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法院許前飛
① 江蘇省高院領導成員有哪些
許前飛 男,195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
周繼業 男,195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一級高級法官。
褚紅軍 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何 方 男,195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劉嬡珍 女,196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李玉生 男,1964年12月出生,民革委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徐清宇 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唐伯榮 男,1953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謝國偉 男,196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劉亞平 男,196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李後龍 男,196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② 在違紀大法官眼裡他會敬畏法律
中央紀委此前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許前飛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許最近已被撤銷黨內職務,降為正局級非領導崗位,違紀所得也被收繳。
各法院之間的所謂「上下級」關系,其實並不是上下隸屬關系,即領導與被領導關系,而是一種監督關系。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監督,只能通過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以及審判監督程序來進行,上級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級法院如何辦理具體案件。另一方面,所謂系統內部的獨立,還包括每個法院的獨任法官和合議庭成員對一般刑事案件的獨立判決權。
當然,對於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可以提請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定奪。但這只是單個法院內部的程序性制度安排,它仍然是排斥外部干涉的,包括來自更高級別法院首長的干涉。
許前飛身為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和院長,受與其關系密切的律師和私營企業主請托,干預和插手具體案件審判工作,以案謀私,當然是(至少是)一種嚴重違紀行為,他個人必須對此承擔責任。但是,許前飛對具體案件的干預和插手之所以能成功,則說明獨立審判原則尚未落到實處。
所以,除了懲治違法違紀的司法官員,還要扎緊制度籬笆、全面落實獨立審判這一憲法條款和法治准則。許前飛號稱「敬畏法律」,其實作為法律方面的行家裡手,他太明白法治不彰之下法律的「工具理性」意義了。這方面的漏洞,必須堵死。
法律工作者只有敬畏法律,敬畏法治,才能讓法律真正為人民服務。
③ 江蘇省高院領導成員
現任夏道虎,法理學研究生學歷。歷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部長級)。
④ 江蘇湯溝兩相和涉嫌違約被告上法庭是真的嗎
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
因商標轉讓合同涉嫌違約被告上法庭
2013年4月15日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相和公司)對黃海睿在國際分類第33類(酒)商品上注冊的3706225號「湯泃」商標(下稱爭議商標)向商標評審委員(以下簡稱商評委)會提起撤銷申請,認為爭議商標是對其276470號「湯溝」馳名商標(下稱引證商標)的惡意復制、摹仿,違反了《商標法》第十三條、第四十一條等規定。
2013年5月23日,兩相和公司向黃海睿提出購買「湯泃」等三商標,隨後雙方簽訂了商標轉讓協議與承諾協議等。雙方約定:
1、兩相和公司向黃海睿購買包括爭議商標「湯泃」在內的三個商標專用權,價格為140萬元;
2、協議簽訂後,雙方自願停止針對對方的舉報、投訴……。
3、違約方賠償另一方人民幣200萬元。
雙方轉讓協議簽訂以後,黃海睿相信雙方會忠實履行「自願停止針對對方的舉報、投訴」的約定,不再向商評委提出答辯意見;而兩相和公司卻沒有停止投訴,一方面繼續在商評委的撤銷申請,另一方面自己向商標局注冊「湯泃」商標。
終於,商評委以商評字[2013]第145980號《關於第3706225號「湯泃TJ」商標爭議裁定書》撤銷了黃海睿的爭議商標「湯泃」,而兩相和公司的12911506號「湯泃」商標也順利的注冊成功。至此,兩相和公司強取豪奪「湯泃」商標的目的達到了。
2014年5月19日,兩相和公司向連雲港中院提出訴訟請求,以黃海睿的「湯泃」商標被撤銷為由要求返還商標轉讓金140萬元,從而,兩相和公司試圖無償霸佔「湯泃」商標的目的也暴露無疑。
黃海睿不服商評委的裁決,一方面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一方面又在江蘇連雲港中院以220萬元標的起訴兩相和公司違約,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給付違約金等等
對於北京的訴訟,經過一審、二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2014)一中知行初字第3016號以及北京市高院(2015)高行(知)終字第1777號行政判決書都支持了黃海睿的訴訟請求,認為被訴裁定存在認定事實錯誤、程序違法、適用法律錯誤情形,依法撤銷了商評字[2013]第145980號《關於第3706225號「湯泃TJ」商標爭議裁定書》,判決商評委重新做出裁定,至此,兩相和公司撤銷黃海睿「湯泃」商標的目的破產了。
對於雙方在連雲港中院的(2014)連知民初字第00041號商標轉讓合同糾紛一案,連雲港中院(主審法官王秀葉等)於2014年8月22日判決:駁回雙方訴訟請求。對此判決雙方均不服,提起上訴,在2015年1月6日的二審中,黃海睿稱:連雲港中院在受理、審理本案過程中,首先存在受理過期證人證言;採信並審理過期反訴;證人出庭申請書涉嫌造假等等程序違法問題,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其次存在對兩相和公司的違約事實認定不清。因為爭議商標是因兩相和公司不履行「停止投訴」的約定、不履行「向商評委撤回投訴申請或以書面形式向商評委聲明承受轉讓人的地位」等法定義務而被撤銷的,這也使得雙方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再也無法履行,構成根本上的違約,違約就要承擔責任,連雲港中院在判決書中也認定了兩相和公司違約,但卻不判決其違約並承擔違約責任等等,對於雙方存在的「口頭協議」,連雲港中院更不去查明與認定,明目張膽地包庇兩相和公司,所以上訴二審法院進一步查明。
黃海睿還稱:兩相和公司的第12911506號「湯泃」商標的注冊完成材料,進一步證明兩相和公司爭議撤銷「湯泃」商標的惡意,存在不「停止投訴」故意違約的法律事實等等。目前,黃海睿已將此材料作為新證據提交給了江蘇省高院的許前飛(院長)、周繼業(副院長)、唐伯榮(紀檢書記)、徐清宇(政治處主任)、李紅建(本案主審法官)等相關領導,補充代理詞等也先後呈送給辦案法官,並再次申請開庭(因為第一次開庭,法庭沒有記錄或詳細記錄原告答辯等),再次申請查處連雲港中院程序違法問題,該申請能否得到江蘇省高院領導支持?二審合議庭又能否公正判決?將拭目以待。
(黃克勝13815624922)。
⑤ 許前飛與賽瑞案有什麼關系嗎
也許有,賽銳的直系親戚就在雲南高院,2009年5月8日,昭通市中級法院審理後以昭中刑一初字第26號判決書,一審判處賽銳死刑,立即執行。賽銳提出了上訴。如今二審已過兩年,雲南高院仍未下判。聽說這次輕判李昌奎,就是為了賽瑞案件做鋪墊的,賽銳的直系親戚就在雲南高院,可是雲南高院還一口一個「把這次案件當以後審理的標桿」,不過,雲南高院的膽子夠大,這事明擺著水太深。
這事挺復雜。。。黑幕很深。。。雲南高院很NB。。。
⑥ 許前飛的重要講話
2014年11月10日上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許前飛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和《中共江蘇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
許前飛院長指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三中全會的基礎上對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出了更為明確具體的要求,全省各級人民法院要准確把握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緊密結合全省法院工作實際,研究制定推進措施,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許前飛同志強調,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司法機關承擔著主力軍的作用,要勇於擔當,積極作為。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密切關注社會經濟領域改革發展實際,找准與司法審判工作的結合點,發揮好司法的規范和引領作用。要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對涉及司法體制方面的重大司法改革任務,要在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下審慎推進;對涉及法院自身工作的改革事項,如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立案登記制改革、落實院庭長辦案等,要不等不靠,抓緊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措施,努力把應該做、能夠做的事情做好。要樹立司法改革的信心,把握好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摸清找准人民法院工作中存在的人才流失、司法輔助人員不足等突出司法難題,向改革要動力,在推進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找到破解的辦法措施,努力提高全省法院工作成效,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江蘇作出積極貢獻。
⑦ 雲南高院院長許前飛定是收了李昌奎的好處,要想殺人應該到雲南去殺,殺許前飛全家肯定不會判死刑。
李昌奎奸殺少女,摔死男童,畏罪潛逃,昭通中院一審判死刑,明明是非常正確的,何以又節外生枝,因為李犯走投無路的「自首」和並不存在的「積極賠償」,就改判了死緩呢?肯定是有原因的。但絕對與李家沒有關系,很簡單,不是因為雲南高院所說的「李家一窮二白,沒錢行賄」,而是因為據報道,連李昌奎的哥哥及其他家屬也對這個改判感到意外!李家沒有活動,李昌奎卻莫名其妙地被免死了,難道真是雲南高院發了大慈大悲之心,在認真貫徹最高院的「少殺慎殺」精神,可惜最高院並無這樣明文精神!再者雲南高院也絕對不是一個什麼講仁慈的地方,即使它不象有的內幕人士透露的那樣是「殺人犯交易所」!可以肯定,這次改判,一定有鬼!是不是象有的網友說的那樣,為殺人狂魔賽銳免死鋪路?我不得而知,(賽2008年殺人,雲南高院至今都沒判下來,的確叫人起疑。)但是可以肯定,一定有鬼!
據雲南高院副院長田成有講,他們的改判是經過了二十七人審判委員會的。誰是這個審判委員會里的核心人物,並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呢?那隻能是雲南高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兼首席大官許前飛了。可以肯定,只有還有一點良知的人——何況是法官——都不會支持改判,而且據田成有說審判委員會里確實有不同的意見。究竟有多少人有不同意見,我們也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終於有人力排眾議,「統一了認識」,並最終作出了荒謬絕倫的改判。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雲南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許前飛!
所以,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許前飛,誰都不能改變昭通中院的死刑判決! 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還知道,如果沒有不可告人的黑幕,許前飛是絕對不會迫使審判委員會作出這么一個荒謬絕倫的改判的,他們絕對不可能是真正為追求什麼司法進步,或會為了踐行什麼所謂的、偽人道的「少殺慎殺」理念而去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盡管他當初可能沒有料到此判會引起的社會不滿會是如此的強烈。
結果,此案一經披露,群情激憤。雲南高院一下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這種情況下,雲南高院再不對民眾作出一點回應,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按理說,對這個改判的解釋,只有自始至終經手這個案子的審判委員會的核心人物,雲南高院院長,首席大法官許前飛才最有發言權,才最講得出個所以然。不過,堂堂高院院長,出面回應,也實在不雅,更何況,他也不可能說得出個什麼所以然。所以只得委託趙建生,田成有二位副院長出面擋一擋了。可以肯定,田趙二人的回應,決不是一時興起的臨場發揮,可以說他們是經過了充分的准備的,准確地說,他們的講話要點是經過了許前飛的完全批準的,或者簡直可以說他們所表達的觀點,其實就是許要表達的觀點。田趙二人一通謬論之後,受到媒體激烈炮轟,而此二人並未因言論不當受雲南高院的批評,即是明證。
就這樣,從操縱改判,到回應媒體,一概沒有許前飛的影子,好象他與這件事毫不相干似的。不過,許大院長最後還是露臉了。他不象田趙二人,這回他露出的是一張善人的臉。他在哪露的臉呢?且看雲南高院送達李昌奎案受害者家屬的《再審決定書》:「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廷禮、陳禮金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本院及時對案件進行了審查。審查期間,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向本院提出檢察建議,認為本院對原審被告人李昌奎的量刑偏輕,應當予以再審。經審查,本院院長認為,該案有必要另行組成合議庭予以再審,並於2011年7月10日提交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本案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請看看,「本院院長認為,該案有必要另行組成合議庭予以再審」,多麼好的院長!在田趙二位副院長無聊的狡辯之後,「本院院長」終於露出了他正義的面容!他也覺得改判有問題了,「有必要另行組成合議庭予以再審」。不過,我們有點好奇,這個案子都審了這么久了,「本院院長」才覺得有必要再審,是不是太晚了一點?坦率地說,恐怕不是「本院院長」,而是廣大的正義的民眾覺得「有必要再審吧?」否則,許大人的正義,來得何其遲也?另外,從《再審決定書》來看,許大人好象還撒了一個彌天大謊。決定書上說:「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廷禮、陳禮金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本院及時對案件進行了審查。」請問:二審判決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法律效力?應該是今年的三月份吧?那麼王廷禮、陳禮金什麼時候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的呢?請看新華網雲南頻道2011年7月5日報道:「……王廷禮還說,一審二審分別是昭通中院和省高院的法官到巧家縣進行審理。一審家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參加庭審,拿到判決。但是『二審都沒有通知我們家屬,直到現在都沒有正式給我們二審判決書』。他們是去看守所打聽後才知道的,找民警借來判決書復印了一份。」高院改判了幾個月,李犯已在獄中享受死緩待遇了,受害者家屬「是去看守所打聽後才知道的」,這不是想瞞天過海是什麼?而雲南高院的《再審決定書》卻說:「「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廷禮、陳禮金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好象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受害者立馬就知道,並提出申斥。這不是欺騙又是什麼?《再審決定書》又說:「本院及時對案件進行了審查」。三月份作出判決,七月份在輿論壓力下決定派人審查,居然也說是「及時」。這個《再審決定書》是許前飛通過了的吧?許大院長,筆者真佩服你的勇氣!筆者只想問下你,你何必要撒這個謊呢?整個改判過程,許是幕後的真正核心人物,但一直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只是在讓民眾稍感欣慰的《再審決定書》中露出一絲正義的面容,只可惜又露出了一點馬腳。
總之,李昌奎案改判,疑點重重。銳殺人案發生在2008年,一審判處死刑,二審壓在雲南高院,到現在還沒判下來?是什麼原因呢?還在等什麼呢?與本案有關嗎?另外,有內部人士大膽揭露:雲南高院其實是殺人犯的交易所。很多法官都有線人,直接找案件當事人要價,因此很多毒犯本該死刑的被判死緩,而這種案件社會影響不大難以引起公眾注意。雲南高院已完全墮落變質,走向了反面。這些令人恐懼的說法,是不是也是事實呢?對以上種種猜測,恐怕只有許前飛院長的解釋最有說服力了。
⑧ 許前飛的工作經歷
1984.12—1986.06,武漢大學國際法學系老師
1986.06—1988.12,武漢大學國際法學系副主任
1988.12—1990.10,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庭副庭長
1990.10—1994.07,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經濟審判庭庭長
1994.07—1996.11,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中級法院院長、洋浦工委委員
1996.11—2003.02,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2003.02—2007.05,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省法制辦主任
2007.05—2007.12,海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書記
2007.12,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2008.01,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2008年2月二級大法官職銜)
2012.12,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2013.01,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2012年12月31日雲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根據中共雲南省委通知,因工作變動,許前飛同志請求辭去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職務。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研究決定接受許前飛辭去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職務。並報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2013年1月25日,在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⑨ 許前飛為什麼被降級
許前飛同志身為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應與其關系密切的律師和私營企業主請托,干預和插手具體案件審判工作,以案謀私,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法院形象;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和打高爾夫球,接受公款宴請;違反組織紀律,違規選拔任用幹部,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
7月10日,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全國各省級高院院長均到場,只有許前飛缺席。
據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官網消息,7月21日下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經過表決,決定接受許前飛辭去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職務、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⑩ 法律職業共同體只能是一個夢想嗎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法官的英年早逝,不僅震動了整個法院系統,更重要的是震驚了中國法律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律師界的一片痛惜與一致哀悼,讓人驚愕,又使人驚嘆。對此,上海市高院崔亞東院長評價說,鄒碧華的一言一行體現了其「對法律工作者的平等與尊重」;江蘇省高院許前飛院長認為鄒碧華「以生命的代價彌合了法官於律師之間的裂痕」,來自全社會鋪天蓋地地悼念鄒碧華的文字,尤其是鄒碧華去世的當天晚上在網路和社交平台上出現的「今夜法律人為你刷屏」,則表達了對鄒碧華以一己之力而追求建構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所帶來的最深默契與最高敬意,這也是鄒碧華作為一名法官對建構「法律職業共同體」所付出的努力與回報。
於是,一位模範法官的去世,喚醒了一個時代主題。因為人們在扼腕痛惜之餘,不僅開始真正看到了整個法律圈的共同價值觀,同時又看到了在鄒碧華身後,還留下了一個時代主題:如何完成「法律職業共同體」的破解與建構之責任使命。
十多年前,關於什麼是法律職業共同體,曾經引起了許多法律人熱烈討論乃至爭論。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2001年強世功教授在《中外法學》發表的那篇在法律界廣為傳頌的《法律共同體宣言》,他以一種文學表達的方式提出了「法律共同體」的概念。他在這篇文章中動情地寫道:「無論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還是鄉村的司法調解員,無論是滿世界飛來飛去的大律師還是不知名的地方檢察官,無論是學富五車的知名教授還是啃著饅頭鹹菜在租來的民房裡復習考研的法律學子,他們構成了一個無形的法律共同體。共同的知識、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思維、共同的理想,使得這些受過法律教育的法律人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共同體:一個職業共同體、一個知識共同體、一個精神共同體!」
於是,從那時起,關於什麼是「法律職業共同體」,開始引起國內法學專家諸如張文顯、信春鷹、石泰峰等許多法律人的熱烈討論乃至爭論,並為此推出了一部重頭之作《司法改革報告:法律職業共同體研究》。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所期待的法律共同體卻還依舊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難出來。直至鄒碧華法官的去世,才又一次喚醒了法律人內心深處的情結與夢想。
所謂法律職業共同體,是指在法律事業團體中,由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法學家等法律職業群體相互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沒有疆城的法律思維共同體、法律事業共同體、法律解釋共同體、法律協作共同體。可見,無論是法官還是檢察官,不論是學者還是律師,盡管職業不同、個性不同,但他們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思維乃至共同的職業習慣。
但是,在處處強調中國特色的語境中,法律職業共同體似乎一直是一個不受了解,被人排斥的概念。還是強世功教授說得好:「無論人們在情感上如何反感他們,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他們。人們正在懷著矛盾的心情來接近他們,接近這些出沒在公司、飯店、宴會、酒席上的律師,這些活躍在課堂、講壇、媒體上的法學家,以及那些深居簡出的法官。這些人正在不斷地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獨特的共同體,那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共同體--法律共同體,它既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同時也是現代社會秩序的維系者。」
2006年9月太原舉辦「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上,時任《中國律師》總編兼中國律師論壇秘書長的我曾策劃設計了一個 「法律共同體的構建與互動」的分論壇。在分論壇上,無論是律師還是法官、檢察官等其他嘉賓,都清醒地認識到,不管是為了職業利益,為了專業發展,為了司法改革,還是為了公平正義,為了法治精神,我們的社會需要不斷強調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因為要使「紙上的法律」真正成為生活中「活的法律」,真正發揮法律的規則與程序功能,關鍵就在於培養一個強大而專業的法律職業共同體。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要求健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將司法考試制度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建立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對職前培訓實行統一管理,著力提高法律職業人員法律信仰、職業操守和職業技能。二是探索建立法律職業從業者之間良性流動和開放的人才吸納機制。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三是加快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完善法治人員職業保障體系,建立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專業職務序列及工資制度,切實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
夢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殘酷的現實而放棄美麗的夢想。正如我國很多法學家始終對通過建立法律共同體實現法治寄予了極高的期望,我們希望像強世功教授在《法律共同體宣言》中的呼籲那樣:所有的法律人團結起來!
在這方面,鄒碧華法官不僅是一位努力追求者,也是一位大膽主張者,更是一位積極的踐行者。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期待鄒碧華生前積極主張與全力踐行的法律職業共同體,能夠早日建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