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沒收違法所得
㈠ 什麼是沒收違法所得
通常情況下,沒收違法所得一般是指,行政機關或者司法機關,依法把違法行為人獲得的違法所得財物,使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進行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違法所得通常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取得的。如果行為人通過合法的手段或者途徑,拿到的財產就不在違法所得的討論范圍內。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在十五日內發出公告,公告期為六個月。
㈡ 如何執行沒收違法所得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九十八條 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㈢ 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沒收違法所得程序:首先,對違法所得採取一定的強制措施;其次,檢察機關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然後,法院受理、並進行公告;最後法院作出裁定,終止審理和返還財產。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㈣ 違法所得沒收程序
法律分析:1、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2、人民法院審理申請。3、對於查證屬實的違法所得及涉案財產,裁定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九十八條 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第二百九十九條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六個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後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第三百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㈤ 人民法院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如何審查
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應當審查哪些內容,其 實就是指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書應當包含哪些內容。我們認為至少應包含 下列方面的內容;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及其被通緝或者死亡的基本情況。沒收 違法所得的前提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過實施犯罪活動獲得了財物。因此,申請書必須寫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犯罪並獲得財物的具體情況,以 及犯罪嫌疑入、被告人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情況。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以及被害人的姓名、 住址、通訊方式及其要求等情況。人民法院審查財產的性質時i 必須審查財產 的權屬關系和爭議情況等,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前期的偵查辦案工作 中,可能已經接觸、掌握了這些情況,故有必要明確規定,申請書中應列明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以及被害入的姓名、住址、通訊 方式及其要求等情況,以便人民法院可以及時通知、聯系利害關系人、被害 入。當然,如果沒有掌握,則可以不列明。 3. 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 的情況。對於已經被轉移至境外的違法所得,可以不要求提供查封、扣押、凍 結財產的情況。 4. 沒收的理由和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應當闡明申請沒收的具體理由和 法律依據。 5. 附有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對於上述1 ~3項情況, 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就像普通刑事案件一樣,偵查機關、 檢察機關收集的各類有關材料,不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入不利還是有利的證 據材料,均應移送人民法院。
㈥ 沒收違法所得怎麼執行
沒收違法所得是按照下列程序執行的:先由人民檢察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然後由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再由執行機關根據裁定書的內容進行執行,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最後執行終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八條
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第三百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第三百零一條
在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終止審理。沒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財產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賠償。
㈦ 沒收違法所得如何執行
沒收違法所得一般由作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進行執行。對於沒收的財物,若經調查屬於受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應當及時予以返還。應當銷毀的,依法予以銷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㈧ 沒收違法所得
法律分析:沒收違法所得,是指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將違法行為人取得的違法所得財物,運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予以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沒收違法所得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第281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並組成合議庭審理。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6個月。
㈨ 沒收違法所得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0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第281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並組成合議庭審理。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6個月。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在具體操作上可分解為:先期對物的強制措施——檢察機關提出申請——法院受理、公告——作出裁定——終止審理和返還財產。
㈩ 違法所得怎麼沒收
對於違法所得沒收的情形,由人民法院依法執行。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製作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書。對於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審查完畢。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