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致信法官
⑴ 爸爸媽媽離婚,想要留在媽媽的身邊,因此至法官的一封信
孩子,首先說大哥哥很同情你,希望你堅強,也希望你以後能幸福。
現在回答你的問題。只要你超過十歲了,並且只要你媽媽想要你,那你就讓她開庭時帶上你,你在法庭上告訴法官你的真實想法。咱們國家婚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了離婚時,關於子女的撫養權,應當尊重子女的個人意見。在實踐中,法官也是很重視子女的個人意見的,通常子女(超過十歲)明確了自己想跟誰,法官都會判決子女跟誰。
⑵ 11歲男孩給法官一本日記寫了什麼
「4點30分,他和一個女人來接我,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他小三,我還看見了他們的親密照片……」「我不想上學……」近日,西安市未央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法官李欣遇到了一起離婚案,審理過程中,夫妻倆年僅11歲的孩子遞交給法庭一個日記本,法官看到後震驚了……
離婚案審理中:孩子遞交法庭一本「仇恨、壓抑、痛苦」的日記
孩子的母親鍾某是案件的原告。鍾某與張某自由戀愛後結婚,婚後生育一子小張。小張年僅11歲。鍾某和張某在生活中經常因為瑣事發生爭執,導致夫妻感情不和。就在鍾某為婚姻問題頭疼的時候,她發現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孤僻、表現出抑鬱、逃避上學等一系列不正常的行為。鍾某最終無法繼續維持婚姻,便將張某起訴至法院。
近日該案在審理中,承辦法官李欣收到了小張遞交的一本日記。「恨恨恨,我想殺了他…」「他真是太賤了,好幾天不見人,回來就掐我媽媽的脖子……」「今天是婦女節,我請媽媽吃自助餐,我拿了菜給媽媽,我覺得我長大了,可以幫媽媽了」。這本日記記載了小張所經歷的父母爭吵、打架的點點滴滴,日記中的「他」正是父親張某。
看到日記,李欣非常震驚,「11歲的孩子,本應無憂無慮享受童年時光,然而,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仇恨、壓抑和痛苦。」
「婚姻生活中總有磕絆,堅決不能認為婚姻關系僅僅是兩個人的事,可以毫無顧忌地辱罵、毆打對方,因為孩子雖小,但他們會用眼睛看、耳朵聽、腦去想,心去體會。」張海琴老師說,孩子正處於學習的高速發展階段,如父母的行為不端正,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行為塑造;父母的生活不和諧,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婚姻問題對孩子的傷害。
據悉,因這起離婚案件已引發孩子嚴重的心理問題,承辦法官決定對離婚事項暫時擱置,讓孩子父母先回家解決好孩子的思想問題,補救孩子受到的心理創傷,再根據情況處理離婚事宜。
⑶ 給法官的感謝信
一、已經判了是吧?那律師所言難以理解。原因:法律是治病救人,也講究公正廉明,犯人給法官寫感謝信,也是一種行賄。
二、如果還沒有判,作為請願保證書還可以考慮。
三、你認為你朋友確實要寫的話,建設內容:
感謝信
***法官:
本人行為不端,導致犯案違法,今法院及主審法官對我網開一面,深感溫暖。
自小家境貧困,生活艱難,形成小偷小摸習慣,雖然隱約自知不法,卻好吃懶做、欲罷不能,終於觸及刑律,已經犯罪。
受法官教育感化,身受治病救人的愛心,決定重新做人,不辜負法院和法官給我寬大政策,決心以實際行為改過自新,奮發圖強,腳踏實地,做一個誠信守法、勤勞致富的良好公民。
***
****年**月**日
四、補充說明:因為你很重視這個問題,我也有回應,並稍為修改如上,如果出於慎重考慮,你可以再次要求我修改。錦旗內容我也可以為你寫好:
贈送:***法院及***法官
治 病 救 人
悔 過 自 新
——奮發圖強的***
年月日
⑷ 因父母離婚想判給媽媽給法官的一封信
如果年滿十周歲
可以直接到法院
向法官表明自己的態度
⑸ 13歲哥哥怕8歲弟弟受委屈,請求法官把自己判給媽媽,有多麼的讓人心酸
媽媽寧某和爸爸劉某於2006年相識,並於2008年舉行了婚禮。同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即13歲男孩。第二個兒子出生於2013年。結婚後兩人就瑣碎的事情發生爭吵,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多年的不滿使這對夫妻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弱。2016年寧某和劉某正式分居,他們的兩個兒子由祖母撫養長大。多年來寧某從未給他的孩子一分錢,甚至從未見過他的孩子,2018年寧某向法院起訴並與劉某離婚。
兒子說不想在這里,沒有父親沒有奶奶,也沒有幼兒園的朋友。姐姐突然明白了孩子的寂寞,每個周末她都會主動與前夫聯系。去探望孩子並帶孩子回祖母和兄弟團聚。她對我說:我不會阻止他見他的父親和兄弟,因為我擔心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孩子將沒有親戚,而他對他來說將是困難的。他的餘生。從五歲到現在的大學畢業後,大姐已經五十多歲了。她不是一個人再婚,為了孩子她已經過了半生。她說自己值得,她註定要敬佩一個生活透徹的女人。
⑹ 少年寫信給法官請求跟著媽媽,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每一段白頭偕老的婚姻,都離不開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婚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只要不是觸及原則性的問題,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父母恩愛,家庭和諧。夫妻感情破裂,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孩子,父母離婚後可以再組成家庭,可對孩子來說,那樣的家已經不再是自己的。河南省某法院調解了一個離婚案件,雖然案件最終調解成功,但是法庭上發生的事情卻讓大家心裡都不好受。妻子寧某把丈夫劉某告上法庭,希望解除這段婚姻關系。法庭上,他們十三歲兒子的請求信卻讓人淚目。這個十三歲的孩子在請求信上,希望法官能讓父母不要離婚,因為他想要一個完整的家,如果一定要離婚,希望能讓自己跟著媽媽。因為弟弟還小,而且弟弟從小跟著奶奶怕他跟著媽媽不習慣。原來這些年妻子把兩個孩子丟給爺爺奶奶,一直沒有回來看過,兩個孩子也是交給爺爺奶奶帶。
案例中的少年,為了弟弟自己選擇了久未聯系過的媽媽。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母親生下了孩子,卻不管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感情如果破裂,孩子的撫養問題最好能夠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⑺ 如何看待13歲男生請求法官判自己跟媽媽生活
父母在離婚的時候,一個13歲的男生請求法官判自己跟媽媽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許多父母在考慮離婚的時候,首先也都會想到孩子,也都考慮到孩子的撫養權應該跟誰。而這個小男孩也是非常的懂事,能夠體諒自己父母想要離婚,他是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所以請求法官判決自己跟媽媽一起生活,因為自己的弟弟非常的小,經常性的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可能會給媽媽造成不方便。
一些夫妻在離婚後,身為父親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非常的粗心。也都難以知道孩子究竟是怎樣,所以母親都不太放心把孩子交給父親,都會強烈的要求法院把孩子判決給自己。而這個孩子是自己要求要跟隨著媽媽生活,可能也是考慮到給媽媽減輕負擔,才會有了這樣的做法。
⑻ 孩子給法官寫的一封想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的信
法律無在乎人情!如果孩子能有選擇能力法庭肯定會尊重選擇的
⑼ 給法官寫一封信怎樣爭取兒子撫養權 該怎麼寫
就說孩子跟你的優勢有哪些,跟著對方哪些不好,博取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