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審
⑴ 法院開庭審理到宣判需要多長時間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案件的流程及時間如下:1、立案偵查階段。此階段由公安機關進行證據提取、相關事實的調查;此階段法律並未規定具體時間,但是羈押犯罪嫌疑人不得超過7個月;2、審查起訴階段。由檢察院進行審查公安機關的證據與事實是否充分,不充分的可以退回;此階段的時間為30天,經批准可以延長;3、審判階段。檢察院將審查合格的案件起訴到法院,由法院進行審理並判決;此階段普通程序為三個月,簡易程序為40天。經上一級批准可以延長。
⑵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誰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實也是受人關注的事情,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該由審判員進行審理,如果案情復雜的話,可以由人民陪審員和審判員組成合議庭,然後共同對這個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該由誰進行審理?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辦理,對於這些案件應該由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管。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是一審的刑事案件以及全省的重大刑事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是非常少的,因為刑事處罰是維護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刑事案件一般都會由國家刑事司法機關進行介入。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就應該由人民陪審員和審判員組成合議庭來進行判決。
其他的規定
一審判決是否生效,具體還要看二審是如何進行判決的,二審判決才是終審判決,我們國家是分為四級法院的,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以及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審理主要法律規定的,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危害國家安全和恐怖活動的相關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一審刑事案件。
各級人民檢察院其實是可以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應該和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該報送給上級人民檢察院,同時要通知起訴的公安機關,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所以不同的案件也會受到不一樣的管理,按照案件的性質來進行相應的分析,但是普通案件一般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⑶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誰審理
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一審。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一審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的刑事案件。高級法院審理一審刑事案件非常少。_刑事處罰是維護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刑事案件不同於民事案件,民事一般是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而刑事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對於上訴案件,一審判決是不生效的,一審判決是否生效,要看二審判決怎麼判,二審維持原判,就是維持一審判決,一審的判決才有效,二審改判了,二審有效,而且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實行的是四級兩審制。四級法院分別為: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幾層人民法院。1、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除了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一審。2、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一審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的刑事案件。
【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三百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應當與人民法院審判管轄相適應。負責捕訴的部門收到移送起訴的案件後,經審查認為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在發現之日起五日以內經由負責案件管理的部門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當報送上級人民檢察院,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屬於同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報送共同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上級人民檢察院受理同級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認為屬於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可以交下級人民檢察院審查,由下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通知移送起訴的公安機關。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需要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指定審判管轄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公安機關移送起訴前協商同級人民法院辦理指定管轄有關事宜。
⑷ 法院開庭審理的流程
開庭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審判前的准備工作之後,在法院或其他適宜場所設置的法庭,對案件進行審理的過程,其核心步驟如下: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3、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4)宣讀鑒定意見;(5)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4、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4)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九十三條
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訴訟權利:
(一)可以申請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迴避;(二)可以提出證據,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檢查;
(三)被告人可以自行辯護;
(四)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後作最後陳述。
⑸ 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按審判程序包括
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按審判程序包括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評議和宣判五個階段。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提起公訴的條件和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認罪認罰的量刑建議】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並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