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和法官說
❶ 如果第一次開庭我不想離婚我要怎麼對法官講
一、訴訟離婚的法定條件是以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如果感情沒有破裂或者尚未完全破裂,還能夠維持,有和好的可能,即使一時調解無效,也不能准予離婚。
二、法律依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離婚訴訟】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❷ 第一次離婚訴訟失敗,分居一年,第二次起訴,還談第一次要離婚所舉證的內容嗎如何和法官說能成功離掉婚
我國法院在對待婚姻的態度比較審慎,一般第一次起訴(除非雙方矛盾很深,不解除婚姻關系會使一方的人身受到進一步侵害)。
一般第二次離婚,法官見你態度堅決也就自然會判決離婚了。
❸ 離婚訴訟開庭後3天,原告和被告調解不成, 原告要通知法官審判, 如何和法官說呢
原告有立案通知書、舉證通知書等,上面有法官的聯系方式,可以直接跟法官聯系說明情況,法官再根據開庭情況決定是否再次開庭或者直接判決。
基層法官審理離婚案件「三階段」調解法:
一、立案後開庭前的調解
婚姻家庭訴訟中,審判人員在通知被告領取訴狀副本和開庭傳票時,第一輪調解就開始了。當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公開化。此時既是雙方矛盾的激化期,同時也是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的最佳時期。被告收到訴狀副本,看到原告的離婚訴訟請求,往往因為心理准備不足,情緒表現復雜多變。這時,審判人員一定要注意耐心和理解,多傾聽,讓當事人宣洩自己的情緒,使當事人的消極情緒在審判人員的耐心傾聽下有所疏解,幫助被告克服敵對情緒與不合作的態度。
在被告情緒得以疏導之後,審判人員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讓被告方理解和認可審判人員的身份與角色,建立當事人對審判人員的信任,從而打消疑慮,讓當事人把自己的想法都講出來,以利於法官全面把握案情,為後面的調解打下基礎。
審判人員在了解雙方情況及心理後,根據雙方當事人的性格特點和情緒狀態,初步探索首次調解的可能性。在案件開庭審理前就能夠調解成功的案例,一般是當事人雙方情緒比較冷靜,對離婚已經達成某種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法官引導當事人按照原告訴求和雙方爭議的焦點展開調解,對雙方以情相勸,在調解過程中法官不需要過多干涉,而是給當事人充分考慮的空間,這樣調解一般都比較成功。
開庭前調解不成的案件,筆者認為對這類案件不需要再做過多的調解,而是讓雙方當事人回去冷靜思考,等待開庭。
二、開庭審理中的調解
在法庭調查階段,當被告針對原告的訴求進行答辯後,審判人員可以根據雙方提出的各自的觀點,由夫妻雙方探討和決定其感情是否不再需要挽回,根據不同離婚案件當事人雙方的氣質與性格等心理特點以及糾紛發生的原因、背景和爭執的焦點,進行具體的、個別的處理,為每個離婚案件制定最適合、最有效的調解方案,並基於雙方共同的最佳利益而達成協議。在這一過程中,調解人員可以採用任何適合的調解技巧和方法。審判員可以針對一些不清楚的案件事實詢問雙方當事人,在詢問中徵求雙方意見,從而使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主導下向著一個方向靠攏,最終逐漸達成共識。
在法庭辯論階段,雙方當事人圍繞法官歸納的焦點進行辯論,其實這可以視為已經在進行調解。當雙方當事人經過辯論,逐漸對爭議焦點達成共識時,調解也宣告結束。在調解過程中,調解人員要堅持引導雙方當事人從辯護的或者自我中心的敵對關系中冷靜下來,協助當事人盡快擺脫消極、對立與不合作情緒,了解並探討其期望與意願,幫助評估他們的婚姻狀態,包括不離婚的可能性,促使他們盡量以一種理性的、盡可能妥善處理的方式解決問題。
法庭辯論結束後、庭審結束前,還可對當事人進行調解。對於這種情況,筆者個人認為,如果當事人不願意調解,或者願意調解但經調解效果並不理想的,可以不再調解,但是不急於宣判,給當事人一段時間冷靜,為庭審後的再調解留出一定的機會。
三、庭審後判決前的調解
通過庭審,雙方當事人對彼此的訴訟請求已十分明確,對案件的處理也有了一個基本的估計。筆者認為,在庭審結束後一周左右,審判人員可以打電話給雙方當事人,問問當事人對離婚的相關問題是否已經考慮清楚、有沒有什麼想法,而審判人員則可以通過電話里當事人的表述、當事人的措辭對信息進行總結提煉,明察秋毫,掌握有用信息。此時,經過開庭後一周的冷靜思考,當事人的情緒一般都已經緩和下來,並且頭腦比較清醒,思考的問題也更全面。如果當事人雙方的意願相近,法官可以抓住機會再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綜上而言,在離婚案件中,因訴訟階段的不同,對婚姻當事人進行調解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不過,調解方法雖各有差異,但各個階段的調解工作卻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銜接與補充的,根本目的都在於引導雙方當事人就自身婚姻問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促使婚姻問題得到良性解決。
❹ 如果不同意離婚澤怎麼對法官說,以博得他們的同情心
1、夫妻感情沒有破裂、平常吵架只是家庭瑣事。
2、如果有孩子的話、就說要給孩子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3、如果自己有錯誤的話、要主動認錯、並且當場保證以後不會再犯。會對對方很好等等。
4、如果你是女方的話。還可以別說話別哭。
ps:如果是第一次起訴離婚的話。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一般法院都不準離。
如有幫助請採納!
❺ 爸爸和媽媽離婚,我要跟爸爸生活,如何跟法官說
這個訴求你可以直接跟法官說的,法官會徵求你的個人意見的,當然也會綜合你父母雙方離婚後的各種情況,最主要的依然是作為當事人的你發表個人意見,父母確實有無法調和的矛盾,只能分開,對你來說也是非常難受的,而你願意選擇跟隨你的爸爸生活,你可以先告訴你的爸爸你的意願,你爸爸也會爭取,法官有需要也會征詢你本人意見。
❻ 在法庭上辯論時,原告可以和法官說被告觸犯哪條法律嗎
可以。在法庭辯論時,就是要擺事實講法律,如果能准確指出被告違反的法律條文,那就更具有針對性,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說服法官相信原告方的觀點。
❼ 開庭怎麼跟法官說話
開庭時用不著問候法官,法官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不帶個人感情色彩進行審判活動。即便是在民庭中,也許不向處理刑事訴訟案件那樣嚴肅莊重,也必須合法傾聽原告的訴訟理由和被告辯解陳述,這是其最起碼的法官道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開庭一般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階段。法庭調查主要通過雙方對事實的陳述和舉證、質證(對對方提交證據發表意見),查清案件事實。法庭辯論是雙方圍繞事實和法律適用發表意見,即本案事實是否與各方當事人陳述相符,是否有證據證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否應該獲得支持,是否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最後陳述階段,時間一般都很短,因此,在這一階段,當事人在發言前,應當總結、梳理一下自己在此前事實調查和辯論階段的意見,看在事實、訴訟請求及法律依據是否有遺漏,是否有需要補充、強調的觀點,並簡明扼要地用幾句話加以總結、補充、強調,使自己的論述意見更加完善、有力,有理有據。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❽ 我是原告 馬上就要開庭了 法庭上我應該怎麼和法官說
根據自己的情況組織答辯材料!也可以在當地委託律師依據法律代書
❾ 起訴探視權開庭我應該怎麼跟法官說
1、你是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2、你具有探視的權利,3、探視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及時彌補孩子感受空白。4、以及提出探視權具體實現的時間安排。
❿ 我不想離婚,在法庭上怎麼樣說才好
如果你不想離婚,在法庭上,你要,說出你們的感情並沒有破裂,我仍然愛著他,只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沒有原則上的利害沖突,可能都是因為我的脾氣不好,我以後可以改,請對方給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