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依
❶ 法院判決引用法律依據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法院可以作為判案依據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其它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為進一步規范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工作,提高裁判質量,確保司法統一,維護法律權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依據。引用時應當准確完整寫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
第二條 並列引用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同時引用兩部以上法律的,應當先引用基本法律,後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實體法,後引用程序法。
第三條 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判文書引用規范性法律文件,同時適用本規定第四條規定。
第四條 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條 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法院判決引用法律依據是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條 對於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
第七條 人民法院製作裁判文書確需引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存在沖突,根據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無法選擇適用的,應當依法提請有決定權的機關做出裁決,不得自行在裁判文書中認定相關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第八條 本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❷ 法院判決離婚的依據有哪一些
法院判決離婚的依據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這是法院判決離婚的唯一標准。如果夫妻之間一方存在重婚;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情況的,可以認定為夫妻感情破裂。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❸ 法院判決流程
法院判決流程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評議、審判五個階段。
【法律分析】
法院判決流程第一步為開庭。開庭前需准備:各人進場,書記員點清當事人是否到齊並宣布法庭紀律,隨後法官們進場,全體起立,坐下後,審判長敲法錘,宣布開庭,簡述案由。當事人介紹審判人員,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有沒有要迴避的,沒有的就繼續進入下一輪,有則需要延期審理。第二步法庭調查。由公訴人讀起訴書或原告讀起訴狀,原告有代理人的要讀代理詞,同時被告自我辯護,有代理人的,代理人宣讀辯護詞或答辯詞。接下來雙方輪流舉證,並就證據能否被採納或其證明力大小互相辯論。第三步法庭辯論。等雙方都舉證完完,審判長宣布結束法庭調查,開始法庭辯論,公訴人、被告人或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輪流發表對自己有利的對案件的處理意見。第四步被告人做最後陳述或雙方當事人作最後發言。當審判長認為事實都辯清楚了之後,會結束法庭辯論,進行這一環節。第五步合議庭退庭評議。評議內容是討論如何判案,此環節為保密環節。最後當庭宣判或宣布定期宣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條 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一百九十一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❹ 法院判案是依據法律法規還是按風土人情常理
主要依據法律法規,有些情況下也會適當考慮風土人情常理,這就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了
❺ 法院判決依據法律還是法規
法律分析:可見,民事法院所作出的任何一種判決,其依據必然是我國的法律制度。當然,每一起不同的民事糾紛當中,法院的判決依據在這里根本就無法一概而論。程序法只是用來約束民事法院的審判工作,民事糾紛關鍵還是要參考相應的實體法進行判決的,毫無法律依據的判決是不產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依據的法律依據是與各種民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等,理論上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再探討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❻ 法院判決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不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第一百三十八條判決書應當寫明:(一)案由、訴內訟請求、爭議的容事實和理由;(二)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❼ 法院判決依沒有認可的遺囑復印件判決,請問是認定錯誤嗎
應該屬於事實認定錯誤。遺囑是復印件,且未經一致認可,故該遺囑復印件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❽ 杭州殺妻碎屍案兇手二審維持死刑,法院判決的依據是什麼
杭州殺妻碎屍案兇手二審維持死刑,法院判決的依據是什麼?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綜上所述,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覺得,許國利因家庭婚姻矛盾對老婆來某某心存憎恨而故意奪走其性命,其手段已組成故意傷害罪。許國利有蓄謀地犯案,並虛構虛假信息遮蓋罪刑,主觀性惡變極深,犯案方式尤其殘酷,社會發展影響巨大,罪刑極為比較嚴重,原則上依規懲治。許國利起訴及辯護律師要求評定沒罪或從輕處理懲罰的原因不夠,不予以採取。到庭檢察員的建議創立,給予採取。原判判罪和法律適用恰當。定罪量刑適度。審判程序合理合法。故做出前述判決。
❾ 二審法院判決依我沒交訴訟弗由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判決以沒交訴訟為由維持原判的說法是錯誤的。
如果上訴人沒有按時繳納上訴費,二審法院只能裁定按上訴人自動撤回上訴處理,而不會判決維持原判。
如果二審作出判決,就是正常生理案件,與是否交納上訴費沒有關系。
最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撤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