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法院院長
❶ 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法院院長是誰啊
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法院院長:齊正海
❷ 黃常青的內幕披露
2015年4月2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黃常青被深圳市紀委立案審查,4月22日,黃常青因涉嫌受賄400餘萬元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
黃常青與深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尊玉系親家關系。黃常青落馬之前,蔣尊玉已經落馬。
根據披露,黃常青沉迷於麻將,通過麻將與律師蔡某結識,長期為蔡某的案子打招呼,以至於當地流傳「龍崗的官司只要找蔡律師肯定能贏」。一些老闆也通過蔡某結識黃常青。
此外,龍崗法院多名法官為謀求升遷也通過打麻將送錢,龍崗法院先後有8名法官因行賄、受賄被查處。 調查中發現,向黃常青行賄的幾乎都是黃家麻將房的座上賓。黃常青的麻將圈儼然一幅活生生的法院院長「權力圖」。這幅圖里有律師,也有拍賣老闆,有基建老闆,也有下屬。
2005年,蔡律師給黃家麻將房帶來了一個新客人——張老闆。張某出手很大方,黃常青說:「他每次打麻將的時候,都會把十幾萬元港幣放在桌邊,告訴大家,錢在這,拿不拿得到就看本事和運氣了。」張某的豪氣做派很對黃常青的胃口,為了拿到這些港幣,他不僅給主審法官打招呼,而且還親自出面協調對方當事人,最終張某的案件以庭外調解「和氣收場」。
2007年,黃常青應「麻友」王某請求,照顧其拍得一棟執行標的,隨後黃常青打著「解決疑難案件,平息上訪群眾」的由頭,以龍崗區法院的名義向該區國土規劃部門申請提高建築容積率,順利將容積率從1.6提升至3.2。王某自然投桃報李,事後送給黃常青100萬元。 黃常青一次次被麻將台上的朋友用「交情」和金錢「綁架」,把法律當成麻將游戲的籌碼。黃常青說:「我作為院長,本應遠離老闆和律師,但自己卻毫不避諱,經常和他們吃飯、喝酒、打麻將,勾肩搭背,拉拉扯扯,甚至還覺得這樣才顯得自己豪爽。」
2015年4月2日,黃常青被深圳市紀委立案審查,4月22日,黃常青因涉嫌受賄400餘萬元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號啕大哭:「我做了一輩子法院院長,斷案無數,判人無數。今天,自己卻要從審判席走到被告席,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審判台上的法官啊!」還有個細節——
紀檢監察報還透露,在接受調查的20天里,黃常青常常陷入悔恨中,不能自拔,只有在與辦案人員談起麻將時,才能從中短暫抽離,還繪聲繪色地介紹著「和平麻將」的打法,手舞足蹈地吹噓著曾經的「輝煌戰績」,甚至說:「等我出去了,我們一起切磋,我肯定贏你」……
❸ 法庭左邊是原告還是被告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法庭結構有什麼區別中國的呢
法庭上原告和被告無左右之分,英美法系和大陸的法庭結構布局基本一樣。中間上部是審判席,左右分別是原告和被告,下部是陪審員和議論區。
法台右前方為書記員座位,同法台成45°角,書記員座位應比審判人員座位低20至40厘米。審判台左前方為證人、鑒定人位置,同法台成45°角。審判法庭的審判區正面設審判台,高二十至六十公分(高度要與審判法庭面積相適應)。
審判台前方右側設公訴台,高度與審判台相同;審判台前方左側設辯護台,高度也與審判台相同。在審判台、公訴台和辯護台上,分別設置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的座席。公訴台與辯護台呈八字形,都面對被告人。
(3)大方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聯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
參考資料:網路-關於法庭的名稱、審判活動區布置和國徽懸掛問題的通知
❹ 王立華是誰
綁匪王立華9歲開始當「老大」,12歲逼媽媽離婚,17歲因搶劫被判刑9年,出獄後擔心「干大事」受拖累曾預謀殺害親娘,糾集大批不法之徒綁架他人,獲得贖金後殘忍撕票
中文名
王立華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身份
綁匪殺人犯
性別
男
簡介
北京冷血綁匪殺人犯
人物生平
訂購大批武器預謀搶劫國庫,揚言要把北京鬧翻天。王立華綁架團伙在綁架影星吳若甫後最終落入法網。
王立華
2004年10月14日,王立華綁架團伙的10名成員分別被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判處死刑到有期徒刑。一審判決後,王立華及其同夥不服一審判決,上訴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5年7月1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起轟動全國的綁架影星吳若甫上訴案,維持王立華等三人死刑判決。2005年9月14日,遵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將三主犯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王立華從一個孩子成為劣跡斑斑的罪犯,是什麼讓王立華如此殘忍?如此冷血?偷錢籠絡人心9歲開始當「老大」王立華小時候很調皮,也很霸道,父母覺得他畢竟是個孩子,沒有刻意地約束他。到了上學的時候,並不特別出色的王立華無法讓同學順從他,也很少有人跟他一起玩,這使王立華很苦惱,他整天苦思冥想一個問題:用什麼辦法讓別的同學心甘情願地追隨自己呢?
王立華手頭不缺零花錢,他經常去買糖葫蘆吃。有一天下課的時候,王立華非常大方地給一個同學買了一支,這個同學非常高興,就像「跟班兒」一樣整天圍著王立華轉。幾毛錢就能換來「權威」,王立華見這一招很管用,就用同樣的方法網路了很多同學。被前呼後擁的感覺真的很好,這大大滿足了王立華小小的虛榮心。
但是,要滿足這種虛榮心,需要金錢的支持。他沒有來錢的渠道,平時攢下的零花錢和壓歲錢花光之後,王立華開始尋找借口從父母那裡騙錢,等騙來的錢很快花光之後,他把目光鎖定在了父母的錢包上,父母不給他就悄悄地偷。
不到一年,家裡幾乎不敢放錢了,父母把家裡的錢都放在單位。王立華偷錢的慾望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從家裡偷不出錢來的時候,他的目光盯上了老師的錢包。老師們發現後,找到他的父母,他免不了爸爸的一頓拳腳。
但什麼也阻止不了王立華偷竊,因為有一幫子手下稱他「老大」,他需要金錢的支持,也喜歡當「老大」的感覺。
逼迫父母離婚從小偷變成搶劫犯
因為王立華偷錢常常被爸爸打,這使得王立華恨上了爸爸。12歲那年,因為王立華再次偷錢,爸爸再次舉起了棍棒。這一次,王立華離家出走了。媽媽找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直到第三天下午,終於在崇文區一條鐵道旁的涵洞里,找到了像小叫花子一樣的王立華。媽媽摟著王立華的頭哭著說:「好孩子,咱們回家吧,你爸爸說他再也不打你了。」
但王立華哭喊著,死活不回家。他冷冷地對媽媽說:「他把我往死里打,這輩子我再也不回他那個家了,除非你跟他離婚,我再也不敢見他了。」媽媽知道兒子的脾氣九牛拉不回。她只好把兜里所有的錢給兒子留下,哭哭啼啼地回家了。過了一個多星期,媽媽哭著來了,一見王立華就把他的頭摟在懷里哭著說:「走吧,媽媽已經離婚了,咱們要到一個新家去了。」
媽媽離婚後帶著王立華和姐姐搬到崇文區的家。一開始,王立華覺得父母離婚讓他終於擺脫了爸爸的約束,可以信馬由韁地為所欲為了。但是一年後,王立華發覺家裡已經沒有錢讓他偷了。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樣翻開媽媽的錢包之後,發現里邊除了只有不到兩塊錢的毛票和幾張糧票時,已經有點懂事的王立華一驚,他知道,靠媽媽在城建公司上班掙來的微薄工資,養活3口人已經捉襟見肘,還要供養王立華和姐姐上學,再加上王立華不時地從媽媽錢包里偷錢出去擺闊,這個家已經山窮水盡了。
家裡沒錢可偷了,王立華開始偷鄰居家或周圍的小商店,這使得王立華成了派出所的常客,最多的一天,因為打架、偷東西他曾經五進派出所。但由於他年齡太小,民警大多是對他進行一番說服教育後,就把他放了。在這種偷搶打鬧的日子裡,王立華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小學畢業後,媽媽見沒有學校肯要一個成為慣偷的壞孩子,就把他送到了工讀學校。而王立華也非常願意去工讀學校,因為他覺得工讀學校里有很多像他一樣的孩子,在那裡他更容易找到當「大哥」的感覺。
工讀學校沒有消解王立華的「賊性」,王立華反而學習了更多他聞所未聞的犯罪手段,他也變得更加冷血。1995年7月13日,17歲的王立華夥同他人手持菜刀和假手榴彈,闖入居住在豐台區的一個
浙江商人住處,搶劫了手機等價值2萬多元的物品
後,被警方逮捕。1995年11月28日,豐台法院以搶劫罪判處王立華有期徒刑9年。
有舍才能有得預謀殺母闖「江湖」
王立華被送到監獄里進行勞動改造。但是,王立華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認為是社會待他不公。王立華認為自己之所以被抓住,是因為沒有干成「大事」,如果自己有足夠多的金錢,就會擺平一切。在監獄里,王立華就暗暗發誓出獄後要轟轟烈烈地干點「大事」,不枉來世上走
❺ 黃鴻瓊的主要業績
黃鴻瓊長期從事書法理論研究、書法創作、書法教育工作,三方面都取得好成績。
2004年倡議並組建了福建省至今唯一的本科書法專業——泉州師范學院書法專業。
2009年獲中國書法最高專業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獎」三等獎。
已出版專著五部:《古典書法美學史綱》、《書法家族文化研究》(漢魏晉南北朝部分)、《書法教程》、《楷書學習指南》、《隸書學習指南》。
參編全國統編書法教材多部。其中《書法鑒賞》黃鴻瓊為副主編。
在《中國書法》、《文藝爭鳴》,高校學報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書法理論文章近百篇。
2005年論文《本科書法專業建設的困境與對策》入選中國書法文化國際論壇《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與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出版。
2009年6月論文《晉人審美精神對當代書壇的啟示》入選建國60周年「福建文藝創作60年選」( 原文發表於中文核心刊物《中國書法》2004年第12期)。
2009年兩篇理論文章被《古今書法研究文獻書目》收入。
2010年----2013年為全國書法家書法聯展寫序 6 篇。
2009年作品入選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建國60周年中國書法院書法展」。
2012年隸、楷、行、草五幅作品入圍全國海選「蘭亭諸子」。並刊登於2012年9月26日第38期《書法報》第16頁----17頁。
2010年----2013年書法作品 3 次入選中韓書法展並錄入作品集。
2012年 2月獲教育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全國大中小學規范漢字書法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2009年之後多次獲福建省教育廳、省書法家協會主辦「全國大中小學規范漢字書法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2年作品應邀參加紀念啟功先生百年誕辰全國百名「書法名家邀請展」 等。
2013年3月泉州市書法家協會為黃鴻瓊舉辦個人書法展,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中國書法家網站、當代書法網、泉州電視台、泉州晚報、海峽都市報、東南早報、東南網等都作了相關報道。
2013年3月30日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播出《尚意------中國女書法家黃鴻瓊》專題。
2013年7月7日泉州電視台播出《翰墨書香 黃鴻瓊》專題。
2013年8月行書條幅(右附兩行小楷)入展「首屆全國書法名師邀請展」。並錄入作品集《首屆全國書法名師邀請展作品集》華文出版社出版。
2013年11月黃鴻瓊行書條幅被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3年12月黃鴻瓊應泉州電視台《名城群英會》之邀,參加「東亞文化之都」系列活動中「泉州書法與文化創意」 講述泉州書法史及中日韓書法交往史。
2013年12月20日黃鴻瓊「草書四條屏」被 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2013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泉州市首屆「文化名家」榮譽稱號。
2014年1月30日為中國書法家論壇 「龍馬精神------全國百家精英書法小品展「寫序文。
2014年超星學術視頻、蔚秀報告廳登錄了黃鴻瓊十六集楷書授課錄像,包含: 楷書小史及名家名作賞析(四集);楷書技法學習(十集);楷書名作臨習示範(二集),受到專家和大眾的好評。
2008年、2009年中國書法年度報告均提到黃鴻瓊的書法成就。
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書法展覽及文化交流,作品被國內外多家紀念館、展館、博物館收藏。 歐陽中石: 黃鴻瓊扎實學古,傳承「正統」經典,刻苦鑽研理論,辦書法專業傳播書法文化。深諳書法是一門學問,能將之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去學習、研究,取得一定成績。其書法格調清朗、高雅;具學者、文人氣息。望更上層樓。
(歐陽中石,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
朱以撒: 鴻瓊同道學習書法多年,於書法教育、理論、創作多有收獲。其書法創作效法王羲之一脈,得其清新雅緻。在用筆上,細膩委婉,注重細節。在結構上重協調,合比例,美其行。在章法上追求統一大方,觀之疏朗、清暢,能守其正,不為時風所擾,有自已的審美方向,故能逐漸深入。今後更須注重語言整合提煉,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朱以撒: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王岳川:黃鴻瓊教授的書法作品,對傳統經典書法頗多傳承。在回歸經典的過程中,保持了自己旺盛的創作熱情,使作品不僅具有了優美的形式,而且具有深邃的人文關懷。尤其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多種書體中,都能見到她的創作功力和審美眼光。
(王岳川,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
任平:黃鴻瓊是我認識的一位女書法家。在浙江紹興的蘭亭,有一次關於書法教育的研討會,作為大學書法教師的她與我,都參加了。大家一起觀看全國書法教師作品展,一起在蘭亭「朝聖」。漫步在會稽山的小徑,一群舞文弄墨的人談笑風生,甚是愜意。黃老師是比較恬靜優雅的女子,字也如其人,無張揚嘩眾之意,有謙和內秀之質。她的楷書功底深厚,線條柔韌內斂,又不失風采情趣,讓人慢慢尋味。其實她各體皆能,後來我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她書寫的隸書、篆書、行草書,發現她一直是循著傳統的正路在走,將各體中最為經典的傳世之作都細細摹習,漸漸收納於自己的心胸之中,所以她的創作絕無浮誇之氣,她用自己的心和手,在傳達傳統書法的正大之氣和端雅之美。我相信這樣的書法教師是不會將學生帶到歪路上去的,她自己信奉的觀念和實踐的書法之路,就是對正確的書法教學理念與方法的佐證與闡明。後來,由於收到過她所在學校寄來的送審成果,知道她在學術上的努力與成績,更是可以讓一般女書法家望其項背的。她在書法美學、書法史學方面的深入思考與周密論證,說明她有著比一般創作家更進一步的學術潛力,當然也同樣證明了她的實力,她對自己的全面要求和不懈努力,她作為書法教授名實相符的水平,假以時日,黃鴻瓊在藝術和學術上將會更進一步,走向更廣更高的境地。
(任平,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俊傑:女書家黃鴻瓊,字很文雅,而其於書法理論尤其用功,有著述數種,也獲過全國獎。理論人才尤為難得。
(周俊傑,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倪文東:黃鴻瓊教授,努力勤勉,於書法理論、創作、教育三方面都取得成績,著實不容易。在創作上,以傳統為根基,守正創新,有自已的審美取向,小字精緻高雅,大字在高雅的風格里有一種大氣磅礴的氣象。
(倪文東: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人文大學書法院院長)
梅墨生:黃鴻瓊書法自然優雅,富於表現力。她勤奮用功,創作實踐與理論雙豐收,敬佩!祝個展成功!
(梅墨生,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特聘專家,國際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❻ 董必武孫子董永生簡介
董永生 男,漢族,1968年11月出生,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5月入黨,黑龍江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現任密山市興凱湖鄉黨委書記,擬任密山青年水庫主任。
父母親均是革命功臣,陶鑄夫人曾志是其姨母。他幼時受到革命家庭環境的熏陶,從心靈上注入了公平、正義、勇敢、無私做人原則的基因;少年時期因家庭原因又遭受了很多磨難;青年時期光榮的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退伍後一直做教育工作。因身體原因提前退休。
成就榮譽:董先生自幼年時期就對藝術類的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的變遷,包括書法、繪畫、音樂、戲劇、相聲、小品等眾多藝術領域都有涉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拜著名書法家陳天然老先生為師,研習天然書體,
董先生性格豪放不羈,崇尚心靈之自由,對於壞人壞事、不正之風、腐敗現象,敢於直言不諱,給予最強烈的抨擊。他在研究、探討藝術的同時,還十分熱衷於公益事業。他待人熱情,樸素大方,平易近人。與同行交往中,謙虛讓人,敢當綠葉。其操行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董先生現任:河南省政協委員、將軍書畫院河南分院院長、中南海書畫院副秘書長、天然書體研究員、井岡山書畫院特約畫家、董必武學會研究員。
(6)大方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爺爺董必武的個人履歷:
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學堂,1910年畢業,獲清朝學部授予的拔貢學銜。後在黃州任教員。
1911年參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4年考入日本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在日本加入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
1915年6月回國從事反袁活動,兩次被捕入獄。
1916年出獄後再度赴日本。
1918年回國,參加護法運動。
1919年在上海參加了五四運動,後創辦武漢中學,教授國文。
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武漢小組代表。隨後建立和發展湖北省的黨組織,任中共武漢區委委員,湖北民運部部長,湖北省委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建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並任湖北省國民黨工作委員會主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學院學習。
1932年回國,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工農檢察委員會副主任。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是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區參加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中共重慶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國後,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❼ 法院院長和財政局長哪個好
要看你想干什麼了。為人民服務,一樣好,做好本職工作即可;為自己服務,當然法院院長好,現在打官司的多了,而且都很大方; 財政局長雖然管理的錢不少,但那都知道是國家的,不是你局長一個的,想搞些恐怕要走很多程序。
❽ 雷潔瓊的丈夫是誰
嚴景耀(1905年-1976),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浙江餘姚人;嚴景耀並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創建人之一;嚴景耀先生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還曾先後擔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第一、二、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和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第四、五屆常委會常務委員;主要論著有《北京犯罪之社會分析》、《中國監獄問題》、《犯罪書目》、《北平監獄教誨與教育》、《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原始社會中的犯罪與刑罰》、《新中國怎樣改造了犯人》等。
編輯本段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社會活動家
人物簡介
《嚴景耀論文集》
嚴景耀(1905—1976),中國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社會活動家;男,1905年 7月24日生於浙江餘姚。1924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修犯罪學。 1927年為獲取犯罪第一手材料,到京師第一監獄作一名志願犯人,親嘗鐵窗風味。 1929年,在燕京大學研究院畢業,留校任助教,講授犯罪學;1930年應聘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曾到20個城市的監獄進行調查;1930年他代表中國參加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十次國際監獄會議,會後訪問蘇聯、法國和英國,以後去美國紐約社會服務學院進修。 1931年,入美國芝加哥大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後赴倫敦經濟社會科學院學習半年,再後應聘任莫斯科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1935年01月在莫斯科中國問題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35年秋回國,重返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36年去上海任工部局西牢助理典獄長,研究兒童犯罪問題,同時在東吳大學講授犯罪學;1947年返燕京大學任社會學系教授,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及輔導委員會副主任,講授「犯罪學」、「社會學概論」、「社會變遷」等課程;1949年0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嚴景耀任燕京大學政治系主任,代理法學院院長,並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教授。 1952年參與籌辦北京政法學院,任該院國家法教研室主任,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講授「蘇聯國家法」、「資產階級國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世界概論」等課程。 1973年調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研究國際問題。 嚴景耀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歷任民進中央第一、二、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四、五屆常委會常務委員。 1976年1月12日,嚴景耀先生因突發腦溢血,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嚴景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研究犯罪問題,他以科學的社會學、犯罪學觀點分析犯罪原因。
人物生平
嚴景耀與夫人雷潔瓊
嚴景耀,生於1905年,家境貧苦,但他勤奮學習,1924年考上北京燕京大學主修社會學。 1927年他利用學校放暑假的時機,來到北京陶然亭附近的京師第一監獄,進行調查。他的調查方式讓人難以接受,放下大學生的架子,當一名志願"犯人",深入監獄第一線,自討苦吃,穿上囚服,與刑事犯人同吃囚飯,同住牢房,同去幹活,親嘗鐵窗生活,寫下了《北京犯罪之社會分析》、《中國監獄問題》等多篇極有價值的論文。 1928年大學畢業後,嚴景耀留在燕京大學當研究生兼任助教,繼續研究犯罪學。有次他曾率領學生對國內20個城市的犯人進行調查,搜集300餘種個案資料。1930年他被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聘為研究助理。經該院總幹事楊杏佛推薦,他代表中國政府參加了在捷克舉行的國際監獄會議。利用這次國際會議之機,嚴景耀順道訪問了蘇聯、法國、英國。後來又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1934年獲"犯罪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就是《中國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 1935年6月嚴景耀回國,仍在燕京大學任教。同年12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學生運動爆發了,他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抗日救亡愛國運動。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逼迫下,嚴景耀離開了大學講台,來到上海。當時正逢提籃橋監獄公開招聘副典獄長,對犯罪學素有造詣又有監獄直接體驗的嚴景耀對這個職務頗有興趣。從管理體繫上看,提籃橋監獄為英國模式,京師第一監獄為日本模式。舊提籃橋監獄被稱為遠東第一監獄,它是外國殖民主義侵犯中國司法主權的產物,該監獄自1903年5月18日正式啟用。典獄長(有一時期稱獄務監督)大多由英國人出任,其中也有一個叫息姆斯的美國人任典獄長。隨著監獄規模不斷擴大,在押犯人數劇增,加上原先看守人員均是印度人,從1930年起始有華籍看守。為了便於管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決定監獄聘任一名華籍副典獄長。在1935年12月14日的《申報》上還專門刊發一條消息,進行公開招聘,其條件是"年齡須在28~40歲之間,最好尚未結婚,須具有陸海軍、警務或獄務之經驗,惟年齡在25歲以上者非有特別資格毋庸陳請......欲知一切任用條件及服務詳情者,可向福州路警務處處長詢問一切,凡詢問函件亦可致處長"。這在當時的上海攤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嚴景耀在他的老師又是大同鄉郭雲觀先生(郭原是燕京大學法律系主任,浙江省玉環人,時任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院長)的推薦下,1936年9月,嚴景耀出任提籃橋監獄的副典獄長。他主要分管獄內少年犯的教育管理。嚴景耀在提籃橋監獄任職5年多,1942年離開監獄。 嚴景耀治學嚴謹,功底扎實,又不斷探索求新,在學術上能突破原有框架和模式,把社會問題、文化環境和犯罪現象綜合起來進行考察研究。他一生寫下了較多的論文,用中文、英文發表於《社會學界》、《公論叢書》、《民主》、《中建》、《新建設》、《新觀察》以及其他外文報刊上。內容涉及到社會學、犯罪學、監獄學等。著有《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北京大學出版社18萬字),《嚴景耀論文集》(開明出版社30萬字)。 1957年5月6日、7日嚴景耀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視察了上海提籃橋監獄和位於浦東高橋鎮上的上海少年犯管教所。嚴景耀仔細觀看了獄內的監舍、工場和有關設施,並同工作人員進行座談。回到北京後,他很有感觸地寫下了《中國新監獄制度》一文,發表在當年的英文版的《中國建設》上。 嚴景耀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嚴景耀曾先後擔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第一、二、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和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第四、五屆常委會常務委員。 1976年1月12日,嚴景耀不幸患腦溢血在北京病逝,終年72歲。
人物年表
1905年7月24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餘姚(今屬寧波市)。 1924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習犯罪學。 1927年,在京師第一監獄做志願囚犯,為犯罪學的學習研究積累第一手資料。 1929年,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主講犯罪學。 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 1930年,代表中國赴捷克斯洛伐克參加第十屆國際監獄會議。會議結束後,留歐繼續考察蘇聯、法國和英國等國家。其後,赴美國學習研究,於1931年入讀美國芝加哥大學。 1934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赴英國倫敦,入社會經濟研究院,繼續學習半年。 不久後擔任蘇聯莫斯科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 1935年1月,開始在蘇聯莫斯科中國問題研究所研究工作。 1935年秋,回國,出任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936年,赴上海,出任工部局西牢助理典獄長,同時致力於研究兒童犯罪問題。同年,於東吳大學任教,講授犯罪學。 1947年,重返燕京大學,出任社會學系教授兼校務委員會委員和輔導委員會副主任,主講犯罪學、社會學、等課程。 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首屆全體會議。 1949年後,出任北京燕京大學政治系主任,代理燕京大學法學院院長,並有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教授。 1952年,參與了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的籌建。 1952年,出任北京政法學院國家法教研室主任,並兼任北京政法學院校務委員會委員,主講「蘇聯國家法」、「資產階級國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世界概論」等多門課程。 1973年,調任至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1976年1月12日,逝世於北京。
個人著作
嚴景耀先生治學嚴謹,功底扎實,又不斷探索求新,在學術上能突破原有框架和模式,把社會問題、文化環境和犯罪現象綜合起來進行考察研究。嚴景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研究犯罪問題,他以科學的社會學、犯罪學觀點分析犯罪原因。 他一生寫下了較多的論文,用中文、英文發表於《社會學界》、《公論叢書》、《民主》、《中建》、《新建設》、《新觀察》以及其他外文報刊上。內容涉及到社會學、犯罪學、監獄學等。 《北京犯罪之社會分析》(1928) 《中國監獄問題》(1929) 《犯罪書目》(1929) 《北平監獄教誨與教育》(1930) 《北平犯罪調查》(1930) 《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1934,博士論文) 《原始社會中的犯罪與刑罰》(1936) 《新中國怎樣改造了犯人》(1951)等
人物評價
嚴景耀先生是我國老一輩傑出的民主革命戰士,也是著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中國犯罪學的先驅者、開拓者。 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思想武器,以勇於開拓的進取精神和科學的唯物史觀相結合的治學態度,對中國的犯罪問題進行多年卓有成就的研究,為我國犯罪學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是一位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的犯罪學家。
婚姻家庭
嚴景耀與夫人雷潔瓊合影
嚴景耀先生的夫人是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雷潔瓊(1905—2011)。 1940年代,上海淪陷期間,雷潔瓊先後執教於上海東吳大學、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等院校。那時候,曾經與她一同在北平燕京大學任教的嚴景耀教授也在上海。 雷潔瓊主要研究婦女和兒童問題,嚴景耀研究的是兒童犯罪問題,由於對勞苦大眾生計的共同關注,他們經常一起縱論天下事,一起為抗日奔走呼籲。 盡管「孤島」上海「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但滿腔愛國熱情的志士仁人仍充滿抗戰必勝的信心。在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下,上海文化界愛國進步人士成立了一個抗日救亡組織「星期二聚餐會」,趙朴初、雷潔瓊、嚴景耀、許廣平都是這一組織的核心人物。每周二的晚上,他們來到上海八仙橋基督青年會的九樓聚餐,請一人主講當前的時事和形勢,然後大家漫談。 後來,雷潔瓊和嚴景耀又參加了在新新公司經理蕭宗俊家裡舉行的「星期六聚餐會」。參加這個小范圍聚餐會的都是進步人士,最大的特點是公開邀請共產黨員在聚餐會上講述國內外形勢。 在這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這些進步政治組織的一次次活動中,共同的理想追求,使熱血沸騰、愛國有志的一對年輕知識分子嚴景耀和雷潔瓊走到了一起。 在一次聚餐會將要結束的時候,雷潔瓊大方熱情地向公眾宣布:「我和景耀7月5日結婚,到時候我們請大家的客。」她的話音剛落,「這次宴請就在我家辦了」,豪爽的主人蕭老闆就主動攬下了請客的任務。嚴景耀和雷潔瓊雙雙連聲向蕭老闆致謝。 1941年7月5日,是嚴景耀和雷潔瓊這對新人的大喜日子。這天,蕭老闆的家裡喜氣洋洋,笑語喧天,鄭振鐸、許廣平、趙朴初、吳耀宗等好友陸續趕來歡聚一堂,一同為嚴景耀和雷潔瓊這對恩愛新人喜結連理祝賀。 婚禮上,趙朴初即席賦詩以示祝賀:「參差兩兩好安排,嘉禮從今美例開。越粵人才誇璧合,前稱周許後嚴雷。」一詩吟畢,宴席上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這首詩確實妙手天成,嚴景耀和魯迅都是浙江人,而雷潔瓊和許廣平是廣東同鄉,兩對夫婦皆屬珠連璧合。 之後的風雨歲月里,嚴景耀和雷潔瓊始終攜手並肩,同舟共濟,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與獨立,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竭誠盡力,奉獻著聰明才智。
❾ 李建華的個人經歷
1972.07-1974.07 貴州省大方縣師范學校學習
1974.07-1974.09 待業
1974.09-1976.12 貴州省大方縣長石區中心小學任教
1976.12-1982.03 貴州省大方縣婦聯工作員
1982.03-1984.09 貴州省大方縣打擊經濟犯罪辦公室工作員
1984.09-1986.12 貴州省大方縣紀委工作員
1986.12-1995.11 貴州省大方縣婦聯主任(其間:1989.09—1990.07在貴州省委黨校黨政管理專業學習;1994.04—1994.05在全國婦聯管理幹部學院婦干班學習)
1995.11-1998.03 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正科級)(其間:1996.09-1997.07在全國法院幹部業余大學貴州分校審判專業學習)
1998.03-2003.01 貴州省大方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其間:1998.09 —2001.07在貴州省委黨校法律專業學習<函授本科>)
2003.01-2006.10 貴州省大方縣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其間:2003.07 -2005.07在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訴訟法專業學習)
2006.10-2007.01 貴州省大方縣縣委委員、縣委辦主任(副縣級)
2007.01-2007.02 貴州省大方縣政協副主席、縣委辦主任
2007.02- 貴州省大方縣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❿ 中元節有過7月13的嗎 我所在的貴州省大方縣中元節是農歷7月13 (7月半) 有誰知道來歷
中元節有過農歷七月十三的。
據說七月十三是地藏王生日,地藏王是朝鮮王子,跑到中國九華山出家,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成了掌管地獄的神,相當於法院院長,閻王有十個,分管不同的殿,相當於法院下面的各庭庭長。東岳大帝也是管地獄的,不知道跟地藏王比誰大。但地藏王在地獄地位很高,這是不容置疑的。
因為地藏王過生日,所以陰間的鬼可以放假三天,也有一些地方是七月十五過節的,反正也在這三天裡面。
按照一些地方的規矩,七月十三要在家裡擺供桌請祖宗,好象一年應該請三次,清明在家也要請的,過年前小年夜也要請一次,連同七月十三一共請三次。就是在桌上擺好菜,再放兩排小酒盅,每個盅子里滴很少一點點酒,再叩頭。祖輩人很講究的,我父母一輩有講究有不講究。七月十三還要在地上插香,據說是祭奠地藏王,這是別的節日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