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座席
❶ 法院座席員是干什麼的
沒聽說過法院有這樣的職位。
法院有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法警。
你確定問的是座席員嗎?
❷ 法院服務電話是多少
「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
中國「12368」司法服務熱線首個試點單位——北京法院「12368」司法服務熱線於2009年1月7日正式開通。
已開通的「12368」司法服務熱線可為社會公眾提供各類訴訟知識、各級法院的地址路線及聯系方式等靜態信息;隨著服務熱線的進一步建設,還將為訴訟參與人提供動態的案件進展情況,並提供民意調查、信訪等服務。法院地址路線等情況可以簡訊的形式發送到用戶指定的手機;動態信息服務開通後,立案說明、案件文書等的詳細內容可以按要求發送傳真到指定號碼。
「12368」以社會公眾及訴訟參與人為服務對象,以訴訟活動進程和訴訟知識咨詢等靜態信息和案件審理、執行等動態信息為服務內容,以電話接入和語音、簡訊、傳真等為服務方式,為社會公眾參與訴訟活動提供服務和方便。
「12368」為主動回應群眾新期待,提升司法服務質效,讓人民群眾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國司法的人文關懷,最高人民法院近日開通了12368訴訟服務熱線。12368訴訟服務熱線作為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既是司法便民的新舉措,又是深化司法公開,自覺接受監督的新途徑。
注意事項: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在工作時間撥打12368,可以查詢案件是否受理、合議庭組成人員、開庭時間、案件辦理進度、辦理結果等信息。也可以咨詢訴訟程序性問題。還可以通過自助系統實現24小時案件信息的查詢。12368還向社會公眾提供訴訟引導的自助查詢及人工咨詢服務。為更好滿足群眾多元需求,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還將不斷完善充實服務內容。
通過用座機或手機拔打12368,可以聯系法官、查詢案件、訴訟咨詢,並可對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或信訪投訴等。
「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通用的人民法院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當事人在本地的,直接撥打「12368」;在外地的,需撥打「本地區號+12368」。 [4]
1、訴訟服務時間:12368熱線電話座席人工服務的時間為工作時間(8:30-17:30,周末和節假日除外,以下同),自助語音服務的時間為全天24小時;窗口、簡訊訴訟服務的時間為工作時間;網路、微信、微博等訴訟服務的時間為全天24小時。
2、當事人或代理人使用12368訴訟服務平台的查詢案件、聯系法官、收轉材料、信訪投訴、意見建議等功能,需要通過案件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參加訴訟通知書中告知的訴訟服務密碼確認身份。訴訟服務密碼由審判流程管理系統自動隨機生成,與案號對應,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因此,請當事人或代理人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訴訟服務密碼,避免因訴訟服務密碼泄露致使自己的身份被他人冒用造成不利後果。
註:撥打12368,具體服務時間根據各地法院規定。
服務內容:
1.案件信息查詢,協助查詢案卷是否已移送到中院、是否已在中院立案、案件進度、繳費情況等相關信息
2.協助聯系法院工作人員,提供書記員及相關法官的辦公電話,通過留言等方式向法院工作人員轉達訴求
3.提供訴訟指引,解答一般程序性法律問題,如,起訴、上訴、再審、退費等
訴訟服務熱線各方面工作日趨完善和成熟,在司法為民、司法公開、訴訟服務、助力審判等各方面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❸ 12368幾點上班
12368熱線電話座席人工服務的時間為8:30-17:30(周末和節假日除外)。
12368自助語音服務的時間為全天24小時;窗口、簡訊訴訟服務的時間為工作時間;網路、微信、微博等訴訟服務的時間為全天24小時。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在工作時間撥打12368,可以查詢案件是否受理、合議庭組成人員、開庭時間、案件辦理進度、辦理結果等信息。也可以咨詢訴訟程序性問題。還可以通過自助系統實現24小時案件信息的查詢。
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主要業務
1、案件信息查詢,協助查詢案卷是否已移送到中院、是否已在中院立案、案件進度、繳費情況等相關信息。
2、協助聯系法院工作人員,提供書記員及相關法官的辦公電話,通過留言等方式向法院工作人員轉達訴求。
3、提供訴訟指引,解答一般程序性法律問題,如,起訴、上訴、再審、退費等。
訴訟服務熱線各方面工作日趨完善和成熟,在司法為民、司法公開、訴訟服務、助力審判等各方面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❹ 法院坐席代表是干什麼的
法院坐席代表就是法院的客服部門。
坐席員是指公司企業中在呼叫中心或客服部門工作,主要工作內容為通過接聽電話或者外撥電話來處理服務、銷售、數據採集、信息調查、業務回訪等事務。此類工作人員均被稱為坐席員。
坐席員其別名:坐席代表、客服代表、接線員、話務員、客服專員等。
❺ 法院庭審的座位安排
最上面中間是審判長,邊上是審判員,審判台左下方是原告及訴訟代理人,右下方是被告及訴訟代理人。如果是刑庭被告在審判台正前方。
❻ 刑事案件的坐位怎麼做
我國刑事案件的法庭座位,到目前為止,依然按照1985年頒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審判台、公訴台、辯護台位置的規定》執行。
對人民法院審判法庭的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位置作以下規定:
1.審判法庭的審判區正面設審判台,高二十至六十公分(高度要與審判法庭面積相適應);審判台前方右側設公訴台,高度與審判台相同;審判台前方左側設辯護台,高度也與審判台相同。在審判台、公訴台和辯護台上,分別設置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公訴台與辯護台呈八字形,都面對被告人。
2.證人座席位置設在公訴台右下方平地上。
3.現有的審判法庭,凡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都應進行改建。今後新建審判法庭都要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設計、建造。
❼ 民事法庭的座位安排是怎樣 急急急急急急急
法庭座位安排固定不變的是:法庭旁聽席正對面的正中間是審判長,審判長兩邊是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坐在審判人員席位的下前方。
民事訴訟:在以上不變座位的情況下,審判人員座位的兩邊,一邊是原告席,另一邊是被告席,證人席一般是正對審判人員,翻譯人員席位不固定。
(7)法院座席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❽ 刑事法庭 被害人坐哪
刑事法庭中,被害人坐在公訴人旁邊。
法律分析
在刑事訴訟中法院的座位安排如下:法庭旁聽席正對面的正中間是審判長,審判長兩邊是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坐在審判人員席位的下前方。審判人員座位的兩邊,一邊是公訴人席,另一邊是辯護人席。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方座位一般與辯護人座位在一起,如果人數特別多,可能會另外安排。刑事訴訟的被告人坐在正對審判員的方向,旁聽席位與審判人員席位中間,挨著旁聽席第一排。證人的席位一般在中間。翻譯人員席位不固定。審判法庭的審判區正面設審判台,高二十至六十公分(高度要與審判法庭面積相適應);審判台前方右側設公訴台,高度與審判台相同;審判台前方左側設辯護台,高度也與審判台相同。在審判台、公訴台和辯護台上,分別設置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公訴台與辯護台呈八字形,都面對被告人方向。證人座席位置設在公訴台右下方平地上。現有的審判法庭,凡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都應進行改建。今後新建審判法庭都要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設計、建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七條 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三十七條 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❾ 民事審判與刑事審判的座位位置有什麼區別
我國刑事案件的法庭座位,到目前為止,依然按照1985年頒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審判台、公訴台、辯護台位置的規定》執行。
對人民法院審判法庭的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位置作以下規定:
1.審判法庭的審判區正面設審判台,高二十至六十公分(高度要與審判法庭面積相適應);審判台前方右側設公訴台,高度與審判台相同;審判台前方左側設辯護台,高度也與審判台相同。在審判台、公訴台和辯護台上,分別設置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公訴台與辯護台呈八字形,都面對被告人。
2.證人座席位置設在公訴台右下方平地上。
3.現有的審判法庭,凡不符合上述規定的,都應進行改建。今後新建審判法庭都要按照上述規定進行設計、建造。
民事面向審判台,右邊為原告座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法庭的名稱、審判活動區布置和國徽懸掛問題的通知》(1993年12月8日)第二條規定「法台前方設原、被告及訴訟代理人座位,分兩側相對而坐,右邊為原告座位,左邊為被告座位,兩者之間相隔不少於100厘米,若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較多,可前後設置兩排座位;也可使雙方當事人平行而坐,面向審判台,右邊為原告座位,左邊為被告座位,兩者之間相隔不少於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