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電動車火災
⑴ 又是電動車火災,事故已導致人員傷亡!我們該吸取哪些教訓
近日,安徽省亳州中院對一起小區亡人火災作出終審判決。這場火災發生於2019年7月28日凌晨,亳州市一小區某單元樓道口,16輛停在樓道的電動車自行車均被燒毀,住戶謝某某在逃生中受傷,後經救治無效身亡。
盡管事件的損失已不能挽回,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一、電動車車主不得佔用居民樓樓道等消防安全通道給電動車充電,物業管理人員有權予以勸阻。二、不在住宅內充電,並且要合理控制電動車蓄電池充電時間,也不可以飛線充電。三、購買正規合標的電動車,不要私下盲目改裝電動車。四、定期檢查電動車情況,一旦電池老化要及時更換。五、小區物業人員要做好安全宣傳,日常排查亂停放和亂飛線充電的行為,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⑵ 電動車小區內起火誰的責任
由本人負主要責任,很難認定是物業全責,因為不是物業所導致的,除非有相關證據。但是物業工作不到位,不符合安全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2)法院判決電動車火災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⑶ 電動車引發火災多輛汽車被燒毀,造成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呢
電動車引發火災多輛汽車被燒毀,造成的損失該由電動車賠償。
電動車作為一種代步的交通工具,因為便攜方便,不累等特點,獲得很多人的喜愛。但因電動車引發的火災卻屢見不鮮。
最後,不要私拉電線。
為了方便給電動車充電,很多局面會從家中拉出一根電線,專門給電動車充電。私拉電線也會引發火災,甚至可能造成短路的現象。
一般電線長度不夠,很多人會私自拼接,拼接後的電線會出現電源線裸露的問題。在連接的時候容易出現火花,遇到周圍物品也會發生火災。
電動車雖然方便,但如果居家充電成問題,盡量選擇可折疊電動車。這樣拿回家中後,可以看著它充電,以防止發生意外。
總之,河北石家莊某小區,因為電動車充電,引發的火災,將周圍多輛車輛燒毀,這個損失需要電動車主賠付。
⑷ 電動車自燃引起的火災由誰負責
產品缺陷所致的自然,由廠家負責。
電動車產生自燃現象,主要原因是電路短路引起的。這些情況尤其在一些違規改裝車輛上出現較多。此外,地表溫度在40℃以上,車輛露天存放時間長,也易造成自燃。同時,充電時間過長、超期服役、過載行駛等,都易引起電動車自燃。
充電注意散熱夏天的時候千萬別在太陽底下充電,還有所有電動車電池都要勤充版電,充電時間最好不要太長千萬別超過十二個小時,令外放電深度跟壽命有很大關系。
(4)法院判決電動車火災擴展閱讀:
案例:
2014年5月25日17時,陳某店裡的員工在整理燈飾用品時,突然聽到門口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發出爆炸聲,隨後堆放在電動車附近地面的貨物被引燃。燒毀貨物、電腦、傳真機等,陳某索賠未果,將電動車賣家、電動車所配置電池及充電器的廠家全部告上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周某向陳某銷售電動車,若存在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或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案中,周某雖然不存在致使產品缺陷的過錯,但其不能指明整輛電動車的生產者,亦無法提供法定質量認證機構出具的有關整輛電動車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證據,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周某在銷售電動車給陳某時所提供的收據內容較為簡單,在事故發生後才補充填寫了該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和充電器型號等信息,但周某提供的收款收據證明其向某新能源公司采購電池及充電器的事實。
綜上,最後,法院一審判決周某、東莞市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綠某科技有限公司向陳某連帶賠償18.5萬余元。
⑸ 電瓶車不充電也會自燃嗎
會的。
主要原因包括電池包本身溫度不均勻、局部區域溫度高、過充過放、外部短路、內部短路等,也包括機械原因,比如進水、密封不好、碰撞等。另外,電池在充電的時候也容易引起熱失控,因為充電時電池與充電系統連在一起。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銷售了約125.6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車98.4萬輛)。另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於去年10月31日發布的數據。
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車為主)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達到40餘起。
(5)法院判決電動車火災擴展閱讀:
案起:電動車充電過程中電氣線路故障起火
陳某租賃東莞市東城區的一家商鋪,經營燈飾電器貿易。2013年5月,陳某在東莞市莞城周某的店裡購買了一輛電動車。2014年5月25日17時,陳某店裡的員工在整理燈飾用品時,突然聽到門口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發出爆炸聲,隨後堆放在電動車附近地面的貨物被引燃。
東莞市公安消防部門接警後到現場撲救,通過現場勘查發現,該商鋪一樓正門西北方向過火嚴重,其中東南角放置的展櫃、燈具貨物等燒損嚴重,西北牆面由下至上碳化程度逐漸減輕,西南角堆放的平板電腦、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列印機、傳真機、洗衣機燒損嚴重已融化。
一樓天花吊頂、二樓牆壁和燈具貨物等燒損嚴重。消防部門認定,該起火災是位於該店鋪一樓內的電動車充電過程中電氣線路故障起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成災。陳某向周某索賠未果,認為該電動車配置了某新能源公司生產的電池和綠某公司生產的充電器。
該電動車存在質量問題導致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遂將周某、某新能源公司及綠某公司告上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焦點:案涉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法院經審理查明,陳某從購買電動車至事故發生時,已使用達一年時間,從其操作熟悉程度可以排除人為使用不當導致事故的可能性,即事故的原因應屬產品缺陷所致。另一方面,根據《火災事故簡易調查認定書》的內容可知。
消防部門已通過現場勘查和走訪對案涉火災事故原因作出了認定:「該起火災是位於該店鋪一樓內的電動車充電過程中電氣線路故障起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成災」,可見「電氣線路故障」不可能是其他用電設備引發。
該起火災是因為位於陳某店鋪一樓內的電動車在充電過程中發生電氣線路故障,從而起火引燃周圍可燃物,最終蔓延成災。電動車的電池和充電器屬於配套使用的裝置,即使電池可正常輸出能量供電動車運作,也不能排除其在補給和貯藏能量方面的缺陷。
在電動車的電池燒損和充電器燒毀難以鑒別的情形下,電動車的電池、充電器以及附著於電動車上用於連接二者的其他電氣線路均可能存在缺陷。
結果:三被告連帶賠償18.5萬
法院經審理認為,周某向陳某銷售電動車,若存在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或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周某雖然不存在致使產品缺陷的過錯,但其不能指明整輛電動車的生產者。
亦無法提供法定質量認證機構出具的有關整輛電動車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證據,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周某在銷售電動車給陳某時所提供的收據內容較為簡單,在事故發生後才補充填寫了該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和充電器型號等信息。
但周某提供的收款收據證明其向某新能源公司采購電池及充電器的事實。綜上,最後,法院一審判決周某、東莞市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綠某科技有限公司向陳某連帶賠償18.5萬余元。
⑹ 電瓶車停學校失火被燒誰負責
一、電動自行車所有權人管理不當,在樓道等室內失火,造成人員傷亡、財物損失的,管理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嚴重的可能導致所有權人被判失火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為刑法學概念中的過失犯罪,過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損害結果。現在各小區都會明確規定禁止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內充電,也會宣傳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室內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電動自行車的所有人應當預見電動自行車存放在樓道等室內所造成的危害,如果其仍然堅持停放,應當為電動自行車失火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條的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嚴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權。」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的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電動自行車在室內充電導致爆炸、失火,並造成第三人生命健康受到損害、財物受到損失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損失的,電動車所有權人及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丁某、楊某失火案。2018年4月6日楊某、丁某騎著電動自行車至蘇州市虎丘區某小區某棟樓,將電動自行車停在該棟樓一單元樓梯口,並給其電動自行車充電後回到XXX室休息。同日22時05分許,該車起火燃燒,進而引發火災,造成4人死亡,另有3人不同程度受傷。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某、丁某過失引起火災,造成死亡4人,其行為均已構成失火罪,最終判處楊某、丁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承擔受傷人員的醫葯費等損失。
根據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判例,近期發生的成都、合肥電梯內電動自行車失火事件及北京市朝陽區電動自行車失火事件,電動自行車的所有權人應當承擔給他人造成的損失,也有可能被判處失火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二、物業服務公司應當承擔管理責任,及時排查並清除室內的電動自行車,否則可能會承擔電動自行車爆炸、失火造成損失的補充責任。
諸多省市出台了電動自行車禁止入室的管理規定,如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和火災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對街道辦事處、物業服務公司及相關部門就排查、清除電動自行車入室提出要求。《通知》特別指出,物業服務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要組織物業管理員、保安員、保潔員等,每天開展白天、夜間兩個時段的巡查檢查,及時制止違規充電、停放行為,及時搬離建築內違規充電、停放的電動自行車,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由此可見,排查、搬離入室的電動自行車成為了物業服務公司的基本義務之一。如果物業服務公司不能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根據大多數《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物業服務公司可能會承擔電動自行車失火、爆炸帶來損失的補充責任。
另一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八條、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負責公共消防設施維護管理的單位,應當保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由此可見,物業服務公司的消防安全防範義務既是基於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義務,也是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法定義務。因此,物業服務公司在消除電動自行車隱患的同時,還應當保障消防設施正常使用、消防通道正常通行等。
三、物業服務公司應當配合屬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落實具體整治措施,物業服務公司對個別不配合管理的單位和個人,及時向社區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進行匯報,請有行政處罰權利的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實踐中一定有個別不配合物業服務公司管理的單位和個人,由於物業服務公司並沒有行政處罰權,不能夠採取強制措施。根據《通知》的規定,加大監督執法力度,要利用「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機制,整合應急、公安、消防、城管、房管、市場監管等各方監管力量,定期開展聯合檢查,形成監管合力。對不配合管理的單位和個人,物業服務公司應當及時記錄並上報社區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相關部門調查後要採取行政、法律等手段,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另外,物業服務公司要配合社區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和警示教育。同時,要加強宣傳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提升居民的逃生自救能力。
綜上所述,電動自行車所有權人和管理人一定要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室外充電並嚴格管理,否則一旦失火、爆炸,給他人生命、健康、財產造成嚴重損害,所有權人和管理人不僅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還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另一方面,小區物業服務公司、業主自治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等也應當及時組織檢查、管理電動自行車,物業服務公司應當全力配合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及時上報不配合的單位和個人,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物業服務公司不能履行安全保障的義務,很可能會承擔電動自行車爆炸、失火造成損失的補充責任。
【拓展資料】
2018年11月7日,遼寧鐵嶺一小區樓道里正充電的電動車起火爆炸,路過的母親用身體護住孩子,但均不幸離世;
2019年5月20 日,昆明官渡區電動車火災致2死2傷,房東和電動車車主涉嫌失火罪被刑拘;
2021年5月10日,成都成華區電梯內一起電瓶車起火爆炸,電梯內五人全部受傷,還包括一名五個月大的嬰兒;
2021年5月10日,合肥航空新城小區的貨運電梯里一電動車電瓶爆燃,所幸另一位男子反應及時,及時打開了電梯門,未發生人員傷亡;
2021年5月17日,北京市朝陽區電動車起火,整層樓發生火災,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電動自行車雖小,但如果管理方式不正確,一旦引發安全事故,所有權人及管理人員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最嚴重的要受到刑事處罰,物業服務公司也應當盡管理義務,以下將分別論述。
⑺ 北京通州電動車火災肇事者被批捕,涉事人員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北京通州電動車火災肇事者被批捕,這次火災導致5人死亡,涉事人員將面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北京通州電動車火災肇事者被批捕
給電動車充電時一定要控制充電時間,過沖也會導致發生火災,最好控制在8~10小時之內。千萬不要在室內給電動車充電,因為室內的易燃物太多了,一旦電池發生火災,就是大火,有可能危及到大家的生命。不能從樓上甩電線給電動車充電,也不能把電動車放在樓道里充電,更不能改裝電動車,在日常要對電動車勤加檢查,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⑻ 在樓道內給電動車充電造成失火罪判多少年有期徒刑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內共區域停放電動容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違反消防管理行為的,將依法予以處罰;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消防法》規定,因過失引起火災,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在車棚的電動車充電樁充電比較好。
⑼ 電動車充電器起火原因法院判給誰
電動車充電起火,是看你什麼原因的,此生產質量問題可以判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