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釋放
⑴ 檢察院起訴判刑一年緩刑一年半,法院可以直接判無罪釋放嗎
是不可以的,在檢察院判處緩刑後,只有上訴才能為其無罪辯護,這個取決於二審是否支持上訴請求或者維持原判。如果上訴請求得到了支持,才可以宣告無罪。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社區矯正機關在一定的考驗期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如果沒有再犯罪或者發現漏罪的,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對於判決緩刑後怎麼改判無罪,分為兩種方式:如果原判決尚未生效,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如果原判決已經生效,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如果符合再審條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申請再審。緩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會上考察改造,不予關押執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權,並且這種權利是從判決確定之日起開始的,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開始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⑵ 刑事案件開庭判緩刑是當天釋放嗎
【法律分析】:緩刑當天不能釋放;只是法院判無罪的,可以當天釋放。法院宣告緩刑以後,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並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後,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了。緩刑的執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緩刑後交有關機關執行。由於各國司法機關的體制和緩刑的內容不同,執行的機關也有區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原審法院或其委託的其他法院負責緩刑的執行。法院內設專門的執行法官或緩刑監督官,罪犯應定期與緩刑監督法官聯系,報告情況,這一類占絕大多數。另一類是由特設的保護觀察機關執行,由原審法院指導。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設有這樣的機關。此外,我國的緩刑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百五十五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並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⑶ 法院宣判無罪釋放最快多長時間可以放人
既然已經宣判無罪釋放了,就應該立刻放人,就不存在需要多長時間了。
如果法庭結案無罪釋放,庭審結束後派出所就可以立刻放人了。
⑷ 當庭宣判緩刑後多久可以釋放
可以當天釋放。
法院宣告緩刑以後,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並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後,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有關緩刑的規定:
第五節緩刑
第六十七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六十八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九條對於反革命犯和累犯,不適用緩刑。
第七十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交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如果沒有再犯新罪,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銷緩刑,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⑸ 法院對哪些被逮捕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1、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2、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3、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對被羈押的被告人需要變動強制措施或者釋放的,應當將變動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檢察院建議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建議後10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二百二十七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第八十六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⑹ 被法院判無罪釋放,關押期間對當事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
如果是一審法院判決無罪,關押期間的損失由公安機關負責賠償。
如果是一審法院判決有罪,而二審法院判決無罪,關押期間的損失由一審法院賠償。
⑺ 緩刑人員要被法院宣告釋放了怎麼辦
法院宣告緩刑後釋放手續,犯罪嫌疑人需要攜帶執行通知到司法局去報道,司法局出具報道但後,攜帶報道單到具體經辦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區矯正就可以了。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六條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⑻ 判完刑以後是當庭釋放還是要過段時間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對被判處緩刑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並立即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處罰,被告人在押的,應當在宣判後立即釋放。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決定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被告人的,應當立即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8)法院判釋放擴展閱讀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三十六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罪犯,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宣判時,應當書面告知罪犯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期限和不按期報到的後果。判決、裁定生效後十日內,應當將判決書、裁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送達罪犯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時抄送罪犯居住地的縣級人民檢察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參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10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3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參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五條,對於適用社區矯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時或者在其離開監所之前,書面告知其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時間期限以及逾期報到的後果,並通知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在判決、裁定生效起3個工作日內,送達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假釋證明書副本等法律文書,同時抄送其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法律文書後,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送達回執。
參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七條,司法所接收社區矯正人員後,應當及時向社區矯正人員宣告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有關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社區矯正期限;社區矯正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被禁止的事項以及違反規定的法律後果;社區矯正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權利;矯正小組人員組成及職責等有關事項。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矯正小組成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到場,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參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十五條,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1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1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3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⑼ 法院判無罪會立即釋放嗎
法院判無罪會立即釋放。無罪釋放是司法機關宣布在押人犯無罪並解除其被拘禁束縛的狀態,恢復其人身自由。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安機關對於被拘留的人以及經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各自決定逮捕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均須立即釋放,並發給釋放證明。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