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商標
㈠ 商標權糾紛管轄是哪個,怎麼確定商標侵權管轄法院
一般由被告所來在地或者侵權行為發生地自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具體到專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㈡ 《最高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3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2〕1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以下簡稱商標法修改決定)已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為了正確審理商標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現就人民法院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等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人民法院受理以下商標案件:
1、不服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復審決定或者裁定的案件;
2、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的有關商標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
3、商標專用權權屬糾紛案件;
4、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
5、商標專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
6、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糾紛案件;
7、申請訴前停止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
8、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案件;
9、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10、其他商標案件。
第二條本解釋第一條所列第1項第一審案件,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確定其轄區內有關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本解釋第一條所列第2項第一審案件,根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確定管轄。
商標民事糾紛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
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較大城市確定1—2個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
第三條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就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請求處理,又向人民法院提起侵犯商標專用權訴訟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四條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前受理的案件,於該決定施行後作出復審決定或裁定,當事人對復審決定或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五條除本解釋另行規定外,對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前發生,屬於修改後商標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八條、第九條第一款、第十條第一款第(二)、(三)、(四)項、第十條第二款、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一條所列舉的情形,商標評審委員會於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後作出復審決定或者裁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行政案件,適用修改後商標法的相應規定進行審查;屬於其他情形的,適用修改前商標法的相應規定進行審查。
第六條當事人就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時已滿一年的注冊商標發生爭議,不服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裁定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適用修改前商標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提出申請的期限處理;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時商標注冊不滿一年的,適用修改後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提出申請的期限處理。
第七條對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前發生的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於該決定施行後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採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保全證據措施的,適用修改後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
第八條對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前發生的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於該決定施行時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的,參照修改後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九條除本解釋另行規定外,商標法修改決定施行後人民法院受理的商標民事糾紛案件,涉及該決定施行前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前商標法的規定;涉及該決定施行後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後商標法的規定;涉及該決定施行前發生,持續到該決定施行後的民事行為的,分別適用修改前、後商標法的規定。
第十條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已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人民法院仍應當就當事人民事爭議的事實進行審查。
㈢ 商標轉讓後 原來的許可還有效嗎
商標轉讓後許可合同有效,但是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因該依照該約定執行,比如原來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約定商標轉讓,則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終止等內容,應當按照該約定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注冊商標的轉讓不影響轉讓前已經生效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效力,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商標轉讓是商標注冊人將其注冊商標贈送、售賣或轉讓他人所有和專用的行為。轉讓注冊商標,要在轉讓後6個月以內由轉讓人和受讓人共同向商標主管機關申請轉讓注冊或評估作價。有的國家規定轉讓商標要連同企業一同轉讓。我國對商標連同企業一同轉讓未作規定,但規定了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轉讓商標的商品質量。商標也可以作為投資物作價入股。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商標許可證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尚標。尚標有志於在知識產權這塊領域搭乘上信息網路的高速快車,用勤勞和智慧在信息知識產權的沃土上辛勤開拓,發展,創造,以客戶需求為基礎,以提供的完善網路平台為轉讓商標打造更寬闊的途徑,為全國成長型工商企業買賣商標創造更多的選擇。【點擊這里立即推薦好標】
㈣ 如何理解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權
並不全是由中級法院管轄,首先,這是法律的明確規定,其次是考慮到知識產權糾紛的專業性質及標的額較大等原因。
一、著作權侵權訴訟管轄法院
1、級別管轄: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的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該條體現的是人民法院的級別管轄,即關於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的第一審在中級人民法院,第二審在高級人民法院。
2、地域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適用地域管轄。即「侵權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商標權侵權訴訟管轄法院
1、級別管轄: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的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 本解釋第 一條所列第1項第一審案件,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確定其轄區內有關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本解釋第 一條所列第2項第一審案件,根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確定管轄。
商標民事糾紛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
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較大城市確定1一2個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 」
2、地域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權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適用地域管轄。即「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專利權侵權訴訟管轄法院
1、級別管轄:專利權民事糾紛案件的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地域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權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適用地域管轄。即「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地包括: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四、最高人民法院於2011年1月28日發出了《關於調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通知》,調整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准。
(1)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在2億元以上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1億元以上且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其轄區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上述標准以下,除應當由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之外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3)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管轄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且當事人住所地均在其所屬高級或中級人民法院轄區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具體標准由有關高級人民法院自行確定並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是否有效
問:
最高人民來法院關於審理自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是否有效?
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2]32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9]3號
兩個司法解釋同時有效。
㈥ 近似商標有哪些法律規定
新世紀的知識經濟大潮撲面而來,知識產權問題被擺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商標是知識產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乃至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創立一個名牌商標難,但是保護起來就更難,這是因為商標存在著近似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未經商標所有人的許可,不得在同一類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其中,「相同商標」即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的商標,但是對於近似商標如何界定,《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中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在2002年10月16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一)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准;(二)既要進行對商標的整體對比,又要進行對商標主要部分的對比,對比應當在比對對象隔離的狀態下分別進行;(三)應當考慮請求保護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
這些認定原則的提出,無疑是巨大的進步。但是,近些年來,我國「搭便車」、「傍名牌」的不法現象還是層出不窮,各級法院和工商管理機關面對具體的商標侵權和商標異議案件處理起來還是非常棘手。而且,即使處理了,相同事實的案件卻往往會有完全不同的處理結果。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對近似商標認定的標准,我國法律上沒有統一的、具體的、明確的規定。
㈦ 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長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是三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時效為三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三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計算。
㈧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2條怎麼理解
法發〔2010〕12號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自2001年12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施行以來,人民法院開始依法受理和審理利害關系人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商標駁回復審、商標異議復審、商標爭議、商標撤銷復審等具體行政行為的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對相關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審判經驗。為了更好地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進一步總結審判經驗,明確和統一審理標准,最高人民法院先後召開多次專題會議和進行專題調研,廣泛聽取相關法院、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對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中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際,對審理此類案件提出如下意見:
1、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時,對於尚未大量投入使用的訴爭商標,在審查判斷商標近似和商品類似等授權確權條件及處理與在先商業標志沖突上,可依法適當從嚴掌握商標授權確權的標准,充分考慮消費者和同業經營者的利益,有效遏制不正當搶注行為,注重對於他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強顯著性的在先商標、企業名稱等商業標志權益的保護,盡可能消除商業標志混淆的可能性;對於使用時間較長、已建立較高市場聲譽和形成相關公眾群體的訴爭商標,應當准確把握商標法有關保護在先商業標志權益與維護市場秩序相協調的立法精神,充分尊重相關公眾已在客觀上將相關商業標志區別開來的市場實際,注重維護已經形成和穩定的市場秩序。
2、實踐中,有些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雖有誇大成分,但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或者相關公眾的通常認識等並不足以引人誤解。對於這種情形,人民法院不宜將其認定為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標志。
3、人民法院在審查判斷有關標志是否構成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應當考慮該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可能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如果有關標志的注冊僅損害特定民事權益,由於商標法已經另行規定了救濟方式和相應程序,不宜認定其屬於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
4、根據商標法的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一般不得作為商標注冊和使用。實踐中,有些商標由地名和其他要素組成,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商標因有其他要素的加入,在整體上具有顯著特徵,而不再具有地名含義或者不以地名為主要含義的,就不宜因其含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而認定其屬於不得注冊的商標。
5、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時,應當根據訴爭商標指定使用商品的相關公眾的通常認識,從整體上對商標是否具有顯著特徵進行審查判斷。標志中含有的描述性要素不影響商標整體上具有顯著特徵的,或者描述性標志是以獨特方式進行表現,相關公眾能夠以其識別商品來源的,應當認定其具有顯著特徵。
6、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時,應當根據中國境內相關公眾的通常認識,審查判斷訴爭外文商標是否具有顯著特徵。訴爭標志中的外文雖有固有含義,但相關公眾能夠以該標志識別商品來源的,不影響對其顯著特徵的認定。
7、人民法院在判斷訴爭商標是否為通用名稱時,應當審查其是否屬於法定的或者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依據法律規定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屬於商品通用名稱的,應當認定為通用名稱。相關公眾普遍認為某一名稱能夠指代一類商品的,應當認定該名稱為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被專業工具書、辭典列為商品名稱的,可以作為認定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的參考。
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一般以全國范圍內相關公眾的通常認識為判斷標准。對於由於歷史傳統、風土人情、地理環境等原因形成的相關市場較為固定的商品,在該相關市場內通用的稱謂,可以認定為通用名稱。
申請人明知或者應知其申請注冊的商標為部分區域內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的,應視其申請注冊的商標為通用名稱。
8、人民法院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屬於通用名稱,一般以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的事實狀態為准。如果申請時不屬於通用名稱,但在核准注冊時訴爭商標已經成為通用名稱的,仍應認定其屬於本商品的通用名稱;雖在申請時屬於本商品的通用名稱,但在核准注冊時已經不是通用名稱的,則不妨礙其取得注冊。
9、如果某標志只是或者主要是描述、說明所使用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產地等特點,應當認定其不具有顯著特徵。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暗示商品的特點,但不影響其識別商品來源功能的,不屬於上述情形。
10、人民法院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等相關規定。
11、對於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在不相類似商品上確定其保護范圍時,要注意與其馳名程度相適應。對於社會公眾廣為知曉的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在不相類似商品上確定其保護范圍時,要給予與其馳名程度相適應的較寬范圍的保護。
12、商標代理人、代表人或者經銷、代理等銷售代理關系意義上的代理人、代表人未經授權,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進行注冊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代理人、代表人搶注被代理人、被代表人商標的行為。審判實踐中,有些搶注行為發生在代理、代表關系尚在磋商的階段,即搶注在先,代理、代表關系形成在後,此時應將其視為代理人、代表人的搶注行為。與上述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有串通合謀搶注行為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可以視其為代理人或者代表人。對於串通合謀搶注行為,可以視情況根據商標注冊申請人與上述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之間的特定身份關系等進行推定。
13、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不得申請注冊的商標標志,不僅包括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相同的標志,也包括相近似的標志;不得申請注冊的商品既包括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所使用的商品相同的商品,也包括類似的商品。
14、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中判斷商品類似和商標近似,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15、人民法院審查判斷相關商品或者服務是否類似,應當考慮商品的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群體等是否相同或者具有較大的關聯性;服務的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是否相同或者具有較大的關聯性;商品和服務之間是否具有較大的關聯性,是否容易使相關公眾認為商品或者服務是同一主體提供的,或者其提供者之間存在特定聯系。《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可以作為判斷類似商品或者服務的參考。
16、人民法院認定商標是否近似,既要考慮商標標志構成要素及其整體的近似程度,也要考慮相關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關聯程度等因素,以是否容易導致混淆作為判斷標准。
17、要正確理解和適用商標法第三十一條關於「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的概括性規定。人民法院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時,對於商標法已有特別規定的在先權利,按照商標法的特別規定予以保護;商標法雖無特別規定,但根據民法通則和其他法律的規定屬於應予保護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該概括性規定給予保護。
人民法院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一般以訴爭商標申請日為准。如果在先權利在訴爭商標核准注冊時已不存在的,則不影響訴爭商標的注冊。
18、根據商標法的規定,申請人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如果申請人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而予以搶注,即可認定其採用了不正當手段。
在中國境內實際使用並為一定范圍的相關公眾所知曉的商標,即應認定屬於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有證據證明在先商標有一定的持續使用時間、區域、銷售量或者廣告宣傳等的,可以認定其有一定影響。
對於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不宜在不相類似商品上給予保護。
19、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撤銷注冊商標的行政案件時,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屬於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要考慮其是否屬於欺騙手段以外的擾亂商標注冊秩序、損害公共利益、不正當佔用公共資源或者以其他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手段。對於只是損害特定民事權益的情形,則要適用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及商標法的其他相應規定進行審查判斷。
20、人民法院審理涉及撤銷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注冊商標的行政案件時,應當根據商標法有關規定的立法精神,正確判斷所涉行為是否構成實際使用。
商標權人自行使用、許可他人使用以及其他不違背商標權人意志的使用,均可認定屬於實際使用的行為。實際使用的商標與核准注冊的商標雖有細微差別,但未改變其顯著特徵的,可以視為注冊商標的使用。沒有實際使用注冊商標,僅有轉讓或許可行為,或者僅有商標注冊信息的公布或者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有權的聲明等的,不宜認定為商標使用。
如果商標權人因不可抗力、政策性限制、破產清算等客觀事由,未能實際使用注冊商標或者停止使用,或者商標權人有真實使用商標的意圖,並且有實際使用的必要准備,但因其他客觀事由尚未實際使用注冊商標的,均可認定有正當理由。
㈨ 淘寶店鋪被起訴商標侵權怎麼辦
金典商標為您解答:
如果侵犯了別人的商標權,應該從侵權的認定和表現內容上改正,不做侵權的行為,有意識到侵權則第一個反應就是停止此項侵權行為。
一、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根據《商標法》第52條的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主要,可以做一下幾種措施包括以下幾種:
1、要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才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2、要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在其允許下才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
3、停止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
結合《商標法》第56條第3款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這種形式的商標侵權行為是需要銷售者主觀明知為要件的。
4、停止偽造或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
5、停止繼續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進行改正和停止,包括:
1、停止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裝潢的使用,停止誤導公眾的;
2、停止對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活動;
3、停止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或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使用;
4、停止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的行為,並通過該域名進行有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