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訴訟時效法院立案

訴訟時效法院立案

發布時間: 2022-04-21 17:25:13

❶ 訴訟時效是以起訴狀日期還是以法院立案日期為

摘要 既不是法院立案日期,也不是起訴狀日期,而是您向法院提交相關的起訴狀的日期為准,也就是權利人提出了權利保護請求之日。

❷ 訴訟時效過期了訴訟法院受理嗎

法律分析:訴訟時效明顯過期了,法院仍然應當立案受理,因為符合立案受理條件。至於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屬於案件的實體問題,不屬於立案審查的范圍。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條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並註明收到日期。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

❸ 過訴訟時效法院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
過了訴訟時效的案件,法院一般仍然是會受理的,但是以下案件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1、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2、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3、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4、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民事訴訟中,法院不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如果符合立案條件的,法院一定要受理立案,在被告沒有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況下,法院會依據所查明的事實來作出裁決。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❹ 民事案件過了一年還能去法院起訴立案嗎

民事案件,上訴期限已經過了,就不能再上訴了,因為已經失去了上訴的權利。如果上訴,法院不會准許,對方當事人也不會同意。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分析
發生民事糾紛的,可以到法院起訴。但如果超過訴訟時效,法院將會駁回訴訟請求。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即從民事糾紛發生之日或者從知道自己的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❺ 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怎樣處理

法律分析:超過訴訟時效的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法院應當受理立案,在被告沒有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況下,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但有些特殊案件是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如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❻ 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會怎麼判,是直接裁定駁回起訴

如果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應當受理起訴。被告可以提出訴訟時效已經超過的抗辯,此時法院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非駁回起訴。若被告未提出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抗辯,則法院正常進行審理,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法律分析
法律諺語有雲,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大覺的人。因此,民事主體應盡快行使其民事權利,不得超過期限,否則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對於民事主體的請求權,民事法律法規規定了訴訟時效這一制度。所謂訴訟時效,就是指請求權人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權利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請求權超過了訴訟時效,則權利人雖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義務人有權在訴訟過程中提出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抗辯,從而拒絕履行相應的義務。因此,訴訟時效期間的屆滿不排斥權利人的起訴權,只是可能影響其勝訴。從訴訟法的角度來看,民事訴訟實行立案登記制,凡是符合法定立案條件的案件,法院均應予以受理。因此,原告的權利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並非法院受理案件的條件。對於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案件,法院不得裁定不予受理,也不得駁回起訴。另外,人民法院不應該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被告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得直接判決原告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❼ 民事案件過了一年還能去法院起訴立案嗎

可以去法院起訴,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即從民事糾紛發生之日或者從知道自己的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符合條件的可以中止、中斷、或延長期限。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法律分析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若法律另有規定按照法律的規定計算。但是當事人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是不予保護的。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後,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區別,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後,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於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之時為事由終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❽ 訴訟時效是以起訴狀日期還是以法院立案日期為准

訴訟時效是以法院立案日期為准。起訴時間一般是法院登記立案時間,遞交起訴狀,法院可能還要審查決定是否立案,法律規定有7天時間,交訴訟費,還要把交費票據交回法院立案庭,有的當事人可能交費後不是當天交票。在民事訴訟中,對於法院起訴時間,是從立案之日起為准,另外,法院的審結期限也是從立案之日起計算審結期限。
法律分析
通常起訴須符合下列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需提交相關證據證明法律關系,如借條或者欠條、買賣合同、租賃合同、結算清單、出庫單、送貨單、簡訊微信內容、電話錄音等相關證據。2、有明確的被告。應包含被告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和電話等基本信息。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請求的事項一定要明確,並簡要敘述事實與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流程: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熱點內容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