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法院院長
㈠ 刑事訴訟法
1、迴避申請應由孫某提出。
2、張權在迴避決定作出之前不應該退出偵查活動。
3、張權的迴避決定應該由公安局長決定。
4、陳明的迴避決定應該由檢察院院長決定。
5、趙某提出的迴避申請應該准許。
㈡ 陳明的任免信息
2016年3月,任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院長。
㈢ 陳明的經歷
1983年7月畢業於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財政學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3年畢業後留校在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教務處工作,曾任幹部、高教研究室主任,1988年、1993年任院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5年、1996年任綜合委員會主任兼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主任。1997年任學校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1998年任校長助理。2003年6月任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2013年12月起任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 。
㈣ 中國人民大學出了哪些中央級人物
馬凱,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肖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懷西
全國政協副主席 郝建秀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 劉延東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 陳錦華
全國政協秘書長 宋德敏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盧之超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朱作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韓啟德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劉政
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央政治局委員 楊白冰
曾任中央總書記秘書、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著名政治經濟學家 鄭必堅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肖揚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現任司法部副部長 張軍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現任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 祝銘山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林准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馬原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王景榮
司法部部長 高昌禮
衛生部部長 高強
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 黃海
教育部副部長 張天保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李元
人事部部長 程連昌
人事部副部長、國家機構編制委辦公室主任 張志堅
人事部副部長 侯建良
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孟曉駟
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趙維綏
文化部副部長 陳昌本
地礦部部長、全國政協秘書長 朱訓
輕工業部部長、國家科委副主任、國家計委副主任 曾憲林
紡織部副部長 王曾敬
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著名理論家 王忍之
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陳喜慶
國家民委副主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江平
民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林業局局長 賈治邦
國家物資部部長、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 柳隨年
國家物資部副部長 馬毅民
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錢小芊
國家發改委主任 馬凱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杜鷹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張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王春正
國家體改委副主任 賀光輝
國家計委常務副主任 王春正
國家計委副主任 芮杏文
國家統計局局長 張塞
國家審計署署長 崔建民
國家審計署署長 郭振乾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邵宗明
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 劉鶴
曾任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 李適時
國務院副秘書長 尤權
國務院副秘書長 白美清
國務院副秘書長 劉濟民
國務院外事辦主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協會長 齊懷遠
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 夏道生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 李星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陸百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 孫尚清
國務院研究室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 韓長賦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李容光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王厚德
全國僑聯副主席 陳明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保育鈞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朱文榘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著名理論家 滕文生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理論家 沙健孫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局長 宋書聲
民進中央副主席 楚庄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領導人絕大部分畢業於人大,人數太多,不列了^^
㈤ 大型情景音樂會《人民至上》裡面出現了哪些明星有些什麼節目很感人啊
省領導李鴻忠、王國生、張昌爾、楊松、蘇曉雲、王曉東、阮成發、侯長安、李春明、吳永文、樓陽生、張岱梨、汪金玉、尹漢寧、范銳平、劉友凡、羅輝、林志慧、范興元、郭有明、李佑才、吳秀鳳、陳柏槐、塗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鄭少三,省軍區政委陳大明,中紀委、中組部特邀嘉賓儲曉燕、王維東、修卿善、黃韶鵬,中央第五巡視組副組長李明波,省老領導陳明、王群等觀看了演出。
㈥ 什麼是申訴狀
申訴狀是指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者其他公民和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而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刑事案件)提出申訴,請求重新審查案件的書狀。
申訴狀有如下特殊征:
(1)申訴狀是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為有錯誤而作的書面申訴。不論這些判決、裁定是否經過上訴,也不論這些判決、裁定是否已經執行完畢,都可以不受時間限制,書寫申訴狀進行申訴。但提出申訴,並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2)申訴狀只能被視為決定是否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要參考材料,可能由此而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發生,也可能不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發生。不是說只要遞交了申訴狀,就必然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發生,這和上訴狀遞交之後即可引起第二審程序的發生不同。但是,申訴狀畢竟是使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特定機關和國家有關工作售貨員得知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無錯誤的重要材料之一。有權依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機關和人員,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判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審裁判的上一級人民不檢察院以及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他們根據申訴狀等重要材料,如認定確有錯誤時,法院院長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最高人民法院、上一級人民法院,有權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3)申訴狀是一種申訴的書面形式,應將申訴理由寫充分。寫申訴狀有困難的,可口頭提出申訴,由工作售貨員如實筆錄。
使用申訴狀的意義和作用:
(1)維護法律的尊嚴。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後,必須嚴格執行。判決、裁定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必須維護。這對於維護法律在群眾中的威信,維護法律的尊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發現生效的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那麼,當事人或其他有關售貨員使用申訴狀提出申訴,實事求是地要求糾正錯誤,也是必要的。因為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是我國審判活動中必須遵循的一項原則,必須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錯誤加心改正。舊社會是「官無悔判」的,他們往往會堅持錯判。我們社會主義法律機關,則是本著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對錯判必須重新審理,以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樣做,更有利於維護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的嚴肅性,更能提高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2)維護申訴人的合法權益。申訴狀是運用特殊程序保護申訴人合法權益的訴訟文書。用書狀申訴的一種形式,是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訴訟權利的體現。這也是人民法院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或裁定,或所認定的事實或運用的法律確有錯誤時,進行重新審判的一種特殊的訴訟程序。
申訴狀的結構由六部分組成:
(1)名稱。應寫明「申訴狀」三字。
(2)申訴人個人基本情況。即,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住址。如果刑事案件的申訴人是在押的,應寫明現押處所。如果是被告的辯護人、親屬或其他公民申訴的,應寫明申訴人姓名、職業、同被告的關系,並加寫被告的基本情況。如果是民事案件的當事人申訴人,還應將對方當事人的個人基本情況寫明,即: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住址。
(3)案由和不服原判決或裁定的情況。應當寫清楚申訴人是何人,因何案不服何處人民法院的何字何號的判決或裁定。單位應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4)請求的目的。申訴人應簡明概括地把請求人民法院所要解決的問題,自己所要達到的目的,明白地表示出來。不論是刑事不是民事案件,應明確提出要求撤銷、變更原裁判或要求查處或再審,以糾正原裁判不當之處。
(5)申訴的事實與理由。這部分是申訴狀的重要部分,內容要做到:
a.擺清事實。應在申訴的事實上求、求實、求准。
求全,是指所申訴的事實應是全面的,主要事實的情節要全,對原裁決有影響的次要事實也應列明,使受理的法院對案情的事實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原裁決不是依據全面事實裁判的,經過對照也可以有助於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機關和工作售貨員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求實,是指所申訴的事實確屬客觀實際,不作虛偽的陳述。原裁判所認定恰當之處,應承認其恰當面,不要反駁;原裁判所認定的確實不當,應當用事實加以澄清。如果原裁判所所認定的事實失實,經過對照,也容易比較出來。
求准,是指申訴的事實,應在內容和文字上准確無誤。如原裁判有不準確之處,也易對照,看出問題。這些都有利於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以糾正不當與錯誤。
b.列示證據。為了說明申訴事實的真實性,申訴人應將與請求目的相符的人證,即證明人或證人的證言,以使案情真相大白。同時應提供能說明申訴事實的物證或書證,以有利於正確地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和正確地認定案件性質。
c.法律的適用情況。在申訴狀中對法律的適用情況可作兩方面說明:
如果原裁判所適用的法律不當,對案件性質、罪名認定有錯誤,量刑畸輕畸重,應在申訴狀中闡明應是正確適用的法律及其法律條、項。
如果原裁判嚴懲違反訴訟程序,申訴人應在申訴狀中陳明正確執行訴訟程序的作法和規定。
d.理由充分。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概括申訴的事實要准確,推理的前提要真實,不要用「套話」。
二是理由的結論(即請求目的)之間,要有內在的必然聯系,不應是孤立的、脫節的。
總之,申訴狀要根據案情的實際情況,確定所寫的重點。要依事據理,正確申訴,依事舉證,反駁錯誤的裁判。但是任何個人都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服從人民法院的正確裁判,這是公民應履行的義務。無理纏訟,一再申訴,也是不對的。因纏訟而妨害社會治安和訴訟秩序的,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6)結尾。有三項內容:申訴狀所遞交的單位,即寫:「此致XXX人民法院」;申訴人的姓名,簽名並蓋章;具狀日期(年、月、日)。
申訴狀是當事人針對已生效的有錯誤的裁判而提出的。要使申訴狀遞交後能發生審判監督程序,就必須實事求是地、集中全力地說明原裁判的不當之處。因此,在寫法上,申訴狀主要可採用下列兩種寫法:
(1)證明的方法。它是指擺出恰當的事實,講出充分的理由,通過論斷證實某一主張的正確性。證明的目的是辨別是非,使真相大白。在申訴狀中所使用的證明可以有兩種:
a.實踐的證明。即擺出在實踐中存在的能說明原裁判不正確的新的事實,並舉出新的證據,以證明申訴有據。
b.邏輯證明。即在使用正確的事實和適用法律的前提下,通過正確的論證、邏輯的推理,證明申訴有理。使用這種證明方法,要正確地鮮明地建立論點,運用人證、書證、物證、旁證,並加以正確地論證。切忌使用虛假的證據,虛假的證據不僅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而且還應受到行政或法律的制裁。只要有應當申訴的新的事實,有確實的證據,用證明方法書寫申訴狀是頗為得力的。
(2)反駁的方法。即在申訴狀中指出原裁判的錯誤(根據不實或論題虛假),這是在申訴狀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往往和證明的方法結合使用。反駁的具體寫法是:
a.抓住原裁判的關鍵性錯誤,建立反駁的論點,有幾處關鍵錯誤的就應建立幾個論點。
b.直接用新的事實與證據作為論點,反駁原裁判中所認定事實或指出其所引用法律的不當。反駁應當是有理有據,論證推理要合乎邏輯。
在申訴狀中,根據案情事實和訴訟要求,證明的方法和反駁的方法可以並用,也可以側重其中的一種,但都要做到觀點鮮明、關鍵點突出、證據確鑿、論證有力。如此,才有可能達到申訴的目的。此外,申訴狀的寫法,還有記敘、夾敘夾議等方法。因不是主要的,這里從略。
㈦ 三明市下洋法院院長
黨組書記、院長 陳明
㈧ 俄羅斯憲法法院有啥職能其簡介有啥
俄羅斯憲法法院在俄羅斯憲政制度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俄羅斯憲政制度的體現。普京在慶祝2004年12月12日全俄憲法日上的講話稱:憲法法院是憲法的捍衛者,保護者和解釋者,對憲法法院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的確,作為憲法的監督機關的憲法法院,為俄羅斯憲政制度的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對轉型國家的憲政制度建設有著極好的示範作用。
一、俄羅斯憲法法院的產生
俄羅斯聯邦的憲法法院,產生於蘇聯解體前夕。1990年12月5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經激烈爭論, 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修訂案的法律。該法律為憲法法院制度在俄羅斯聯邦的形成和啟動奠定了最初的法律基礎。1991年5月16日, 最高蘇維埃通過了俄羅斯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法院法。1991年7月12日, 聯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對此法的修正案。這些重要法律為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組建與運行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據。同年12月29-30日,俄羅斯聯邦第五次人代會選舉產生13名聯邦憲法法院法官。俄羅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憲法監督機構--憲法法院正式誕生。 憲法法院是俄羅斯聯邦政治體制中的一個嶄新事物,它的建立和活動在俄羅斯聯邦紛亂復雜的政治轉型進程格外令人矚目。1991年12月,該法院剛剛成立,便受理了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案件,即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1991年819事變後下令禁共是否符合憲法的案件。 當時,36位人民代表向剛剛問世的聯邦憲法法院提出起訴,要求審議葉利欽總統關於中止蘇共和俄共活動並沒收其財產的三項命令是否符合憲法。葉利欽為防止共產黨東山再起,授意人民代表、憲法委員會責任秘書向憲法法院提出了關於承認蘇共違反憲法進而證明俄羅斯聯邦總統命令符合憲法的另一起訴,變被告為原告。 1992年5月6日,憲法法院正式宣布受理此案,26日正式開庭。在聽取了雙方陳述之後,憲法法院決定將兩個起訴合並為一個案件進行審理。此後,經過40多天的休庭准備,憲法法院重新開庭後舉行了52次聽證會,傳喚了46位證人,聽取了16位專家發言,最後在2 名法官持有異議的情況下作出裁決。同年11月30日,佐爾金院長在長達20分鍾的時間內宣讀了一份折中的判決書。它裁定:葉利欽總統令禁止蘇共和俄共中央的活動是符合憲法的,但是對俄共地方活動限制和沒收地方財產是違反憲法的;總統方面提出的關於蘇共本身不合法的訴訟,因蘇共已經瓦解,因而不予繼續審理。 當時俄羅斯聯邦政治形勢十分復雜、各派力量之間的斗爭異常激烈、國家面臨蘇聯解體後新一輪解體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憲法法院的裁決應當說比較巧妙和得體,既考慮到了各方的政治利益,又注意到了社會情緒。從法律上講亦無重大缺陷,絕大多數法官表現出了很強的法律素養。有人甚至認為,這場「世紀性審判「搞得天衣無縫,簡直就無懈可擊。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和佐爾金院長本人的聲望由此大振。
然而,1992-1993年間,佐爾金領導的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主要是佐爾金本人,逐漸捲入了葉利欽總統與議會之間的政治權力沖突,陷入了深刻的危機。在調解總統與議會的權力糾紛時,佐爾金越來越明顯地站到了反對總統的議會反對派一邊,葉利欽總統對此十分不滿。1993年10月,葉利欽以武力方式驅散了議會反對派,然後以全民公決方式通過了由他主持制定的新憲法。佐爾金在巨大壓力下被迫辭職。
新憲法通過並立即生效後,如何根據憲法規定建立憲法法院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1994年6月24日, 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通過了聯邦憲法性法律《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7月12日, 聯邦委員會批准了該法。7月21日,葉利欽總統簽署頒布了此法。 隨後不久,俄羅斯聯邦總統和議會即開始按照新憲法規定的程序,組建新的聯邦憲法法院。經過不到一年時間,俄羅斯聯邦新的憲法法院組建完成。到1998年底,該院已經對俄羅斯聯邦許多法律文件是否符合憲法的問題進行了審理,並且對許多涉及憲法和憲法職權的爭議問題進行了調解,甚至還對葉利欽是否有資格在2000年爭取連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作出了否定的裁決。這個裁決使得任何人想超過2屆連任總統成為不可能。這樣,包括普京在內的未來總統也不可能用修改憲法方式,達到連任總統的目的。可以肯定地說,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已經重新運轉起來,它的獨立地位和專業素質,越來越被社會各界所肯定。
二、法官的資格限制與院長的主要職權
目前的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由19名法官共同組成。他們是由聯邦委員會依據聯邦總統的提名而任命產生的。根據憲法法院法規定,聯邦憲法法院法官,年齡不得小於40歲,同時還必須受過高等法學教育,擁有15年以上的專業工齡,並且要在法律界享有良好的聲譽。 當聯邦總統按照憲法規定考慮憲法法院法官人選時,俄羅斯聯邦議會上下兩院成員(議員)、聯邦各主體的立法權力機關和最高司法權力機關、俄羅斯聯邦的法律主管部門、全俄法學家聯合會、法律科研和教學機關,都有權向總統提出預備性人選,供其參考。俄聯邦總統將他所確定的憲法法院法官候選人名單提交到聯邦委員會,聯邦委員會必須對總統提出的候選人進行逐一審議,並要就每一位候選人進行秘密表決。獲得半數以上支持票的候選人即為當選。
與總統、議會不同的是,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本身沒有任期。無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還是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都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但是,憲法法院法規定了法官的任期。每一位法官的任期最多不得超出12年,並且,同一人不得兩次擔任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官。如果聯邦憲法法院某位法官已經任職期滿,而接替他的法官沒有任命或者他參與審理的案件沒有結案,該法官可以繼續行使其職權,直到新法官任職或案件結案為止。當憲法法院法官職位出現空缺時,聯邦總統必須在一個月內提出新的法官候選人,供聯邦委員會討論。
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憲法法院的法官享有相當穩定、比較獨立而又可靠的法律地位。其主要表現是:憲法法院法官不得被隨意撤換,其人身不受侵犯,所有法官的權利一律平等,任何機關不得干預憲法法官的訴訟活動,不得因法官在憲法法院開會時所作的發言以及憲法法院所作的決定而追究其責任,包括法官任職期滿之後。此外,憲法法院法官還享有聯邦法律專門為他們規定的各種特殊福利待遇和安全保障措施。 根據權力分立與制衡以及權利與義務相互統一的原則,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同時也對憲法法院法官的任職條件作出了某些限制。這些限制包括:憲法法院法官不得成為議員,不得擔任或保留任何國家職務或社會職務,不得從事私人經營活動、企業活動和其他有酬活動。憲法法官可以像在西方國家一樣,自由地從事教學、科研和其他創作活動,但這些活動不得妨礙憲法法院法官的職責。 像西方多數國家一樣,俄羅斯聯邦遵循國際慣例,以法律形式規定,憲法法院法官作為普通公民,有權在選舉和公決時以自由投票方式自由表達其意志,但不得在法院、仲裁法庭或其他機構從事辯護活動或擔任代理人,同時規定,憲法法院法官無權為任何人提供涉及權利或義務的辯護。更重要的是,憲法法院法官不得參加政黨和社會政治運動,不得從事政治性的宣傳和鼓動,不得參加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的競選活動。當憲法法院法官利用媒體發表言論,或當眾發表講話時,他們無權就憲法法院可能受理、正在研究或者已經受理但未裁決的問題表明自己的見解。
像其他所有法官一樣,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官的職權也可以中止。按照有關規定,中止憲法法院法官的條件主要有兩點:其一,憲法法院同意將其逮捕或追究其刑事責任;其二,該法官本人因健康狀況不能繼續履行職能。憲法法院中止法官職權,必須以憲法法院決定的方式辦理手續。被中止職權的法官,不得參加憲法法院的會議,也無權向國家權力機關或組織、社會團體、官員和公民發送正式文件,或向這些機構和個人索取其他任何文件與材料。但是,法律所規定的憲法法院法官的工資待遇和相應的物質保障,予以保留,並要在中止其職權的理由消失後,由憲法院予以恢復。 憲法法院法官的職權還可以提前停止。停止憲法法院法官職權的主要條件是:(一)該法官的任命違背了法定程序;(二)該法官本人申請辭職;(三)該法官喪失了國籍;(四)該法官被法院判為有罪;(五)其行為有損於法官的榮譽和尊嚴;(六)憲法法院發出警告後仍繼續兼任與法官職務不相容的職務,或從事法官不得從事的活動;(七)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兩次缺席憲法法院會議或拒絕投票;(八)失蹤或死亡。另外,由於健康狀況和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一次超過10個月者,也可以停止職權。對此種情況,憲法法院也須作出正式決定,並要呈報總統和聯邦委員會,作為憲法法院職務空缺的證明。因違反任命程序、或從事有辱法官尊嚴和名譽的活動而停止憲法法院法官職權,則須由議會上院依據憲法法院的建議辦理相關手續。 憲法法院的建議則須有2/3以上的法官表示贊成,方為通過。
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設有院長、副院長和秘書官。院長、副院長和秘書官均從憲法法院法官中選舉產生,獲得多數票者即為當選,任期3年。可以連選連任。如果提前解除某法官擔任的上述職務, 需要有憲法法院5名以上的法官提出動議,並要獲得2/3以上法官的支持。 如果上述職務空缺,必須在兩個月內進行新的選舉。 根據俄聯邦憲法法院法,憲法法院院長的職權主要是:領導、籌備、主持和召集憲法法院全體會議;將應在全體會議和各庭會議上審議的問題提交憲法法院討論;同國家機關和組織、社會團體發生關系時代表憲法法院並根據其授權發表聲明;對憲法法院機關實行總的領導;將憲法法院秘書處和其他下屬機構的領導人選及秘書處條例及機關編製表提交憲法法院批准。憲法法院副院長的主要職責是,根據院長委託,行使院長的某些職權。當憲法法院院長不能履行其職責時,副院長代理其職責。 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秘書官地位很高,不是一般的書記員。當憲法法院院長出缺而副院長不能代理其職務時,則由秘書官代理。屆時,憲法法院中任職時間最長的法官代理秘書官職務。如果出現任職時間相同的情況,最年長者代理秘書官職務。憲法法院秘書官的主要職責是:對憲法法院的機關工作實行直接領導;在組織上保障憲法法院會議的籌備和召開;將憲法法院的決定通知有關機關、組織、個人,並向憲法法院通報其執行情況;為憲法法院提供信息保障。
三、憲法法院的主要職權與活動原則
按照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有關規定,憲法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通過憲法訴訟活動、獨立行使司法權力而進行憲法監督的機關。俄羅斯理論界認為,聯邦憲法法院的活動依據是「以捍衛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為基礎的憲法制度「,它的活動目的則是要在俄羅斯聯邦全境保障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最高地位和直接效力。
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憲法法院法,憲法法院的主要職權表現為如下七大方面:
其一,審理聯邦性法律文件是否符合聯邦憲法的案件。這些文件包括:聯邦法律;聯邦總統命令和指令、聯邦政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各共和國憲法和各聯邦主體憲章;各共和國和各聯邦主體就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管轄的問題、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聯邦主體國家權力共同管轄的問題所頒布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聯邦主體之間以及各聯邦主體相互之間的條約;俄羅斯聯邦已簽署但尚未生效的國際條約。
其二,解決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其中包括: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許可權糾紛;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各聯邦主體內部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
其三,根據俄羅斯聯邦公民的投訴和法院的詢問,對具體案件中適用或者應予適用的法律是否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進行審查。
其四,對俄羅斯聯邦的憲法進行解釋。
其五,對指控俄羅斯聯邦總統叛國或者犯有其他重大罪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結論。
其六,就俄羅斯聯邦憲法劃歸憲法法院管轄的問題,向國家杜馬提出立法動議。
最後,行使俄羅斯聯邦憲法、俄羅斯聯邦條約、俄羅斯聯邦憲法性法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聯邦主體關於劃分管轄對象與許可權的條約所賦予的其他職權。
根據現行法律的規定,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只設兩個法庭,一個由10名法官組成,另一個由9名法官。 每個法庭的具體構成以抽簽方式確定,任期均為3年。憲法法院院長、 副院長不得同時成為同一法庭的成員。憲法法院審理案件,既可由兩庭聯合開庭,亦可由各庭單獨開庭。聯合開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各聯邦各主體的憲章是否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對聯邦憲法進行解釋;對指控總統叛國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結論;通過憲法法院公告;提出法律議案。除了這些問題外,其他各種問題均由憲法法院兩法庭單獨予以審理。
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開展憲法訴訟活動,必須遵循如下基本原則:即獨立性、集體性、公開性、連續性、辯論性和平等性原則。
獨立性首先是指法官獨立,法官在行使其職權時,只遵循聯邦憲法和憲法法院法。另一方面,法官在活動中只作為個人發表意見,而不能代替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政黨和運動,也不能代表國家的、社會的和其他的企業、機構與組織、官員和國家實體、地區實體、民族集團和社會群體;憲法法院的決定和其他文件只能反映法官們符合憲法並且不帶政治傾向的法律立場;法官在排除外來干擾的情況下作出決定,他們無權就憲法法院預先研究和正在審議的問題徵求或得到任何指示。
集體性一方面是指憲法法院法官必須集體審理案件和問題並作出相應決定,另一方面是指只有參與案件庭審的法官才能作出決定。至於憲法法院的決定通過程序,有關法律規定:兩院聯合開庭時,作出決定必須獲得不少於全院法官總數2/3的多數票;每個法庭單獨開庭時,作出決定必須不少於該法庭3/4的多數票。在確定法官人數時,對案件實行迴避的法官和職權被暫時中止的法官不予計算。
公開性是指所有案件的審理都必須公開進行。只有在聯邦法律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憲法法院才能秘密開庭。但無論公開開庭和秘密開庭,憲法法院的決定都要公諸於眾。
連續性是指憲法法院審理任何案件,都有必須保持不間斷性,只有訴訟參與人為准備進一步調查以消除妨礙法庭審理正常進行所必須的間斷除外。為實現和保證案件審理的連續性,無論在聯合開庭審理的案件裁決之前或是在聽證會推遲舉行之前,憲法法院都不得聯合開庭審理其他案件。同樣,任何一個法庭也不得在各自審理的案件裁決前或在聽證會推遲前開庭審理屬其管轄的其他案件。
辯論性和平等性是指憲法法院開庭時,訴訟雙方都有聯邦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同樣權利和機會。雙方在相互辯論的基礎上闡述各自的立場,捍衛各自的利益。
四、憲法法院訴訟活動的基本要求和裁決的執行
現行的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對憲法法院進行訴訟的程序,尤其是訴訟參與人的權利和義務、憲法法院的裁決方式及其效力等問題,有著非常明確和具體的規定。譬如,憲法法院收到起訴後,必須在一個月內召開全體會議,首先作出聯合開庭還是單獨開庭的決定。憲法法院有權將涉及同一對象的投訴合並為一個案件。 憲法法院在研究起訴和准備聽證時,有權向相關方面和個人提出要求,諸如提供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文件原件、提供證件及其復印件、提供卷宗、案卷和其他材料,進行檢驗、研究和鑒定,確認某種狀態,吸收專家參與案件調查,作出解釋,提供咨詢和職業意見,等等。這些要求所涉及的機關、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予以執行。如果憲法法院本身沒有作出其他規定,對上述問題的答復必須在收到要求後一個月內報送憲法法院。國家機關和組織履行上述要求支出的費用,自行承擔。其他組織和個人的開支,按法律規定程序,由聯邦預算予以補償。無論拒絕還是迴避審理和執行上述要求,或者違反審理和執行上述要求的期限,有意加以曲解,都要追究法律責任。
同普通訴訟一樣,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憲法法院訴訟參與人也包括訴訟雙方及其代理人、證人、專家和翻譯人員等。根據法律規定,這里所說的訴訟雙方范圍很廣,主要是指向憲法法院起訴的機關或個人;頒布或簽署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憲法需要予以審查的機關或官員;發生許可權爭議的國家權力機關。 至於訴訟雙方的代理人,法律規定不得超過3人。 因職務關系可以擔任憲法訴訟代理人的有:簽署起訴書的機關領導人、頒布有爭議的法律文件或參與許可權糾紛的機關領導人、簽署了有爭議的法律文件的官員、議會兩院中發生質詢的議員。此外,法律特別規定,律師或擁有法學學位、其授權得到相應文件確認者,亦可成為此種訴訟的代理人。訴訟雙方在訴訟中都有權了解案件材料,闡述自己對案件的立場,向其他訴訟參與人提問。同時,雙方也都有義務應法院傳喚到庭、翻譯和回答問題。但是,不到庭不妨礙憲法法院對案件的審理。 與普通法院審判一樣,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在訴訟中也實行迴避制度。訴訟雙方都有權要求法官迴避。但法官只有在法律規定的下述情況下,才可退出對案件的審理:其一,法官因職務關系過去曾經參與成為審理對象的法令的通過;其二,法官的客觀性因其與參與訴訟的一方代理人有親屬或夫婦關系而受到懷疑。
為保證憲法訴訟的公正性和嚴肅性,俄羅斯聯邦法律還規定,憲法法院開庭時,必須首先宣布立案的理由和依據,陳明問題的實質、已經掌握的材料和為准備案件審理所採取的措施。開庭後,必須允許其他到庭法官向報告案情的法官提問,聽取訴訟雙方的全部陳述,允許雙方相互提問。庭審必須進行記錄和速記。訴訟雙方都有權了解記錄和速記稿,並可加註意見。庭長和法官報告人必須共同研究加註的意見,必要時可請加註者參與研究。對法庭記錄和速記稿的意見以及確認其准確與否的決定,都應附入記錄和速記稿。 為保證憲法訴訟具有純粹的法律性而不是政治性,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特別規定:訴訟雙方及其代理人不得在憲法法院發表政治性聲明和宣言,不許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訴訟參與人、官員和公民使用侮辱性語言。當法庭所進行的法院調查結束時,法官要聽取訴訟雙方的最後發言。發言者不得引用憲法法院未予調查的文件和材料。如果憲法法院認為有必要進行補充調查,它可在雙方最後發言的過程中作出恢復案件審理的決定。補充調查結束後,訴訟雙方還可作最後陳述,但只能針對新的情況和證據。如果在開庭過程中出現了撤消訴訟的理由,憲法法院有權停止該案的訴訟。
按照規定,當憲法法院需要對它審理的案件作出決定時,只能採取逐個點名徵求法官意見的方式公開表態。任何法官都沒有權利棄權或迴避表態。法庭庭長在任何情況下都只能最後發言。一般情況下,得到多數法官贊同的決定即為通過。關於規范性法律文件、國家權力機關的協定、尚未生效的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是否符合憲法的問題,如果表決時票數相等,有爭議的文件即可視為符合憲法。 憲法法院就任何問題作出的任何裁決,都必須由參加表決的全體法官簽字。不同意該決定的法官,有權以書面形式闡述自己的特殊意見。此意見須歸入案件材料並與憲法法院決定一道公開發表。簽署後的憲法法院決定,首先要在法庭上全文宣讀,然後應於兩周內送達憲法法院法官、訴訟雙方、聯邦總統、國家杜馬、聯邦政府、人權全權代表、聯邦最高法院、高等仲裁法院、聯邦總檢察長、聯邦司法部長,也可送達其他國家機關和組織、社會團體、官員和個人。
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決定為最終決定,不得上訴,一經公布,立即生效,無需其他機關和官員予以確認。它的法律效力,不因違反憲法的文件重新通過而失效。如果憲法法院決定本身未就執行期限作出專門規定,該決定應在發表或正式文本送達後立即執行。不執行、拖延或阻撓執行該決定,依法追究責任。根據起訴者和該決定接收者的請求進行解釋的權利,僅屬於聯邦憲法法院。
俄羅斯憲法法院的裁決書開始必須寫明:「以俄羅斯聯邦的名義裁決如下」的字樣。憲法法院的裁決會應及時刊登到俄羅斯國家報紙和刊物上,以便全體國民掌握和執行。
㈨ 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有個叫陳明的律師嗎
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機構中沒有律師
但是你說的叫陳明這個名字的人在北京同名的律師有7位
㈩ 清華大學法院聘請的教授有叫陳明的嗎
沒有,清華大學法學院在職教師、兼職教授、客座教授、顧問教授和名譽教授中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