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生效時間
⑴ 法院判決書什麼時候生效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這期間未上訴,十五日過後就生效,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賠償。生效後三日內是對方支付的時間,超過三日,12月24日判決生效。
12月9日拿到判決書,上訴期到12月23日,未上訴的,12月28日起的二年內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超過二年就過期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1)法院判決生效時間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書生效時間:
1、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2、刑事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3、行政判決書:
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
⑵ 法院判決書生效時間是怎麼算的
判決生效時間的計算:
1、行政一審判決書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2、刑事一審判決書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3、民事一審二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4、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⑶ 法院判決書是判決當日生效還是當事人簽收後生效
你好,法院的判決書通常是過了上訴期後生效,以一審民事判決書為例,當法院將判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後,當事人在十五天上訴期內均未提出上訴,上訴期滿則案件生效。當然,一審的小額訴訟案件為一審終審,給當事人完成送達後生效。
⑷ 判決書下達後多久生效
判決書下達後需要根據案件性質來判斷。
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判決書自動生效,二審判決做出即為生效,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等。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為了提高訴訟文書的質量,最高法院制訂了規范、標准且實用的各類司法判決的文書樣式。因此,各類判決書的寫作程式,應當符合最高法院關於製作判決書的規范要求。簡言之,司法判決必須符合技術規范和印製規范。
適應案件變化的特點,為強化司法判決的理性含量而在文書製作方法上所做的變革。創新並不是對技術規范或印製規范的改變,也無現成的公式可以遵循。
當前司法判決的常見病是囿於官式的呆板格式,由於欠缺對具體案件特點的考量,對千差萬別的案件套用固定的製作模式,固守傳統的寫作方法,使得本應無可非議的「查明」、「依據」、「裁決」的司法判決三段論模式,給當事人或公眾留下了法院判決不講理的印象。
產生這種不良印象的根源,在於千篇一律的司法判決製作方法割裂了具體案件的裁決文書中各構成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具體表現為引述證據的缺失、認定事實的突兀、說理的貧乏、前後表述的矛盾、作出結論的武斷、援用法律的隨意等。這種缺乏創新性的司法判決嚴重損害了法院裁決的權威性,也對法官公正司法的形象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⑸ 判決書生效時間怎麼算
您好,民事訴訟判決書下達之後,當事人對於判決書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決書後,半個月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提起上訴,該判決書產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一、民事訴訟判決書生效時間怎麼算?
民事訴訟案件,法院判決書的生效時間為: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當事人在上訴期內無上、抗訴情形的,那麼在上訴期滿後的那一日法院判決書生效。
民事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行政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刑事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二審終審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審就是最後一次審判,二審是沒有上訴這個說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二、如何發起民事訴訟?
進行民事訴訟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准備好民事訴訟狀。在訴訟狀中寫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名稱、住處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訴訟請示及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
2、到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並提交相關的證據材料。被告應在收到起訴書副本後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答辯期間可以依法提出管轄異議。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時出席參與訴訟活動。
4、若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應在接到判決書後15天內或接到裁定書後10天內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並遞交上訴狀。
5、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服的,在不停止執行的情況下,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6、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決, 當事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在法律上規定的上訴期內,沒有提起上訴的,民事判決書產生法律效力。公民個人發起民事訴訟分為六個步驟,首先要准備好起訴狀,其中寫明當事人的基本信息,起訴的事情,訴訟的證據來源。然後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按照法院的通知按時出席庭審。如果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判決書後半個月內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上訴、抗訴的期限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二審效力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⑹ 法院的判決結果什麼時候生效
民事一審判決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回法答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規定,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後,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後生效。
二審判決。二審終審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審就是最後一次審判,二審是沒有上訴這個說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⑺ 判決書生效時間是什麼時候
您好,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為上訴期,這期間未上訴,十五日過後就生效,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賠償。生效後三日內是對方支付的時間,超過三日,12月24日判決生效。12月9日拿到判決書,上訴期到12月23日,未上訴的,12月28日起的二年內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超過二年就過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⑻ 判決書生效時間是什麼意思
判決書生效的時間:
1、一審民事判決書生效的時間:一審判決書送達至雙方當事人之日起,15日內雙方均未上訴的,上訴期滿後,一審判決書生效;
2、二審民事判決書自當事人簽收起,立即生效。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七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