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院劉
① 關於歷史的問題
1952年2月10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召開公審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大會。到會的有21800多人。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的命令,組成臨時法庭,對劉青山、張子善予以公審和宣判。劉青山,前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被捕前任中共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張子善,前任中共天津地委副書記、天津專區專員,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劉、張二犯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在艱苦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沒有被凶惡的敵人和險惡的斗爭環境所征服,建立過功績。但是,他們卻在全國勝利兩年多的和平環境中,經不起資產階級自私自利思想作風的侵蝕和引誘,蛻化變質。他們利用職權,盜用機場建築款、救濟水災的造船貸款、治河款、幹部家屬救濟糧、地方糧、剋扣剝削民工供應糧及騙取銀行貸款等,總計達1716272萬元(舊幣)。用於經營他們秘密掌握的「機關生產」。他們還勾結奸商,投機倒把,使國家財產損失達21億元。劉、張二人生活腐化,貪污揮霍達37825萬元。其中劉貪污1.8399億元,張貪污1.9426億元。1951年11月劉、張二犯的大貪污案被揭發出來,12月4日,中共河北省委開除了他們的黨籍,並依法逮捕歸案。鑒於罪惡嚴重,河北省人民法院臨時法庭奉最高人民法院令准,判處二犯死刑,立即執行,並沒收其本人全部財產。會上,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楊秀峰發表講話。號召全省幹部和全省人民要從劉青山、張子善案件中吸取應有的教訓,要認識到資產階級三年來猖狂進攻的嚴重性。為了迎接國家的經濟建設,我們要提高警惕、團結一致。在圍剿大貪污犯的斗爭中,再接再勵,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人民網資料)
② 河北「舉報紅人」改判無罪後提起552萬國家賠償是否有得隴望蜀的嫌疑
河北舉報紅人,經過河北唐山某人民法院當日,對舉報紅人李某某被指敲詐重婚一案進行宣判,被告人李某某劉某某無罪,本案所扣押的兩人財務予以返還。
這十年多的時間里,該案經歷發回重審,指定異地審理,三次延長審限,在7月8日塵埃落定,被關了四年三個月後,李某某終於走出看守所。
關於重婚罪,因偵查機關未對二被告刑事立案,所取得的證據不具有合法性 ,故二被告不構成重婚罪。
最終法院認定,公訴機關指控二被告構成敲詐勒索罪,重婚罪證據不足,指控不能成立,兩被告人無罪,本案所扣押的二被告財物予以返還。
李某某和劉某某的辯護人,向媒體透露,他們兩人將申請國家賠償,這是他們的權力,要求國家賠償,因為他們是無罪的,被關押,受到的財產損失和個人精神損失,可以要求國家賠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他們的要求是合法的。
③ 河北省廊北尖劉廣富法院被判是不是死行
目前沒報道
④ 建國初期共和國反腐第一案主角是誰
建國初期共和國反腐第一案主角是劉青山、張子善。
劉青山(1916─1952年),曾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曾用名劉順山,河北省安國市石佛南章村人。出身貧苦家庭,幼年在博野縣南白沙村當長工。後曾與張子善一道貪污盜竊人民幣,並進行倒賣國家材料的非法活動。1951年三反運動中被揭露。1952年2月10日在保定被依法執行槍決。
張子善(1914-1952)河北深縣(今深州市)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曾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建國後,任天津地區專員。曾與中共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一道貪污盜竊舊人民幣達171億6272萬,並進行倒賣國家材料的非法活動。1951年三反運動中被揭露。同年12月被開除黨籍,1952年2月10日在保定被依法槍決。
⑤ 售賣假壯陽葯獲利5萬余元如何判罰的
報道稱,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一起銷售假葯案。被告人劉某因涉嫌侵犯不特定多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被公訴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組成了由3名法官及4名人民陪審員的七人合議庭審理此案。
庭審中,公益訴訟人按法定程序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人及辯護人進行了質證,被告人當庭對公益訴訟人的訴請予以認可。
根據4月27日實施的人民陪審員法相關規定,橋西區法院考慮到此案屬於適用七人合議庭審理的范圍,且公益訴訟涉及民事審判及相關執行,因此組成了由3名法官及4名人民陪審員的七人合議庭。據介紹,七人合議庭更能發揮人民陪審員社會閱歷比較豐富、對民情民意比較了解的優勢,案件的審理效果會更好。這是人民陪審員法施行後,河北法院首次組成七人大合議庭審理公益訴訟。
該案將擇日宣判。
本文來源:人民法院報
⑥ 劉志連的案件簡述
劉志連為邯鄲市涉縣胡峪村一普通農村婦女, 2006年同村村支部書記的兒子陳錦鵬因服食毒鼠強致其死亡,被邯鄲市涉縣公共安全專家局無端懷疑為犯罪嫌疑人。邯鄲市涉縣公共安全專家局在違背法律程序的情況下非法獲取劉志連的有罪供述,進而對其啟動了刑事訴訟程序。事實上,劉志連在被害人被害當天根本就沒有見過被害人且所有公共安全專家機關調取的所有證人證言都證明劉志連與被告人當天沒有任何交集。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罔顧上述基本事實,在對被害人超期羈押三年後,才判決被告人死緩。一審判決後,被告人上訴至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北省高院對本案審理後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邯鄲市人民法院重新審理。上訴二審和發回重審期間,邯鄲市法院還隱匿了能夠證明被告人無罪的關鍵證據。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重新審理本案過程中准予邯鄲市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至此,劉志連距離無罪獲釋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應該在七天內完成,劉志連及其家人望眼欲穿。
而邯鄲市檢察院為了盡快逃避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和公眾輿論監督,將本起冤案徹底消化在邯鄲市,一個被認定故意殺人本應由邯鄲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事實上也已經由其審查起訴過的案件被邯鄲市檢察院撤回起訴後,其又公然違背法律,迅即責令下級檢察院——涉縣人民檢察院違法向涉縣人民法院以同一罪名重新起訴。
2010年2月25日,在嚴重違背法律程序的情況下,涉縣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了開庭審理。
邯鄲市人民檢察院與邯鄲市人民法院嚴重違背法律程序,罔顧劉志連無罪的基本事實,為了逃避錯案追究責任,徹底消除可能因為宣告無罪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後對自身仕途的威脅,不惜鋌而走險,不惜犧牲劉志連個人家庭的幸福和法律的尊嚴,嚴重違法辦案,將一個故意殺人案降級處理,企圖在邯鄲上下兩審法院消化自己此前對劉志連無罪長期羈押的違法行為,將本起冤案打造成劉志連在劫難逃的鐵案,致使劉志連冤案永遠石沉大海。
⑦ 為什麼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張認眾、劉素芬、柴燕宏等法官用興隆縣法院陳馥炯偽造的案卷審理案件
枉法裁判罪
一、概念
枉法裁判罪(取消枉法裁判罪,刑法第399條第2款),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故意偽造、搜集證據材料;有的是引誘、賄買甚至脅迫他人提供偽證;有的是篡改、毀滅證據材料;有的是故意歪曲理解法律甚至無視法律規定;有的是違反訴訟程序,壓制甚或剝奪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等等。枉法裁判們必須發生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這里是廣義的概念。凡依據《民事訴訟法》進行的審判,均為民事審判。枉法裁判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枉法裁判的行為,但尚未達到情節嚴重,僅屬違法違紀行為,應以行政紀律手段處理。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財產損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當事人及其親屬自殺、傷殘、精神失常的;
(3)偽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僅限於司法工作人員。實際能構成本罪的主要是那些從事民事、行政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利用職權而枉法裁判,具體包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及助理審判員等。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背了事實和法律屬枉法裁判但仍然決意為之。過失不能構成本罪。如果由於過失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應定玩忽職守罪。
三、認定
(一)本罪與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本罪發生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而後者發生在刑事審判活動中。
(二)行為人貪贓枉法而實施本罪行為或者為達到枉法裁判的目的進行暴力取證、指使賄買證人提供偽證的,又會觸犯他罪如暴力取證罪、妨害作證罪等,這時屬於牽連犯罪,應以構成的重罪從重處罰,不實行並罰。
四、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的情節特別嚴重,一般是指犯罪動機、手段十分惡劣,因枉法裁判而使國家、企業、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巨大損害等情況。
依照本條第3款的規定,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犯枉法裁判罪,同時又構成受賄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五、法條及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 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索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二、讀職犯罪案件
(六)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第399條)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審判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l.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財產損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當事人及其親屬自殺、傷殘、精神失常的;
3.偽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拘私舞弊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於問 題的解釋》(參見「濫用職權罪」說明部分)
⑧ 劉志華的人物事件
2006年6月9日,劉志華被「雙規」。
半年後,新華社發稿稱,6月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劉志華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查,劉志華在擔任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副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摺合人民幣數百萬元;生活腐化墮落,包養情婦並濫用職權為其情婦承攬工程謀取巨額非法利益。劉志華的違紀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情節嚴重、影響惡劣,其中受賄等問題已涉嫌犯罪。
一些北京商人在劉「雙規」前後接受調查,並盛傳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向劉志華贈送價值過億的股票。
因劉負責奧運工程建設,外界亦懷疑其獲益與奧運工程有關。還有報道稱,劉志華包養多名情婦,在懷柔寬溝建有行宮,供其娛樂。案發正是源自一盤他與情婦的性愛視頻錄像。 從劉志華被「雙規」到開庭,前後歷時28個月。
2006年12月6日,劉志華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2007年6月29日被移送審查起訴。
之後,因案情重大、復雜,三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各半個月,兩次退回補充偵查。2006年11月26日再次移送審查起訴。 2008年10月14日,劉志華涉嫌受賄案在河北衡水市中院開庭。9頁起訴書指控劉志華的罪名只有受賄罪,稱其在1999年至2006年間,利用擔任北京市副市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資產置換、土地開發、職務晉升、銀行借貸等方面的利益,單獨或者夥同其情婦王建瑞,索取或者非法收受10個單位和個人的錢物合計摺合人民幣696.59萬元。
從起訴書和庭審材料看,關於劉的10項受賄指控,大部分來自於房地產項目,均未涉及奧運工程。另外關於行宮、張文中贈億元股票的傳言也未得到驗證。在衡水檢察院的起訴書和衡水中院的判決書上,都提到劉志華的情婦———北京鵬森工程項目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時年50歲的王建瑞。
劉志華在庭審時對此認可,並在法庭最後陳述時表示對不起妻兒。王建瑞也是由官方材料和經劉志華本人確認的唯一情婦。
劉志華的辯護律師莫少平說,多次會見劉志華後,劉表示對性愛錄像毫不知情,「如果說有錄像,那也就是我和王建瑞。」莫轉述劉的話說。
莫少平說,此前傳言劉志華包養多名情婦不屬實,劉的情婦就王建瑞一個,「如果還有其他的,劉也為其牟利,那肯定也會被列入指控。」莫少平稱,劉志華在勞動部任職時,兩人在去珠海出差的火車上相識。2001年,王建瑞與丈夫離婚,一直與劉志華保持關系。
2006年10月23日,在劉志華案一審宣判後5天,衡水市中院一審以王建瑞犯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8年。
在近700萬元的受賄財物中,劉志華單獨受賄的金額僅為48萬余元,其他600多萬元受賄均與情婦王建瑞有關。
其中最大的一筆為收受北京中融物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融公司)財物440餘萬。
判決書顯示,1999年至2005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劉志華為中融公司的三義大廈資產置換提供幫助,分別兩次向中融公司董事長回某索要40.9萬元的別克轎車、人民幣400萬元。
1999年12月,北京市政府籌建首都博物館新館。該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公益設施。
按照北京市政府辦公會議確定的意見,工程選址在國家機械工業局所在的復興門外大街16號。作為條件,北京市政府需為國家機械工業局尋找房源進行置換。
此項工作由劉志華負責。劉將工程交由綜投公司,該公司則委派王建瑞具體負責。
置換的消息很快傳開。2000年初,中融公司董事長回某得知此事,找到了劉和王,請求將公司因建設資金不足成為爛尾樓的三義大廈出售給國家機械工業局。
三義大廈是宣武區內著名的爛尾樓。王建瑞說,她與宣武區的領導找到劉志華,提出幫忙賣出去。
「我提出事成後給我買輛車。宣武區的領導答應了。」王建瑞回憶,談到買車時,「劉志華當時說『應該』」。
後經劉志華主持召開協調會,三義大廈以4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國家機械工業局。
回某回憶,雙方簽訂協議後聚會時,王建瑞要求他兌現買車承諾。同年11月,其給王買了一輛價值40萬余元的別克車。
2005年初,劉志華和王建瑞准備成立一家代建公司,需要注冊資金800萬。
劉志華和王建瑞想到了回某,「在賣三義大廈時幫了他很大忙,按照潛規則我可以拿到1%,即400萬元的回扣。」王建瑞出面找到回某,要求他出資。
此時的回某面臨棉花片危改項目因文物保護問題暫停辦手續的難題,「如果不滿足王建瑞,該項目審批肯定不好通過。」
最終,回某以「入資資金」的名義,從中融公司和下屬公司轉了400萬元到北京鵬森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而後,王建瑞又從兩家公司籌集了400萬元,成立了鵬森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鵬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王建瑞。據悉,該公司實際由劉、王控制。
中融公司等公司多位領導證實,從未參與鵬森公司的管理,也沒有任過職。
事後,劉志華讓回某找北京市政府確定的文物專家論證棉花片危改項目,然後報市政府審批,劉志華予以簽批。
關於這筆最大的指控,劉志華在偵查階段是承認的,但在開庭時全部否認。
莫少平的觀點是,鵬森公司設立程序合法,400萬元屬於公司法人財產,劉志華個人無法侵佔,其也沒有參與公司經營。
但莫的觀點未被採納。 2008年10月18日,衡水市中院一審以劉志華犯受賄罪,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兩高」於2007年7月出台《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司法解釋,成為此案判決的重要依據。該《意見》首次提到,針對特定關系人(包括情婦等)共同受賄罪的認定,也就是說情婦犯罪也要追究當事官員的責任。此外,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由請託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也應以受賄論處。
對此,在庭審時,莫少平提出異議。其認為,劉志華案發於2006年6月,被指控的行為都發生在「新法」之前。按照「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劉志華不應被以「新法」究責。莫少平指出,此案中,大部分受賄都是通過情婦王建瑞收取。如果此案及時審理,在司法解釋之前即可審判,「劉志華的量刑可能不會這么重」。
對於這點,衡水市中院在判決書中專門予以了反駁。法院認為,「兩高」《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第二條,對於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沒有相關司法解釋,司法解釋實施後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辦理。因此,中院認為劉志華案件適用「新法」辦理。 莫少平說,宣判後,劉志華對判決結果表示了極大的失望,「算我在煤礦瓦斯爆炸中沒救過來。」莫轉述劉的話說。
據莫介紹,劉志華認為法院判決過重,沒有考慮他的自首和立功情節。經過幾天的考慮,劉的情緒穩定,並通過看書打發時間。在被羈押秦城監獄後,曾要求律師帶一些書籍給他,並點名要了一些佛教書籍和《資治通鑒》。
2008年10月27日,劉志華將上訴狀提交秦城監獄,啟動上訴程序。
「上訴狀是他親手寫的。」莫少平說,此前雙方曾就上訴觀點進行過討論。
劉志華上訴的主要理由有三。
其一、「法院事實認定錯誤」。關於最大一筆400萬元指控,劉認為,400萬元是當時中融公司投入到鵬森公司的資本金,是中融公司的長期投資,不是他索要的個人回扣。別克車是當初置換爛尾樓三義大廈成功後,宣武區政府承諾給王建瑞個人的獎勵。
其二、「未考慮立功等情節」。劉認為,案發時,他任奧運工程建設總指揮。「雙規」和羈押期間,他多次將自己掌握的奧運工程建設從規劃到建設應該注意的問題,寫成文字上報給相關部門,為奧運建設做出了貢獻,應算「立功」。
其三、「沒收全部個人財產不妥」。劉認為,這沒考慮他妻兒以後的生計,他的這些存款和住房均為其個人合法收入,不應沒收。
當日,應劉志華本人請求,秦城監獄電告衡水市中院,「劉志華正式提出上訴」。 2009年01月21日上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受賄一案宣布二審裁定,維持了一審法院的死緩判決。
2008年10月18日,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於對劉志華案宣告一審判決,認定劉志華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財物摺合人民幣696萬余元,其行為構成受賄罪,情節特別嚴重,應當適用死刑刑罰。鑒於劉志華案發後能主動坦白部分犯罪事實,絕大部分贓款、贓物已追繳,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遂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一審宣判後,劉志華不服,提出上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准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裁定駁回劉志華的上訴,維持原判。
⑨ 張子善案件是不是秋收起義中的
不是,是解放後的事。
共和國反腐第一案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組織的公審大貪污犯劉 青山、張子 善大會在保定舉行,宣布對劉 青山、張子 善判處死 刑,立即執行,並沒收該二犯全部財產。
劉 青山、張 子善案件,是1951年11月全國開始「三反」運動後揭露出來的第一大案。中共中央 主席毛 澤 東直接督促案件的處理。劉青 山、張 子善分別是1931年、1933年入黨的老黨員,曾在天津地區任黨和政府的主要領導職務。革命戰爭年代,他們曾被捕入獄,面對嚴刑逼供,堅貞不屈;和平時期,他們卻居功自傲,貪圖享樂,不顧黨紀國法,貪污剋扣國家救災糧、河工糧、飛機場建築費、地方糧、幹部家屬救濟糧、治河民工工資、銀行貸款等國家財產,為數達1716272萬元(舊幣)。他們還同私商勾結,用公款倒賣大批鋼鐵,中飽私囊,使國家蒙受很大的經濟損失。
1951年12月,中 共河北省委作出決議開除劉青 山、張 子善的黨籍。華北局將處理意見上報中央,提議「將劉 青山、張子 善二貪污犯處以死 刑(或緩期二年執行)」。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擴大會議,經過慎重考慮,並徵求黨外人士意見,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對劉 青山、張子 善判處死 刑,立即執行。
公審大會前,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向毛 主 席說說,不要槍斃,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意見反映到毛 澤 東那裡,毛 澤 東說:正因為他們兩個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
⑩ 河北法院網怎麼查詢案件信息
需要身份信息以及查詢碼才可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