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院建築物
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哪些權利
法律分析:民法典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以下權利:共有和共同管理權、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其中,業主是指物業的所有權人,引申為產業的所有者。權利是指法律賦予人實現其利益的一種力量。與義務相對應,法學的基本范疇之一,人權概念的核心詞,法律規范的關鍵詞。在家庭、社會、國家、國際關系中隱含或明示的最廣泛,最實際的一個內容。從通常的角度看,權利是法律賦予權利主體作為或不作為的許可、認定及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二百七十二條 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七十九條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
② 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違章建築有認定和處理權嗎
違章建築有哪些種類?
(1)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專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進行建屬設。
(2)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
(3)臨時建設超過使用期限的。
(4)非法佔用農用地、耕地進行建設的。
(5)未辦理審批手續,擅自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
地進行建設的。
無證房和證件不齊全的房屋是違章建築嗎?
律師辦案實踐中,經常遇到無證房或證件不齊全的房屋,尤其是十幾二十年前建造的房屋,基本上都存在證件不齊全的情況,這一類房屋,在拆遷中經常面臨違章拆除的威脅,那麼,這類房屋都可以簡單的認定為違章從而被無償拆除掉嗎?
我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首先,建造時的法律規定是認定是否屬於違章建築的依據。《物權法》第三十條:"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這一規定明確規定了建築物權,確立了只有違反了建築時的法律依據,才能確定為違章建築。我們國家的規劃部門,從1974年才開始有,90年代才逐漸完善,2008年1月1日實施《城鄉規劃法》以前,只有城市房屋才需要規劃審批,農村房屋建設根本不需要經規劃部門審批,只要取得村委會的批單就可以
③ 如何理解民法典關於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其附屬設施條款
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定;(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員;(五)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使用情況;(六)籌集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資金;(七)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更新改造;(八)改變共用部位的用途或者利用共用部位從事經營活動;(九)其他有關共有和共管權利的重要事項。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應當由專有面積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數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表決通過。對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作出決定,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四分之三以上且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前款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半數以上業主同意和參加表決的半數以上業主同意後決定。
④ 民法典關於建築物缺乏完整的建造手續,建造質量有問題怎麼辦
⑤ 民法典如何確定建築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人
建築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人一般是由建築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是使用人承擔侵權損害責任,具體侵權人難以確定的,由可能產生加害行為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但有證據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除外,無需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條規
建築物、構建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築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施工單位能夠證明不存在質量缺陷的除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⑥ 民法典規定建築物的所有權可以轉讓嗎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建築物的所有權可以轉讓,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建築物所有權屬於一種不動產物權,因此可以轉讓,但是要經過登記才會發生轉讓的效力。
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同時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也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比如小區的健身器材,籃球場,跑道,電梯,樓梯等,全體業主都有權利使用。
【法律分析】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為業主對建築物當中的住房享有部分所有權,對個人所有以外的區域具有共有的權利。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特徵為整體性、多樣性、統一性以及主導性四個特徵。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客體具有整體性。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建築在整體的建築物上區域所有的所有權形式。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由專有權、共有權和管理權三個部分組成。在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但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所有權人需要向被告人所在地的民事法院起訴,需要寫清楚被告的基本信息,表明本人的具體訴求,以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受到侵犯的事實和理由。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法律規定有業主對建築物專有的區域享有佔有、使用的權利,在行使業主的合法權利時不能影響到建築物的安全,也不能影響到其它業主行使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二百七十二條 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七十三條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⑧ 民法(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請回答一下原因啊!
答案:ABCD
原因:《物權法》第70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屬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由此,本題中王某與張某形成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關系,二人對樓頂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B和C的說法正確,當選;第76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由此,本題中張某無權要求王某拆除廣告牌,A的說法也正確,當選;第80條規定,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由此,D的說法也是正確的,張某有權要求與王某分享收益。
⑨ 民法中「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一詞怎麼斷句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業主對建築物的與其他部分區別開來的某一特定部分所享有的所有權。所有人的所有權不及於建築物的全部,只能及於其所有的部分。該所有權的客體和使用上均具有獨立性。
其實這個讀的時候就當作是業主的一項權利,並不需要斷句,但是你可以把當作第一個斷句來理解。
⑩ 民法典關於房屋附屬物的規定
法律分析:關於房屋附屬物的規定可參考以下內容: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屋頂、外牆、無障礙設施等共有部分的維修、更新和改造。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一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屋頂、外牆、無障礙設施等共有部分的維修、更新和改造。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