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秦德平
❶ 首個國家憲法日是什麼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的最新相關信息
首個國家憲法日是2014年12月4日。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的最新相關信息如下:
12月4日,是第五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十七個全國法制宣傳日,我市舉辦12.4國家憲法日活動。市領導張明體、龐震鳳、戚紹斌,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秦德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薛長義等參加活動。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明體一行首先來到市第十五小學,佩戴紅領巾,觀看全校5000多名師生的憲法晨讀,並與師生一道誦讀;隨後來到市卧龍區法治文化廣場,參觀卧龍、宛城區舉辦的法治文化宣傳。
在市解放廣場,參加市直行政執法人員集體憲法宣誓活動等。南陽市司法局法師宣傳科科長張斌:「青少年和在校學生是這次憲法教育的重點人群。
學校開展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開展集中宣傳,讓他們走進社會,感受憲法的尊嚴,在憲法宣傳教育的實踐中增強憲法的體驗,從而增強自己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
❷ 電大模擬法庭案例:田女土是萊山區某企業辦公室文員,這個要怎麼寫啊
qing can kao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豫法民一終字第34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濟源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李保興,該局局長。
委託代理人楊繼新,該局法制室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烈義,男,1952年生,漢族,住濟源市坡頭鎮雙堂村。
委託代理人楊型瑞,北海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楊烈義與濟源市公安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濟源市公安局不服濟源市人民法院(2001)濟民初字第14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濟源市公安局的委託代理人楊繼新和楊烈義及代理人楊型瑞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楊烈義1969年入伍,1973年復員後在原濟源縣計委工作,1975年到公安局工作,由上訴人支付工資。1991年2月,楊烈義在公安局下屬單位濟源市保安公司(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辦理了招工手續,招工表上有公安局及濟源市保安公司公章,但楊烈義在濟源市保安公司辦理招工手續後仍在公安局單位工作,工資由公安局支付。楊烈義的養老保險金交至1992年底。1998年12月,公安局通知楊烈義停止工作以後未支付楊烈義工資和生活費。2000年7月,楊烈義申請濟源市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在仲裁期間,追加了濟源市保安公司為第三人,認定1991年2月楊烈義與第三人建立了勞動關系,但辦理招工手續後,楊烈義仍在公安局單位工作,屬借調。2000年10月23日,作出(2000)第55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如下:公安局在裁決生效後十日內為楊烈義安排工作,第三人負連帶責任。保安公司、公安局在裁決生效後十日內補發楊烈義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工資,共計5040元。為楊烈義補交1993年1月至2000年10月的養老保險金,第三人負連帶責任。該裁決生效後,楊烈義即申請本院執行。本案在執行中,公安局提出異議,本院下達2001年濟執裁字第255號執行裁定書,以楊烈義不是公安局職工和雙方發生爭議的時間是1998年12月31日,楊烈義於2000年7月申請仲裁,超過法定的申請仲裁時效。故認定該仲裁裁決適用法律錯誤,裁定不予執行,並送達雙方。楊烈義遂又向本院起訴,審理中公安局稱其只是借調楊烈義,楊烈義的工資由保安公司付給其單位,由其單位代付,但未能舉證證明。此外,公安局與濟源市保安公司均不能提供楊烈義的檔案材料。另經查明,1998年12月底楊烈義每月工資200元,1999年7月1日後濟源市最低工資標准為每月工資240元。
原審法院認為:楊烈義1975年到公安局處工作,由公安局支付工資,雖然1991年楊烈義在公安局下屬單位濟源市保安公司辦理有招工手續,但實際上楊烈義並未在濟源市保安公司上班,濟源市保安公司也並沒有給楊烈義發過工資,而楊烈義一直在公安局處工作至1998年底,期間均由公安局支付工資。公安局提出其只是借調楊烈義,楊烈義的工資是由保安公司支付給其單位,由其單位代付,但未能舉證證明,不予採信,綜上情況,應當認定楊烈義與公安局存在實事勞動關系,視為雙方存在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公安局若解除與楊烈義的勞動合同,應按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依法予以解除,在解除勞動合同之前,仍應按原勞動合同執行。即使楊烈義屬借調人員,但在終止借調關系時,公安局也應與被借調單位與楊烈義協商終止借調關系,妥善安排楊烈義的工作。本案公安局單方解除與楊烈義的勞動合同,損害了楊烈義的利益,有違勞動法及相關政策的法律規定,應予糾正。楊烈義要求補辦調資、長級等損失,從其與公安局的勞動合同及工資期間的工資待遇來看,其享受的只是一個臨時工的工資待遇,不是正式職工的工資待遇,其工資也是固定的,不應享受國家正式職工的調資待遇,其該項請求,不予支持。楊烈義要求補發養老保險金,因公安局是楊烈義的用人單位,楊烈義在公安局單位工作期間的養老保險金依法應由公安局繳納,該項請求,予以支持。此外,公安局提出,楊烈義申請仲裁超過仲裁時效,因勞動爭議的發生應從公安局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發給楊烈義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之日起計算。而公安局並未發給楊烈義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楊烈義申請仲裁並未超過仲裁時效。另濟源市1999年7月1日以後最低工資標准為240元,因此1999年7月1日以後,公安局應按最低工資標准執行。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七十二條之規定,原審法院判決:1、公安局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為楊烈義安排工作;2、公安局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補發楊烈義工資至安排工作之日,其中1999年1月至7月每月為200元,1999年8月後每月工資240元。3、公安局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為楊烈義補繳1993年1月至安排工作之日的養勞保險金。4、駁回楊烈義其它請求。訴訟費100元,由濟源市公安局負擔。
濟源市公安局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楊烈義與公安局並不存在勞動用工關系,清退臨時用工人員,是根據上級精神進行的,請求駁回楊烈義的訴訟請求;楊烈義答辯稱,雙方的勞動關系是依法確立的,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處理也是公平、正確的。
本院查明的事實和原審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楊烈義從1975年到濟源市公安局工作至1998年底被解除勞動關系,在濟源市公安局工作已23年,這期間楊烈義的工資一直由公安局支付;楊烈義提供的《全民合同制工人招工花名冊》也顯示招工單位為濟源市公安局,因此,可以認定濟源市公安局與楊烈義之間存在著勞動關系,上訴人認為雙方沒有簽定勞動合同,楊烈義是暫時到公安局工作,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審法院依據勞動法及相關政策對本案的認定及處理是正確的,應予維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濟源市公安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陳書金
代理審判員 周會斌
代理審判員 秦德平
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田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