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審法院
❶ 智調調解中心是法院的嗎
屬於法院的下屬機構。調解工作在快速、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方面具有優勢,但現代科技手段在調解大數據的應用上還不夠,需要再下功夫。劉錦源建議:在我市打造智慧調解平台,建立一個包括調解組織、調解隊伍、調解對象、專家人才、糾紛數據、不成功案例、優秀案例、質量評估、學習資料九大內容的人民調解資料庫,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向公眾開放。這樣不僅可幫助順利化解矛盾糾紛,還能大大提高調解效率。「智慧調解」微信平台是全國司法系統通過微信小程序實現線上線下高效調解的創新之舉。今後,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只需要通過手機打開微信,打開智慧調解小程序,足不出戶就能尋求幫助。這樣可節約調解成本,是智能惠民工程。有了智慧調解,就有法可依,有例可循,能幫助居民更好更快捷地解決問題,也能幫助基層社區組織減負。比如狗患問題,歸公安管還是城管管,怎麼管,居民有類似問題如何投訴,怎麼正確處理。智慧調解平台的建立,能快捷、便利地指導居民合理提出訴求。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第九十六條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❷ 什麼是智慧法院怎麼理解
建設「智慧法院」 推進審判現代化,科睿展示建立「互聯網+」時代下的智慧法院。
❸ 800字作文對公開審判的法院
作文網專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法,你一如巍峨青山的庄嚴;你亦如古老長城的宏偉;你更如凡爾賽宮殿的輝煌與肅穆;你……
從青天衙門到人民法院,從古至今,不變的是法,不變的是刑。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人人都知道觸犯法律是要接受懲罰的。雖然如此,但是還有許多人去觸犯法律。
幾年前,一個僅有七八歲的小男孩被他爸爸的兩個好朋友騙到山坡上,原來那兩個人早已染上了毒品,在無可救葯的情況下,他們想利用這個小男孩得到一筆金錢來吸毒,於是他們就向小男孩的家裡打電話,叫家裡拿錢來贖回兒子,但是,小男孩的父母還沒趕到,他們就用繩子活生生地勒死了一個無辜的生命。當小男孩的父母和警察趕到現場時,小孩已經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只見小男孩的兩手深深地抓在泥土裡,並且帶有鮮血的指甲都向上翻了起來,繩子還緊緊地勒在他的脖子上,看到這種殘忍的情景,他的母親暈了過去。由此,許多家長都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如此遭遇。雖然這兩個人受到了法律應有的制裁,但是他們這種惡劣的行為,卻對社會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他們犯下的錯誤,警示了我們這些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少年朋友,並且告訴了我們從小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做一位社會的好公民。
❹ 法院的審判制度主要有哪些
法院的審判制度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公開審判制度: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
依照法律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理:1、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離婚當事人和涉及商業秘密案件的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對於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但判決仍然應當公開宣告。
二、辯護制度: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辯護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其辯護。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告人都有權為自己辯護。
三、迴避制度: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四、合議制度:指由若干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制度。實行合議制,是為了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個人能力的不足,以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❺ 什麼是智慧法院
智慧來法院是依託現代人工智慧,自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堅持司法規律、體制改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審判、訴訟服務和司法管理,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人民法院組織、建設、運行和管理形態,訟融通現已推出網上立案保全。
❻ 網上怎麼開庭審案
法律分析:點擊該平台首頁上的「智慧庭審」,即可進入「雲法院-智慧庭審」界面。輸入庭審碼後即可直接在線使用。智慧庭審用於將案件轉至線上進行審理,通過遠程庭審和語音設備,方便當事人參與庭審,提升庭審效率。若無庭審碼,可點擊「馬上申請適用」圖標,填入申請試用的法院的名稱、地址、聯系人及電話或手機號,即可提交申請。申請法院的選擇范圍包括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各級法院。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 互聯網法院應當建設互聯網訴訟平台(以下簡稱訴訟平台),作為法院辦理案件和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實施訴訟行為的專用平台。通過訴訟平台作出的訴訟行為,具有法律效力。
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所需涉案數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網路服務提供商、相關國家機關應當提供,並有序接入訴訟平台,由互聯網法院在線核實、實時固定、安全管理。訴訟平台對涉案數據的存儲和使用,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❼ 法院雲審可以裝不知道嗎
法院雲審不可以裝不知道。
央廣網沈陽2月21日消息今天從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獲悉,日前,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建設的「遼寧法院互聯網庭審雲平台」上線使用,全省128家法院可共享此平台開展遠程辦案。據介紹,遼寧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法院可通過互聯網專業庭審平台辦案的省份。
2019年初,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被遼寧高院確定為「遼寧省互聯網庭審平台」示範性工程承建單位,負責為全省法院搭建雲端平台,並完成系統深度對接事宜。經過一年努力,在今年1月基本完成軟硬體設施建設。恰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省法院加緊系統調試,於2月17日全部上線應用。當天下午,遼寧高院召開「遼寧法院互聯網庭審雲平台」上線培訓會,組織全省法院技術部門、部分一線法官千餘人學習軟體應用。
據介紹,相比其他網路視頻系統,遼寧法院建設的互聯網庭審平台優勢主要包括6個方面,即布局多樣,可支持10路信號,9個視頻源同框,具備添加旁聽人功能,滿足更多庭審場景需要;與公安系統對接,可有效識別身份證件,確保為當事人本人參加庭審;可自由控制語音、畫面,系統可以一鍵播放法庭紀律,還為法官提供了禁止語音以保障庭審秩序、禁止視頻以保障證人隱私、通過隔離進行合議等功能,有效把握庭審節奏;共享屏幕實現遠程質證,法官可以將自己的電腦桌面分享給當事人,以便庭審過程中質證環節高效進行;語音識別生成筆錄,提高庭審效率;當事人手寫簽字確認筆錄,確保線上線下筆錄確認程序一致。
截止2月19日,沈陽、大連、鞍山、本溪、丹東、營口、朝陽、盤錦、葫蘆島地區及大連海事法院均通過「雲審」模式成功審理案件,累計通過平台審理案件265件,得到法官和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下一步,遼寧高院將不斷加強智慧法院建設,在總結在線審判經驗基礎上,積極推進立案、庭審、調解等線上訴訟活動常態化、智能化、規范化,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訴訟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❽ 法院信息化後,立案工作全靠人工二次錄入,有批量處理的工具嗎
一、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的訴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二、人民法院審查立案中,發現原告或者自訴人證明其訴訟請求的主要證據不具備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限期補充證據,並將通知補證情況記錄在案,收到訴狀的時間,從當事人補交有關證據材料之日起開始計算。三、人民法院收到訴狀和有關證據,應當進行登記,並向原告或者自訴人出具收據。收據中應當註明證據名稱、原件或復製件、收到時間、份數和頁數,復製件必須與原件核對無異後,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原告、自訴人也應當簽名或蓋章,收據歸入卷宗。對於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訴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訴的,應當將起訴材料退還,並由當事人簽收。四、對經審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原告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自訴人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駁回。 五、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書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製作,報庭長或者院長審批,並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行政案件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書除應報庭長或者院長審批外,應由合議庭成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六、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填寫立案審批表,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決定立案,其中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應報審判長核准以及庭長審批。重大疑難案件報院長審批或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七、經審查決定立案的,應當計算案件受理費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訴人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將該案的當事人姓名、案由等情況統一編立案號輸入計算機。八、立案庭決定立案後,應當在二日內將案件移送有關審判庭審理,並辦理移交手續,註明移交日期。經審查決定受理或立案登記的日期為立案日期。 立案人員應當及時將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輸入計算機。九、當事人的人民法庭起訴,人民法庭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報庭長批准立案;人民法庭決定立案後,應當及時填寫收案卡片,報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統一編立案號。人民法庭認為起訴不符合受理條件,原告堅持起訴的,由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決定是否立案,立案庭經審查,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起訴,交由人民法庭審理。十、當事人不服第一審裁判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發交原審人民法院。十一、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庭收到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一審案件卷宗材料,應當核對以下內容: 1、上訴狀、有關證據及收據、一審裁判文書是否齊全,一審卷宗數是否與案件移送函標明的數量相符; 2、上訴人遞交上訴狀的時間是否在法定上訴期限以內;或雖然超過法定上訴期限,但是否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正當理由申請順延上訴期限的書面材料; 3、是否附有上訴案件受理費單據或者上訴人關於緩、減、免交上訴費用的申請。十二、上訴人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費用申請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負責審查,提出意見,由庭長或院長批准;未予批准申請的,應當書面通知上訴人在指定期限內交納;逾期不交納的,裁定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並將案卷退回第一審人民法院。十三、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庭應當在收到第一審人民法院移送的卷宗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內決定是否立案。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決定立案的二日內填寫收案卡片,統一編立案號後,移送審判庭。十四、應當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可參照本節規定的基本程序執行。 (8)智審法院擴展閱讀: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後果。如法院的裁判被上級法院撤銷,當事人失去為某種訴訟行為的權利等。訴訟外解決民事糾紛一的方式程序性較弱,人民調解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則,仲裁雖然也需要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但其程序相當靈活,當事人對程序的選擇權也較大。參考資料:民事訴訟-網路
❾ 法院開庭作證的證明材料怎麼寫
法院開庭作證的證明材料寫法:
1、據實交代證人與當事人的關系。根據《民事訴訟法》,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2、證明證人的認知、記憶、表達能力。證人所作證言,必須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態相符,不能表達意志,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證人。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3、證人證言的提供方式要有效。若證言是在法庭上提供,且經過原被告或控辯雙方的質證,證人的資格、能力,證言的真實性、相關性和合法性由於經歷過雙方唇槍舌劍的洗禮,證人證言的可信性會非常高。相反,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不得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
單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證明材料,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並加蓋單位印章。人民法院就單位出具的證明材料,可以向單位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要求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出庭作證。
單位及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拒絕人民法院調查核實,或者製作證明材料的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作證的,該證明材料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因此,我們應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的要求來製作單位的證明材料。
(9)智審法院擴展閱讀
證人出庭作證是直接、言詞原則的表現,是正確認定案件事實的內在要求。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且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但符合下列情形,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
1、未成年人;
2、庭審期間身患嚴重疾病或者行動極為不便的;
3、其證言對案件的審判不起直接決定作用的;
4、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❿ 如何進入第一巡迴法庭公眾號
摘要 您好,2020年12月28日,「第一巡迴法庭」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該公眾號側重服務號功能,集訴訟業務辦理、審判流程管理、法治文化傳播、法庭日常管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著力打造智慧法院建設大背景下巡迴法庭的「智審」「智服」「智管」功能。今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積極開展公眾號使用需求方面的調研,經梳理反饋意見,多方協調資源,決定對公眾號「訴訟服務」「司法公開」等欄目進行升級改版,以進一步提升訴訟服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助力一巡法治文化傳播。可以關注一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