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土地頭銜法院

土地頭銜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4-23 19:41:55

『壹』 劉長春的相關事件

2009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行行長、黨委書記蔣達強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檢察機關透露,蔣達強被刑拘是因為他涉嫌受賄。而蔣被刑拘,也和原台州國土資源局局長劉長春;原台州路橋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鄭敏華;原時間集團副總裁、江西時間控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惠群有關。
劉長春、鄭敏華、梁惠群此前已被檢察機關刑拘,上周檢察機關決定逮捕劉長春。
知情人士透露,劉長春是在2009年3月11日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的。除了台州國土資源局局長這個頭銜,劉長春在當地以寫作出名,他本人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15萬字,曾獲過2002年的冰心散文獎,第三屆「人民文學獎」。但之前有坊間傳言說劉長春一些作品有抄襲之嫌,也有人說他在外地開作品研討會都要企業出錢「贊助」。 2010年4月27日下午,媒體廣為關注的浙江「作家局長」、台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劉長春因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75萬余元、美金1萬元,被浙江省仙居縣人民法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沒收財產10萬元人民幣。
在宣判中,劉長春的表情相對二個月前的庭審中一臉絡腮鬍子和激動情緒表現得平靜了許多,昨天還特意颳了長長的絡腮鬍子,穿著一身清潔的運動服出庭。因身體原因,法院仍從人性化出發,宣判開始幾分鍾後,允許他坐在椅子上聽判。但等長達18000字的判決書宣讀完畢後,他感覺身體不適,還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提出上訴時,就由法警、獄醫帶到拘押室為其吸氧氣和服葯。
檢察機關指控劉長春受賄共分五筆。劉長春從1994年12月開始擔任台州市土地管理部門的「一把手」,在擔任近15年的「土地爺」 過程中,他為5家房地產公司在辦理建設用地審批、緩繳土地出讓金、土地證及時發放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這些老闆現金、房產、書畫等財物合計128萬余元人民幣和15000元美金。
對這五筆指控,劉長春對行賄人所送的現金全部予以否認。對於指控的低價購房,認為自己購買的只是優惠價,其差價部分不算受賄。對指控其於2001年至2007年間收受剛泰集團董事長徐某字畫10幅共計人民幣12.7萬元,辯解其與徐是多年的朋友,徐在其影響下也收藏和欣賞字畫,字畫方面出於藝術鑒賞而互相交流贈送,應當不能認定受賄。
辯護人當庭舉證了劉長春在東京灣小區購買的商品房的其他同類商品房的價格及收據發票復印件和名都錦綉花園的商品房銷售價格及付款總額收據復印件,以證明劉長春購買的房產沒有低於當時同類型房屋銷售價格的事實。同時舉證了劉在中山小學、時間商務酒店、中山小區等地書法牌匾,以證明劉長春書法作品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法院經過兩天的庭審,並經大量的調查取證,最後認定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劉長春的大部分受賄事實。如收受富爾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某送給的現金人民幣20萬元;時間房地產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某送的現金人民幣10萬元,副董事長梁某送的美金5 000元,梁某替劉長春支付的以劉父親名義購買名都錦綉花園商品房一套房款共計人民幣37萬余元,還有梁某送的曾宓的畫一幅(經價格鑒定價值人民幣2萬元);台州市中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錶王某送的美金5 000元;劉長春以兒子名義以低於市場價格,向剛泰集團購買的位於上海市南匯區的商品房一套,其中差價6.4萬元人民幣也認定為受賄。
同時,法院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按照無罪推定的原則,對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劉長春的以下四筆受賄部分事實不予認定。
一是檢方指控劉長春在2006年3月以其外甥張某名義向富爾達集團有限公司購買的房產為低價購房,差價為17萬余元。辯方辯解2006年3月6日富爾達集團開發的東京灣小區房產沒有竣工,而對該處房產價格鑒定,以2006年3月6日作為價格鑒定的基準日顯失客觀公正。法院認為,2006年3月6日東京灣小區沒有竣工驗收是事實,因此2006年3月該商品房的銷售不屬於現房銷售。價格鑒定部門對本宗房產的鑒定方法是市場法、專家咨詢法進行鑒定而作出的鑒定結論,對是否是現房銷售價格還是商品房預售價格沒有說明。根據「兩高」《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之規定,受賄數額按照交易時當地市場價格與實際支付價格的差額計算。根據商品經營者事先設定的各種優惠交易條件,以優惠價格購買商品的,不屬於受賄。且劉長春辯護人當庭提交的證據,劉長春購買的東京灣小區房屋的價格與其同類商品房的銷售價格並無明顯差距。劉長春支付每平方價格為4332.27元,另二套房產支付價格分別為4288.7元、4431.99元。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長春以明顯低於交易時的市場價格17萬余元差價,向請託人購買的證據不足,不予認定。
二是被告人劉長春收受梁某幫其購買的名都錦綉花園10幢301室房屋一套的事實。檢方指控,梁某替其支付了全部房款共計人民幣37.07 566萬元。經價格鑒定,該套商品房當時市場價格為人民幣56.8 345萬元,加上各項配套費共計59.80 123萬元。法院認為,被告人劉長春受賄房屋一套的數額應當按照該房屋收受當時的實際價值來計算。行賄人梁某與被告人劉長春收受該套房屋的犯意表示,受賄人表現為收受房屋一套,而行賄人意思表示行賄數額為該房屋的支付對價。在評估價格作為參考的情況下,其對價即為行賄人實際支付的價款37.07566萬元,以此認定被告人劉長春受賄數額更為妥當。
三是檢方指控劉長春收受徐某10幅字畫。法院認為,7年時間劉長春收受徐某字畫10幅,同時劉送給徐自己書寫書法4幅;劉當庭辯解還有盧樂群等名家作品送給徐;2009年4月13日徐親筆情況說明,表明劉長春送字是作為交流把玩。因此,具有一定的互贈、交流特點。評估結果認為被告人書法作品在市場上沒有交易,按照劉長春系中國作家和書法家協會會員、台州市書法協會主席等在書法界的實力,其作品並非沒有價值。況且辯護人舉證的劉長春在小學、小區、酒店等處的書法牌匾說明劉長春的書法作品被人認可並具有一定價值。故公訴機關舉證的證據不能排除藝術作品的鑒賞和交流的可能,再加上價格評估基準日確定的缺陷而導致價格結論不能確定。因此,指控劉長春收受徐某字畫的行為的性質認定及指控數額的證據不足,不予認定。
四是檢方指控台州市玉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某2000年下半年趁劉出國之際送其5000美元。因從劉長春出入境記載中不能反映其在2000年下半年出國的事實,況且本節其他證據又不能證明,對此,法院不予認定。 劉長春二審維持原判 。劉長春因在擔任台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期間,為多家房產公司在辦理建設用地審批、土地證發放等 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房產公司老闆財物共計人民幣75萬多元、美金1萬元。4月27日,劉長春被台州市仙居縣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隨後劉長春提起上訴,稱其有罪供述均在刑訊逼供的情況下所作,原判認定事實錯誤;而且本案存在明顯的管轄問題,要求宣告其無罪。
同時,檢察機關也以仙居縣人民法院對其指控劉長春受賄的其中四筆沒有認定或部分沒有認定屬於錯誤、導致量刑偏輕為由,向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
台州市中級法院審理後認為,原判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遂依法駁回上訴、抗訴,維持原判。

『貳』 英國的政治體制是什麼,最好能詳細點

政治體制
政體
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政黨 (1)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執政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4次連續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2010年5月保守黨擊敗工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上台執政。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 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盟,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系。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 溫斯頓·丘吉爾 二戰時的英國首相(2)工黨(Labour Party):主要反對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該黨曾於1924,1929~1931,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執政。1997年大選獲勝,2001年6月大選後蟬聯執政。2010年5月工黨在英大選中失利。工黨近年來更多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與工會關系有所疏遠。布萊爾當選工黨領袖後,政治上提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取消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第四條款,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嚴格控制月公共開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建立現代福利制度。對外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主張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現有黨員近40萬名,領袖愛德華·米利班德。 (3)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2010年5月自由民主黨與保守黨聯合組閣,上台執政。主張繼續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推動工黨在地方選舉及下院選舉中實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採取比工黨更「進步」的政策。現有黨員約10萬名,領袖尼克·克萊格。 此外,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爾士民族黨(Plaid Cymru) 以及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會民主工黨(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Sinn Fein) 等。 議會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國會為兩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組成。下院擁有最終立法權。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憲法 英國憲法與絕大多數國家憲法不同,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君主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蘇格蘭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 大憲章共65條,其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國王與領主關系規定;第二部分為國王施政方針與程序規定;第三部分為國王與領主爭端處理規定。按照大憲章的規定,國王要保障貴族和騎士的封建繼承權,不得違例向封建主徵收高額捐稅,不得任意逮捕、監禁、放逐自由人或沒收他們的財產,承認倫敦等城市的自治權。為了保證憲章不落空,由25名男爵組成一個委員會,對國王進行監督,如果憲章遭到破壞,封建領主有權以軍事手段強迫國王履約。英國以後的憲政,追根溯源即來自大憲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權有限和個人自由。有的學者如斯托布斯就認為,整個英國憲政史,實際上是大憲章的注釋史。 司法 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機構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訴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國最高司法機關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隸屬於國家政府機關,負責受理所有的由英格蘭和威爾士警察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並在某些國內和國際案件中代錶王室。英國陪審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至今已經是其刑事法制根深蒂固的組成部分了。 司法組織根據1971年的《法院法》,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法院主要分民事、刑事和專門法院三個組織系統。民事法院系統包括郡法院、高等法院、民事上訴法院和上院。蘇格蘭有自己獨特的法院組織系統:郡法院僅管轄民事案件,郡官法院兼管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蘇格蘭高等法院是蘇格蘭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審判機關,但民事案件還可上訴到上院。蘇格蘭還有特設的土地法庭。此外,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是英聯邦某些成員國、殖民地、保護國和託管地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受理不服當地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行政訴訟由普通法院管轄,適用一般的法律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政裁判所發展很快,但一般都不具有終審管轄權,不服裁判所裁決的當事人有權向普通法院上訴。 法官一律採用任命制。大法官、法官上院議員、上訴法院法官由首相推薦,英王任命。英國沒有司法部,大法官擁有對司法人員的任免權。法官必須是「法律協會」的出庭律師,並有一定年限的司法實踐。法官一經任命,非經本人同意,一般不能被免職。最高法院法官則為終身職。地方法院法官72歲以後才可以退休。法官薪水很高,待遇優厚。 女王 國王為元首。現任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2月6日繼位,1953年6月2日加冕。英國女王只是權利的象徵,首相則負責國家的日常生產生活,英國女王也是英聯邦的元首,但是現在的英聯邦則是一個個獨立的國家組成的,所以英國女王也只是英聯邦的象徵而已。 自從1952年就位以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國的元首,她也是埃格伯特國王的直系後裔。在其執政期間,埃格伯特國王於公元829年統一了英國。在議會制誕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經在英國存在了數百年,期間僅僅中斷過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當時英國採用了共和國的體制。數百年以來,君主的絕對權力遭到不斷的侵蝕和削弱,盡管如此,作為憲法意義上的國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徵意義。

『叄』 土地法院

有土地法庭,沒有土地法院。
就像有刑事庭,沒有刑事法院;就像有民事庭,沒有民事法院。

『肆』 古代官員的等級和稱謂

古代官位即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中央官職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地方官職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

古代官位等級:

皇帝:

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在我國皇帝的稱號始於秦始皇。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

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

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

各部院尚書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

都統

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各部院左右侍郎

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

八旗護軍統領

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

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

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

奉天府府尹

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

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

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

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

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

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

五旗參領、協領

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

鴻臚寺卿

都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

奉天府丞

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

雲麾使

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

貝勒府司儀長

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

指揮僉事

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

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

土知府

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

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

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

通政司參議

光祿寺少卿

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

各部郎中

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

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

治儀正

步軍副尉、步軍校

監守信礮官

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

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

鴻臚寺少卿

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

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

土知州

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

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

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

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

河營協辦守備

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

左右春坊中允

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

大理寺左右丞、宗人府經歷、太常寺滿漢丞

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

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

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

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

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

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

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

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

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

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

大理寺左右評事

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

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

太常寺滿洲讀祝官

贊禮郎、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

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

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

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

安撫使司僉事

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

鑾儀衛經歷

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

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

國子監博士、助教

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文職外官:京府經歷

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

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

五經博士

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

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

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

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

按察司知事、府經歷

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

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

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

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

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

欽天監監侯、司書

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

滿洲孔目

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

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

刑部司獄

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

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

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

都察院庫使

禮部鑄印局大使

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

關大使

府檢校

長官司吏目

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

驛丞、土驛丞

河泊所所官

牐官

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

土舍、土目

(4)土地頭銜法院擴展閱讀:

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伍』 法國大革命的具體細節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一場革命,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被推翻。大革命的結束時間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觀點認為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為革命的終結。另有觀點認為1799年的霧月政變為革命終結的標志。

起因
主條目: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5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涌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人人平等)、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3個等級:
教士
貴族
平民及知識分子
在1788年春,法國發生旱災,並且法國還沒有從發生在3年前乾旱中恢復過來,在上次乾旱中因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的請況,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閑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長達40厘米的冰雹連續敲打著農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於嚴寒狀態。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造成法國糧食短缺,飢餓的民眾也越來越憤怒,暴力傾向也越來越明顯。毀滅性的雹暴之後的一年裡,麵包的價格漲到最高。在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攻佔的那一天,麵包的價格也達到最高點。

革命爆發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三個等級的三級會議(Estates General)已經有164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6月20日於網球場集會並發表誓言,即為「網球場誓言」。國王無權否認國民議會的決議。然而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聖母院響起鍾聲,市民與來自德意志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斗,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和君主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監獄(Bastille),釋放四名犯人,98位起義群眾陣亡,大革命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制憲議會代表在起義中奪取巴黎市府政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國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認了制憲議會的合法地位。此時制憲議會實際上成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在議會中君主立憲派起主要作用。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規定以贖買方式廢除封建貢賦。 8月26日通過《人權宣言》,宣布「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國王再次籌劃利用僱傭軍推翻制憲議會失敗後,王室被迫從凡爾賽宮遷到巴黎,制憲議會也隨之遷來。巴黎出現一批革命團體,其中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在革命中發揮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布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皇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現政教分離。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部分激進領袖和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憲派從雅各賓黨中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

9月制憲議會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三權分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各級法院。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法國大革命引起周邊國家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聯軍攻打法國。由於路易十六的王後、奧地利皇帝的妹妹瑪麗·安東尼特泄露軍事機密給聯軍,使法國軍隊被打敗,聯軍攻入法國。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後,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吉倫特派的統治

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宮8月10日的起義使吉倫特派取得政權,迫使立法會議廢除1791年憲法、國王退位、實行普選制。同時,法國軍隊和各地組織的義勇軍在9月20日的瓦爾米戰役打敗外國聯軍。

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和教士埃德熱沃爾特。

吉倫特派當政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雅各賓派和山嶽黨。從1792年秋季起,人們不滿他們的溫和政策,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而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

與此同時,法國軍隊在1792年10月後已經打到了國外。歐洲各國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威、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又稱恐怖時代,是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的專制統治。雅各賓專政後,平定了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起的武裝叛亂。6月3日 - 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1793年底 - 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全部被趕出國土,國內的叛亂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了激烈的斗爭。羅伯斯比爾以搞陰謀的罪名處死了雅各賓派中與他政見不和的丹東、埃貝爾等人,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人民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

7月,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於7月27日(法國新歷共和二年熱月9日)熱月黨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

(斷頭台:斬首六萬
自1791年—1794年,巴黎設置斷頭台,三年內被斬首的反革命份子達6萬—7萬人之多。
斷頭台遺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協和廣場。 )

熱月黨的統治
熱月黨人於10月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波旁王朝無人敢出任國君。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軍人勢力開始抬頭。1797年立法機構選舉時,許多王黨分子當選。督政府為打擊王黨勢力,宣布選舉無效。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余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匆匆收場。

結局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利後,路易十八在外國軍隊保護下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權利,並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經過3天戰斗,攻下王宮,國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徹底結束。
揭櫫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永留於法國的藍、白、紅三色國旗,為法國大革命留給世界的文明遺產。
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以來,法國每年7月14日大革命爆發紀念日都會在巴黎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

『陸』 一萬元左右的官司請律師大概要付多少律師費

收取律師費在1000-3000之間。請律師打官司需要支付律師一些費用,稱之為律師費。即律師代理費,是指律師為委託人代理法律事務應當收取的報酬。
法律分析
目前律師費的收費方式有兩種:
1、常規收費:常規收費是參照訴訟程序的級別進行,訴訟程序為二審終審制,即訴訟分一審階段、二審階段,首次提起訴訟即為一審,一審判決或裁定後,如一方當事人不服,即可提起二審,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一般情況不得再提起訴訟。但是現實中,判決之後還有執行程序的提起,即判決後如果對方不履行判決確定的內容,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方當事人的財產以使判決內容得以實現(即平時所說的查封、扣押財產)。相對應地,律師收費也就有一審收費、二審收費、執行程序收費三個階段。
2、包干收費:包干收費是指收取一次費用後將案件負責到底,即只收取一次費用而負責一審、二審、執行三個階段。收費標准在常規收費中一審收費的基礎上適當調高。
3、風險代理收費:最高代理費金額不得高於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但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法律服務除外。
律師費的收費如下:(一)代理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准:①不涉及財產關系的:2000元-30000元/件。上下浮動幅度:20%,但收費額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②涉及財產關系的,按爭議標的額的以下費率實行分段累計收費:依標的額按費率進行收費:10萬元以下的部分(含10萬元)6%;10萬-50萬元的部分(含50萬元)5%;50萬-100萬萬元的部分(含100萬元)4%;100萬-500萬萬元的部分(含500萬元)3%;500萬-1000萬元的部分(含1000萬元)2%;1000萬-5000萬元的部分(含5000萬元)1%;5000萬元以上的部分0.5%;上下浮動幅度:20%;但累計收費額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③計時收費收費標准:每小時200元-2000元,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在上述幅度內約定計時收費的標准和結算方式。上下浮動幅度:20%;增加反訴的案件,反訴部分可以按以上標准酌減收費。
法律依據
《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第十條 律師服務收費可以根據不同的服務內容,採取計件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費和計時收費等方式。計件收費一般適用於不涉及財產關系的法律事務;按標的額比例收費適用於涉及財產關系的法律事務;計時收費可適用於全部法律事務。

『柒』 確認土地權按什麼程序向法院起訴

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程序是指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受理和處理土地權屬案件的具體程序,包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的申請、受理、調查、調解和處理全過程。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受理和辦理土地權屬爭議,是解決爭議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土地權屬爭議的申請
(一)申請的概念
申請:是指土地權屬爭議申請人要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接受處理土地權屬爭議的行為。
申請是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土地權屬爭議的先決條件。申請人主張土地權屬,要求行政機關處理土地權屬爭議,首先要自己提出申請,不提出申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一般不主動處理。但人民政府交辦的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直接承辦,可不須當事人申請。
(二)申請的條件

1、申請人的條件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對申請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
第一,土地權屬爭議申請人應與爭議的土地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有明確的請求處理對象、具體的處理請求和事實根據。
第二,申請人申請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提交書面申請書和有關證據材料。即,申請人負有舉證的責任。
當事人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委託代理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應當寫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2、申請書應當載明的事項
(1)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職務;
(2)請求的事項、事實和理由;
(3)證人的姓名、工作單位、住址、郵政編碼。

二、土地權屬爭議的受理
(一)受理的概念
受理:是指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或鄉級人民政府依照爭議管轄的規定對申請人的申請決定收案審理的行為。
(二)受理的時限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收到申請人提出的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申請後,首先要根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對申請人資格進行審查,並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見。
1、受理 認為應當受理的,在決定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材料。逾期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處理。
2、不受理 認為不應當受理的,應當及時擬定不予受理建議書,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當事人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同級人民政府、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辦的爭議案件,按照本條有關規定審查處理。
不作為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受理的案件包括:
(1)土地侵權案件;
(2)行政區域邊界爭議案件;
(3)土地違法案件;
(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案件;
(5)其他不作為土地權屬爭議的案件。
(三)承辦人迴避的制度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受理爭議案件後,應當及時指定承辦人,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情況進行調查,但與爭議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承辦人應當迴避。《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承辦人與爭議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應當申請迴避;當事人認為承辦人與爭議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有權請求該承辦人迴避。承辦人是否迴避,由受理案件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捌』 歐洲中世紀軍銜與官銜

那時候還沒有官銜,每個貴族領導自己土地上的士兵,如果是混合大軍,就按國王——公爵——侯爵···的順序,或者是國王(大領主)任命一個家臣,比如皇室總管,馬廄總管(早期的元帥)、侍衛隊長之類的

熱點內容
海絲條例的法規 發布:2025-04-23 11:46:50 瀏覽:812
法官任職鑒定 發布:2025-04-23 11:42:13 瀏覽:222
濟南律師事務所哪個好 發布:2025-04-23 11:30:56 瀏覽:780
法庭狂懟法官 發布:2025-04-23 11:15:47 瀏覽:967
民事訴訟法開庭送達 發布:2025-04-23 10:58:32 瀏覽:295
少兒美術學校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3 10:42:00 瀏覽:708
戶口屬於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10:23:33 瀏覽:527
家法誰立法 發布:2025-04-23 10:23:28 瀏覽:48
勞動法規定晚夜班年齡 發布:2025-04-23 10:14:40 瀏覽:157
頂替上大學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10:05:29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