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密封條
A. 法院封條用什麼膠貼上去
首先要看封條的材質,如是硅膠使用3009硅膠,只要3分鍾就可以了;普通能材質的使用ab膠就可以了,但要壓住幾分鍾即可。
有效物質:≥90%剪切強度cm2: 35Mpa。
色澤:透明粘度:100-300cps。
耐溫:-50-100℃執行標准:SGS。
粘接定位時間:5-8s完全固化時間:6h。
電子封條:
外觀上,「電子封條」延續了傳統封條的樣式,用硅膠製成,通過3M膠固定在門上,既不易脫落,也很難撕毀,便於不同場合的張貼,也可保證重復使用。同時,封條上標注著「秦淮區人民法院封條」等字樣,保持了封條的司法震懾力。
「電子封條」與傳統封條的最大區別在於中間的神秘盒子,裡面安裝有感應器、揚聲器和攝像頭,當有人靠近,即會發出提示音「請注意,未經人民法院允許,不得擅自動用、毀損人民法院扣押的財產」。當有人觸碰或企圖破壞封條時,他會自動發出警報並拍下觸碰者的照片並錄制10秒左右的視頻,並及時發送至承辦法官手機。
B. 法院貼封條會提前通知嗎
根據相關規定,貼封條前可以不用通知當事人。查封房產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經法院允許,查封期間房產可繼續經營。房子被法院查封,仍然可以繼續住人。 法院很少會對查封的房屋貼封條的。即使貼封條,拍過照片存卷後,就可以立即撕掉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九條 查封不動產的,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並可以提取保存有關財產權證照。
第十二條 查封、扣押的財產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不宜由被執行人保管的,可以委託第三人或者申請執行人保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九條 查封不動產的,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並可以提取保存有關財產權證照。查封、扣押、凍結已登記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得對抗其他已經辦理了登記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行為。
C. 房子被法院貼封條,要封多久
最高來人民法院關於人自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D. 法院封條的規格是怎麼樣的
法院封條沒有具體的格式要求,也沒有固定的尺寸要求。
封條一般情況是文字均為豎排書寫,封條必須使用白紙,字體:黑色宋體加粗。封條上應當註明查封日期和期限,以及執行法院名稱,並加蓋公章。
一般封條尺寸:大封條長38cm、寬11cm,小封條長30cm、寬7cm。
一般法院封條格式如下:
某某人民法院(空格)封
年 月 日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封
2015年9月17日
如果查封有公告期的,則在封條旁邊粘貼公告。
E. 法院封條 尺寸是多少
具體沒有規定尺寸,更沒有沒有固定的各式,
一般情況是文字均為版豎排書寫,封條必須使權用白紙,字體:黑色宋體加粗。封條上應當註明查封日期和期限,並加蓋公章。 封條尺寸:大封條長38cm、寬11cm,小封條長30cm、寬7cm。
F. 人民法院貼封條一般都是怎麼回事
人民法院貼封條一般情況下就是被執行財產封存,保護債權人利益或有贓物嫌疑等。除此之外其他行政執法部門如檢察、公安、稅務稽查、質量監督、環保監查、工商管理、葯食監管等部門也可以執行封條封存。
G. 法院貼封條的房子是否可以繼續使用規定
法院貼封條的房子經法院允許可以繼續使用。查封不動產的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繼續使用對該財產的價值無重大影響的,可以允許被執行人繼續使用。
【法律依據】
《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七條
查封不動產的,人民法院應當張貼封條或者公告,並可以提取保存有關財產權證照。查封、扣押、凍結已登記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得對抗其他已經辦理了登記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行為。
第十條
查封、扣押的財產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不宜由被執行人保管的,可以委託第三人或者申請執行人保管。由人民法院指定被執行人保管的財產,如果繼續使用對該財產的價值無重大影響,可以允許被執行人繼續使用;由人民法院保管或者委託第三人、申請執行人保管的,保管人不得使用。
H. 法院貼封條貼錯了違法嗎
貼封條不是只有法院貼,其它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況下,也可以貼封條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九條,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二十二條,查封、扣押應當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其他任何行政機關或者組織不得實施。
(8)法院密封條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十六條,行政機關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第十七條,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實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
(二)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實施;
(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四)通知當事人到場;
(五)當場告知當事人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
(六)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製作現場筆錄;
(八)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
(九)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程序。
第十九條,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第二十三條,查封、扣押限於涉案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不得查封、扣押與違法行為無關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當事人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已被其他國家機關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復查封。
第二十四條,行政機關決定實施查封、扣押的,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製作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決定書和清單。查封、扣押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據和期限;
(三)查封、扣押場所、設施或者財物的名稱、數量等;
(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拓展資料】
查封、扣押清單一式二份,由當事人和行政機關分別保存。
第二十五條,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延長查封、扣押的決定應當及時書面告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對物品需要進行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間不包括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應當明確,並書面告知當事人。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第二十六條,對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查封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可以委託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處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損失,行政機關先行賠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因查封、扣押發生的保管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I. 法院封條可以撕掉嗎
【法律分析】
撕掉法院封條不犯法,屬於妨礙司法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依法可處罰拘留或者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