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法院拘留
① 法院強制執行會拘留么
法院強制執行是有可能會拘留的。法院強制執行的拘留是司法拘留,是法院為了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對實施了嚴重妨害訴訟活動的人,採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②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一般是多少天,一年幾次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一般不超過15天,一年不超過兩次。
強制執行拘留卻無財產可供執行的被執行人,原則上最多不超過兩次,每次拘留不超過15天。反復拘留,違反執行法規。要分清是有能力而故意逃避執行,還是,確實無財產執行。
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採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於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80條和第163條對於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③ 請問,法院執行局對被執行人執行拘留最長時間多少天連續可執行幾次
最多拘留15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拘留不得連續適用。
發生新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罰款、拘留。
(3)執行法院拘留擴展閱讀:
案例:
拒執被拘留15天,再拒執被判刑
2017年以來,宜陽縣法院採取公訴和自訴並進,積極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聯合,形成打擊拒執犯罪的工作合力。同時對申請執行人提起刑事自訴的案件,快速審理宣判,依法追究被執行人刑事責任,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打擊抗拒執行犯罪的高壓態勢。
先後向公安機關移送和自訴的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案件78件,已結72件。
李某陽因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栽了跟頭,被判處有期徒刑。
2015年1月,李某陽駕駛小型客車發生車禍,導致尚某致殘,交警部門認定李某陽承擔全部責任,法院判決除保險公司的交強險賠償12萬元和李某陽先期支付的5萬多元外,另行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57萬多元。
李某陽為規避執行,在車禍發生之後,就急忙將肇事小客車過戶到了他人名下,外出打工。李某陽雖被法院以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為由拘留15日,但仍不肯向尚某支付分文。
在公安機關認為李某拒執犯罪立案條件不足不予立案的情況下,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尚某向宜陽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李某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刑事責任,最終被告人李某陽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④ 法院執行局有權拘留人嗎
法院執行局有權力拘留人。
法律分析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拘傳應當發拘傳票。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建議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遵紀守法。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被執行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⑤ 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拘留所是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條例和相關規定而設置的羈押場所,由公安部門統一負責管理,拘留所是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刑法》的規定設置。拘留所羈押的是受行政拘留處罰的人,所以拘留所是國家行政羈押機關。拘留所羈押的對象是行政拘留的人以及法院決定司法拘留的人。拘留所內拘留期限一般是十五日,但行為人有兩種以上違法行為合並執行拘留的期限可達二十日。
⑥ 法院被執行後會拘留嗎
法律分析:通常情況下,法院被執行後會拘留,被執行人拒絕執行生效的法律文書,以暴力或者威脅抗拒法院執行,以各種形式轉移財產、逃避法院執行的,可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行為,證據確鑿的,法院可以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⑦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最多能拘留幾次
⑧ 法院拘留執行程序中哪些規定是必須遵守的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要遵守的程序有:
1、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2、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第八十六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