本就沒有人給你遵守時間,很多案子遞上了申訴狀,三年五年泥牛入海,經常有把申訴狀給弄丟的情況存在。第六,移交卷宗時間被無限延長。本來移交上訴卷宗的時間一般是收齊雙方的材料之後一個月,但是,可能兩三個月也沒有移送到上級法院的事也經常發生。第七,在行政訴訟中為了不讓行政機關敗訴,故意超期審理,甚至不受理不審理。一些行政訴訟,特別是征地和強拆案件,本來應該判決被告敗訴,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很多後遺症,法官寧可枉法裁判,也不會判決行政機關違法。法官延期審理案件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上述幾種情況,在不幸遭遇之後,應該分別對待。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第四十七條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對於拖延辦案的法官,可以依法舉報;對於構成犯罪的法官,更是可以舉報控告。《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第六條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應當堅持依靠群眾,監察部門建立舉報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於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違紀違法行為,有權向監察部門提出控告或者檢舉。」

㈢ 法院遲遲不給判決怎麼辦

可向本院院長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要求其盡快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紀律處分辦法(內試行)》第59條規容定:「為謀私利故意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至開除處分。 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

如果發現審判人員在訴訟中違反以上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

(3)法官會遲遲不判擴展閱讀

判決書從送達或當事人接到的第二天起,在法定的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過了上訴和抗訴期限即發生法律效力。二審的判決,宣判後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的判決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穩定性。任何機關、團體或個人,都無權變更或撤銷,如有錯誤,只能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糾正。二是具有強制性。判決生效後,執行部門有按照判決執行的義務,當事人必須堅決服從,不能抗拒。

㈣ 法官久拖不判是好是壞

法律分析:一、民事案件根據法律規定,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案件久托不判的情況在各地法院都有,只有不超過法定期限作為當事人只有催促法官盡快結案;如果超過法定期限你可以投訴到院領導或上級法院及檢察院。訴訟實踐不同於訴訟時效,訴訟時效規定的是您的勝訴權在多長時間內受保護,訴訟期間則是指具體訴訟行為應當在什麼期限內完成。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久拖不判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般來說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審結,久拖不判的解決方法為∶ 1、向該法院的紀檢部門反映,由紀檢部門催辦;2、向同級的人民檢察院反映,由檢察院提出糾正違法通知;3、向上級法院反映,由上級法院刑庭督辦。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㈤ 贍養糾紛案件開庭後,法官遲遲不下判決書怎麼辦

三個月立案。律師先給你們調解。調解不了,律師會提申請訴狀,等待期又是三個月。這期間,律師會走訪,調查鄰居。找一切證據。贍養費由老人幾個孩子,一塊共同承擔。比例具體怎麼分,平均拿多少生活費,有法律公平公正判。在耐心等待。律師會通知你們。

㈥ 過了審限期法官遲遲不判決怎麼辦

依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法院對案件超期判決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或者檢察機關舉報申請司法監督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可延長3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不得申請延長,如無法按時審結,應轉入普通程序,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期限為30日,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30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由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延長3個月;審理對民事裁定不服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30日。

㈦ 法院遲遲不出判決書,十分著急應該怎麼辦

法院每個案件都有規定的審理期限。
法官一定會在規定的審理期限內審結案件的。
如果超過審理期限,可以向法院投訴,法院一定會督促承辦法官盡快結案的。
遲遲不出判決書,可能是開庭時間早,但審理期限還沒有到,法官還想繼續調解,或者判決書尚未寫好,所以,可以主動打電話給法官,問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法官會給解釋的。

㈧ 請問開庭後法官遲遲不下判決書怎麼辦

開庭後法官遲遲不下判決書你只能等待,說明他們還在根據犯罪嫌疑人的違法情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在衡量給予相應的判決結果,你還是再耐心的等待吧。

㈨ 請問開庭後法官遲遲不下判決書怎麼辦

抄如法院無故拖延審理,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簡易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二、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三、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司法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九條

㈩ 法官有意拖延時間不判決,會有哪些處分呢

法官有意拖延時間不判決,《人民法院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59條規定:「為謀私利故意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至開除處分。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也可向本院院長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要求其盡快作出判決,如果發現審判人員在訴訟中違反以上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

熱點內容
保監會復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23:10:34 瀏覽:585
充分認識頒布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 發布:2025-04-28 23:10:28 瀏覽:755
法律援助經費主體 發布:2025-04-28 23:07:58 瀏覽:69
法治與自然 發布:2025-04-28 23:04:16 瀏覽:976
刑事訴訟法有關庭審方式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22:40:45 瀏覽:160
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對嗎 發布:2025-04-28 22:39:06 瀏覽:946
法律顧問合同的解除 發布:2025-04-28 22:38:15 瀏覽:232
鐵路運輸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8 22:37:44 瀏覽:322
故意損壞法官證件 發布:2025-04-28 22:36:21 瀏覽:967
企業有道德案例 發布:2025-04-28 22:21:20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