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人民法院
縣、自治縣、市、市轄區人民法院都是基層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不是一級審判組織,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和組成部分,以基層人民法院的名義製作和發布判決、裁定。人民法庭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審理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訴案件,有條件的地方可審理經濟案件。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和組成部分,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判權,它作出的裁判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裁判。人民法庭應當主要設置在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人民法庭的設置不受鄉鎮行政區劃的限制。城市市區、基層人民法院所在的城鎮不再新設人民法庭。
專業解釋,法庭:為便利當事人進行訴訟和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基層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設立人民法庭。
■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二、通俗的說法
①從機構而言:法院很好理解,就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庭是由各級法院設立的機構,也就是直接受理、辦理各類案件的具體機構;有根據業務分工來設立,有根據管轄范圍來設立。
②從業務角度而言:法庭就是具體承辦案件的機構,比如:法院內設立的經濟庭、民事庭、行政庭等可以看作是具體受理相對應案件的法庭;另外,有的法院管轄范圍較大,為方便群眾,在轄區內設立XXX法庭,相當於該法院的派出機構。
⑵ 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介紹
台州市中來級人民法院源位於台州市開發區,下轄椒江、黃岩、路橋三區,臨海、溫嶺兩市,玉環、天台、仙居、三門四縣共9個基層法院,設立派出法庭19個。全市法院現有在編幹警1074名,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854人,佔79.5%。中級法院在編幹警14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4人,本科生95人,共佔全院幹警總數的85%。
⑶ 人民法院一般幾點上班
根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貫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國家機關作息時間一般安排為:
上午:08:00-12:00 (全年 );
下午:5月至9月為:15:00-18:30 ,10月至4月為: 14:30-18:30 。
節假日不工作。
註:不同地區會由於時差問題工作時間段存在差異。
拓展資料: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間的規定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第七條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每日工作時間8小時,每周40小時,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事業單位不能實行星期六、星期日為休息日的,可以調整安排周休息日。
2、勞動法中對勞動者的相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應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參考資料:關於《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_網路關於印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貫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
⑷ 法院與人民法院之間有區別嗎
沒有,法復院是簡稱,
法院制主要分為;最高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
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⑸ 人民法庭和法院有什麼區別嗎
1\概念上的不同
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而法庭是為便利當事人進行訴訟和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基層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設立人民法庭。
2\機構層級的不同
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庭是由各級法院設立的機構,也就是直接受理、辦理各類案件的具體機構;有根據業務分工來設立,有根據管轄范圍來設立。
3\受理業務的不同
法庭是具體承辦案件的機構,比如:法院內設立的經濟庭、民事庭、行政庭等可以看作是具體受理相對應案件的法庭;另外,有的法院管轄范圍較大,為方便群眾,在轄區內設立XXX法庭,相當於該法院的派出機構。
⑹ 人民法院是什麼性質機關
人民法院是中華復人民共和國的制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⑺ 各位想考法院的同志,麻煩問一下中院和基層法院的法官哪個待遇更好些,特別是前途方面
統軍在法檢的帖子里說過,雞西市的中院是副廳級的那麼,地級市的中院是副廳級,哈爾濱的區院是正處級?。。。是這樣嗎?原來在某市中院和區院實習過,充分感覺到基層案件多,比較累,兩個級別接觸的案件也有差距,標的額,涉及部門,中院都有很大優勢,尤其體現在執行庭和經濟庭,刑庭也是,中院還涉及到二審和審監,基層的申監就不敢恭維了檢察院也一樣,市檢可以查基層審判員,聽一個長春某區的審判員說過,市檢察院抓基層審判員瀆職、受賄,是按立功算的,不知道黑龍江是不是這樣,當然,黑龍江的基層審判員被反貪的也不止一兩個基層檢察院有些尷尬,這是看了一個案子感受到的,浙江省台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劉長春受賄案,經上級檢察機關和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指令後,仙居檢察院有權進行偵查,仙居法院有權進行審判,但是,官級潛規則中,副處級檢察院只能查處科級以下幹部。。。劉長春的辯護人提出,副處級的仙居檢察院不能查處正處級的劉長春,副處級的仙居法院不能審判正處級的劉長春~~都無語了在晉升上,級別越高空間越大,基層壓了大批40—50的,還都是科員,副科,非常明顯的對比,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員多是正處級的,單位的級別就是個人級別的天花板,除非跳槽。。。個人愚見,各位見笑了。。 [ 此帖被月月鳥鳥在11-6-12 17:54重新編輯 ]
⑻ 仙居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判下後賠償金拿不到怎麼辦
您好,您可以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或者您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⑼ 企業地址是浙江台州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法院管轄
屬於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辦公大樓位於台州經濟開發區市府大道399號,佔地33畝,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啟用於2001年3月。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轄台州市三區(椒江、黃岩、路橋),臨海、溫嶺兩市,玉環、天台、仙居、三門四縣共9個基層法院,各基層法院設立有20個派出法庭。
內設職能部門23個,分別為辦公室、組織人事處、宣傳教育處、監察室、研究室、司法警察支隊、審判管理處、司法鑒定處、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機關黨委、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知識產權庭)、行政審判庭、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審判監督庭、減刑假釋審判庭、執行庭、執行監督處、執行綜合處。
(9)仙居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台州各法院地址:
1、台州中院:台州市市府大道399號。
2、椒江法院:椒江區雲西路233號。
3、黃岩法院:黃岩區桔鄉大道491號。
4、路橋法院:路橋區騰達路。
5、臨海法院:臨海市東方大道10號。
6、溫嶺法院:溫嶺市橫湖中路198號。
7、玉環法院:玉環市城關珠港大道。
8、天台法院:天台縣始豐新城和合北路159號。
9、仙居法院:仙居縣建設西路2號。
10、三門法院:三門縣海遊街道上洋路70號。
⑽ 被執行人所建造的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法院可否執行
仙居縣人民法院執行局:黃奇勇 我院在執行實踐中發現,近年來,社會上相當一部分人在購買或建造房屋時,把房屋的所有權登記在自己未成年子女的名下。據了解,其緣由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夫妻感情基礎不牢,擔心今後離婚,不願意使用夫妻任何一方的姓名,因而在權屬登記時使用自己子女姓名;二是擔心若干年後遺產繼承要交遺產稅,為逃稅而直接使用自己子女的姓名;三是怕露富,採取此種辦法,分散房產登記以遮人耳目;四是為逃避債務、轉移財產,而將自己購買的房產登記為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五是為了培養子女的財富觀念和獨立意識,使用子女姓名為房屋所有權人。 對被執行人將自己所購建的登記在未成年人名下的房屋,當前在我院執行人員中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這是一種贈與行為;另一種認為,該房屋仍然是父母的,父母是該房屋的共同所有權人,有權隨時更換該房屋的權屬登記,未成年人沒有實際的所有權,其理由是其子女沒有承擔購房款。還有一種認為,未成年人是家庭代表,全家人共同擁有房屋的所有權。由於認識上的不同,執行涉及此類情況的案件時,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有的執行人員以家庭共同財產和贈與關系為由對此類房屋實施查封;有的執行人員則以房產登記在第三人名下為由,對此類房屋不予執行。 筆者同意第一種看法,即在現行法律下認為登記為未成年人名下的房產,其財產所有權應為未成年人。其理由有三點: 第一、自然人權利能力平等性決定未成年人的房屋權屬主體資格。自然人是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從年齡上包括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從國籍上包括本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民法通則》第十條又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由於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在權利能力上平等,我們就不難解決未成年人能否成為房屋所有權主體的問題。未成年人能否成為房屋權屬主體,實際上是未成年人能否享有民事權利能力,能否成為民事主體的問題。權利能力的平等性表明未成年人與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申請房屋權屬登記、處分房屋的資格,平等地享有申請房屋權屬登記、處分房屋的機會和可能性,雖然這種機會、可能性要能成為結果和實現性,尚需一定實際行為,但任何人卻不能剝奪未成年人享有這一資格。否定將未成年人為房屋所有權的主體,實際上是剝奪了未成年人的權利能力,是一種極其錯誤的作法。 第二、我國房屋產權管理法律規定登記人是產權人。根據物權法的有關理論及我國實行的房屋登記證制度,只有在房地產管理部門登記並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人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國家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根據《建設部、新聞出版總署、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印發〈房屋權屬證書印製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房屋權屬證書是房屋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並對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唯一合法憑證。」《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房屋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並對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唯一合法憑證。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因此,從法律規定中可以看出,以未成年人名義購建房屋且又作了權屬登記的,產權人應當是未成年人本人。即使是父母也不得侵犯。父母辦理登記手續應視為基於監護而產生的法定代理。 第三、未成年人取得房屋的方式是贈與。雖然說未成年人可以成為房屋所有權主體,即是說父母可以將購建的房產登記為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但是這一行為實際上內含了父母對子女財產贈與的民事法律行為。贈與,是贈與人把自己享有處分權的財物無償地給予受贈人的行為。贈與行為的法律特徵主要有三點:一是無償性。贈與人將贈與標的物交付給受贈人,並不要求受贈人對等支付財物以獲取經濟利益。二是單務性。受贈人只享受接受贈與的權利。贈與人承擔將標的物無償交付給受贈人的義務。三是實踐性。即只有贈與人將標的物實際履行交付給受贈人,贈與關系才能成立。不動產經過房屋登記即為已實際交付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規定,「贈與人明確表示將贈與物贈給未成年人個人的,應當認定該贈與物為未成年人的人財產」。據此,當父母自己所購建的將房產登記為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時,其意思表示是明確的,該登記行為實際上就是將房屋贈與給自己的子女。綜上所述,第二種看法無視未成年人權利能力,且違反了房屋權屬的法律規定,因而是錯誤的。而第三種看法沒有法律依據,因為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的財產可以構成夫妻共有財產,但沒有規定父母的財產與子女構成共同財產,同樣也沒有規定子女的財產與父母構成共同財產。父母與子女是不同的主體,其財產不能混淆。如果父母認為是共同財產人時,應在房屋權屬登記上列明父母為共同所有權人,這樣根據權屬證書的記載而成為共有權人。否則就不能執行該房屋。 當然,如果被執行人的贈與是一種惡意轉移財產行為,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是,這也要首先通過申請執行人行使撤銷權,經審判查明被執行人以贈與為名,行惡意轉移財產之實後,方可對其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的房屋,採取執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