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掉到法院
① 到法院起訴,流程要怎麼走啊,請各位大蝦幫忙!
具體流程如下:
1、去法院起訴,首先得寫起訴書,並提交給法院。
2、然後向法院提交資料,包括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等證據的復印件。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4、法院在提交完材料與你手續都辦完的情況下會判定,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6、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1)如何掉到法院擴展閱讀: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宵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
在中國,刑事案件的起訴,主要是指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只有對告訴才處理和其他不嵩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檢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單位。
民事訴訟法中的起訴,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法院予以審判保護的訴訟行為。
刑事訴訟中的起訴,指享有控訴權的國家機關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指控的內容進行審判,以確定被告人刑事責任並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訴訟活動。
人民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是以公訴機關或者當事人的起訴為前提,如果沒有人起訴,法院對任何案件都不主動審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訴,同意進行審理,稱為受理。起訴的成立,標志訴訟中審判程序開始。
② 我在司法局工作 國家公務員 行政編制 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律師資格證書,我想調入法院怎麼掉呢,什麼程序
找關系,只要法院一把手要你就可以了,然後填寫幹部調動表,組織部和政法委同意,最後到省高院備案即可
③ 判決書掉了,要怎樣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呢
強制執行,是指已生效的判決,沒有被有關的義務承擔方按期、或按判決書所記載的內容執行。在這種情況下,判決書上的權利享有方,就可以到人民法院,按法定的程序,申請法院執行部門,運用國家強制力,代為強制執行。使生效的判決,從應然變成實然狀態。
一般來說,申請強制執行的,適用在民商事判決中。時間上是有要求的:
(1)一審判決下發後的15天後。因為15天內是屬於上訴期,如果沒有人上訴,那麼第15天後生效,如果沒有履行的,相對方得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這項權利的有效期是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年內。
(2)二審法院作出生效判決之日。因為我們是實行二審終審制。對於二審判決,不存在上訴期。只要其判決作出,即生效,當事人不去按判決書履行的,相對方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有效期是判決之日起二年內。
對於不執行方,如果存在足夠的惡意,對於判決等,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能還會追究刑事責任,涉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④ 勞動糾紛去法院起訴要如何走流程
1.勞動爭議案件有前置程序,即先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回。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答以在收到仲裁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裁終局的案件,用人單位不能起訴,只能申訴)。超過15日沒有起訴的,仲裁書發生法律效力,等同於法院判決書。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向法院起訴的程序:持仲裁書、仲裁委員會的送達回證、民事起訴狀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起訴訟,然後按法院的指示進行。
⑤ 從材料送到法院起到開庭的步驟有哪些
訴訟指南
法院進門七件事 :說白了,打官司就是這七件事
第一件事:立案
去法院打官司的第一個程序就是立案,你准備了案件材料,只有遞進了法院設立的窗口,才會產生作用。起訴、反訴、申訴、上訴、申請執行,都是需要立案的。這些程序的啟動,必須經過第一關的審查。立案一般是形式審查,即查看你的文件是否符合相關的程序要求,立案庭的法官有時也會對案子的實體問題,你和他們解釋解釋就行了。立案的程序是:
(1)遞交材料。
任何一個法院都會設置立案庭,專門弄一個大廳來接待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即便是條件艱苦的法院,也會設置一個辦公室。你的材料要從這里遞上去,然後層層審批到達主審案子的法官手裡。立案的材料一般有文書、基本證據、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函或者其他身份證復印件什麼的,總之,你在立案前,這些東西要准備3份以上,一份給法院,一份留自己,其餘的是對方的,如果你就准備了一份狀子,可能會在開庭時找對方借了,那不鬧笑話才怪。
(2)計算費用。
如果你的材料能夠通過形式審查,而你的案子又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你的材料會被立案庭收取,這個時候,你還不能走人,因為你還要交訴訟費的。訴訟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兩種。很多法院在收取案件受理費後,還要加收其他訴訟費。一件收取50塊錢的人身損害案,可能要收其它訴訟費400塊。因為受理費必須進財政專用帳戶,而其它訴訟費則不必。你可能還要繳納郵件送達費40元,但實際上送達的時候一般是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來法院取文書,你如果在年尾去立案,或者你運氣太好,你說不定還會要被收取有關報紙的訂閱費,但你可能永遠收不到那份珍貴的報紙。如果你夠水平,有些費用可能在案件結案時,被判決由對方支付。如果你申請了財產保全,那要收費,證據保全,也要收費,反訴,要收費,現在我了解的情況是,執行案件可以不預先收費,但還是要在執行終結時收取執行費和實際執行費。你可能在立案的時候,就計算好要繳納的訴訟費,但你不要太在意這個計算,很多時候,在立案庭的法官計算出來的費用會要超出你的預算。怎麼辦?交吧!!
(3)填寫表格。
在立案的時候,你可能會被告知要填寫一疊材料,有當事人情況表,有送達地址確認表,有法官監督卡,有證據清單,有財產清單等等。我建議你每項都填寫清楚,尤其是當事人的電話號碼,否則,你可能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止一次的前往法院補充這個補充那個。
(4)收取立案文書。
既然已經進來了,就不忙著回去,你還要收取一些重要材料。一般是《案件受理通知》、《訴訟風險告知書》、《舉證通知書》、《庭前會議通知》等等,這些文件,我建議你仔細閱讀,因為在一些你不經易的地方,有些重大的信息。受理通知意味著你的案子進入了一審程序,從那天起,人民法院原則上要在不超過3-6個月的時間內搞定你的案子;訴訟風險告知在於提醒你案件中有些責任是你的,人民法院可不保證你能打贏你認為有道理的官司,這個文件有點像「米蘭達警告」,如果人民法院不告知你訴訟風險,有可能會是程序錯誤。舉證通知很重要,它提醒你在法定的日期內提交答辯,如果你是被告代理人,你錯過了期限,則錯過了反訴權利、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這可不是鬧者玩的。不論你是原告還是被告代理人,你都必須在舉證期限內提供案件的證據,否則,對方代理人是不會對你臨時提交的你認為是最關鍵要最後拿出來作為殺手鐧的證據進行質證的。
這些文書,建議你收好,雖然它們印刷質量很差,也不要丟掉了,它們是你案卷里的必備材料。
(5)立案有竅門。
不是每一個案子都能夠在立案庭被通過,如果你希望你的案子被法院受理,請不要和立案庭的法官爭執以顯示你的辯論水平,和他們講講道理,翻翻規定就行了。疑難的案子,他們會在一定的時間內通知你是否受理,如果不能受理,建議你讓立案庭作出不立案裁定,這個裁定你是可以上訴的。有些根本就不屬於這個法院管轄的案子,你一定要讓他們受理,你可能只能靠你的老師去搞定了。
第二件事:閱卷
你如果是個被告代理人,在被告收到了應訴通知書和文書傳票以後。閱卷時會有些工作和注意事項,我慢慢和你說。
(1)聯系法官。
你收到的文書上肯定會有法官的電話號碼,在你准備去之前,請你告知法官,沒有人天天會在家裡等你去閱卷,如果你不願意辛辛苦苦從河東趕到河西,坐個把小時車最後在法官門上碰了個壁而心情沮喪,建議你先和法官聯系,說清楚來意,請他們給你配合。
(2)遞交文書。
你一定要帶著自己的證件和授權委託書,你是助理,你的事務所會給你辦一個實習律師證,這個證不能辦理刑事案件,也不能以這個證來證明你是個律師。你應該在進門後出示你的證件,除非你認識這個法官,你的授權委託書,以及事務所的函件應該在閱卷時提交給法官,以顯示你有資格查閱本案的案卷。如果你有意識,你應該給法官遞交你的名片,讓他在有事的時候找到你。你還可以很厚臉皮的請法官告知你他的手機號碼,以方便以後的聯絡。
(3)摘錄、復印案卷文件。
如果你去的法院沒有復印設備,你只好用手去抄寫案卷的內容,大多數條件下,你可以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復印案卷中的文件。如果對方在舉證期限內有新的證據,你可以要求法院給你提供一份副本。你很有必要留心對方在這個案子中是否聘請了代理人,代理人是何方神聖,這有助於你和你的老師在研究案情的時候綜合考慮,說不定那個律師是你老師的師兄弟,或者是弟子,這個就很重要了。
(4)閱卷時的注意事項。
閱卷只是個很小的工作,但有很多注意事項:未經過允許,你不要好奇去翻閱法官辦公室別的案子的卷宗,讓法官覺得你可疑;你不要拆撕案卷;二審案卷可能會有附卷,附卷有時是法官評議的記錄,這是工作秘密,沒有經過他的允許,你絕對不要去看,否則你會為你的好奇付出代價;沒事不要打聽法官對案子的看法,案子還沒有開庭判決,就是有看法,他也不能告訴你,況且他又和你不熟。
第三件事:遞交文書和交換證據
一個案子進入法院,不管你是兩者的哪一方代理人,你都會有很多文書和證據要遞交和交換的。我先說說原告代理人在這件事上的事項:
1.原告的事項
你是原告代理人,恭喜你,你把人家給告了,心理上占盡了優勢。但僅此而已。原告在訴訟中要做的工作準備要比被告多,任何一個程序或者文件的紕漏都可能導致案件全盤崩潰。千萬不能將狀子丟在法院然後就去睡大覺,現在的法官才不會替你整理證據尋找法律依據,你稍有差池,對不起,駁回你的訴訟請求。
原告的文書:
原告的文書有:起訴狀、變更補充訴訟請求申請書、追加當事人申請書、財產,證據保全申請書、司法鑒定申請書、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延期舉證申請書、證據清單以及證據證明事項的說明、如果覺得打不過對方或者雙方調解解決了糾紛,那麼就有撤訴申請書。等等等等。這些文書都是由你去撰寫,並且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遞交給法庭。很多文書,都有其格式,我可以在文後給你介紹幾種不常用的。請你在撰寫這些文件之前先認真仔細的考慮你要表達的事項,也不要寫得文縐縐的,意思清楚,格式正確就行。
原告的證據:
在舉證期限屆滿前,你要記得向法庭提交證據,如果不能夠及時提交,也要向法庭申請延期。否則,那沒有哪個被告律師願意正眼看你臨時提交的證據。你給法庭提交的證據應該有證據清單,如果你夠專業,你還應該向法庭說明每一個證據的證明事項。證據要准備兩份,以便於交換,否則,你也可能會被要求復印副本而四處尋找復印社。如果你遞交了一疊你和你的老師取到的證人筆錄,那我建議你准備將證人名單交給法庭,說不定對方律師會對你的證據真實性提出異議,要求證人出庭作證。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作為證據,建議你在當事人給你的一疊幾十上百年的文件里仔細的尋找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情況的材料,賠償案子里,你不要煽情地將原告的血衣、斷掉的指甲,毆打原告的棍子等這些恐怖的東西以及照片拿過去做證據,我見過這樣的東西,那些東西除了讓主審法官發瘋外,你得不到任何正面的反饋。
2、被告的事項
如果你是被告代理人,我也恭喜你,你終於被人告了!要是過去的縣官審案子,他們會說:你要是有道理,哪個會吃飽了跑到衙門里告你,先吃一百棍子!但你不要急躁,被告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法治昌明,明鏡高懸。
被告的文書:
被告的文書有:答辯狀,反訴狀,對原告的起訴,你總會有些要說的吧。可能你的當事人恰好也要找原告算帳,一直沒有借口挑起,正好,這次可以借原告起訴來反訴了。管轄異議申請書、延期舉證申請書、追加當事人申請書、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證據清單以及證據證明事項的說明等等文書,我想在這里重點說明下管轄異議申請書。
管轄異議申請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相信,原告一般都會選擇在自認為對他有利對你不利的法院起訴,因為他可能在這個法院或者有同學有朋友有熟人有他們認為的便於解決案子讓你輸得很慘各種各樣的關系。如果你恰好不想讓他得逞,也不想馬上解決案子,那麼,你會認為這個是整個民事訴訟程序里對你是個最友好的程序了。只要你覺得有些不對,你都可以申請管轄異議,雖然被駁回的情況十有八九,因為這個程序可以上訴,所以,訴訟的節奏會被打亂,訴訟的期限會被拖延至少2-3個月時間,對方當事人的心態可能會出現波動。但這個程序可不能不分場合地使用,對於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案件,你是不好提出管轄異議的,這樣會讓主審法官輕視你的水準不屑你的人品,任何權利均是不可以濫用的。
被告的證據:
凡是屬於可以證明與原告主張的事項相反事項的證據,都是屬於你的證據。你都有必要對它們進行收集和歸類。你收集證據的目的性很強,主要是針對原告的主張,比如,原告要求你償還欠款,而你卻有已經付款的憑據或者原告的收條;原告需要證明你違反合同,而你卻有不可抗力的依據;原告主張你賠償損失,而你的證據卻顯示原告的損失來自於對產品功能的誤解,自己存在重大的過錯;原告要求和你解除合同,而你卻持有原告有在先不履行合同的證據。等等等等。你的證據應該支持你的抗辯理由,否則就不能給原告迎頭痛擊。如果你的證據恰恰證明了原告的主張,我估計你不僅僅會輸的慘兮兮,也會被老師罵得傷心兮兮。
證據交換後,請你仔細研究對方的證據和自己的證據,尋找對方的紕漏和自己的弱點,不能僅僅就將這些東西收起來交給老師,認真的研究尋找對手的失誤,能夠讓你更快的成長成熟。
第四件事:庭前程序的啟動
不管原告被告,起訴之後,開庭之前,還有很多庭前程序可以啟動,這些程序的熟練運用與否,能夠顯示你是否具備專業能力,有時能夠影響訴訟的進程甚至判決的結果。
財產保全程序
如果你提起的是一個合同違約、賠償、侵權方面的訴訟,你擔心對方可能會是個賴帳不還信譽很差當事人,他可能會將財產轉移變賣干凈,讓你竹籃打水,或者你擔心判決以後得不到很理想的執行效果,或者你只是想向對方顯示下法律的權威,你都可以在訴訟程序提出前申請財產保全程序。這個程序是個有點象台灣「法院」的「假扣押、假處分」程序,能夠給對方很大的威懾,一個賬號被凍結,財產被查封的被告,除了老實應對訴訟,是掀不起風浪的。但財產保全程序你必須督促法院給你執行,如果你不能提供對方的財產線索,賬號,很多法院可能就發一紙空裁定,增加你的辦案成本而已。如果你不能為你保全的財產提供擔保,法院連這紙裁定都不會給你。
案例:
我有一個律師朋友,他做的業務是受銀行委託,追索當事人購買車輛和工程機械後的不良貸款。當收到銀行的車輛機械的拖延還貸記錄,他的團隊中就有人員立即在所在的城市或機械設備可能所在地尋找相關的車輛和機械。如果發現蹤跡,他們一邊會蹲點守候或者跟隨車輛的行蹤,一邊會立即和法院執行局法警以及辦案法官聯系,等他們趕到現場,立即由這些人扣押車輛和機械。他們比較成功的案例是在幾千公里的城市扣押了幾台作業中的大型挖掘機,並用平板車從幾百民工圍著的工地上將那些鐵坨坨運回來。這個行動,動用了一個區法院法警隊的全部成員。這種案子只要能夠保全到財產,百打百贏。
原告還可以根據案情啟動證據保全程序和先予執行程序,但這些程序的運用不是很普遍。
管轄異議程序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相信,原告一般都會選擇在自認為對他有利對你不利的法院起訴,或者將本來應該上級法院審理的案子在下級法院立案,以避開二審出現對其不利的情況。他可能在這個法院或者有同學有朋友有熟人有他們認為的便於解決案子讓你輸得很慘各種各樣的關系,而你恰好不想讓他得逞,也不想馬上解決案子,那麼,你會認為這個是整個民事訴訟程序里對你是個最友好的程序了。只要你覺得有些不對,你都可以申請管轄異議,雖然被駁回的情況十有八九,因為這個程序可以上訴,所以,訴訟的節奏會被打亂,訴訟的期限會被拖延至少2-3個月時間,對方當事人的心態可能會出現波動。但這個程序可不能不分場合地使用,對於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案件,你是不好提出管轄異議的,這樣會讓主審法官輕視你的水準不屑你的人品,任何權利均是不可以濫用的。
案例:
我曾經作為一個案子的被告代理人參與訴訟,原告是一個商業銀行,我的當事人為一個企業,該企業在銀行貸款100萬元,加上幾年的利息共計120萬元左右未償還。而該銀行的案件一般有一個區級法院的某個固定的法官審理,他們一批可以起訴20個當事人,我的當事人不幸在列。而我查閱了本省高級法院發出的確定級別管轄權的通知,該區級法院的只能審理100萬元以下標的的案件。於是,我提出了管轄權異議申請。最後,區級法院將案件移送到地區中級法院,並在3個月後開庭。而後,其它被告均紛紛提出管轄異議,該商業銀行為協調案件,最終撤銷訴訟,並同意貸款延期。
同樣,被告在庭前也可以啟動反訴程序、重新鑒定程序,追加當事人程序等等。
第五件事:開庭
案子終於走到開庭的程序了,作為原告,這意味著被告的所有阻撓拖延的程序均已經結束,而你不同意和他在庭前達成和解。作為被告,則意味著庭前的所有努力均已經終結,你只有在庭審時和對方一較高下。
民事案件的開庭程序在N多的教科書中都寫得明明白白,我的目的是從實踐的角度談談你應該注意的些事項。
(1) 庭前准備要充分。
有些律師會在開庭前10分鍾才看看案卷,有的律師連案卷都沒有,要臨時借書記員的文書去復印。開一次庭,最長也就3個小時,而這三個小時,你可能要不停的發言,翻資料。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可能會被法官和對方律師的一個問題給問得目瞪口呆,也可能找遍全卷也沒有發現你要闡述的某個問題的摘要。因此,我一般是將要講的內容列成一個備忘錄,將要舉證的文件列成一個清單,文件上用小貼紙標記。准備充分是贏得案子的一個重要條件。
(2) 法庭調查要條理明晰。
法庭調查是個關鍵的階段,所有案件事實均需要在這個階段查明。法官有的時候會反復的從辯論階段返回調查階段,那是因為有些事實沒有查清,而你在辯論中卻將它作為事實去引證。法庭調查階段時,你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對自己證據的陳述說明以及對對方證據的揭露駁斥上。所謂的質證,就是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進行論述。對於有證人證言作為證據出現的情況,建議你一定要提出必須證人出庭作證。你不必引用法律,展開議論,那是下個階段的工作,否則法官會一次次打斷你,並威脅你退出法庭。不過,遇到可以沉重打擊對方的機會,你也可以不用顧忌法官是不是真的趕你出去,再說,真的趕你走,他的庭也開不下去了。你也不要放棄詢問對方的機會,並在庭前准備好問題。很多律師沒有問題問對方,其實是對自己訴訟權利的放棄。當然,你的問題應該緊扣案件,確實沒有問題就不要亂提問。
(3) 辯論階段要到位。
我們的法庭還沒有真正的採用抗辯式的庭審方式,審判長主導著庭審的進程,他注重的是事實和證據,而不在乎律師是否牙尖
嘴利,雄辯滔滔;同樣,他也是個有自尊的人,不需要你從法學理論上對他進行再次的教育,你的功底或者還夠不上向他普及某種理論常識。所以,你在撰寫代理詞的時候,你不用沒話找話的說明合同的概念或者揭開公司面紗的理論,你用不著引用你大學教授某本著作上的一個理論,除非你願意被他怒不可遏的制止發言。有些學究派律師在很多法庭上不吃香,就是因為他們太喜歡搞些理論的大道理來搪塞事實和證據的不足。你要說的是事實和證據以及基於這些事實和證據所產生的法律後果。辯論用不著太多輪次,重復的話法官會制止你。也不是每個辯論都會針鋒相對的,你如果沒有辦法找到對方的破綻,你自說自話也行。關鍵的是,你要通過辯論闡明自己的主張,能夠反駁對方主張當然好,如果不行,也不要強辯、詭辯和狡辯。
你最好做好結案陳詞。這個程序可以讓你全面的闡明你對案子的觀點。時間不要太長,3分鍾就好。這個程序很多律師都放棄了,其實很可惜。
(4) 做好調解的准備。
幾乎沒有不可以調解的案子,在民事訴訟領域里,法律的目的其實不是分清是非而是在於平衡利益。調解可能會貫穿整個訴訟過程。因此,在庭前,你應該徵求當事人對調解的意見,並闡明案件調解對各方的利弊,讓當事人作出選擇。
如果你的代理許可權不是特別授權,你不能代理當事人簽訂調解文書。即便你有合法的授權,你在決定使用這些可能導致當事人重大權利變化的權利時,一定要事先徵求當事人的意見,以顯示你是個成熟的律師。我在調解時,遵循的是絕對不自作主張的原則,任何一個決定,均和當事人溝通,聽取其意見。這是對當事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執業風險的控制。你如果第一次得到特別授權代理,不要興奮,你的「權力」越大,你的責任也越大。
第六件事:補充文件、簽署文書
補充文件
開完庭,不代表你就沒有工作要做。在庭審過程中,實習的書記員可能在津津有味地聽你和對方律師講述著各自的故事,而忘記了在記錄上寫一個字,你也可能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說到位,比如,你可以在庭審時告知法庭,庭後你將書面訂正質證意見並提交法庭附卷。你也可能還有些反證的證據需要舉出並在下次開庭時使用,你可以在庭辯時,告知法庭將整理提交書面的代理文件。總之,你應該在庭後3天內將你認為要補充地文件交給法庭主審法官。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對某些專業問題寫出法律意見書。
簽署文書
任何一個案子的審判結束後,法庭會根據情況製作出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要求嚴格的法院,每一個案子結案都會有一個宣判程序,兩者以及其代理人都會出席,審判長會起立宣讀判決書全文。當然,我也在辦公室收到過法院郵寄來的文書,而我的辦公室離法院僅僅一公里之遙。
你收到或者代為收到的文書,請在第一時間送達給當事人,因為只有他才承擔判決的後果,享受判決確定的權利。你絕對不能因為敗訴而將文書扣在手裡14天,在上訴期屆滿的前一天才不得不拿出來,除非你想測試下當事人的音量分貝。沒有哪個律師能夠打贏任何一個案子,執業的前幾年,你的勝訴率不高只能說明你的經驗有待提高。輸了就承認,這可是人品問題。
第七件事:執行
不是每個判決都能執行。
你有幸贏得了訴訟,在所有的審判程序全部結束之後,你有必要請法院兌現他們對你當事人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可不是銀行承兌匯票,一定能夠兌現的。你絕對要改變判決就一定會得到執行的天真想法。訴訟的風險不單純體現在勝敗難以預測上,也體現在即便勝訴法院卻無法兌現它的文書上。到了執行階段,你會體會到財產保全程序的重要性,並且為當初沒有申請保全而懊惱不已。
你不要忘記申請執行,即便有可能沒有辦法執行到位。
執行的程序
最高法院對於執行下發過很多的司法解釋以及指導性文件。你應該認真研究。我要說的是,執行程序中你要和法官配合的問題。
申請執行是不需要付費用的,因為被執行人會在執行終結時支付。但是,如果你不要認為將執行申請仍在法院,執行官們就可以完全地將標的執行到位。先不說你的案子沒有經過某某領導的批示督辦,執行官會將這個案子壓在他桌子上厚厚一堆案卷之下,如果你不向他們提供可執行的財產線索,這個案子說不定就執行不下去。還有,你案子的執行標的小,執行難度大,執行官說不定就忘記還有這么個案子在手上。
我最近執行終結了一個案子,一個中級法院的一審案件,標的只有3萬元。從執行立案到執行終結,用了5個月時間。先是執行人員出差,立案1個月後才發出執行通知書,對方不予理睬。然後他們接著在全國各地巡視出差,等他們走遍全國各地後的第3個月才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當事人照例不予理睬。我被不止一次的指責沒有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而我卻曾明明白白的告知執行官,被告的工廠每天在冒煙,銀行的進出每天都有幾萬。當我打了N多次電話,跑執行局N多次後,最終在第5個月的時候取得執行財產時,我被告知,你的案子太小,他們太忙。但我除了感謝他們,半天說不出其它話。案子太小,確實是我和當事人的錯。
我舉這個我的案子要說明的問題是,執行是沒有終結的時限的,你除了和法官配合外,不能對他們的工作進度提出任何不滿,否則你的案子興許就執行不了。你要提出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並且是非常容易的執行的財產,如果是個大型的設備,或者是個車間,或者是塊廣闊並茅草叢生的地,那我先建議你不要著急,那些東西沒有腿,然後你查查是不是已經抵押掉了,然後讓當事人准備足夠支付執行局出動半支法警隊和評估拍賣的費用。
這個是在微信上看到的,應該對你有幫助。
⑥ 身份證掉了怎麼進法院
法律分析:一般來說身份證掉了就不可以進法院了。要及時去掛失並補辦身份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二條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⑦ 如何到法院起訴別人
1.訴前准備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打官司前需要做那些准備?
1、准備證據、資料
要准備雙方的身份信息,這樣法院才能確定當事人並發送傳票。自己的話,准備好身份證復印件即可。
至於對方的,如果能拿到身份證號碼或復印件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拿不到,則需提供具體明確、足以使對方與他人相區別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然後咨詢立案庭能否幫忙查詢。
身份信息找齊了,還要准備證據。比如借條、轉賬信息、要債簡訊、借錢時在場的其他人等等能確定雙方之間存在債務關系的人證、物證。
份數上需要准備被告人數+2份,比如有2個被告,就需要將借條列印4份,自己留一份,交給法院三份,法院留底一份,並給被告一人寄一份。
2、寫民事起訴狀
起訴狀包含的內容不多,首先是雙方的基本信息,其次是訴訟請求。包括要求被告歸還本息和承擔訴訟費。
然後是事實和理由。寫明被告是何時借的錢,借了多少、幾次,還了多少、還欠多少、拒絕還錢的情形等,簡單將事情講清楚後要求法院判決。
最後,落款。寫明具狀人和時間。
⑧ 到法院起訴的具體流程
你好,除非你個人特別懂法,思維表達特別清晰,能知道該以什麼名目起訴,能在法庭上完整表達你的要求他的侵害行為,這當中涉及許多專業知識,建議你全權委託律師,由律師代你提起維權訴訟,專業人士思路視角更廣寬,能從多方面入手盡最大努力最大限度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⑨ 跪求,如何進入法院成為法警
一、認真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整體素質
通過集中學習成功處置案例,充分認識了法院司法警察隊伍在審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法院全局工作中負有重要職責。司法警察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繫到司法形象和司法公信,必須在以後日常工作中認真學習業務理論,打好扎實辦事的基礎,從工作中學、跟身邊人學、向領導學,把提升自己的素質擺到最重要的位置,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制定預案,不斷提升應急處突能力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司法警察不僅要執行警衛、押解、拘留、羈押、死刑執行、應急處突等工作,司法警察還是法院的安全保障屏障。要完成好上述各項工作任務,法警大隊必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預案,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真正做到增益其所不能,工作中以不變應萬變,處突不驚以便化險為夷。職能任務要求司法警察不僅能降妖除魔,還要具備火眼金睛的特長,能從形形色色的當事人中發現端倪,覺察事故苗頭,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終確保安全。
三、嚴格紀律,不斷夯實工作執行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講的就是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紀律就像魔咒,不去觸犯它就相安無事,一旦你不遵守規則或者是違法規則,那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責任事故案例講述的內容就是工作人員擅離職守、粗心大意、掉以輕心及缺乏工作責任心。司法警察工作,看似平平淡淡,按部就班,實則責任重大。不出事便罷,一旦出事就會涉及安全,輕則受到黨紀法律的懲處,重則影響單位全面發展建設。換句話說,司法警察隊伍一定要用鐵的紀律來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四、行思兼顧,不斷增強法警戰鬥力
司法警察隊伍要發展、壯大必須要加強思想建設和人才建設。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動。人才是完成工作的主體,有什麼的人才才能完成什麼樣的工作。所以說法院的全面工作要上新台階,作為每一名司法警察首先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堅決做到令行禁止,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平時多流汗,練就隨時拉得動,用得上,能控制不良局面的本事,有力的發揮司法警察的戰鬥力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