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蘇建
A. 狀是什麼意思
狀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犬 部外筆畫:3 總筆畫:7
五筆86:UDY 五筆98:UDY 倉頡:LMIK
筆順編號:4121344 四角號碼:3318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2B6
基本字義
1. 形容,樣子:~貌。奇形怪~。
2. 情況,情形:~況。病~。現~。
3. 敘述,描寫:~語。~其事。寫情~物。
4. 舊時敘述事件的文辭:行~。訴~。供~。
5. 特種格式的憑證:獎~。委任~。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犬,爿( pán)聲。用具體的動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態。本義:犬形)
2. 同本義。引申為形狀,形態 [form;shape]
狀,犬形也。——《說文》
且曰獻狀。——《左傳·文公十五年》。謂獻其駢肋之狀也。
凡鑄金之狀。——《考工記·桌氏》。杜注:「謂形狀。」
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聊齋志異》
有雙石高竦,其狀若門。——酈道元《水經注》
若嘯呼狀。——明· 魏學洢《核舟記》
3. 又如:狀類(形似);粉狀;桿狀;塊狀;粒狀;絮狀;海綿狀;奇形怪狀
4. 情形;狀況 [state;condition]
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後。——《史記·淮陰侯列傳》
欲死秦軍狀。——《史記·魏公子列傳》
以狀語武。——《漢書·李廣蘇建傳》
巡撫狀聞。——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巴陵勝狀。——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自繪敗狀。——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景狀亦近。——蔡元培《圖畫》
5. 又如:現狀;狀容(形態);狀候(情況;狀態)
6. 聘任或獎勵人員的證書 [certificate]。如:獎狀;委任狀
7. 行狀,記述死者事跡的一種文體,屬於傳記類 [brief biography of a deceased person]
敢以狀私於執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8. 又如:狀略(行狀的大略);狀式(行狀的格式)
9. 訴狀 [plaint]
李具狀,求在獄候春發遣。—— 方苞《獄中雜記》
10. 又如:狀頭(原告人);狀兒(狀子;起訴書);告狀;狀呈(即狀子);狀告(遞狀控告)
11. 書信 [letter]
是以前狀輒述鄙城,眷惠手翰還答,益增欣悚。——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
12. 容貌,面貌 [looks]
妾無狀。——《漢書·東方朔傳》。注:「形貌也。」
[呂] 不韋使[ 異人] 楚服相見,王後悅其狀,高其智。——《戰國策·秦策》
13. 禮貌 [manners]。常與「無」連用,「無狀」即沒有禮貌之意
諸侯吏卒異時故徭使屯戍過秦中, 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史記·項羽本紀》
〈動〉
1. 陳述 [state]
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莊子·德充符》
再思此言,自狀其短,觀過知仁,亦足稱也。——洪邁《容齋四筆》
2. 描繪 [describe]
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文心雕龍》
3. 又如:狀物(描繪事物);狀寫描繪
4. 描摹 [depict]
遂以五可之容顏發膚,神情態度,口寫而手狀之。——《聊齋志異》
常用片語
1. 狀況 zhuàngkuàng
[condition] 情形;情況
經濟狀況
2. 狀貌 zhuàngmào
[appearance] 狀態;外貌;容貌
3. 狀態 zhuàngtài
(1) [state;condition;state of affairs]∶狀貌特徵與動作情態
競技狀態
心理狀態
(2) [state]∶物質系統所處的狀況
氣體狀態的物質
4. 狀語 zhuàngyǔ
[adverbial] 動詞、形容詞前邊的表示狀態、程度、時間、處所等等的修飾成分。形容詞、副詞、時間詞、處所詞都可以做狀語
5. 狀元 zhuàngyuán
(1) [Number One Scholar, title conferred on the one who came first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
(2) [the very best (in any field)]∶比喻在本領域(本行業)中成績最好的人
6. 狀紙 zhuàngzhǐ
[plaint form] 舊法院發售專用於寫訴狀的統一紙張,也指所寫的訴狀
7. 狀子 zhuàngzi
[written complaint;plaint;legal charge] 訴訟的呈文
隱藏更多釋義
以下結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結構
繁體字:狀
漢字首尾分解:丬犬 漢字部件分解:丬犬
筆順編號:4121344
筆順讀寫:捺橫豎橫撇捺捺
狀的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form; shape2.state; condition3.a certificate
B. 和的多音字有什麼
和的多音字有:
A:發音:hé
和緩
B:發音:huó
和面
C:發音:hè
曲高和寡。
D:發音:hú
和牌
E:發音:huò
和葯。
F:發音:huo
暖和、軟和、摻和
G:發音:hàn
C. 「和」到底念什麼
和
咊
hé
【形】
和諧;協調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和睦;融洽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喜悅〖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暖和;和煦;晴和
海上風和日暖。——劉斧《青鎖高議》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適中;恰到好處。如:和售(以平價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指身體健康舒適〖comfortable〗
和於身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癒);和舒(和暢舒適)
日語的,日本的。如:漢和辭典;和服
攙和,混和〖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林覺民《與妻書》
和
hé
【動】
調和;調治;調適。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如:這盤棋和了
交易〖trade〗。如:和售(平價交易);和價(謂官定的平價);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交易為名向民間強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民族交易)
合。匯合;結合。如:和合
和
hé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如:講和;求和;議和
和
hé
【介】
與;跟。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對;跟〖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跟〖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和
hé
【連】
與。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加在一起〖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另見hè;hú;huó;huò;huo
和藹
hé』ǎi
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和藹可親
hé』ǎi-kěqīn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脅的語氣而變得十分和藹可親
和暢
héchàng
和暖舒適
和暢的舞廳
和風
héfēng
和風∶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和風細雨
héfēng-xìyǔ
比喻耐心地和顏悅色地批評或勸說
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風細雨,幫人幫心
和服
héfú
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和好
héhǎo
恢復和諧關系
夫妻倆又和好了
和緩
héhuǎn
平和舒緩,使平和舒緩
和緩一下氣氛
和會
héhuì
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
和解
héjiě
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
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和局
héjú
〖比賽〗不分勝負的結局
〖tie〗∶〖競賽〗相等的得分數
和樂
hélè
和睦快樂
和美
héměi
和諧美好
她有一個和美的家庭
和睦
hémù
相處融洽友好
行陳和睦。——諸葛亮《出師表》
和睦相處
和暖
hénuǎn
氣候溫和;暖和
天氣和暖
和暖的陽光
和盤托出
hépán-tuōchū
連同盤子一起端出來。比喻全部說出,毫無保留
現在除非把這件事和盤托出,再添上些枝葉,或者可以激怒於他,稍助一臂之力。——《官場現形記》
和平
hépíng
以不存在大的戰爭和國際事務的普遍穩定為其特徵的國際歷史時期
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爭的狀態
保衛和平
和平
hépíng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葯性和平
和平鴿
hépínggē
象徵和平的鴿子。《舊約·創世紀》八章中說:大洪水後,方舟中的諾亞(Noah)放出鴿子,鴿子銜橄欖枝回來,表明洪水已退。後世用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並把鴿子的圖畫或模型叫和平鴿
和棋
héqí
〖下棋等〗雙方不分勝負
和氣
héqi
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和氣
héqi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和洽
héqià
和睦融洽
天下和洽
和親
héqīn
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和善
héshàn
溫和而善良
和善的老人
和尚
héshang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和聲
héshēng
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和氏璧
Héshì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武王,王不識玉反斷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時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寶玉,名之謂「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和事老
héshìlǎo
調解人,尤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和數
héshù
幾個數的和。也叫「和」
和順
héshùn
溫和柔順
性情和順
和談
hétán
為恢復和平進行的談判
和婉
héwǎn
〖言語〗溫和委婉
語調和婉
和弦
héxián
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和諧
héxié
和睦協調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系
和煦
héxù
溫暖的
和煦的陽光
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荀爽《女誡》
和議
héyì
戰爭雙方的和談會議
和易
héyì
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和衷
hézhōng
和睦同心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皋陶謨》
和約
héyuē
終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條約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和
hè
【動】
應和;跟著唱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附和;響應。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答應;允許。如:和應(猶應和)
另見hé;hú;huó;huò;huo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另見hé;hè;huó;huò;huo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另見hé;hè;hú;huò;huo
和
huò
【動】
摻合;混雜。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蒙哄,欺騙。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和
huò
【量】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和葯
另見hé;hè;hú;huó;huo
和弄
huònong
[方言]
拌和
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和
huo
——用於「攙和」(chānhuo)、「攪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熱和」rèhuo、「軟和」(ruǎnhuo)
D. 知禮呈和的故事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知禮呈和的意思:懂得、知道禮儀禮節,呈
懂禮、知禮、學禮、用禮,能提高人們的素質,提升社交能力,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溫暖,越有活力,越有人情味,生活也就更美好,人生也就更有意義。
chéng
【動】
(形聲。從口,壬(tǐng)聲。本義:平)
同本義〖flat;level〗
呈,平也。——《說文》
呈現,顯現,顯露〖appear〗
呈,顯也。——《廣韻》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曹植《洛神賦》。注:「見也。」
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清·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呈華(顯示才華);呈瑞(呈現祥瑞);呈質(呈現本體)
送交,呈報——送東西給人的敬詞〖submit〗。如:呈告(上報);呈案(呈送歸案);呈教(呈上請教);呈送(上送);呈閱(送上審閱);呈驗(送上檢驗)
獻〖present〗
汝曹呈藝已遍,吾當呈藝。——《避暑錄話》
又如:呈藝(獻技,獻藝);呈獻(敬獻)
推薦〖recommend〗。如:呈見(舉薦而使謁見);呈試(舉薦考試)
呈
chéng
【名】
舊時公文的一種,用於下對上〖petition〗
老爹,我而今就寫呈去首。——《儒林外史》
又如:呈稿(呈本。呈文的底稿);呈子(狀子)
呈報
chéngbào
〖submitareport〗敬詞,呈文上報
呈報上級機關備案
呈遞
chéngdì
〖presentto〗恭敬地遞交
呈交
chéngjiāo
〖render;submit〗上交,遞交
向法院呈交年度匯報
將計劃呈交參議院
呈露
chénglù
〖loom;reveal;show〗顯露;呈現
臉上呈露出幸福的微笑
呈請
chéngqǐng
〖apply;requestofficially〗用公文向上請示;申請或要求
呈請批准
呈上
chéngshàng
〖senp〗呈遞——下級向上級送交文件等時用語
呈文
chéngwén
〖document;anofficialpetition;amemoranmtosuperior〗∶舊時下對上的一種公文;向政府官員遞交的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文件或陳述觀點的聲明
遞交呈文
〖display〗∶顯露出文采
呈現
chéngxiàn
〖takeon;appear;emerge〗顯現;展示出(呈現了多姿的風彩)
呈獻
chéngxiàn
〖respectfullypresent〗恭敬地獻給
他把軍功章呈獻給母校的老師
呈正
chéngzhèng
〖〗也作「呈政」。呈請指正
拙作現予呈正
和
咊
hé
【形】
和諧;協調。〖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和睦;融洽〖onfriendlyterms;harmonious〗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喜悅〖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暖和;和煦;晴和〖warm〗
海上風和日暖。——劉斧《青鎖高議》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適中;恰到好處〖moderate〗。如:和售(以平價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指身體健康舒適〖comfortable〗
和於身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癒);和舒(和暢舒適)
日語的,日本的〖Japanese〗。如:漢和辭典;和服
攙和,混和〖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林覺民《與妻書》
和
hé
【動】
調和;調治;調適。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如:這盤棋和了
交易。如:和售(平價交易);和價(謂官定的平價);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交易為名向民間強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民族交易)
合。匯合;結合。如:和合
和
hé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如:講和;求和;議和
和
hé
【介】
與;跟。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對;跟——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跟——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和
hé
【連】
與〖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加在一起。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另見hè;hú;huó;huò;huo
和藹
hé』ǎi
〖kindly;affable〗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和藹可親
hé』ǎi-kěqīn
〖affable;genial〗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脅的語氣而變得十分和藹可親
和暢
héchàng
〖(ofawind)gentleandpleasant〗和暖舒適
和暢的舞廳
和風
héfēng
〖moderatebreeze〗∶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softbreeze〗∶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和風細雨
héfēng-xìyǔ
〖likeagentlebreezeandamildrain——inagentleandmildway〗比喻耐心地和顏悅色地批評或勸說
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風細雨,幫人幫心
和服
héfú
〖kimono〗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和好
héhǎo
〖becomereconciled〗恢復和諧關系
夫妻倆又和好了
和緩
héhuǎn
〖easeup;relax〗平和舒緩,使平和舒緩
和緩一下氣氛
和會
héhuì
〖peaceconference〗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
和解
héjiě
〖becomereconciled;settle〗∶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
〖settlement〗∶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和局
héjú
〖drawngame〗∶〖比賽〗不分勝負的結局
〖tie〗∶〖競賽〗相等的得分數
和樂
hélè
〖happyandharmonious〗和睦快樂
和美
héměi
〖harmoniousandhappy〗和諧美好
她有一個和美的家庭
和睦
hémù
〖harmony;concord;amity〗相處融洽友好
行陳和睦。——諸葛亮《出師表》
和睦相處
和暖
hénuǎn
〖pleasantlywarm〗氣候溫和;暖和
天氣和暖
和暖的陽光
和盤托出
hépán-tuōchū
〖makeacleanbreastofeverything〗連同盤子一起端出來。比喻全部說出,毫無保留
現在除非把這件事和盤托出,再添上些枝葉,或者可以激怒於他,稍助一臂之力。——《官場現形記》
和平
hépíng
〖Pax〗∶以不存在大的戰爭和國際事務的普遍穩定為其特徵的國際歷史時期
〖peace〗∶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爭的狀態
保衛和平
和平
hépíng
〖peaceful〗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peaceable〗∶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mild〗∶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葯性和平
和平鴿
hépínggē
〖peacedove〗象徵和平的鴿子。《舊約·創世紀》八章中說:大洪水後,方舟中的諾亞(Noah)放出鴿子,鴿子銜橄欖枝回來,表明洪水已退。後世用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並把鴿子的圖畫或模型叫和平鴿
和棋
héqí
〖adrawinchessorotherboardgames〗〖下棋等〗雙方不分勝負
和氣
héqi
〖friendlyfeelings〗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和氣
héqi
〖gentle;kind;polite〗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和洽
héqià
〖inharmony〗和睦融洽
天下和洽
和親
héqīn
〖(ofsomefeudaldynasties)〗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和善
héshàn
〖genial〗溫和而善良
和善的老人
和尚
héshang
〖Buddhistmonk〗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和聲
héshēng
〖harmony〗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和氏璧
Héshìbì
〖HeShiBi〗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武王,王不識玉反斷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時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寶玉,名之謂「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和事老
héshìlǎo
〖peacemaker〗調解人,尤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和數
héshù
〖sumoftwoormorenumbers〗幾個數的和。也叫「和」
和順
héshùn
〖gentle〗溫和柔順
性情和順
和談
hétán
〖peacetalks〗為恢復和平進行的談判
和婉
héwǎn
〖mild〗〖言語〗溫和委婉
語調和婉
和弦
héxián
〖chord〗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和諧
héxié
〖harmonious〗和睦協調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系
和煦
héxù
〖genial;pleasantlywarm〗溫暖的
和煦的陽光
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荀爽《女誡》
和議
héyì
〖peacenegotiations〗戰爭雙方的和談會議
和易
héyì
〖gentle〗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和衷
hézhōng
〖joinhands〗和睦同心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皋陶謨》
和約
héyuē
〖peacetreaty〗終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條約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worktogetherwithoneheart(intimesofdifficulty)〗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和
hè
【動】
應和;跟著唱〖joinin(the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附和;響應〖follow;echo;respond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答應;允許〖agree〗。如:和應(猶應和)
另見hé;hú;huó;huò;huo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winingambling〗
另見hé;hè;huó;huò;huo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另見hé;hè;hú;huò;huo
和
huò
【動】
摻合;混雜〖blend〗。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蒙哄,欺騙〖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和
huò
【量】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moment〗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和葯
另見hé;hè;hú;huó;huo
和弄
huònong
[方言]
〖mix〗∶拌和
〖sow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equivocate;〗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E. "和"字有什麼寓意啊我有個演出的主題是"和",誰能告訴我選題的意義是什麼啊
和
咊
hé
<形>
和諧;協調。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喜悅 [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風和日暖。——劉斧《青鎖高議》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適中;恰到好處 [moderate]。如:和售(以平價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指身體健康舒適 [comfortable]
和於身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癒);和舒(和暢舒適)
日語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漢和辭典;和服
攙和,混和 [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林覺民《與妻書》
和
hé
〈動〉
調和;調治;調適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 [end in a draw]。如:這盤棋和了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價交易);和價(謂官定的平價);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交易為名向民間強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民族交易)
合。匯合;結合 [converge]。如:和合
和
hé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 [peace]。如:講和;求和;議和
和
hé
〈介〉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對;跟 [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跟 [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和
hé
〈連〉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 [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另見hè;hú;huó;huò;huo
和藹
hé』ǎi
[kindly;affable] 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和藹可親
hé』ǎi-kěqīn
[affable;genial]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脅的語氣而變得十分和藹可親
和暢
héchàng
[(of a wind)gentle and pleasant] 和暖舒適
和暢的舞廳
和風
héfēng
[moderate breeze]∶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soft breeze]∶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和風細雨
héfēng-xìyǔ
[like a gentle breeze and a mild rain——in a gentle and mild way] 比喻耐心地和顏悅色地批評或勸說
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風細雨,幫人幫心
和服
héfú
[kimono] 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和好
héhǎo
[become reconciled] 恢復和諧 關系
夫妻倆又和好了
和緩
héhuǎn
[ease up;relax] 平和舒緩,使平和舒緩
和緩一下氣氛
和會
héhuì
[peace conference] 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
和解
héjiě
[become reconciled;settle]∶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
[settlement]∶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和局
héjú
[drawn game]∶ [比賽] 不分勝負的結局
[tie]∶ [競賽] 相等的得分數
和樂
hélè
[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樂
和美
héměi
[harmonious and happy] 和諧美好
她有一個和美的家庭
和睦
hémù
[harmony;concord;amity] 相處融洽友好
行陳和睦。——諸葛亮《出師表》
和睦相處
和暖
hénuǎn
[pleasantly warm] 氣候溫和;暖和
天氣和暖
和暖的陽光
和盤托出
hépán-tuōchū
[make a clean breast of everything] 連同盤子一起端出來。比喻全部說出,毫無保留
現在除非把這件事和盤托出,再添上些枝葉,或者可以激怒於他,稍助一臂之力。——《官場現形記》
和平
hépíng
[Pax]∶以不存在大的戰爭和國際事務的普遍穩定為其特徵的國際歷史時期
[peace]∶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爭的狀態
保衛和平
和平
hépíng
[peaceful]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peaceable]∶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mild]∶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葯性和平
和平鴿
hépínggē
[peace dove] 象徵和平的鴿子。《舊約·創世紀》八章中說:大洪水後,方舟中的諾亞(Noah)放出鴿子,鴿子銜橄欖枝回來,表明洪水已退。後世用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並把鴿子的圖畫或模型叫和平鴿
和棋
héqí
[a draw in chess or other board games] [下棋等]雙方不分勝負
和氣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和氣
héqi
[gentle;kind;polite]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和洽
héqià
[in harmony] 和睦融洽
天下和洽
和親
héqīn
[(of some feudal dynasties)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 daughters of the Han imperial family to them] 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和善
héshàn
[genial] 溫和而善良
和善的老人
和尚
héshang
[Buddhist monk]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和聲
héshēng
[harmony] 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和氏璧
Héshìbì
[He Shi Bi]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武王,王不識玉反斷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時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寶玉,名之謂「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和事老
héshìlǎo
[peacemaker] 調解人,尤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和數
héshù
[sum of two or more numbers] 幾個數的和。也叫「和」
和順
héshùn
[gentle] 溫和柔順
性情和順
和談
hétán
[peace talks] 為恢復和平進行的談判
和婉
héwǎn
[mild] [言語]溫和委婉
語調和婉
和弦
héxián
[chord] 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和諧
héxié
[harmonious] 和睦協調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系
和煦
héxù
[genial;pleasantly warm] 溫暖的
和煦的陽光
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荀爽《女誡》
和議
héyì
[peace negotiations] 戰爭雙方的和談會議
和易
héyì
[gentle] 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和衷
hézhōng
[join hands] 和睦同心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皋陶謨》
和約
héyuē
[peace treaty] 終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條約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和
hè
<動>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附和;響應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
另見hé;hú;huó;huò;huo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win in gambling]
另見hé;hè;huó;huò;huo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另見hé;hè;hú;huò;huo
和
huò
〈動〉
摻合;混雜 [blend]。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 [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蒙哄,欺騙 [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和
huò
<量>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和葯
另見hé;hè;hú;huó;huo
和弄
huònong
[方]
[mix]∶拌和
[sow 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和
huo
——用於「攙和」(chānhuo)、「攪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熱和」rèhuo、「軟和」(ruǎnhuo)
F.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和」的闡述有哪些
和hé hè huó huò hú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和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和 hé
部首筆畫
部首:口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TKG 五筆98:TKG 倉頡:HDR
筆順編號:31234251 四角號碼:269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48C
基本字義
1. 相安,諧調:~美。~睦。~諧。~聲。~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象徵夫妻相愛的兩個神)。~衷共濟。
2. 平靜:溫~。祥~。~平。~氣。~悅。~煦。惠風~暢。
3. 平息爭端:講~。~約。~議。~親。
4. 數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二加二的~是四。
5. 連帶:~盤托出(完全說出來)。~衣而卧。
6. 連詞,跟,同:我~老師打球。
7. 介詞,向,對:我~老師請教。
8. 指日本國:~服(日本式服裝)。~文。大~民族。
9. 體育比賽不分勝負的結果:~棋。~局。
10. 姓。
詳細字義
〈形〉
1. 和諧;協調。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2.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3. 和順;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4.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5.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6. 喜悅 [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7.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風和日暖。——劉斧《青鎖高議》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8.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9. 適中;恰到好處 [moderate]。如:和售(以平價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10. 指身體健康舒適 [comfortable]
和於身也。——《戰國策·趙策》
11.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癒);和舒(和暢舒適)
12. 日語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漢和辭典;和服
13. 攙和,混和 [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 林覺民《與妻書》
〈動〉
1. 調和;調治;調適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2.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4.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 [end in a draw]。如:這盤棋和了
5.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價交易);和價(謂官定的平價);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交易為名向民間強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民族交易)
6. 合。匯合;結合 [converge]。如:和合
〈名〉
1.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peace]。如:講和;求和;議和
〈介〉
1.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對;跟 [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3. 跟 [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連〉
1.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2.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 [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4. 另見 hè;hú;huó;huò;huo
常用片語
1. 和藹 hé』ǎi
[kindly;affable] 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2. 和藹可親 hé』ǎi-kěqīn
[affable;genial]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脅的語氣而變得十分和藹可親
3. 和暢 héchàng
[(of a wind)gentle and pleasant] 和暖舒適
和暢的舞廳
4. 和風 héfēng
(1) [moderate breeze]∶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2) [soft breeze]∶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5. 和風細雨 héfēng-xìyǔ
[like a gentle breeze and a mild rain——in a gentle and mild way] 比喻耐心地和顏悅色地批評或勸說
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風細雨,幫人幫心
6. 和服 héfú
[kimono] 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7. 和好 héhǎo
[become reconciled] 恢復和諧 關系
夫妻倆又和好了
8. 和緩 héhuǎn
[ease up;relax] 平和舒緩,使平和舒緩
和緩一下氣氛
9. 和會 héhuì
[peace conference] 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
10. 和解 héjiě
(1) [become reconciled;settle]∶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
(2) [settlement]∶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11. 和局 héjú
(1) [drawn game]∶ [比賽] 不分勝負的結局
(2) [tie]∶ [競賽] 相等的得分數
12. 和樂 hélè
[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樂
13. 和美 héměi
[harmonious and happy] 和諧美好
她有一個和美的家庭
14. 和睦 hémù
[harmony;concord;amity] 相處融洽友好
行陳和睦。——諸葛亮《出師表》
和睦相處
15. 和暖 hénuǎn
[pleasantly warm] 氣候溫和;暖和
天氣和暖
和暖的陽光
16. 和盤托出 hépán-tuōchū
[make a clean breast of everything] 連同盤子一起端出來。比喻全部說出,毫無保留
現在除非把這件事和盤托出,再添上些枝葉,或者可以激怒於他,稍助一臂之力。——《官場現形記》
17. 和平 hépíng
(1) [Pax]∶以不存在大的戰爭和國際事務的普遍穩定為其特徵的國際歷史時期
(2) [peace]∶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爭的狀態
保衛和平
18. 和平 hépíng
(1) [peaceful]
(2)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3)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4) [peaceable]∶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5) [mild]∶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葯性和平
19. 和平鴿 hépínggē
[peace dove] 象徵和平的鴿子。《舊約·創世紀》八章中說:大洪水後,方舟中的諾亞(Noah)放出鴿子,鴿子銜橄欖枝回來,表明洪水已退。後世用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並把鴿子的圖畫或模型叫和平鴿
20. 和棋 héqí
[a draw in chess or other board games] [下棋等]雙方不分勝負
21. 和氣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22. 和氣 héqi
[gentle;kind;polite]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23. 和洽 héqià
[in harmony] 和睦融洽
天下和洽
24. 和親 héqīn
[(of some feudal dynasties)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 daughters of the Han imperial family to them] 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25. 和善 héshàn
[genial] 溫和而善良
和善的老人
26. 和尚 héshang
[Buddhist monk]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27. 和聲 héshēng
[harmony] 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28. 和氏璧 Héshìbì
[He Shi Bi]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武王,王不識玉反斷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時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寶玉,名之謂「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29. 和事老 héshìlǎo
[peacemaker] 調解人,尤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30. 和數 héshù
[sum of two or more numbers] 幾個數的和。也叫「和」
31. 和順 héshùn
[gentle] 溫和柔順
性情和順
32. 和談 hétán
[peace talks] 為恢復和平進行的談判
33. 和婉 héwǎn
[mild] [言語]溫和委婉
語調和婉
34. 和弦 héxián
[chord] 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35. 和諧 héxié
[harmonious] 和睦協調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系
36. 和煦 héxù
[genial;pleasantly warm] 溫暖的
和煦的陽光
37. 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 荀爽《女誡》
38. 和議 héyì
[peace negotiations] 戰爭雙方的和談會議
39. 和易 héyì
[gentle] 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40. 和衷 hézhōng
[join hands] 和睦同心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皋陶謨》
41. 和約 héyuē
[peace treaty] 終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條約
42.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和 hè
基本字義
1.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寡。
2.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詩。
詳細字義
〈動〉
1.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3. 附和;響應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5.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
6. 另見 hé;hú;huó;huò;huo
和 huó
基本字義
1.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詳細字義
〈動〉
1.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2. 另見 hé;hè;hú;huò;huo
和 huò
基本字義
1.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葯。奶里~點兒糖。~弄。~稀泥。
2.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水。
詳細字義
〈動〉
1. 摻合;混雜 [blend]。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2.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 [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騙 [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量〉
1.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2.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和葯
3. 另見 hé;hè;hú;huó;huo
常用片語
1. 和弄 huònong
(1) 〈方〉
(2) [mix]∶拌和
(3) [sow 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2.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和 hú
基本字義
1.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詳細字義
〈動〉
1.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win in gambling]
2. 另見 hé;hè;huó;huò;huo
和 huo
詳細字義
1. ——用於「攙和」( chānhuo)、「攪和」 jiǎohuo、「暖和」 nuǎnhuo、「熱和」 rèhuo、「軟和」( ruǎnhuo)
G. 終掘是什麼意思啊
終 zhōng,
部首: 糹 部首筆畫: 3 總筆畫: 8
終
終
zhōng
【動】
(形聲。從糸(mì),冬聲。甲骨文字形,象一束絲,兩頭象結扎的末端。本義:把絲纏緊)
同本義〖windsilktightly〗
終,絿絲也。——《說文》
旋終在項。——《睡虎地秦墓竹簡》
終了;結束。與「始」相對〖end;finish〗
終,極也;終,窮也。——《廣雅》
天祿永終。——《論語》
君子以永終知敝。——《易·象下傳》。虞注:「坤為永終。」
終朝三拕之。——《易·訟》
庶人終食。——《國語·周語》
婦怨無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終繼五國遷滅。——宋·蘇洵《六國論》
又
用武而不終。
終亦不顧。——《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不終歲。——《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月終(月底);年終(一年的末了);始終(從開始到最後);終服(父母之喪,服滿三年。同終制);終獻(古代舉行祀典時有三獻之禮,第三次奠酒為終獻);終覆(復試結束)
死〖death;die〗
愁苦而終窮。——《楚辭·屈原·涉江》
未果,尋病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終吾身而已。——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終譽(死後的聲名);終沒(壽終);終具(送終之具,指棺、槨等);終服(終喪);終喪(服滿父母去世後三年之喪)
完成〖complete〗
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後漢書·列女傳》
相當〖equal〗
出載而立,其廣終隊。——《墨子·備梯》
終
終
zhōng
【名】
歌詩一篇,樂一成為一終〖piece〗。如:終篇(寫完或讀完一篇文章)
古代歷法指稱「閏月」〖leapmonth〗
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史記》
通「眾」。眾人〖everyone〗
終莫能就。——《戰國策·韓策》
以義終。——《禮記·祭法》
終生之化。——《漢書·楊王孫傳》
姓
終
終
zhōng
【形】
整;全,盡〖all;entire;whole〗
終宵刺探。(終宵:通夜。刺探:探問。)——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終夕(整夜,通宵);終夜(整夜,全夜);終風(整日刮風);終朝(整個早上;整天,整日)
通「眾」(zhòng)。多〖many〗
終三十里。——《詩·周頌·噫嘻》
以永終譽。——《詩·周頌·振鷺》
終
終
zhōng
【副】
始終,總。表始終全過程〖consistently;thoughtout;fromstarttofinish〗
願終守之。——《戰國策·魏策》
終無所成。——《世說新語·自新》
終不敢搏。——唐·柳宗元《三戒》
終不能發。——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終究,到底〖afterall〗
終不可強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王終遣之。——漢·劉向《列女傳》
終為忠臣。——《世說新語·自新》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宋·蘇軾《石鍾山記》
終不蒙見察。——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猛鷙終弗逮。——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終乖(到底違背);終究(畢竟,也作「終久」);終須(終究,畢竟);終於(終究;到底);終久(終究);終歸(終究;畢竟)
表示時間,相當於「常」、「久」〖often;foralongtime〗
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墨子·尚賢上》
又如:終古(久遠;經常)
終場
zhōngchǎng
〖endofaperformance〗∶演出或球賽結束
終場謝幕
〖finalsessioninanexamination〗∶舊時指分場考試的最後一場
〖end〗∶泛指事情結局終了
終點
zhōngdiǎn
〖termination〗∶空間或范圍的界限;邊界,盡頭
一條道路的終點
〖destination〗∶目的地
旅行的終點
終端
zhōngān
〖terminal〗
電路或部件的電氣輸入或輸出的點之一
可以向系統輸入或從系統輸出數據的地點或位置
用戶藉以和計算機通信的器件(如電傳打字機)
終伏
zhōngfú
〖thelastofthethreeten-dayperiodsofthehotseason〗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最後的一伏;末伏
終歸
zhōngguī
〖afterall;intheend〗到底;畢竟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
終極
zhōngjí
〖ultimate〗最終;窮盡
終極目的
終將
zhōngjiāng
〖will;intheend〗最後將要
一個美好的社會終將消除邪惡
終結
zhōngjié
〖finality;end〗結束;完結
即使是無法挽救的外交上的失敗,總也有終結的一天
終究
zhōngjiū
〖afterall〗終歸,最後還是
敵人終究是紙老虎
終久
zhōngjiǔ
〖eventually〗終究;畢竟
靠進口零件維持,終久不是長遠之計
終局
zhōngjú
〖end;outcome〗本指棋局終了。後泛指人、事物的結局;了局
戰爭的終局
終老
zhōnglǎo
〖spendone』sremainingyearstilldeath〗指度過晚年;養老
為終老之計
終了
zhōngliǎo
〖end〗結束;完畢
學期終了
終年
zhōngnián
〖perennially〗∶全年;整年
積雪終年不化
〖dieattheageof〗∶人死亡時的年齡
他終年90歲
終期
zhōngqī
〖terminal〗末期的;晚期的
終期癌
終日
zhōngrì
〖allday〗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終身
zhōngshēn
〖life;lifelong;allone'slife〗今生今世;此生;畢生相關
終身幾無可問。——清·劉開《問說》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樂歲終身飽。——《孟子·梁惠王上》
又
樂歲終身告。
終身大事
zhōngshēndàshì
〖animportanteventinone』slife〗關繫到一生的大事,特指婚姻問題。近似「個人問題」
逢到你今天辦終身大事,不送點禮,大家心裡怎麼過意得去
終審
zhōngshěn
〖finaljudgement;lastinstance〗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審判
終生
zhōngshēng
〖allone』slife〗畢生;終身
奮斗終生
終霜
zhōngshuāng
〖latestfrost〗入春後最晚出現的一次霜
終歲
zhōngsuì
〖alltheyearround〗一年到頭
終歲不聞絲竹聲。——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終歲勤苦。——宋·蘇軾《教戰守》
終席
zhōngxí
〖endofabanquetorameeting〗宴會或開會終止
沒有等到終席,他推說身體不適,起身回家了
終宵
zhōngxiāo
〖allnight〗通宿;每夜;整夜
不知誰家終宵搓麻
也說「終夜」
終已不顧
zhōngyǐbùgù
〖neverlookbackallthewhile〗始終不曾回頭。已,終止,到最後。顧,回頭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戰國策·燕策》
終於
zhōngyú
〖finally〗∶表示下文是最終出現的情況
改革終於開始了
〖afterall〗∶畢竟
他終於是人,缺點是難免的
終止
zhōngzhǐ
〖stop;conclude;close〗完結;停止
終止夥伴關系
終
(終)
zhōng
末了(li僶 ),完了(li僶 ),與「始」相對:年終。終場(末了一場)。終極。終審(司法部門對案件的最後判決)。終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們做事無不有開頭,而很少能堅持到底)。
從開始到末了:終年。終生。飽食終日。
人死:臨終。送終。
到底,總歸:終歸。終究。終於。終將成功。
姓。
末初始
掘 jué,
部首: 扌 部首筆畫: 3 總筆畫: 11
掘
jué
【動】
(形聲。從手,屈聲。本義:挖)
同本義〖dig〗
掘,搰也。——《說文》
掘,穿也。——《廣雅》
掘褚師定子之墓。——《左傳·哀公二十六年》
闕(掘)地下冰而床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掘坎南順。——《儀禮·既夕記》
土中有水,弗掘無泉。——《淮南子·說林》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易·系辭》
掘野鼠去草實。——《漢書·李廣蘇建傳》
掘地深逾尋丈。——〖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掘室(掘地而成的房間);掘閱(小蟲化生,穿地而出。閱,通穴);掘藏(發掘埋藏之物。指得到意外之財);掘穴(打洞)
通「屈」。竭盡;窮盡〖exhaust〗
虛而不掘,動而愈出。——《老子》
通「崛」。突起;翹起〖raise〗
窮巷掘門。——《戰國策·秦策》
洪台掘其獨出兮。——《漢書·揚雄傳》
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丘遲《與陳伯之書》
掘強歲月之間。——《後漢書·盧芳傳論》
又如:掘尾(翹尾巴);掘起(崛起;突起)
掘
jué
【形】
通「拙」。愚笨;粗劣〖stupid〗
田農掘業,而秦陽以蓋一州。——《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掘筆(禿筆);掘頭船(簡陋、頭尾不顯著的小船)
通「倔」。倔強〖stubborn〗。如:掘強(性剛強,不屈服的樣子)
掘進
juéjìn
〖driving;tunnelling〗開鑿礦山巷道
地道每天掘進十米
掘強
juéjiàng
〖stubborn;unbending;unyielding〗同「倔強」。頑固執拗,不馴服
掘強沙塞間。——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掘墓
juémù
〖untomb〗從墳墓中掘出
掘墓人
juémùrén
〖gravedigger〗
挖墓穴埋葬死者的人
比喻摧毀舊制度的人
老百姓是丑惡社會的掘墓人
掘取
juéqǔ
〖snout〗用或像用長鼻子或長喙狀物挖掘
掘土機
juétǔjī
〖excavator;powershovel〗挖土用的一種機器,由起重裝置和土斗構成
掘
jué
刨,挖:掘土。掘井。掘進。發掘。挖掘。
古同「崛」,崛起。
古同「倔」,倔強。
挖
H. 「和」字的讀音
和
咊
hé
<形>
和諧;協調。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喜悅 [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風和日暖。——劉斧《青鎖高議》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適中;恰到好處 [moderate]。如:和售(以平價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指身體健康舒適 [comfortable]
和於身也。——《戰國策·趙策》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癒);和舒(和暢舒適)
日語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漢和辭典;和服
攙和,混和 [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林覺民《與妻書》
和
hé
〈動〉
調和;調治;調適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局不分勝負 [end in a draw]。如:這盤棋和了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價交易);和價(謂官定的平價);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交易為名向民間強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民族交易)
合。匯合;結合 [converge]。如:和合
和
hé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 [peace]。如:講和;求和;議和
和
hé
〈介〉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對;跟 [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跟 [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和
hé
〈連〉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 [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另見hè;hú;huó;huò;huo
和藹
hé』ǎi
[kindly;affable] 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和藹可親
hé』ǎi-kěqīn
[affable;genial]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忽然停止了他的威脅的語氣而變得十分和藹可親
和暢
héchàng
[(of a wind)gentle and pleasant] 和暖舒適
和暢的舞廳
和風
héfēng
[moderate breeze]∶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soft breeze]∶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和風細雨
héfēng-xìyǔ
[like a gentle breeze and a mild rain——in a gentle and mild way] 比喻耐心地和顏悅色地批評或勸說
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和風細雨,幫人幫心
和服
héfú
[kimono] 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和好
héhǎo
[become reconciled] 恢復和諧 關系
夫妻倆又和好了
和緩
héhuǎn
[ease up;relax] 平和舒緩,使平和舒緩
和緩一下氣氛
和會
héhuì
[peace conference] 交戰雙方暫時休戰,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爭
和解
héjiě
[become reconciled;settle]∶平息紛爭,重歸於好。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法院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
使爭吵的兩派和解
[settlement]∶在法律上,指訴訟當事人之間為處理和結束訴訟而達成的解決爭議問題的妥協或協議。一般來說,和解的結果是撤回起訴或中止訴訟而無需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和解作為當事人之間有約束力的契約,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訴訟。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將和解的條款寫入一個協議判決,由法院記錄在卷
和局
héjú
[drawn game]∶ [比賽] 不分勝負的結局
[tie]∶ [競賽] 相等的得分數
和樂
hélè
[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樂
和美
héměi
[harmonious and happy] 和諧美好
她有一個和美的家庭
和睦
hémù
[harmony;concord;amity] 相處融洽友好
行陳和睦。——諸葛亮《出師表》
和睦相處
和暖
hénuǎn
[pleasantly warm] 氣候溫和;暖和
天氣和暖
和暖的陽光
和盤托出
hépán-tuōchū
[make a clean breast of everything] 連同盤子一起端出來。比喻全部說出,毫無保留
現在除非把這件事和盤托出,再添上些枝葉,或者可以激怒於他,稍助一臂之力。——《官場現形記》
和平
hépíng
[Pax]∶以不存在大的戰爭和國際事務的普遍穩定為其特徵的國際歷史時期
[peace]∶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爭的狀態
保衛和平
和平
hépíng
[peaceful]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爭方式的
採取和平戰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境
[peaceable]∶沒有戰爭的
和平的方法
[mild]∶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葯性和平
和平鴿
hépínggē
[peace dove] 象徵和平的鴿子。《舊約·創世紀》八章中說:大洪水後,方舟中的諾亞(Noah)放出鴿子,鴿子銜橄欖枝回來,表明洪水已退。後世用鴿子作為和平的象徵,並把鴿子的圖畫或模型叫和平鴿
和棋
héqí
[a draw in chess or other board games] [下棋等]雙方不分勝負
和氣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別傷了和氣
和氣
héqi
[gentle;kind;polite]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和洽
héqià
[in harmony] 和睦融洽
天下和洽
和親
héqīn
[(of some feudal dynasties)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 daughters of the Han imperial family to them] 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和善
héshàn
[genial] 溫和而善良
和善的老人
和尚
héshang
[Buddhist monk]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和聲
héshēng
[harmony] 依據和弦的組成和相繼進行譜成的音樂作品的結構
和氏璧
Héshìbì
[He Shi Bi]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武王,王不識玉反斷其左足和右足。到文王時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王使人剖璞,果真得到寶玉,名之謂「和氏璧」
得楚和氏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
和事老
héshìlǎo
[peacemaker] 調解人,尤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和數
héshù
[sum of two or more numbers] 幾個數的和。也叫「和」
和順
héshùn
[gentle] 溫和柔順
性情和順
和談
hétán
[peace talks] 為恢復和平進行的談判
和婉
héwǎn
[mild] [言語]溫和委婉
語調和婉
和弦
héxián
[chord] 兩個或幾個音,尤指由於其音高頻率成簡單比而和諧融會在一起的一些音奏響的樂音組合
和諧
héxié
[harmonious] 和睦協調
和諧的氣氛
和諧的關系
和煦
héxù
[genial;pleasantly warm] 溫暖的
和煦的陽光
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荀爽《女誡》
和議
héyì
[peace negotiations] 戰爭雙方的和談會議
和易
héyì
[gentle] 平易謙和
和易近人
和衷
hézhōng
[join hands] 和睦同心
同寅協恭和衷哉。——《書·皋陶謨》
和約
héyuē
[peace treaty] 終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條約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和
hè
<動>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附和;響應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
另見hé;hú;huó;huò;huo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win in gambling]
另見hé;hè;huó;huò;huo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另見hé;hè;hú;huò;huo
和
huò
〈動〉
摻合;混雜 [blend]。如:和葯(調制葯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 [mix]
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里頭?——《文明小史》
蒙哄,欺騙 [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和
huò
<量>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韋義方去懷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葯換水,相當於「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和葯
另見hé;hè;hú;huó;huo
和弄
huònong
[方]
[mix]∶拌和
[sow 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和
huo
——用於「攙和」(chānhuo)、「攪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熱和」rèhuo、「軟和」(ruǎnhuo)
和
hé
ㄏㄜˊ
相安,諧調:~美。~睦。~諧。~聲。~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象徵夫妻相愛的兩個神)。~衷共濟。
平靜:溫~。祥~。~平。~氣。~悅。~煦。惠風~暢。
平息爭端:講~。~約。~議。~親。
數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二加二的~是四。
連帶:~盤托出(完全說出來)。~衣而卧。
連詞,跟,同:我~老師打球。
介詞,向,對:我~老師請教。
指日本國:~服(日本式服裝)。~文。大~民族。
體育比賽不分勝負的結果:~棋。~局。
姓。
鄭碼:MFJ,U:548C,GBK:BACD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31234251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戰
和
hè
ㄏㄜˋ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詩。
鄭碼:MFJ,U:548C,GBK:BACD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31234251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戰
和
huó
ㄏㄨㄛˊ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鄭碼:MFJ,U:548C,GBK:BACD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31234251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戰
和
huò
ㄏㄨㄛˋ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葯。奶里~點兒糖。~弄。~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葯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水。
鄭碼:MFJ,U:548C,GBK:BACD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31234251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戰
和
hú
ㄏㄨˊ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鄭碼:MFJ,U:548C,GBK:BACD
筆畫數:8,部首:口,筆順編號:3123425
I. 「和」字多音造句(答對給10分)
hé 和諧
hè隨聲附和
hú和牌
huó和泥
huò和葯
在這個和諧社會里,有一個剛和牌的近視眼連和泥和和葯都分不清楚,只能在一旁隨聲附和了。
J. 被微信賣家起訴惡意下單後,有一條簡訊(下面是簡訊內容)發過來怎麼辦
不用管,假的,這給他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