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法院變更撫養權
A. 法院必須從孩子那兒變更撫養權嗎
變更撫養權不是必須到法院申請,如果是協議變更的,雙方都同意變更撫養權,且變更後有利於孩子生活的,可以通過辦理變更撫養權協議公證來變更;訴訟變更雙方對變更撫養權沒有達成協議,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變更撫養權訴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者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
(三)已滿八周歲的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
(四)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
第五十七條
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B. 到法院民事調解變更撫養權要怎麼辦理
法院當天依法立案,法官在了解案情並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於當天下午便約雙方前來協商,法官著重做調解工作,希望通過調解盡快解決糾紛。在於被告談話期間,法官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大方向,為了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考慮到孩子的前途,不斷激發雙方當事人的愛兒之情。被告看到自己的現狀,又加上在法官耐心細致的調解下,最終同意了原告的請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隨後,法官當即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當即發生法律效力。
C. 起訴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哪些材料
1、雙方都同意變更的撫養權,且變更後有利於孩子的生活,辦理變更撫養權協議公證來變更。辦理該公證時,你們雙方必須提交如下材料:申請人雙方的身份證、戶口簿、離婚證、離婚協議。小孩的戶口簿、出生證。草書擬好的變更撫養權協議書。2、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裁決變更。
法律分析
1、如果雙方都同意變更撫養權,且變更後有利於孩子的生活,可以通過辦理變更撫養權協議公證來變更。辦理該公證時,雙方必須提交如下材料:
(1)申請人雙方的身份證、戶口簿、離婚證、離婚協議;
(2)小孩的戶口簿、出生證;
(3)草擬好的變更撫養權協議書。
2、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如協商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裁決變更。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變更: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如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犯罪被勞動教養、被逮捕、被收監服刑或較長時間出國無法直接撫養的。
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長大到有識別能力時,主動提出與另一方一起生活時,應另行起訴。離婚後,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請求,不涉及原離婚案件,不是對原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調解協議的糾正,而是出現了處理原離婚案件當時不存在的子女撫養方面的新情況,所以,應當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D. 雙方自願變更撫養權怎麼操作,需要去法院嗎
雙方簽訂協議即可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夫妻離婚後的任何時間內,一方或者雙方的情況或者撫養能力發生較大變化,均可提出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要求。變更撫養權可以先跟對方協商,如協商不成,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變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上述規定的法定理由,法院很難支持變更撫養權的請求。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六條
E. 去法院申請變更撫養權要怎麼做
法律分析:1、雙方協議變更。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只要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權益,則應予准予,就是說父母之間可以私下協商變更子女撫養權,然後請求法院予以變更;2、一方以起訴方式要求變更。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由一方起訴要求變更。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2.與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行為的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的。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意隨另一方生活的。在離婚時不滿十周歲,過了幾年,超過十周歲後,如果孩子明確表示願意跟隨另一方生活,就可以申請變更離婚孩子撫養權。4.有其它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根據以上規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個條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撫養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F. 法院如何處理變更撫養權
法律分析: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行為的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的。
4、有其它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八條 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五十五條 離婚後,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養費的,應當另行提起訴訟。
第五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者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
(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者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
(三)已滿八周歲的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
(四)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
G. 雙方協商一致變更撫養權的需要到法院嗎
雙方協商一致變更撫養權的可以不用到法院,也可以到法院變更撫養權,這樣更具有權威。但是,如果不到法院公證的話,防止另一方後悔變更撫養權,當事人雙方可以簽訂變更孩子撫養權的協議,並約定對方需要給付撫養費這些事項。這樣有一個證明,表明變更撫養權是雙方自願協商的結果,對方反悔也能起一個證明的作用。
法律分析
雙方當事人在簽訂變更撫養協議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一、簽訂的內容不能違背自願原則,內容表達要真實;二、當事人雙方都要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點一般都具備;三、不能夠違背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為了防止變更撫養權後對方反悔,最必要的一點還是在雙方協商後,簽訂協議後到法院公證處公證,因為這樣更具備法律效力。而且,不直接撫養的一方,需要在孩子滿十八歲以前給付撫養費,可以定期給付也可以一次給付。如果變更孩子的撫養權以後,將孩子撫養權變更的一方就需要給付孩子的撫養費,對方以變更撫養權為要求,不給付孩子的撫養費等這些,法院都是不會支持的。根據相關的司法解釋,協商變更撫養權法院是會予以支持的。所以,雖然不是必需去法院,建議還是去法院公證變更撫養權的協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第五十七條 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