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角度

法官角度

發布時間: 2022-04-22 00:52:12

A. 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思維方式

法官與律師的不同點
換一個角度看,法官和律師又是「階級立場」截然不同的兩種法律職業。
中立與非中立在訴訟中,法官處於絕對中立的地位,超脫於公訴人和被告人,超脫於原告和被告,其主要工作就是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作出裁判。而律師在訴訟代理活動中,總是為其中一方的利益進行訴訟代理,處於非中立的地位。尤其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或者作為原告的訴訟代理人,或者作為被告的訴訟代理人,律師總是以被代理人的意志進行著訴訟代理活動。當事人所期望的利益最大化,也決定了律師必須以自己的法律知識和訴訟技巧來實現被代理人的最大利益。這樣的出發點決定了律師的非中立性。
多向度與單向度法官是作為中立的裁判者來審視整個案件事實,從超越當事人各自利益的立場來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因此,他的思維與律師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法官的理念是根據案件的事實情況正確適用法律。這樣必然會全盤地來考慮整個案件的情況,而不會從一方當事人的角度來考量案件事實。在許多情況下,法官甚至會將一個特定的具體案件置於整個社會的宏觀背景之下,來考慮案件的處理。而律師基於其職業特點,在訴訟活動中會從盡可能有利於被代理人的角度去理解法律的規定。法律無論它規定得多麼詳細也不可能將社會上的萬千現象加以具體規定,總會給人們以解釋的空間和餘地。而且法律作為一種規定或表述,總會因解釋不同而有所不同。作為當事人代理人的律師也就必然要利用法律的解釋空間,最大限度地為被代理人爭取最大的利益。律師作為代理人時,只能作為一方當事人的代理人,這就決定了律師在代理被代理人進行訴訟時,僅僅是從被代理人的角度,也只能從被代理人的角度來思考如何為自己的被代理人爭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他的視角是單向度的。
平衡與失衡不管是原告的律師,還是被告的律師,他們代表的都是各自當事人的利益,必然會向法官提出自己對案件法律適用的主張,盡可能以自己的法律認知去影響法官對案件的法律認知。然而在訴訟中,一方利益的受保護必然導致另一方利益的受損,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狀態是失衡的。法官必須從案件的全盤來加以考慮,他在具體案件中對於法律認知的正確實施,需要通過一種沖突來實現。這種沖突,即雙方律師代理觀點的碰撞,這種碰撞和沖突是實現法律正義所必須的。因為如果沒有來自律師的意見,法官就可能完全從自己的認識角度來理解、適用法律。只有充分了解了雙方律師的代理觀點,先從失衡的角度來看待案件的情況,然後才能達到視角的多向度,實現公平和正義,達到法律原則上的平衡。

B. 我請了律師,開庭時法官問問題是我說還是律師說

從法官角度來說他會要求你說,因為你是當事人,你的回答與實際最為相符。但是律師有可能會要求你別說,全部由他來說,當事人亂說話輸掉官司的情況也不少見。但是這種堅持太強硬的話,盡管不違法,但是可能會給法官壞印象。所以假如你打算全部給律師說的話,還不如你乾脆別出庭,除非是一些律師不能全權代理的案件,比如離婚案等。

C. 法官和律師有什麼區別

法官和律師區別具體如下: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如下: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 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D. 當法官意味著什麼

對我而言,法官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體面職業,法官不僅僅是身披法袍敲響法槌的居中裁判者,法官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威信與榮耀。在我的心目中,法官是法律的守護神與捍衛者,法官是公平正義的象徵與化身,法官是維護社會道德良知的最後一道防線。 所以,我認為,當法官就意味著沉重的責任。法官要通過自己公正高效權威的裁判,從法律的角度懲惡揚善,定紛止爭,弘揚法治,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要實現這一既崇高又平凡的目標,法官就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殫精竭慮,不敢稍有懈怠,時刻牢記法官這個稱號背後所承擔的沉重責任,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法官所擁有的這份裁判權力,是黨和人民所賦予的,必須謹慎而正確地行使,努力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當法官還意味著持久的清貧。法官秉持公平正義,維護法律權威,這就要求法官自己要做到不為權貴折腰,不為武力屈服,不為金錢美色所打動,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要忍受得住榮華富貴的誘惑,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法理信念,依法辦事,公平裁判,絕對不能拿手中的權力作為換取財富的籌碼。這就意味著法官只能依靠那份不豐厚的薪水過日子,清貧度日。也就是說法官基本上與奢華無關,只能持平常心,過著普通而平常的日子。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能夠心甘情願過著這持久清貧的日子,才能不為外界的各種誘惑所迷惑,才能平心靜氣地、理直氣壯地作出公正的裁判,才能成為一名稱職合格、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官。 當法官還意味著一定的壓力與風險。無論刑事、民事或者是行政案件,法官都要對案件作出自己的裁判。所謂法官辦案定紛止爭,定的是權益之紛,止的是利益之爭,有利益有權益,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有風險,有的人為了能夠在訴訟中變現自己的利益,或者對法官的生命進行威逼,或者對法官的慾望進行利誘。這對法官來說,無疑是可怕的誘惑和巨大的陷阱,一不小心會被拉下水或者自蹈火坑,輕者身敗名裂,重者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說法官職業充滿了風險。因此作為一名法官,要想把自己的審判工作搞好,同時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就要頂住壓力,把各種風險系數降到最低:一是保持心境平和,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潔身自好,無欲則剛;二是要堅守「三個至上」,以法律為准繩,以黨的事業為標尺,以悍衛公平正義為人生惟一要旨;三是要謹言慎行,要慎獨。一名稱職的法官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法官只有為法院和法律增光添彩的義務,而沒有往法院和法律上抹黑出醜的權利!作者單位:廣西融安縣人民法院

E. 以律師法官的角度論述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區別

兩者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不同。
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構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國參加的國際條約,但不包括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並且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法律結構不同。
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涉及的規范做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英美法系習慣用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類法律問題做專門的規定,因而,其法律體系在結構上是以單行法和判例法為主幹的。
第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得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要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英美法院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第四,訴訟程序不同。
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突出法官職能,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審員共同組成法庭來審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法官只是雙方爭論的「仲裁人」而不能參與爭論,與這種抗辯式程序同時存在的是陪審團制度。

F. 做為一名法官,感覺

小夥伴們

在你們心中

法官是一個怎樣的群體呢?

是手握審判權、裁判是非曲直?

是肩負定分止爭使命,守望法律的公平正義?

還是傳播法治精神呢?

今天,梓妹兒就帶小夥伴們去看看

咱們大桐梓的法官

在桐梓,當一名法官是怎樣的感覺?



[9:00]:一大早,桐梓法院第四法庭法官趙俊華、法官助理王帥、書記員何然來到當事人家中,對已開庭審理的建築合同糾紛案件查看現場並組織雙方當事人現場調解。





[10:00]:對於當事人來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其實是產生分岐的根本原因。





[11:00]:花兩、三個小時說一個事,從雙方的角度出發,或從社會總成本去分析,趙俊華希望能為雙方找到一個中間平衡點。





[12:20]:不放棄調解,從當事人的至親入手,矛盾的解決似乎出現了一線希望。





[13:30]:吃過中午飯,趙俊華、王帥一行到花秋鎮青山村開展幫扶工作,正遇上一線指揮部指揮長到村指導工作,便向指揮長匯報幫扶及法制扶貧工作情況,借村裡電腦再核對貧困戶信息。







[14:00]:每過一兩天,到貧困戶家裡走一遍,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常態。

每次都會關注貧困戶的生活情況,一次次的親力親為,終於打動對方,主動打掃自己的院壩。



[14:30]:收到其它案子的當事人詢問電話,不厭其煩地進行解釋,面對一次次的反復詢問,趙俊華依然溫和的和對方溝通。





[15:00]:政策宣傳,法制教育,在走訪的同時進行,趙俊華對每一戶的家庭情況都了如指掌。



[16:30]:輾轉又到克勤村,找到早上案子的當事人,繼續協調,但案子背後的變化讓協調變得更加的難了。













[18:00]:高橋周市村鄰里建房的糾紛,同家族的親人也選擇法律訴訟,為當事人送達傳票的同時,也是協調的時間。



[19:20]:作為花秋法庭唯一的員額法官,所有的開庭都由趙俊華審理,開庭的案件已經排到了8月份。



[19:30]:一天的奔波還是不能處理完當日工作,只能通過電話與案件當事人進行溝通,希望能促成調解,為當事人早日解決矛盾,而此時他還沒吃晚飯。

G. 法官拒絕「打招呼」遭同鄉殺害,如何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待這件事

湖南長沙天心公安分局文源警方收取群眾稱,文源街道某小區地下車庫有人被刺傷。接警後,民警第一時間來臨現場,被害人周春梅(系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女,45歲)已無人命體征。民警在當場將犯罪嫌疑人向某(女,44歲)抓獲。經查明,向某與周春梅系同鄉關系,向某因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詞訟,請周春梅為其送信兒被拒而心生恨意、故行凶作案。現在,犯罪嫌疑人向某已被局子刑事拘留,公案正在偵辦中。湖南高院公布周春梅法官公正無私、卻飽受睚眥必報導致自己被殘殺的情況通報。對周春梅法官的不幸遇難象徵沉痛誌哀,對其家人意味著誠摯犒賞,對兇殺法官的犯罪行為表示極大義憤和強烈聲討。

近年來,趁著司法扶貧助困愈發變的非常困難,法官權變保持面臨更大的壓力。法官手握法槌,侍衛法度,卻也屢次被誤會、被凌辱、被漫罵,乃至被造謠、被盯住、被脅迫,血肉之軀拒諫飾非侵越,聲譽不容污辱,衷曲不肯外泄,這本身是我們理應抱有的權利。誓言正義者,更決不會無緣天公地道。悲痛欲絕里頭我們信從,殘恨優秀法官的橫行,決然倍受依法嚴懲;凶徒的卑劣,絕不會使我們放棄公正司法的堅定決心。因此,我們國家應給依法履職的法官充分保護,也要讓她們有免受財險的保障。

H. 作文 「給某人的一封信」法官的角度 常回家看看

我是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給您寫這封信的。今天,我要向您檢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我的媽媽。她在對我的教育中竟然使用了我非常推崇的孫子兵法里的「三十六計」!現在我要把他對我的所作所為昭示天下,讓天下所有的小學生一起來審判她。

I. 從法官職業倫理規范落實的角度談談如何做一個稱職的法官

從法官的職業理倫理規范落實的角度,做一個稱職的法官:法官就是需要熟悉法務知識,熟悉法律條款,秉公執法,按法律辦事,避免冤假錯案。

J. 從法官的角度告訴銀行人做業務應該注意什麼,也許有用

很多來銀行都在用制式合自同,經法律合規部審閱過的,一成不變的用上幾年都不更換相關條款,資產類營銷人員多半用制式合同無任何附加條款的與客戶履行了協議,好的客戶沒有合同一樣不違約,所以為了防止那些不善的人,合同條款要設置嚴密,盡可能的對附加條款進行修訂,羅列一些有指導意義的、有邏輯的、有勾稽關系的附加條款,對合同未盡事宜進行著重描述,這樣法庭上打官司避免沒有根據,找不到根兒,沒有依據的訴求是耍流氓。

如果一個銀行所有的制式合同中都沒有在附加條款增加相關文字,那麼這家銀行的風險意識是有問題的,同理,一個客戶經理手中的貸款也是如此,那麼多筆貸款,必須要有帶附件條款的合同,這才會是具有起碼的風險意識。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