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管轄法院
Ⅰ 按照法律,實現抵押權的管轄法院是怎麼規定的
實踐中多是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的,但理論上這並不是不動產糾紛,而是擔保合同引起的擔保債權實現牽涉的擔保物是不動產,不動產本身的權屬是沒有任何糾紛的,只要當事人約定的管轄法院在民訴法34條范圍內,都應該以約定的法院為管轄法院。每個省級別管轄標的金額是不一樣的,沒有統一規定。500萬在西部那可能夠了,在北京5000萬以上才夠進中院。
Ⅱ 主合同約定一個管轄擔保合同約定的是另一個管轄有無相關的法律規定
1、既然債權人與債務人簽訂補充協議重新約定了管轄,此約定對於協議雙方就產生了法律約束力,如果債務人住所地不是約定管轄地,那就不能在債務人住所地提起訴訟;
2、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主合同和擔保合同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應當根據主合同確定案件管轄。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合同發生糾紛,債權人向擔保人主張權利的,應當由擔保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轄。主合同和擔保合同選擇管轄的法院不一致的,應當根據主合同確定案件管轄。由此可見債權人與債務人在擔保合同簽訂之後的約定管轄仍然是有效的,這應該屬於主合同的變更,爭議點應該是此變更是否會影響擔保人的擔保責任。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那麼上面所說的就應該分情況:(1)如果擔保合同選擇的管轄法院和補充協議變更後的約定管轄法院不一樣的,補充協議沒有經過擔保人的書面同意,擔保人就不應該再承擔責任,那麼就不存在一起告的說法了;(2)如果擔保合同和主合同都明確選擇了不同的管轄法院,補充協議重新約定的管轄法院和擔保合同選擇的管轄法院是一致的,根據有利於擔保人的原則,約定管轄地就應該沒問題:(3)如果擔保合同和主合同都是約定法定管轄地,補充協議重新明確約定了唯一的管轄地,對於擔保人而言也是在法定管轄地范圍之內,沒有超出擔保范圍,這種主合同變更應該屬於非主要條款的變更,約定管轄地也應該沒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擔保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有哪些
擔保合同糾紛的管轄地通常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可以約定與合同有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當事人沒有約定的,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Ⅳ 解除抵押權的管轄法院 抵押合同發生爭議應當由哪個
合同管轄紛爭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根據《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紛爭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履行地的判斷還得看你這個抵押是什麼抵押。《民訴解釋》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Ⅳ 如何確定擔保合同的糾紛管轄
確定擔保合同的糾紛管轄可以從以下方式入手:
1、合同中有約定的管轄地法院,按照約定處理;
2、約定的管轄法院違背級別管轄、專屬管轄的,約定無效;
3、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以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