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追責期限

法院追責期限

發布時間: 2022-04-13 15:02:31

法院強制執行期限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債務人未按照判決或裁定所確定的期間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裁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和行政機關的處理或處罰決定的,應當繳納申請執行費。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期限多長時間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但中止執行的期間應當扣除。
2、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責令執行法院限期執行或者變更執行法院:
1)債權人申請執行時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對該財產未執行完結的;
2)執行過程中發現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法院自發現財產之日起超過六個月對該財產未執行完結的;
3)對法律文書確定的行為義務的執行,執行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依法採取相應執行措施的;
4)其他有條件執行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
3、如超過六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② 法院追訴時效怎麼算

追訴時效的起算方式:
1、一般犯罪追訴期限自犯罪之日起算,犯罪之日即犯罪成立之日;
2、連續犯和繼續犯追訴期限自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算;
3、追訴期限內犯新罪的,舊罪追訴期限自犯新罪之日起算;
4、追訴時效延長的,自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歸案、接受偵查或審判之日,或者公檢法機關予以立案之日起算。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十九條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③ 法院追訴的有效期是多久

法院的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3、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④ 法院案件的追訴期是多少年

刑事案件追訴期限是:如果法定最高刑不滿五年的,追訴期是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為五到十年的,追訴期是十年;如果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期是十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期是二十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⑤ 民事判錯案後如何追責法官

法律分析:如果是你認為判錯了,對一審判決不服,刑事案件在十天內,民事案件在十五天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是對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不服,則不能上訴了。但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向法院申請再審。時效是在二內年。在此,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六條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⑥ 民事訴訟期限一覽表

法律分析:

1、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2、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裁定的,可以在發覺是送達十五日,裁定書送達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上訴期限為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

3、當事人有不可抗拒耽誤期限的,可以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

4、申請再審的期限為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5、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第二百六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八十三條 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⑦ 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幾年忘記欠款的事情會被追責嗎

訴訟時效的含義

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定一定的時效期間作為權利人主張權利的期限,若逾期未主張,其勝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訴訟時效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以免法律關系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當中,同時,早日理清事實,也便於糾紛解決保障權利的實現。

欠款訴訟時效的期限

欠款適用普通訴訟時效近一般為三年。權利人不知或不應之權利以受侵害的訴訟時效最長為20年。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188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⑧ 行政處罰追責時效2年還是6個月

2年。法律依據如下: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

(8)法院追責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

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在行政機關負責人作出決定之前,應當由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進行審核。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第三十九條

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⑨ 行政訴訟敗訴後如何追責

行政訴訟敗訴後,敗訴方應當遵守人民法院的判決,履行相關義務。若行政機關敗訴,對於判決拒不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第九十六條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女職工權益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4-28 08:56:46 瀏覽:587
管理道德的意義 發布:2025-04-28 08:46:45 瀏覽:134
中國古代司法行政合一 發布:2025-04-28 08:46:45 瀏覽:907
法院換著裝 發布:2025-04-28 08:42:31 瀏覽:471
沒蓋油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08:25:05 瀏覽:261
律師所章程 發布:2025-04-28 08:22:17 瀏覽:505
民事訴訟法第255條限制出境 發布:2025-04-28 08:19:18 瀏覽:21
勞動法職工安置辦法 發布:2025-04-28 08:08:18 瀏覽:910
珠海勞動法辭退賠償 發布:2025-04-28 08:05:30 瀏覽:350
經濟法強力 發布:2025-04-28 08:04:01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