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開庭前沒有通知

法院開庭前沒有通知

發布時間: 2022-04-16 19:07:26

法院沒有通知被告人就直接開庭違法嗎

法院沒有通知被告人就直接開庭屬於違法行為,在訴訟程序中,不通知當事人(被告),不符合法定的訴訟程序,屬於程序違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開庭前,需要提前告知被告人。屬於被告人的權利。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在開庭前應該依法通知當事人。但是如果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開庭判決就有效。如果法院開庭前,沒有通知被告,屬於違法行為。法院立案後一般會採取EMS法院特快專遞方式向被告郵寄起訴狀副本、答辯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如果訴狀地址和被告的戶籍地址均無法送達,一般會採取公告送達方式通知被告,具體就是在人民法院報等省級或者全國性報紙,找一個夾縫,告知被告相關訴訟事宜,一般會填寫原被告當事人信息及受理法院等基本信息。公告的話一般會將傳票、應訴通知書等一並公告,一般自登報之日起過了60天,就視為向被告送達了相關文書。如果當事人約定了訴訟文書送達地址,法院按照約定的送達地址送達了,不管被告有沒有收到,郵件退回之日就視為已經送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② 我向法院起訴為什麼法院宣布開庭沒有通知我

由當事人的起訴引起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應當是民事訴訟或者行政訴訟,法院開庭審理前三日內應該通知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行政訴訟法》中沒有關於開庭審理前應該通知當事人的具體規定,但是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民訴法的相關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③ 法院開庭不需要提前通知,開庭當天才通知合理嗎

這當然不合理了,正常的情況下,法院如果開庭的話,需要提前通知當事人。就怕通知晚當事人到時候不到場。

④ 請問法院沒通知我到場開庭,但法院私自作了判決書,請問法院這樣做合理嗎

這樣做不合理也不合法;法院開庭前必須書面通知原、被告雙方到庭,如果一方收到通知卻拒絕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審判。

⑤ 今天開庭法院網上為什麼沒有通知

法院開庭不會網上通知的,應當提前三天以上傳票通知開庭時間地點。

⑥ 普通審理,被告沒有收到通知,法院可以開庭嗎

法院可以開庭。應當按傳票記載的時間到法院。如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審理判決;如果是根據法律規定必須到庭的,法院可以依法拘傳其到庭。
法律分析
被告的話,如果法院給你送達的傳票是原告方的人簽收的,等於沒有通知受害人。既然知道被人起訴,早做准備材料和證據,不懂法可以請律師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問問法院何時開庭,告知簽收的傳票不是你也不是你的家人,是原告方的人。所以說,受害人沒接到傳票,法院會問你,受害人怎麼知道是對方簽收的。鑒定起來也麻煩,法院在缺席判決,很不利的。找法院說明情況,不採納,就去找檢察院,他是法律監督機構。或等接到判決及時上訴,由二審法院處理。如果是被告的同住成年家人,就不可以將傳票送回法院,如果雖然是家人,但並不同住,那麼就可以將傳票送回法院。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其同住成年家屬簽收。也就是說,受送達人同住成年家屬有代為簽收傳票等法律文書的權利和義務。所以,如果是同住的成年家人代簽的傳票,就不能退回法院。因此,是否是同住就成了本案的重要事實。同住應該是指經常性地在一起共同居住、生活。比如說如果被告已經外出一年以上沒有回家,那就可以認定為沒有同住。找不到被告不是將傳票送回法院的正當理由。如果是同住成年家屬,即使是同住成年家庭成員,不簽收傳票也是沒有用的,因為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同住成年家屬拒絕簽收的,可以留置送達。
法律依據

⑦ 法院傳票今天開庭怎麼沒有通知

沒通知也會開庭,一般傳票上會寫明開庭日期的,最少也得三天前送達。開庭傳票上有開庭時間,看看上面的開庭時間便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立案後,要有向被告送達應訴通知書的時間、給予被告答辯的時間,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通常在一個月後開庭,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通常在一個月內開庭。具體還要看個案及法院的排期情況而定。法律規定的傳票送達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電話送達、司法快遞送達、上門送達、公告送達。
1、被告如果下落不明,法院會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2、如果被告是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那麼法院可以延期開庭。具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1、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2、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3、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7)法院開庭前沒有通知擴展閱讀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熱點內容
怎樣聯系社會與法欄目 發布:2025-04-27 00:29:46 瀏覽:887
公交車經營權收回補償條例 發布:2025-04-27 00:25:08 瀏覽:131
刑法的效力論述 發布:2025-04-27 00:24:13 瀏覽:637
2016年民法真題 發布:2025-04-27 00:19:30 瀏覽:289
區域法治社會建設 發布:2025-04-27 00:12:10 瀏覽:573
怎麼分析行政法案例中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4-27 00:07:09 瀏覽:184
民事訴訟法269條 發布:2025-04-27 00:05:46 瀏覽:28
全州縣司法局 發布:2025-04-27 00:04:55 瀏覽:223
民事訴訟法35條 發布:2025-04-27 00:04:17 瀏覽:40
尖草坪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6 23:59:15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