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

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

發布時間: 2022-04-12 11:50:27

法院開庭把案件退回檢察院,這樣可以嗎

1、這樣做符合法律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並告知被害人有權提起自訴;

(二)不屬於本院管轄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三)不符合前條第二項至第八項規定之一,需要補充材料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內補送;

(四)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項規定宣告被告人無罪後,人民檢察院根據新的事實、證據重新起訴的,應當依法受理;

對公訴案件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

(1)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擴展閱讀:

檢察院認為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建議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基於習慣的做法,法院以證據不足判決無罪的情況很少。法院總要考慮與檢察院的關系,法院認為證據不足一般都是先通知檢察院,檢察院特別怕法院作出無罪判決,一般都會建議法院延期審理或者撤訴。

《刑事訴訟法》第14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⑵ 到了法院一審後退回檢察院是什麼回事

應該是認定罪名的證據不足,由檢察院重新補充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審查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並告知被害人有權提起自訴;

(二)不屬於本院管轄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三)不符合前條第二項至第八項規定之一,需要補充材料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內補送;

(四)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項規定宣告被告人無罪後,人民檢察院根據新的事實、證據重新起訴的,應當依法受理;

(五)依照本解釋第二百四十二條規定裁定準許撤訴的案件,沒有新的事實、證據,重新起訴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六)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至第六項規定情形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或者退回人民檢察院;

(七)被告人真實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應當依法受理。

對公訴案件是否受理,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

(2)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擴展閱讀:

證據不足的適用標准:

第一,據以定案的某個或某些證據不真實不可靠。即不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尚未達到確實可靠的標准。這是確保案件質量的基礎,也可稱之謂基本標准。

因為它會導致一錯百錯的嚴重後果。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據據以定案的每一個證據是否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作為檢驗案件質量的基本標准,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第二,作為法律構成的某個要件或幾個要件的案件事實沒有必要的證據加以證明。例如犯罪主體要件的證據不足,「立法者一般是從年齡和病理兩個方面來界定犯罪的能力的有無」。

即「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成為犯罪主體成立的兩個法定要件,」即使法人犯罪,「作為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是法人這個有機整體的犯罪,但是,法人是由自然人組成的。

當自然人作為法人的成員負擔刑事責任時,當然也必須具備責任年齡和責任能力這兩個法定要件」。由此就不難看出,關於犯罪主體要件的證據不足,主要是對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的證明,缺少必要的證據。

詳言之,沒有出具身份證,沒有查證行為人的出生證,證明其犯罪時的年齡已經達到法定的責任年齡;關於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沒有科學的司法精神病鑒定或其他證據證明其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錯亂症、痴呆症、病理性醉酒等,均可視為證據不足。

再如關於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證明,作為犯罪的客觀方面,應包括行為和行為的方式、對象、結果,以及行為賴以存在的時空條件。按照刑法的傳統理論講,作為客觀方面要件,就是案件事實之中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過程和結果。

所有這些環節必須要有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缺少任何一個環節所必需的證據,均可視為證據不足。總之,作為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是案件事實的基本內容,或曰基本事實,每一個要件必須具備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否則,就是基本證據不具備,就是證據不足。

第三,據以定案的全部證據(或曰全案證據)必須是排除了矛盾,表現出同向性,對案件事實得出的結論必須具備排它性。所謂排除矛盾,是指本案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每一個證據的前後之間,排除了疑點和矛盾。

所謂同向性,是指全案證據經過綜合、排列表現為同一個方向,要麼肯定,要麼否定,要麼作為,要麼不作為;所謂排它性,是指全案證據的證明結果,得出了唯一的結論,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

如果本案的證據在判決前,存有疑點,矛盾沒排除,既有肯定有罪的證據,又有否定有罪的證據,不能得出唯一的結論,就形成一個疑案,疑案的存在就是證據不足的表現。

⑶ 刑事案件法院又退回檢察院,接下來又要走什麼程序,要多長時間才能開庭請問

接下來有兩種可能。一是檢察院直接結案不起訴,不過這個可能性很低。另一種可能是檢察院會自己或者要求公安部門補充偵查,補充偵查後再次起訴,這一過程是一個月左右。

⑷ 法院已經開庭的刑事案件能否退回公安機關重新偵察

法院已經開庭的刑事案件不能退回公安機關重新偵察。
法院是不可以將刑事案件退回公安機關的,只能退回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在審查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刑事案件時,認為證據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如果需要補充偵查,需要由檢察院提出申請延期審理,法院不會主動退回到公安機關重新偵查,如果證據不足,會做出無罪判決。
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法院在兩種情況下會退回檢察院:一、是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提出建議的,法院會延期審理,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二、是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⑸ 刑事案件法院又退回檢察院,要多長時間才能第二次開庭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刑事案件法院退回到檢察院,究竟多長時間才能夠第二次開庭,也是讓很多朋友對此表示非常疑惑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根據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有著明確的規定,如果是涉及到刑事拘留,那麼一般案件需要到3~6個月的時間,才能夠移交到法院接受審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刑事案件被法院退回到檢察院之後,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夠重新移交到法院,重新進行相關的判決,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去了解到的東西。

⑹ 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還需要重新開庭嗎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法院又退回檢查院,接下來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說申請法院延期審理。要一個月時間可以開庭。刑事案件檢察院起訴法院後,如果證據不足,檢察院可以撤回補充偵查,也可申請法院延期審理,如果是延期審理的話,延期的時間不得超過1個月,也就是說延期審理的案件最遲在一個月後法院應該會開庭審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⑺ 法院開庭後退回偵查是好事嗎


1.有當事人家屬問我: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又被退回檢察院了,這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很多當事人及其家屬或多或少的知道,刑事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有兩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機會,但是對於法院和檢察院之間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關系,則並不清楚。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法院退回檢察院主要存在兩種情況:第一,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第二,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2.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相關規定,法院在審查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後,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同時,檢察人員在庭審中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並提出建議的,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由此可見,不論是法院要求還是檢察人員主動提出,案件到了法院階段(包括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存在證據不足的,均可以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這其實和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是一個道理。
3.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法院將案件退回檢察院還有第二種可能,即法院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首先,在司法實踐中,因為各種因素的考慮,如果法院認為一個刑事案件對當事人定不了罪(包括法律適用、案件定性的問題,也包括證據不足問題),法院一般不會貿然作出無罪判決。如果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無法成立,貿然對當事人作出無罪判決,這無疑中會「得罪」檢察院,也使檢察院陷入錯案追究的不利境地。基於此,一般情況下法院都會和檢察院「商量」一下,即建議檢察院「主動」撤回起訴。

⑻ 刑事案件開庭後還能退回檢察院嗎

法律分析:視情況而定。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法院在兩種情況下會退回檢察院,第一是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提出建議的,法院會延期審理,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第二是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 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⑼ 刑事案件一審開庭後,已經過去一個半月,遲遲未判決,請問法院能不能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法院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作出有罪判決;對根據法律認定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對證據不足,不能認定有罪的,應當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法院認為需要補查補證的,應當通知檢察院,由其決定是否補充、變更、追加起訴或者補充偵查。
見:1、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百九十七條 審判期間,人民法院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或者需要補查補證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由其決定是否補充、變更、追加起訴或者補充偵查。
人民檢察院不同意或者在指定時間內未回復書面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九十五條的規定作出判決、裁定。

⑽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後又退回檢察院,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後又退回檢察院,可以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第二百零五條

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10)法院開庭後退回檢察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熱點內容
司考訴訟法怎麼背 發布:2025-04-28 23:32:04 瀏覽:428
保監會復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23:10:34 瀏覽:585
充分認識頒布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 發布:2025-04-28 23:10:28 瀏覽:755
法律援助經費主體 發布:2025-04-28 23:07:58 瀏覽:69
法治與自然 發布:2025-04-28 23:04:16 瀏覽:976
刑事訴訟法有關庭審方式的規定 發布:2025-04-28 22:40:45 瀏覽:160
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對嗎 發布:2025-04-28 22:39:06 瀏覽:946
法律顧問合同的解除 發布:2025-04-28 22:38:15 瀏覽:232
鐵路運輸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8 22:37:44 瀏覽:322
故意損壞法官證件 發布:2025-04-28 22:36:21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