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向法院提出訴訟

向法院提出訴訟

發布時間: 2022-04-15 23:55:46

『壹』 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書寫民事起訴狀,寫明你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和你要起訴的對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2、准備原、被告雙方當事人身份證復印件(如沒有被告的身份證復印件,可以到公安機關去列印被告的常住人口信息,俗稱「口卡」。同時,戶口薄復印件也可以。)

3、准備證明你們之間存在有糾紛或者證明對方侵犯了你合法權益的相關證據材料。

4、向你要起訴的那個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都設置有立案窗口,一般是到立案窗口進行立案,提起訴訟。

『貳』 訴訟,應向哪個法院提起

一、提起民事訴訟,一般應當依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
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同一訴訟有幾個被告,而住所地又各不相同的,可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住所地法院起訴。

二、下列訴訟,應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
原告的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原告經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訴。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3)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4)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三、由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訴。

四、由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向被告住所地或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起訴。

五、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向票據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訴。

六、因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七、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向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八、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向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

九、因繼承發生糾紛,向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叄』 去法院起訴流程

自己去法院起訴流程:1、撰寫民事起訴狀,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人民法院遞交;2、案件被受理後,法院會給你一份繳費通知書,按照指示向指定銀行繳納訴訟費用,再將銀行給你的繳費單據拿到法院換票;3、等待法院通知開庭,一般會給你發開庭傳票的;4、按照傳票指示的時間、地點出庭參加訴訟;5、開完庭等待判決結果。

『肆』 向法院提出訴訟有哪些程序

1、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提交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材料,配合人民法院搞好立案規范化管理。

2、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提交起訴狀的規范性要求:

(1)當事人基本情況:當事人為自然人的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寫明名稱全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和職務;為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基本身份情況;

(2)訴訟請求:要求簡潔、明確、具體;

(3)事實及理由:清楚、簡明,與訴訟請求相關聯;

(4)起訴狀份數:正本一份,副本按被告及第三人數額提供相應份數;

(5)起訴狀書寫:用藍黑或黑色鋼筆、簽字筆書寫或列印;

(6)簽名或蓋章:原告為自然人的,正副本均由本人簽名;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蓋單位公章;為個體工商戶的,以營業執照登記的業主作為原告並簽名。原告簽名或蓋章後註明具狀日期。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應當提交當事人的身份證明,並填寫法院專遞地址確認書、當事人信息登記表和證據清單。原告為自然人的,應提交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並攜帶原件進行核對;為單位的,應提交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各一份。原告是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應提交原告與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關系證明。

4、以公民住所地確定管轄,公民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起訴時應當提交住所證明。由被告(或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確定管轄的案件,應提交由派出所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被告(或原告)在管轄法院轄區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證明或暫住證。

5、起訴時有委託代理人的,應當提交委託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原件,應寫明委託許可權和期限,委託許可權為全權代理的,應當寫明具體的授權事項,否則視為一般代理。委託公民代理的,應提交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並提供原件核對。委託律師或者法律工作者代理的,應提交律師證或法律工作者證復印件並提供原件核對,同時提交律師事務所或者法律服務所的公函。

6、起訴應提交立案所需的基本證據原件或者與原件核對後的復印件,填寫證據清單,註明證據編號、名稱、來源、內容和證明對象,說明證據是原件還是復印件,原告或者代理人簽名或蓋章。

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原告,一份存卷;證據要求正本一份,副本按照被告及第三人人數提交,法院送達起訴狀副本同時送達證據副本。

立案所需的基本證據是指證實雙方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證據和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的證據。

7、起訴材料的紙張應當符合案卷裝訂歸檔的要求,一律採用A4紙,如非A4規格的原件,應粘貼在A4紙上,A4紙左邊留出2厘米的裝訂線。

8、當事人提交的起訴材料齊全後,一審法院應當在七日內審查是否符合受理條件。

(4)向法院提出訴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一審的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伍』 怎麼樣自己去法院提起訴訟

1、有欠條、協議、合同等書面借款憑證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支付令。

2、沒有書面借款憑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不申請支付令直接起訴。

a、申請支付令必須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有管轄權的法院只能是債務人經常居住地的基層法院管轄。寫好申請書,內容:債務雙方的名稱、地址、要求歸還的數額、有價證券的種類、債務發生的時間、並且盡可能的提供證據。

支付令實質上是一個督促的程序,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一般當債務人收到法律的文書,還是會感受到嚴重性,出於不想吃官司,還是會想盡快還款,如果在債務人收到支付令後,還未履行債務,又未提出異議,支付令就開始生效,債務人可以此根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與提出訴訟程序相比,申請支付令有以下優點:

1、及時便捷,催償債務很快,債務人在收到支付令後的15日內不提出異議,支付令即可生效。

2、手續簡單,訴訟的程序就很復雜,申請支付令無需傳喚、審理、辯論在債權人申請後,經法院查核批准,就可以及時發布。

b、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一)起訴狀;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和住所。

(二)原告為自然人,需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三)原告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證書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在訴訟中應當以其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註明系某字型大小的業主,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應當以字型大小為當事人,同時列明業主;

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在民事訴訟中以業主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以字型大小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書原件一份;

(五)原告提交起訴狀時應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六)原告應向法院提供所有可供證明的證據,證人姓名和住所,書證、物證的來源及由誰保管,並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

(七)證據清單一式兩份;

(八)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應當一並提交委託授權材料。

(5)向法院提出訴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一審的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陸』 如何向法院提起訴訟

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流程如下:
1、寫好起訴狀並搜集相關證據材料;
2、拿著起訴狀以及證據材料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需要到其經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
3、法院對於訴訟請求進行審查,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4、決定立案的,原告收到法院的立案通知後需要交納訴訟費用;
5、法院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被告進行答辯;
6、當事人等待法院的開庭通知參加訴訟;
7、法院經過審理後作出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柒』 怎樣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1、首先就是立案,去立案的時候一定要把材料准備好。

2、立案手續遞交上去後,等通知就行了,如果立上案了,法院會有簡訊或者電話通知,告知案件立到誰的手裡了。

3、法院送達成功後,會安排開庭,這個時候會通知開庭時間,到時候按時過來開庭就行。

4、開庭後等待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條件。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按照勞動法每月工作多少天 發布:2025-04-27 15:47:51 瀏覽:805
土地抵押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7 15:34:27 瀏覽:563
中山人民法院電話號碼 發布:2025-04-27 15:33:05 瀏覽:717
勞動法規定幾天有工資 發布:2025-04-27 15:27:02 瀏覽:439
辦公廳法規處工作量 發布:2025-04-27 15:12:29 瀏覽:806
解除合同律師函 發布:2025-04-27 15:11:46 瀏覽:180
外部法律效力的概念 發布:2025-04-27 15:01:12 瀏覽:629
在國外學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7 14:58:53 瀏覽:977
省政府金融辦成立的法律法規依據 發布:2025-04-27 14:58:51 瀏覽:525
代理民法典 發布:2025-04-27 14:32:00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