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約見當事人家屬
㈠ 民事訴訟家屬可以直接找法官了解案情嗎
為了保持公平公正,法官不可以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當然包括當事人家屬),原則上都需要雙方當事人在場,至於原則之外,因人而異
㈡ 審判法官會見當事人一方有什麼規定
當事人不可以到法院與法官見面。
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案件相關問題可以打電話和法官溝通。除非法官想就案情進行談話,一般不會安排。正常庭前法官也會見兩方當事人,了解下案情經過。開庭時,該帶的訴訟材料,如身份證、答辯狀、證據原件一定要帶齊。法院一般讓當事人做的陳述,最好前提寫好,開庭一邊看,一邊說。由於原、被告所處的角度不同,准備的陳述材料也不同。在辯論階段,聽對方陳述時一定要聚神會神,不要為對方不中聽的言辭氣暈了頭腦。對方說的不對的要點,要拿筆記住,然後繼續向下聽。在反駁時,要有條理地圍繞自己的主張反駁。很多當事人在答辯時,往往按對方說錯的地方,一條一條糾正,作為辯論提綱,其實這是不妥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㈢ 辦案其間法官能見犯罪嫌疑人配偶嗎
辦案期間法官不能見到犯罪嫌疑人配偶。只有在庭審階段法官可能將犯罪嫌疑人配偶,比如說旁聽或者作為證人出現。法院的審理方式是不告不理的。也就是說無論你犯多大罪,只要沒人沒有人起訴,法院是不能審理你的。
㈣ 刑事案件,開庭前當事人家屬能見主審法官嗎
不能的
有什麼事情,可以有律師在法庭表達就可以
法律規定禁止不正常的見法官
㈤ 法院階段家屬是否可以會見法官
不可以。
1、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能會見審判人員。如會見審判人員應當迴避。該規定是防止司法不公導致刑事量刑不公,錯誤判決。
2、法律依據
a、《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b、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翻譯人員的;
(四)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
(五)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第二十四條 審判人員違反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其迴避:
(一)違反規定會見本案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本案的;
(三)索取、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活動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人借用款物的;
(六)有其他不正當行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㈥ 在法庭上犯罪人家屬可以跟法官對話嗎
摘要 可以溝通,但不可以賄賂。
㈦ 一審後法官約當事人見面是什麼意思
這是正常的法律手續和程序,他會告訴你這個案子的最終結果,叫你提前心裡有個准備
㈧ 未成年團伙搶劫,一審被判兩年半,上訴後快兩個月了,法官約見家屬去法院談話,是有可能改判緩刑嗎
要具體結合案情、作案手段、造成的結果,是不是累犯、是不是主犯、有無自首情節等很多方面。
建議詳細咨詢律師。
㈨ 刑事案件開庭前法官可以和被告家屬見面嗎
可以的,案件審理必要的話,是可以按照規定,在辦公地點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