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關於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定

關於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12 21:23:23

Ⅰ 在什麼情況下,法官可以使用自由裁量權,法律是否有明文規定

法官自由裁量權在現行的法律中並沒有明文規定。法官自由裁量權是指在疑難案件中,當法律空白、沖突時,法官依據案情和公平正義的要求,獨立判斷、權衡並作出合理決定的權力。
法官裁判案件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即只要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就必須嚴格依法辦案,決不能搞自由裁量,否則司法就失去標准,法治的尊嚴就將受到損壞。然而,時代在更迭,形勢在發展,立法總有滯後性,立法機關不可能超前制定涵蓋一切社會問題的法律規則體系,這就給了法官自由裁量權施展才能的空間,即法官在審判案件時如果法律規定不足或者完全找不到裁判所適用的法律依據時,可根據政治、經濟情況以及倫理道德水平作出相應的判決。
法官自由裁量權作為司法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客觀現實中還是在法學研究中,都是值得共同重視的法律問題。現代社會法治的要求,提升了人們對法律的社會控制功能的期待,但法律卻未能給人們帶來所有合理的預期,人們開始困惑於法律的局限性。因此,作為法律局限性的補充和救濟,為實現實質正義,法官自由裁量權就為司法過程之必須。但是法官的個體特性及自由裁量權本身的權力特性決定了權力有被濫用的風險,因此,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控制又必不可少。嚴格的規則與適當的自由裁量權相結合是實現實質正義的最好方式。

Ⅱ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體現在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體現在在法律規定和原則范圍內,如果有法律未直接規定的地方或者細節,可以由法官自由裁量。
法律分析
自由裁量權,是指法官在訴訟過程中,在正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的基礎上,基於案件的基本情況,根據衡平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則,對案件事實或者法律適用問題酌情作出裁判,或者是在多種合法的法律解決方案之間進行合理選擇。1、自由裁量權是法官在審判過程中的權力。自由裁量權是行使審判權的一種權 力,故在訴訟外的一切權利均不屬審判權,也談不上自由裁量權。2、自由裁量權是法官處理案件的權力。法官獨立審判是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前提條件,自由裁量權的主體只能是承辦案件的法官,包括獨任法官、合議庭成員和參加決定案件審判結果的審判委員會委員。3、自由裁量權是對當事人權利作出處分的權力。自由裁量權是一種決定權,其處分的對象是當事人的實體權利或訴訟權利。不包括為了保證訴訟活動正常進行,法官行使的諸如訴訟指揮權、訴訟處分權、釋明權等與審判權相關的權能。4、自由裁量權是在法律限定的范圍內由法官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裁量的權力。自由裁量權只能在法律對有關事項無明確規定或只規定了處理的原則、幅度或范圍時行使。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是根據自己的法律意志進行的,而法官意志決定於正確的司法理念,即法官個人的法律意志要和國家的法律意志保持一致。法官在處理具體案件時的個人意志要受到尊重,不能以領導意志、行政意志或其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第五條 法官應當勤勉盡責,清正廉明,恪守職業道德。
第六條 法官審判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Ⅲ 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標准

法律分析:自由裁量權僅存在於法律規則之內和法律規則之外。根據自由裁量權與法律規則之間的關系,自由裁量權可以分為法律規則之下的自由裁量權、法律規則之外的自由裁量權以及超越規則的自由裁量權。法律規則之內的自由裁量權是因法律明確授權或規定不明確而存在的自由裁量權。法律規則之外的自由裁量權是指因法律沒有規定而存在的自由裁量權。超越規則的自由裁量權是法律雖已作出明確規定但可能導致不公正結果時,法官享有的修正法律的自由裁量權。法律規則之內與法律規則之外的自由裁量權在各個國家都是不可避免要存在的,我國也不例外,對該部分自由裁量權應予承認。超越規則之外的自由裁量權可能會破壞現有法律規則的穩定性,原則上不應認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Ⅳ 法官是否能夠採用自由裁量權不支持時效中斷抗辯

法院不能採用自由裁量權,訴訟時效中斷是法定的。
自由裁量權,是指稅務機關或其他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法律事實要件確定的情況下,在法律授權范圍內,依據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則,自行判斷行為條件、自行選擇行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決定的權力,其實質是行政機關依據一定的制度標准和價值取向進行行為選擇的一個過程。
追訴時效指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追訴時效的中斷,也稱追訴時效的更新,是指在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律規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法律規定的事由終了之時,時效重新開始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第八條 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
(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Ⅳ 法官自由裁量權是啥意思

法官自由裁量權指的是法官有酌情做出決定的權力,並且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公平和合理的。但法官的個體特性及自由裁量權本身的權力特性決定了權力有被濫用的風險,因此,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Ⅵ 自由裁量權是什麼意思我剛才查了一下,沒看懂,能不能通俗點告訴我

所謂自由裁量權,指(法官)酌情作出決定的權力,並且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法官以權力或責任,使其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權。有時是情勢所需,有時則僅僅是在規定的限度內行使之。[2]法官自由裁量權,亦稱司法自由裁量權(當然,在我國,廣義的司法自由裁量權的主體還包括檢察機關),是指法官或者審判組織根據自己的認識、經驗、態度、價值觀以及對法律規范的理解而選擇司法行為和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權力。
其基本特徵為:1.法官自由裁量權貫穿於法律適用或案件審理過程的始終。即始於對案件事實認定後法律的適用,終於對案件的審結(即判決的作出);2.法官自由裁量權由特定的主體——法官或審判組織來行使,主體具有特定性;3.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以事實認定正確為基礎和前提(即法官不能對事實進行亂認定,事實認定錯誤,可能導致法律適用的錯誤);4.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有時是根據情勢所需,有時則僅僅是在規定的限度內行使」;5.非經法定程序變更或撤消,法官自由裁量權一經作出,即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6.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必須正當、合法、合理,體現和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原則。

Ⅶ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能超越法律規定嗎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或幅度內行駛。超過法律規定的范圍不屬於自由裁量權了,屬於枉法行為或違法裁量了。

Ⅷ 法官有自由裁量權嗎

法律分析: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權,指民事訴訟過程中,法官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或在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根據情勢所需,就有關事項進行權衡、裁量並合理地作出決定的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Ⅸ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官自由裁量權表現在刑事審判中的定罪和量刑階段,具體表現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
法律分析
1、法官在查清案件事實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查清案件事實,是正確適用刑法的前提。從定罪角度說,查清了刑事案件的事實就確定了定罪的事實根據;就司法實務而言,查清案件事實的關鍵在於審查判斷證據,而這一活動離不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2、為了獲取事實「真相」,歷史中曾採用過許多認識標准,如神意標准,理性標准,實踐標准等。3、法官在選擇適用法律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選擇刑法規范是要從諸多的刑法條文中找出適用於本案的刑法規范,即所謂「找法」活動,其目的是為處理本案尋找法律根據。4、從定罪的角度說,在案件事實已查明的基礎上,法官需要對照刑法所規定的有關犯罪構成,形成一個相似犯罪構成群的認識范圍,進而在這些犯罪構成群中最終選定一個與案件事實最吻合的犯罪構成,或者排除所有的犯罪構成而確認無罪。綜上所述,法律沒有明確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法官是依照法律的條文判案的。但是當法律空白、沖突時,法官有依據案情的要求,獨立判斷、權衡並作出合理決定的權力。而且,自由裁量必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六條 法官審判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第七條 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八條 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

熱點內容
周的刑法 發布:2025-04-28 20:06:38 瀏覽:637
佛法治療自閉症 發布:2025-04-28 19:58:01 瀏覽:66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南康 發布:2025-04-28 19:41:01 瀏覽:173
重慶法院交通事故 發布:2025-04-28 19:36:58 瀏覽:833
司法產品質量 發布:2025-04-28 19:29:43 瀏覽:573
向法院向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8 19:29:41 瀏覽:513
勞動法試用期過後降工資 發布:2025-04-28 19:29:33 瀏覽:374
社會與法我幫同學保住家 發布:2025-04-28 19:28:50 瀏覽:539
公安行政執法規范 發布:2025-04-28 19:28:49 瀏覽:57
宣傳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發布:2025-04-28 19:28:46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