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訴訟時效審查

法院訴訟時效審查

發布時間: 2022-04-19 03:05:56

㈠ 民事訴訟中,法院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嗎

民事訴訟中,法院一般不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的抗辯的,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釋明;以及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在二審期間提出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
第三條
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於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㈢ 如果法院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怎麼辦

人民法院不能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在被告沒有對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提出抗辯的情況下,法院是不能主動審查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而判決的,只能依據所查明的事實來作出裁決。如果當事人超出訴訟時效起訴的話,法院不能直接駁回訴訟請求。
法律分析
訴訟時效屆滿法院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抗辯肯定是不可以的,當事人都沒有進行訴訟,法院既時知道案件的情況,那麼也是不能代替當事人進行做主的,這樣執法人員的做法才算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民事審判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則。法院要居間斷案,不能替代有理的一方主動要求主張權利。否則,就不是公正審判。而有理的一方,即便是有理,也必須是自己提出有理的主張,自己不懂,或沒有提出自己的主張,等於自己放棄權利。不能責怪法院沒有提醒或斷案不公。訴訟時效屆滿之後,那麼就代表著受害者的一方失去了法律的保護,從而自己沒有勝訴的優先權,而對於法院也不能自行主張的為正義的一方進行審判,這必須要當事人進行提出,法院才能進行受理,所以,一切都必須要按照規定的流程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㈣ 民事訴訟法中的各種時效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回的訴訟時效期間答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㈤ 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會怎麼判,是直接裁定駁回起訴

如果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應當受理起訴。被告可以提出訴訟時效已經超過的抗辯,此時法院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非駁回起訴。若被告未提出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抗辯,則法院正常進行審理,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法律分析
法律諺語有雲,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大覺的人。因此,民事主體應盡快行使其民事權利,不得超過期限,否則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對於民事主體的請求權,民事法律法規規定了訴訟時效這一制度。所謂訴訟時效,就是指請求權人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權利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請求權超過了訴訟時效,則權利人雖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義務人有權在訴訟過程中提出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抗辯,從而拒絕履行相應的義務。因此,訴訟時效期間的屆滿不排斥權利人的起訴權,只是可能影響其勝訴。從訴訟法的角度來看,民事訴訟實行立案登記制,凡是符合法定立案條件的案件,法院均應予以受理。因此,原告的權利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並非法院受理案件的條件。對於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案件,法院不得裁定不予受理,也不得駁回起訴。另外,人民法院不應該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被告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得直接判決原告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㈥ 以「訴訟時效」抗辯時一審未提出二審提出後法院是否支持

不支持,一審時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二審提出的法院通常不會支持。但若有新的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況的除外。
法律分析
司法解釋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限制,原則上,義務人關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二審提出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享有時效利益的一方當事人,既然參加了一審且未提出抗辯,就是對時效利益的放棄,已經放棄的利益就不再享有了。如果任由義務人在任何審理階段均可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則將出現法院無法在一審審理階段固定訴爭焦點,無法有效發揮一審事實審的功能,產生損害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司法裁決的權威性、社會秩序的穩定性等問題。民事訴訟採用二審續審制,即第二審承接第一審繼續進行審理。在二審期間,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進一步陳述案件的事實,法院可以對一審未盡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審理。若義務人在二審期間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是予支持的。當事人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第二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

㈦ 關於法律里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請具體點!

訴訟來或者仲源裁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於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的糾紛。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於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定,如海商法規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㈧ 人民法院在審查民事起訴時,發現當事人起訴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人民fa院在審查民事起訴時,發現當事人起訴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仍然應當立案受理。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九條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fa院應予受理。受理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fa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fa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㈨ 法院能主動審查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嗎

核心內容:民事訴訟中對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法院能否主動適用?下面,法律快車民事訴訟法欄目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的知識內容。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
訴訟時效抗辯權本質上是義務人的一項民事權利,義務人是否行使,司法不應過多干預,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
當事人一方根據實體法上的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訴訟中提起的訴訟時效抗辯是實體權利的抗辯,是需由當事人主張的抗辯,當事人是否主張,屬於其自由處分的范疇,司法也不應過多干涉,這是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應有之意。
因此,遵循上述意思自治原則和處分原則,在義務人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形下,人民法院不應主動援引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該規定也與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相適應。
訴訟時效抗辯權是顛覆性權利,義務人在法院釋明後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將會使裁判結果較之其不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情形發生根本性變化,即將導致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予保護。
還應指出的是,在義務人無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意思表示的情形下,如果人民法院主動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則無異於提醒和幫助義務人逃債,有違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也有違法院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
因此,該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一方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義務人二審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予支持
司法解釋結合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限制,原則上,義務人關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二審提出的,不予支持。
另外,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關於第二審人民法院 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審查的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採用二審續審制,即第二審承接第一審繼續進行審理。二審既是法律審,又是事實審,在 二審期間,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進一步陳述案件的事實,法院可以對一審未盡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審理。
續審制更多地體現了對實體公正功能的追求,也有助於實現訴訟效率。因此,司法解釋規定了除外情形,即義務人在二審期間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同時,法院不應任由義務人突破審級限制,不應對當事人基於訴訟時效抗辯權提出的再審申請予以支持;同時,當事人基於其他再審事由獲得支持進入再審後,在再審審理過程中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也不應予以支持。

熱點內容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
財經法規案例分析無紙化練習 發布:2025-02-14 04:15:32 瀏覽:325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