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報告
① 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這次報告主要有哪些內容呢
這次報告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的幾個要點如下:1,加強國家的法治制度。2,加強監管制度。3,對於民法等法律的修訂。4,強化環保安全等法律的建設。5,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
② 向法院提交報告要怎麼寫
標題寫好報告的名稱,抬頭寫你所報告的法院的稱謂,不明白有什麼事情需要向法院報告,一般我們寫的都是申請書。
③ 收到法院報告財產令後不報告的,被執行人承擔什麼後果
收到法院要求報告財產令通知書以後,被執行人必須報告自己的財產情況。如果不報告,會被法院處罰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3)法院報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
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④ 法院的報告財產令是什麼意思
一、報告財產令是什麼意思
法院的報告財產令是申請人向法院提請強制執行之後,法院要求被執行人主動上報個人名下財產情況,以督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的一種形式。
法院在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的時候,也同時要求被執行人報告財產情況。如果不提交報告財產令,或者不如實報告財產情況,會被法院列入不誠信的「黑名單」,會被法院罰款、拘留,會被法院查封、凍結、扣押財產等。
報告財產令是什麼意思
二、法院強制執行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凍結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申請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凍結措施時,不得凍結被申請執行人銀行賬戶內國家指明用途的專項資金。但被申請執行人用這些名義隱蔽資金逃避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凍結。
凍結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的最長期限為六個月,需要繼續凍結的,應在凍結到期前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辦理凍結手續,否則,逾期不辦理,視為自動解除凍結。
劃撥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銀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單位,將作為被申請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規定的數額劃入申請執行人的賬戶內的執行措施。劃撥存款可以在凍結的基礎上進行,也可以不經凍結而直接劃撥。
人民法院採取查詢、凍結、劃撥措施時,可直接向銀行營業所、儲蓄所及信用合作社提出,無需經其上級主管單位同意。外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請執行人住所地、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銀行、信用合作社查詢、凍結和劃撥存款,不需經當地人民法院同意或者轉辦手續。當地銀行、信用合作社必須協助辦理,不得以扣收到期貸款或貸款利息等任何理由拒絕和搪塞。拒絕協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罰款,建議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給予紀律處分。
三、法院去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251條規定:「在執行中,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法院的報告財產令是申請人向法院提請強制執行之後,法院要求被執行人主動上報個人名下財產情況,以督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的一種形式。以上便是找法網小編為您帶來關於報告財產令是什麼意思的相關知識,若大家有什麼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問的可以咨詢找法網的律師。
⑤ 收到法院報告財產令以後,是不是必須報告
摘要 是的,收到法院要求報告財產令通知書以後,被執行人必須報告自己的財產情況。如果不報告,會被法院處罰的。
⑥ 收到法院的報告財產令和執行書是什麼意思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⑦ 2020年全國法院工作報告分為幾個部分
我國人民法院組織系統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鐵路法院、海事法院等專門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區、直...
⑧ 收到法院報告財產令後怎麼報告
法律分析:被執行人受到法院送達的報告財產令後,應當及時向人民法院報送收到執行通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可以在報告文書中列明本人的各項財產情況並報送至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⑨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加強人格權保護有哪些內容
【加強人格權保護】人格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最基本的權利。貫徹民法典,在司法政策中增加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規定,暢通人格權救濟渠道。審理侵害「兩彈一星」功勛於敏名譽權案,決不讓人民英雄受到玷污。
審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堅決制止網路暴力。審理職場性騷擾損害責任案,讓性騷擾者受到法律制裁。審理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權案,明確安裝監控不得侵擾他人生活安寧。
審理進口凍蝦萬名消費者信息案,禁止泄露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人格權案件的公正審理,讓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嚴受到切實尊重,充分彰顯我國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共和國人民的主體地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