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設的法院
① 為什麼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紀檢組和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紀檢組的電話無人接虛設這些機構有什麼意思
虛設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紀檢組都是各級紀檢委派出機構,起到的作用因人因地而異。真是要找紀檢最好直接打各級紀檢委的電話,會更直接,更有較。如果紀檢委推到你所說的以上單位,告訴他們沒人接,希望能得到處理。
② 成都市大邑縣花水灣鎮法院上班時間段找不見人,電話一直打不通,法院形同虛設。
你說的應該是鄉鎮法庭吧,目前國家對於公職人員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你說內的上班時間居然沒有容人上班,這個是嚴重違反工作紀律的,是要受到嚴肅處理的,我建議你掌握扎實的證據,比如可以現場拍照,或者進行視頻拍攝,固定相關證據,可以向大邑縣法院進行投訴要求處理,如果他們包庇,你可以提供證據向大邑縣紀委進行舉報,由他們進行處理。
③ 法院五大黑洞是什麼
人民法院現在存在五大黑洞,嚴重影響司法公正或秉公執法。這五大黑洞是:
一、人民陪審員形同虛設;
二、自由裁量權成為法官徇私枉法、收受賄賂的竅門;
三、上級法院下級法院小錯一般都不糾正,維持原判,這是造成高級法院一年出現幾十萬人次申訴案的原因之一;
四、一些法院執行案件後普遍收執行款回扣(潛規則);
五、大部分下級法院對上級法院承擔來往招待義務(吃請成慣例),彼此感情熱乎,使上級法院很難糾正下級法院的一般性的審判問題,除非有嚴重問題和影響的不得不糾正。
④ 人民法院的組織結構
中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分為四級,即設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人民法院,並設軍事、鐵路、水運等專門人民法院。中國的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和市轄區的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和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我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如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大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
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軍事法院是基於軍隊的體制和作戰任務的特殊性而設立的。其具體任務是通過審判危害國家與損害國防力量的犯罪分子,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法制和軍隊秩序,鞏固部隊戰鬥力,維護軍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打擊敵人,懲治犯罪和保護人民,宣傳社會主義法制是軍事法院的基本職能。
軍事法院分設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各大軍區、軍兵種級單位的軍事法院;兵團和軍級單位的軍事法院。
軍事法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1人;兩個審判庭,各設庭長1人、副庭長1人,審判員和書記員若干。大軍區、軍兵種級單位軍事法院和兵團、軍級單位的法院,均設院長1人和審判員、書記員若幹人。
各級軍事法院均設立審判委員會。其任務是討論研究重大或疑難案件及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亦可列席會議。
軍事法院的管轄范圍,僅限於受理特定的刑事案件,即:現役軍人的刑事案;軍隊在編職工的刑事案;最高人民法院授權審判的刑事案件。
海事法院管轄第一審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各海事法院判決或裁定的上訴案件,由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受理。
海事法院下設海事審判庭、海商審判庭及研究室和辦公機構。海事法院設院長1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干。海事法院院長由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海事法院院長提請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會任免。
鐵路運輸法院分設兩級,即鐵路管理局中級鐵路運輸法院和鐵路管理分局基層鐵路運輸法院。中級鐵路運輸法院的審判活動受所在地高級人民法院監督。
鐵路運輸法院院長由所在地人大常委會主任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所在地人大常委會任免。
鐵路法院內設刑事法庭、經濟法庭和民事法庭。其管轄范圍為:第一,發生在鐵路運輸線上的民事、刑事案件;第二,鐵路局在編職工的民事、刑事案件;第三,與鐵路運輸部門有直接關系的經濟糾紛案。
森林法院的任務是保護森林,審理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嚴重責任事故案件及涉外案件。
基層森林法院一般設置在某些特定林區的一些林業局(包括木材水運局)的所在地;在地區(盟)林業管理局所在地或國有森林集中連片地區設立森林中級法院。
⑤ 仲裁委員會的權利超過法院,法院只是執行仲裁委的判決的一個虛設部門。什麼事找仲裁委花點錢就可以搞定
仲裁委員會的效率肯定比法院高,仲裁結果可以請求法院執行,但是法院不是虛設部門,仲裁委員會應當比法院更有公信力。提起仲裁必須有雙方簽署的仲裁協議。另外國際間的案件,仲裁裁決更能夠得到他國的配合執行。不過這里的仲裁部門可不是勞動仲裁部門。
⑥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法院工作人員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法院工作人員(僅供參考)
人們都說,法官是法律的執行者和見證者,是法律的守護神,是公平正義的象徵,他用法律這桿秤衡量是非曲直,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法官更是依法治國的踐行者,通過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審理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法官是法律的裁決者,社會對法官也寄予極高的期待與厚望。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官助理,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一名法官,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法官。
但這條路還很長,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行。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堅持廉潔自律,恪守道德底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七條第(五)款規定,法官應當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這是對法官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標准,「公生明,廉生威」,堅守廉潔司法,才能彰顯法律的權威和法官的威嚴。清正廉潔是法官應當具備的價值觀和基本品質,也是維護司法公正、樹立司法權威的重要保障。「廉潔」是法官的立身之本,只有清正廉潔,才能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完全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不以金錢或其他利益作為案件處理的標准,才能保證每一個案件都做到公平、公正。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嚴守廉政規定和審判紀律,不為金錢所誘,不為人情所惑,不為關系所擾,不為權勢所迫,堂堂正正辦案,乾乾凈凈做人,以清正廉潔取信於民。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做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常存好學之心,不斷擴展自身知識層面,才能應對不斷更新的法律問題,妥善化解矛盾糾紛。首先,要加強對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掌握最新法律法規及法學研究成果,不斷充實自身專業知識,提升自身法律素養,適應法律更新對法官司法能力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對其他各學科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審判工作中,總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兒,案件審理過程也會涉及各學科、各門類的知識,法官注重對其他學科的延伸學習,掌握各學科的基礎知識,改善自身知識結構,增長社會經驗,才能准確把握案件事實,有效地與當事人溝通,進而做出正確的司法裁判。同時,還應向他人學習,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審判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充足的法律知識,也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面對紛繁復雜的案情,要虛心向老法官請教,善於總結實踐經驗。學習應當成為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秉承法律信仰,堅持司法公正。
美國法學家伯爾曼在其著作《宗教與法律》中提到,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法律信仰是現代法治精神的內核,作為最接近法律、最應當守護法律的群體之一,法官必須懷有對法律的虔誠信仰,秉承對法律的崇仰之心,讓內心對法律的純正信仰成為指引自身工作、生活的最高准則。只有堅守對法律的信仰,才能保持最初的正義之心,做到司法公正,維護公平正義。司法公正是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只有公正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才能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提升法院、法官的公信力。司法公正是講求效率的公正,正所謂遲到的正義非正義。法官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必須時刻牢記公正的重要性,切實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行,努力實現案件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常懷惻隱之心,堅持司法為民。
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的目的重在保護社會弱者,法官在裁判過程中,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不僅要適用法律、公正裁判,還應對民眾保持一種樸素的情感,應當懷有對人民群眾的感恩之心。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每一名法官必然來自人民,法官應具有人民性,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踐行法官職責,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做到時刻懷有感恩之心、愛民之心,牢記「人民法官為人民」這一行為准則,堅持走群眾路線,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以司法為民、利民、便民、愛民的實際行動,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回報人民、回饋社會,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
法官,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份神聖而又莊重的事業,也是每一個法律人的夢想與追求。每一名法官都必須秉承對法律的崇仰之心、懷揣對法官職業的熱愛之心、堅持對人民群眾的感恩之心,恪守法官職業道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法律職業素養,有效維護公平正義。願在前進的道路上能夠不忘初心、不斷前行。
⑦ 急!縣級法院對強制執行一直不予理睬,法院行同虛設!!!
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的規定,向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⑧ 我國現行法院制度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一)被調查機關配合意識不強。首先是因取證內容往往直接、間接涉及被調查機關工作,被調查機關往往擔心提供的信息存在漏洞,可能導致法律風險而推諉。司法實踐中也確有因被調查機關提供必要信息而使案件當事人誤以為被調查機關與本案有關且存在過錯行為而被無端指責、牽扯的情況發生。然後是對協助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是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法定的義務認識不足,將協助取證工作當作額外工作負擔而推諉拒絕。其次,被調查機關檔案管理不善。被調查機關多為國家機關,檔案資料未採用微機管理,導致查閱檔案效率低、工作量大,甚至無法查詢。且審批環節多,手續繁雜,往往因某領導或者印章管理者不在單位,致使調查取證無法進行。協助義務人過多考慮自身利益。再加上我國是一個熟人社會,注重人情世故,如果協助義務人與涉案雙方都認識或者有經濟往來,那麼許多了解案情的協助義務人在法院調查取證時會選擇明哲保身,保持中立,對關鍵問題以不知道、不清楚或者沉默的方式應對,不會得罪任何一方。還有的義務人考慮到案件一方當事人是自己的生意合作夥伴,不願意配合法院調查取證,以免損害了雙方的合作利益。也有害怕打擊報復的情況存在,出於害怕心理而拒絕法院進行調查取證。法院調查取證的對象更多的是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而這些機關單位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惹禍上身的心態不予配合。協助單位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一看是法院來調查取證,就開始互相推諉,要求找其他部門或者領導去辦理相關手續,而往往這些領導都不在崗,或者需要請示上級部門或上級領導。再者,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民事訴訟法雖然規定了有義務協助調查的單位,應當協助調查,拒絕協助的,可以對單位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但該規定過於籠統,缺少對拒絕履行協助義務行為的認定細則,處罰措施相對單一,操作起來也較為困難,需要層層報批,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調查取證過程中還經常會遇見來自各個方面的非法干預,單位可能利用自身在當地的影響力,採取媒體介入、託人說情等方式,間接施壓使法院司法目的落空,即使法院作出處罰決定,結果也往往不了了之。最主要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法律規定的罰款、拘留措施在實踐中很少用到,形同虛設。
(二)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司法審判權,並未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享有證據的調查收集權。那麼證據的調查收集權是不是司法審判權的應有之義還有待研究。筆者認為,審查判斷證據不等同於調查收集證據,調查收集證據在前,而審查判斷證據在後,後者以前者為審查判斷的基礎和前提。在民事訴訟中"調查收集"證據是當事人的責任,而法院的職責是"審查判斷"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而非替當事人去"調查收集"證據。因此,法院如果從事了調查收集證據的工作,就等於是做了它不應該做的事,即超越了憲法賦予它的司法審判職權的界限。也就是說,通過運用法律解釋學之語義解釋方法可以證明: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法院調查取證職權的規定,從邏輯上說是違反憲法的,因而它不利於憲法的正確實施。並且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之規定,舉證責任是當事人向法院履行的一種責任,並且如果不履行將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即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若不能提交相關證據,將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而人民法院不是案件當事人,在訴訟中始終處於中立者的地位,在訴訟活動中不主張任何權利,因此對案件的結果不具有利害關系,不會承擔任何的法律後果。從法院的職責來看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它的主要職責是按照法定程序,審查證據材料,以此查明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關系,從而正確適用法律,作出相對公正的裁判。
⑨ 法院是個虛設機構嗎
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不會是虛設的機構。
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設有法院。
法院居中裁判,解決一切難以解決的矛盾糾紛,是目前無論何種國家體制中都不可或缺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