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王芳

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王芳

發布時間: 2022-04-20 12:41:23

⑴ 借父母名買房到底歸誰其他兄妹能繼承嗎

父親承租單位的公房,由小女兒單獨出資購買,因為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故該公房一直登記在父親名下。後屢次過戶受阻,父親曾立遺囑表示該房由小女兒繼承。但父親過世後,小女兒辦理正式過戶時,其他兄弟姐妹卻提出異議,到底這房子該歸誰呢?

案例簡介:借父名買房過戶起糾紛

王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0號公房由小女兒王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王先生表示這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王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無力購買,最終由王芳購得。因為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所以此房本下來後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1997年王先生老伴兒去世。

1999年王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0號房對外出租。

2000年,王芳大哥的岳父生病住院,由於100號離醫院較近,大哥便借住100號一段時間。當時,王先生寫下一份說明:100號房實際歸王芳所有,待到能過戶時過戶給王芳。

2004年,大哥將100號房屋返還。王先生准備將房屋過戶給王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於是王先生立下遺囑:100號房由王芳繼承。

2015年初,王先生過世,王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於王先生的份額由王芳繼承,但屬於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無奈,王芳咨詢律師請求幫助。

律師解讀:有公證遺囑不按繼承處理

律師表示:查看相關資料後,認為王芳與王先生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100號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由王芳持有,房屋自購買後至今也是由王芳實際佔有、使用和支配。雖然房屋一直登記在王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人是王芳,雙方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2000年王先生寫的說明也表示王先生和王芳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因暫時不能過戶,待能過戶時配合王芳辦理過戶手續。2004年,因仍不能辦理過戶手續,王先生立下公證遺囑,也是為了履行自己配合王芳過戶的義務。

雖然王先生有公證遺囑,但不應按照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王芳的財產,不屬於王先生的財產,王先生去世後也不屬於其遺產,不應該按照遺產處理。

法院判決:借名買房成立,其他三子女履行合同義務

律師受王芳委託,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王芳的哥哥姐姐辦理100號房過戶手續;二哥又以繼承糾紛將王芳等三人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先生遺產100號房。

王芳的律師向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提交了王先生的說明、公證遺囑及王芳購房的相關手續,從購房到現在實際佔有、使用房屋的憑證,證明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該房屋是否屬於王先生的遺產存在爭議,且已訴至法院。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

在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案件中,王芳的律師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王芳的大哥和姐姐均認可該房屋確實屬於王芳所有。二哥不認可王先生的說明,但未提出鑒定。

此外,二哥認為,借名未經其母同意,因此無效。王芳的律師表示,借名買房是一個合同關系,如果借名成立,該房屋都不屬於王先生的房產,更談不上是其與老伴兒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借名買房的約定,也不需要其母的同意。

最終,法院認為王芳和父親王先生已經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王先生三子女配合王芳辦理100號房屋過戶手續。

溫馨提示:借名買房須有書面協議或正式說明

律師提出,因房改時有些單位只允許原承租人購買,或者用長輩的工齡優惠較多,所以借名買公房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常借名買房都是親戚間,沒有書面約定,在認定是否存在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借父母名義購買比借其他親戚名義購買更困難。

子女為父母出資買房通常被認為是贈予或者借款,不能因為子女給父母出資買房了,就簡單的認定為借名買房。

因此,在認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否形成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通常要有書面協議,即使沒有書面協議,也要像本案中王先生書寫的說明,證明雙方確有借名買房的事實存在。否則只是子女長期佔有、使用父母的房子,想認定借名買房比較困難。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⑵ 北京豐台人民法院王佐法庭王芳法官在判決書上把原告在2019年6月21日立案改成8月30日,這是什麼

這是不可能的。法官在審理案件。當天下班的很少。可以做到當庭宣判判決書。也不是馬上就有。要走流程,由審判製作。本來所有審判員核對由書記列印,最後加蓋法院公章。法官是不可能。自己。隨便改改。

⑶ 多子女家庭用父母名字買房要注意什麼

由於北京買房子需要購房資格,手頭有閑錢的也不能任意購買多套房產,很多子女都會使用父母的購房資格來添置新的房產,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還好辦些,如果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應該怎麼操作才能避免因購房引起的矛盾和麻煩呢?

父親承租單位的公房,由小女兒單獨出資購買,因為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故該公房一直登記在父親名下。後屢次過戶受阻,父親曾立遺囑表示該房由小女兒繼承。但父親過世後,小女兒辦理正式過戶時,其他兄弟姐妹卻提出異議,到底這房子該歸誰呢?

案例簡介:借父名買房過戶起糾紛

王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0號公房由小女兒王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王先生表示這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王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無力購買,最終由王芳購得。因為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所以此房本下來後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1997年王先生老伴兒去世。

1999年王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0號房對外出租。

2000年,王芳大哥的岳父生病住院,由於100號離醫院較近,大哥便借住100號一段時間。當時,王先生寫下一份說明:100號房實際歸王芳所有,待到能過戶時過戶給王芳。

2004年,大哥將100號房屋返還。王先生准備將房屋過戶給王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於是王先生立下遺囑:100號房由王芳繼承。

2015年初,王先生過世,王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於王先生的份額由王芳繼承,但屬於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無奈,王芳咨詢律師請求幫助。

律師解讀:有公證遺囑不按繼承處理

律師表示:查看相關資料後,認為王芳與王先生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100號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由王芳持有,房屋自購買後至今也是由王芳實際佔有、使用和支配。雖然房屋一直登記在王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人是王芳,雙方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2000年王先生寫的說明也表示王先生和王芳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因暫時不能過戶,待能過戶時配合王芳辦理過戶手續。2004年,因仍不能辦理過戶手續,王先生立下公證遺囑,也是為了履行自己配合王芳過戶的義務。

雖然王先生有公證遺囑,但不應按照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王芳的財產,不屬於王先生的財產,王先生去世後也不屬於其遺產,不應該按照遺產處理。

法院判決:借名買房成立,其他三子女履行合同義務

律師受王芳委託,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王芳的哥哥姐姐辦理100號房過戶手續;二哥又以繼承糾紛將王芳等三人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先生遺產100號房。

王芳的律師向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提交了王先生的說明、公證遺囑及王芳購房的相關手續,從購房到現在實際佔有、使用房屋的憑證,證明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該房屋是否屬於王先生的遺產存在爭議,且已訴至法院。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

在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案件中,王芳的律師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王芳的大哥和姐姐均認可該房屋確實屬於王芳所有。二哥不認可王先生的說明,但未提出鑒定。

此外,二哥認為,借名未經其母同意,因此無效。王芳的律師表示,借名買房是一個合同關系,如果借名成立,該房屋都不屬於王先生的房產,更談不上是其與老伴兒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借名買房的約定,也不需要其母的同意。

最終,法院認為王芳和父親王先生已經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王先生三子女配合王芳辦理100號房屋過戶手續。

溫馨提示:借名買房須有書面協議或正式說明

律師提出,因房改時有些單位只允許原承租人購買,或者用長輩的工齡優惠較多,所以借名買公房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常借名買房都是親戚間,沒有書面約定,在認定是否存在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借父母名義購買比借其他親戚名義購買更困難。

子女為父母出資買房通常被認為是贈予或者借款,不能因為子女給父母出資買房了,就簡單的認定為借名買房。

因此,在認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否形成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通常要有書面協議,即使沒有書面協議,也要像本案中王先生書寫的說明,證明雙方確有借名買房的事實存在。否則只是子女長期佔有、使用父母的房子,想認定借名買房比較困難。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⑷ 借父母名買房到底歸誰其他兄妹能繼承嗎

父親承租單位的公房,由小女兒單獨出資購買,因為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故該公房一直登記在父親名下。後屢次過戶受阻,父親曾立遺囑表示該房由小女兒繼承。但父親過世後,小女兒辦理正式過戶時,其他兄弟姐妹卻提出異議,到底這房子該歸誰呢?

案例簡介:借父名買房過戶起糾紛

王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0號公房由小女兒王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王先生表示這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王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無力購買,最終由王芳購得。因為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所以此房本下來後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1997年王先生老伴兒去世。

1999年王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0號房對外出租。

2000年,王芳大哥的岳父生病住院,由於100號離醫院較近,大哥便借住100號一段時間。當時,王先生寫下一份說明:100號房實際歸王芳所有,待到能過戶時過戶給王芳。

2004年,大哥將100號房屋返還。王先生准備將房屋過戶給王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於是王先生立下遺囑:100號房由王芳繼承。

2015年初,王先生過世,王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於王先生的份額由王芳繼承,但屬於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無奈,王芳咨詢律師請求幫助。

律師解讀:有公證遺囑不按繼承處理

律師表示:查看相關資料後,認為王芳與王先生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100號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由王芳持有,房屋自購買後至今也是由王芳實際佔有、使用和支配。雖然房屋一直登記在王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人是王芳,雙方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2000年王先生寫的說明也表示王先生和王芳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因暫時不能過戶,待能過戶時配合王芳辦理過戶手續。2004年,因仍不能辦理過戶手續,王先生立下公證遺囑,也是為了履行自己配合王芳過戶的義務。

雖然王先生有公證遺囑,但不應按照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王芳的財產,不屬於王先生的財產,王先生去世後也不屬於其遺產,不應該按照遺產處理。

法院判決:借名買房成立,其他三子女履行合同義務

律師受王芳委託,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王芳的哥哥姐姐辦理100號房過戶手續;二哥又以繼承糾紛將王芳等三人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先生遺產100號房。

王芳的律師向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提交了王先生的說明、公證遺囑及王芳購房的相關手續,從購房到現在實際佔有、使用房屋的憑證,證明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該房屋是否屬於王先生的遺產存在爭議,且已訴至法院。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

在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案件中,王芳的律師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王芳的大哥和姐姐均認可該房屋確實屬於王芳所有。二哥不認可王先生的說明,但未提出鑒定。

此外,二哥認為,借名未經其母同意,因此無效。王芳的律師表示,借名買房是一個合同關系,如果借名成立,該房屋都不屬於王先生的房產,更談不上是其與老伴兒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借名買房的約定,也不需要其母的同意。

最終,法院認為王芳和父親王先生已經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王先生三子女配合王芳辦理100號房屋過戶手續。

溫馨提示:借名買房須有書面協議或正式說明

律師提出,因房改時有些單位只允許原承租人購買,或者用長輩的工齡優惠較多,所以借名買公房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常借名買房都是親戚間,沒有書面約定,在認定是否存在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借父母名義購買比借其他親戚名義購買更困難。

子女為父母出資買房通常被認為是贈予或者借款,不能因為子女給父母出資買房了,就簡單的認定為借名買房。

因此,在認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否形成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通常要有書面協議,即使沒有書面協議,也要像本案中王先生書寫的說明,證明雙方確有借名買房的事實存在。否則只是子女長期佔有、使用父母的房子,想認定借名買房比較困難。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⑸ 北京豐台人民法院王佐法庭王芳法官在判決書上把撫養費糾紛立案6月21日寫成8月30日,為了簡易程序嗎

第一,這可能是筆誤。
第二,這種撫養費案件,屬於簡單案件,法官適用簡易程序並無什麼問題,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是三個月,但是也可以延長三個月。而且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法官可以根據審判進程來決定。

⑹ 借父母名買房到底歸誰其他兄妹能繼承嗎

父親承租單位的公房,由小女兒單獨出資購買,因為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故該公房一直登記在父親名下。後屢次過戶受阻,父親曾立遺囑表示該房由小女兒繼承。但父親過世後,小女兒辦理正式過戶時,其他兄弟姐妹卻提出異議,到底這房子該歸誰呢?


借名買房 購買公房 購房資格

案例簡介:借父名買房過戶起糾紛

王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0號公房由小女兒王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王先生表示這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王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無力購買,最終由王芳購得。因為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所以此房本下來後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1997年王先生老伴兒去世。

1999年王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0號房對外出租。

2000年,王芳大哥的岳父生病住院,由於100號離醫院較近,大哥便借住100號一段時間。當時,王先生寫下一份說明:100號房實際歸王芳所有,待到能過戶時過戶給王芳。

2004年,大哥將100號房屋返還。王先生准備將房屋過戶給王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於是王先生立下遺囑:100號房由王芳繼承。

2015年初,王先生過世,王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於王先生的份額由王芳繼承,但屬於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無奈,王芳咨詢律師請求幫助。


律師解讀:有公證遺囑不按繼承處理

律師表示:查看相關資料後,認為王芳與王先生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100號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由王芳持有,房屋自購買後至今也是由王芳實際佔有、使用和支配。雖然房屋一直登記在王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人是王芳,雙方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2000年王先生寫的說明也表示王先生和王芳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因暫時不能過戶,待能過戶時配合王芳辦理過戶手續。2004年,因仍不能辦理過戶手續,王先生立下公證遺囑,也是為了履行自己配合王芳過戶的義務。

雖然王先生有公證遺囑,但不應按照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王芳的財產,不屬於王先生的財產,王先生去世後也不屬於其遺產,不應該按照遺產處理。

法院判決:借名買房成立,其他三子女履行合同義務

律師受王芳委託,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王芳的哥哥姐姐辦理100號房過戶手續;二哥又以繼承糾紛將王芳等三人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先生遺產100號房。

王芳的律師向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提交了王先生的說明、公證遺囑及王芳購房的相關手續,從購房到現在實際佔有、使用房屋的憑證,證明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該房屋是否屬於王先生的遺產存在爭議,且已訴至法院。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

在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案件中,王芳的律師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王芳的大哥和姐姐均認可該房屋確實屬於王芳所有。二哥不認可王先生的說明,但未提出鑒定。

此外,二哥認為,借名未經其母同意,因此無效。王芳的律師表示,借名買房是一個合同關系,如果借名成立,該房屋都不屬於王先生的房產,更談不上是其與老伴兒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借名買房的約定,也不需要其母的同意。


最終,法院認為王芳和父親王先生已經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王先生三子女配合王芳辦理100號房屋過戶手續。


溫馨提示:借名買房須有書面協議或正式說明


律師提出,因房改時有些單位只允許原承租人購買,或者用長輩的工齡優惠較多,所以借名買公房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常借名買房都是親戚間,沒有書面約定,在認定是否存在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借父母名義購買比借其他親戚名義購買更困難。

子女為父母出資買房通常被認為是贈予或者借款,不能因為子女給父母出資買房了,就簡單的認定為借名買房。

因此,在認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否形成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通常要有書面協議,即使沒有書面協議,也要像本案中王先生書寫的說明,證明雙方確有借名買房的事實存在。否則只是子女長期佔有、使用父母的房子,想認定借名買房比較困難。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⑺ 法律講堂的專家介紹

劉宏輝律師簡介
劉宏輝律師,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節目主講律師、中央電視台《熱線12》節目特約嘉賓「劉談判」、北京電視台《非常看法》、《第三調解室》調解律師,貴州衛視《現場》節目主持人。
劉宏輝律師的專業領域是房地產與礦產法律,是上海「樓倒倒」案(上海市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倒樓案件)、北京「最牛釘子戶」案(北京太陽宮張氏兄弟拆遷案)、北京房山區「陽光邑上」小區遲延交房120戶集體維權案、大連「順風里」小區180戶供暖、搬遷、房屋質量集體維權案的代理律師。

張軍律師簡介
張軍,男,漢族,1965年8月7日出生,保定學院教師,河北匡合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河北律師協會會員。自1998年執業以來,常年法律顧問。擅長刑事辯護和公司、合同訴訟糾紛業務。徐陽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
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兼職仲裁員北京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樊至強律師
樊至強,1973年生人,律師,以擅長辦理各類典型疑難法律事務而著稱。他的執業成果豐碩,是內蒙古唯一一名入選中央電視台12頻道《法律講堂》 的主講客座教授、 內蒙古自治區律師協會金融證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內蒙古烏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


王芳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王芳律師現任全國律協民委婚姻家庭法論壇副主任,北京律師協會婚姻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全國婦聯婚姻家庭研究會的委員,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主講老師,中央電視台《法治在線》、《經濟與法》、《為您服務-律師支招》、《大家看法》長期點評嘉賓,鳳凰衛視台《一虎一席談》點評嘉賓,北京電視台《首都熱線》、《情感部落格》、《幫幫忙》等節目的點評嘉賓,上海交通大學的聘用講師,在北京市中濟律師事務所任婚姻家庭法務部主任。

韓穎梅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
1983年9月至1995年2月,在青海省人民檢察院工作;1995年2月至今,分別在同一律師律師事務所和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工作。余婧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
余婧律師不但相貌端莊,容貌秀麗,楚楚動人,氣質雍容華貴。而且畢業於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北京市律師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cctv12頻道《法律講堂》主講律師,cctv10頻道《人與社會》點評嘉賓,上海電視台《風言鋒語》長期點評嘉賓。現為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婚姻家庭部主任、首席律師。

江敏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法學碩士,四川師范大學法院院兼職教授,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首席律師。

侯盛律師簡介
身份簡介:
中共黨員成都市律師協會青年律師工作委員會 委員
成都首屆青年律師電視辯論擂台賽總冠軍 最佳辨手
第八屆中國律師論壇辯論賽 優秀辯手
四川省律師崗前集中培訓 授課人

於繼春律師簡介
於繼春律師簡介,河南英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執業律師,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系,獲法律、會計雙學位。1999年取得律師資格證書。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主講律師、河南省人事爭議兼職仲裁員、河南電視台9頻道《鄉村服務社》律師顧問團成員、河南省電台新聞廣播《海天說法》專家律師、河南電視台法制頻道《法治講堂》的主講律師、商都網特邀法律評論員、河南省電視台《廉政報道》特邀法律顧問、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未成年人維權律師。

宗春山簡介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同時還兼任中國法學會青少年法律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監管局犯罪心理咨詢與矯正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北京青年研究會青年發展部副主任、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社會工作部部長。李鴻鵬律師簡介
北京市北斗鼎銘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主講律師

⑻ 豐台法院王佐法庭王芳法官為什麼在判決書上把6月21日立案時間改成8月呢

不可能,本來就是8月立案的,王法官沒必要冒風險。

⑼ 借父母名買房到底歸誰其他兄妹能繼承嗎

父親承租單位的公房,由小女兒單獨出資購買,因為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故該公房一直登記在父親名下。後屢次過戶受阻,父親曾立遺囑表示該房由小女兒繼承。但父親過世後,小女兒辦理正式過戶時,其他兄弟姐妹卻提出異議,到底這房子該歸誰呢?

借名買房 購買公房 購房資格

案例簡介:借父名買房過戶起糾紛

王先生承租單位的一套100號公房由小女兒王芳居住。1993年房改時,王先生表示這套公房誰購買就歸誰。王芳的兩個哥哥和姐姐都無力購買,最終由王芳購得。因為當時只能由承租人購買,所以此房本下來後登記在王先生名下。

1997年王先生老伴兒去世。

1999年王芳搬到單位分的房子居住,將100號房對外出租。

2000年,王芳大哥的岳父生病住院,由於100號離醫院較近,大哥便借住100號一段時間。當時,王先生寫下一份說明:100號房實際歸王芳所有,待到能過戶時過戶給王芳。

2004年,大哥將100號房屋返還。王先生准備將房屋過戶給王芳,但該房屋仍不允許上市交易。於是王先生立下遺囑:100號房由王芳繼承。

2015年初,王先生過世,王芳拿出公證遺囑,希望哥哥姐姐配合辦理過戶。二哥提出異議,稱屬於王先生的份額由王芳繼承,但屬於老太太的份額,應由兄妹四人繼承。無奈,王芳咨詢律師請求幫助。

律師解讀:有公證遺囑不按繼承處理

律師表示:查看相關資料後,認為王芳與王先生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100號房的購房合同、發票、完稅憑證等都由王芳持有,房屋自購買後至今也是由王芳實際佔有、使用和支配。雖然房屋一直登記在王先生名下,但實際所有人是王芳,雙方形成了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

2000年王先生寫的說明也表示王先生和王芳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因暫時不能過戶,待能過戶時配合王芳辦理過戶手續。2004年,因仍不能辦理過戶手續,王先生立下公證遺囑,也是為了履行自己配合王芳過戶的義務。

雖然王先生有公證遺囑,但不應按照繼承來處理。該房產實際上是王芳的財產,不屬於王先生的財產,王先生去世後也不屬於其遺產,不應該按照遺產處理。

法院判決:借名買房成立,其他三子女履行合同義務

律師受王芳委託,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要求王芳的哥哥姐姐辦理100號房過戶手續;二哥又以繼承糾紛將王芳等三人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王先生遺產100號房。

王芳的律師向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提交了王先生的說明、公證遺囑及王芳購房的相關手續,從購房到現在實際佔有、使用房屋的憑證,證明雙方存在借名買房的法律關系,該房屋是否屬於王先生的遺產存在爭議,且已訴至法院。

審理繼承案件的法官認為繼承案件的審理應以合同糾紛案件判決結果為依據,因此繼承案件裁定中止。

在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案件中,王芳的律師提供了相關證據材料,王芳的大哥和姐姐均認可該房屋確實屬於王芳所有。二哥不認可王先生的說明,但未提出鑒定。

此外,二哥認為,借名未經其母同意,因此無效。王芳的律師表示,借名買房是一個合同關系,如果借名成立,該房屋都不屬於王先生的房產,更談不上是其與老伴兒的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借名買房的約定,也不需要其母的同意。

最終,法院認為王芳和父親王先生已經形成借名買房的合同關系,其他三子女作為繼承人應履行合同義務,判決王先生三子女配合王芳辦理100號房屋過戶手續。

溫馨提示:借名買房須有書面協議或正式說明

律師提出,因房改時有些單位只允許原承租人購買,或者用長輩的工齡優惠較多,所以借名買公房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常借名買房都是親戚間,沒有書面約定,在認定是否存在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借父母名義購買比借其他親戚名義購買更困難。

子女為父母出資買房通常被認為是贈予或者借款,不能因為子女給父母出資買房了,就簡單的認定為借名買房。

因此,在認定子女和父母之間是否形成借名買房法律關系時,通常要有書面協議,即使沒有書面協議,也要像本案中王先生書寫的說明,證明雙方確有借名買房的事實存在。否則只是子女長期佔有、使用父母的房子,想認定借名買房比較困難。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熱點內容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