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和法官商議量刑叫什麼

和法官商議量刑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24 08:45:39

『壹』 法律量刑的標準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具體規定,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對挪用公款罪,應區分三種不同情況予以認定:
(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但在案發前全部歸還本金的,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給國家、集體造成的利息損失應予追繳。挪用公款數額巨大,超過三個月,案發前全部歸還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二)挪用公款數額較大,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時間和是否歸還的限制。在案發前部分或者全部歸還本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
挪用公款存入銀行、用於集資、購買股票、國債等,屬於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所獲取的利息、收益等違法所得,應當追繳,但不計入挪用公款的數額。
另外根據該司法解釋第三條之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挪用公款一萬元至三萬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以挪用公款十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挪用公款「情節嚴重」,是指挪用公款數額巨大,或者數額雖未達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惡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嚴重影響生產、經營,造成嚴重損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挪用公款五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
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照本解釋規定的數額幅度,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也就是說,在量刑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還是很大的。從你說的二百二十萬來看,確實是「數目巨大」了,所以感覺該判決較為恰當。
另就補充提問的回答:數目巨大不退還的要判十年以上的,因為有了退還情節故判在十年以下,我前面就說過在這方面審判的法官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況且我畢竟沒有對這個案子有個感性的了解,或許這個案子有一些例如群眾反響比較惡劣,上級部門比較關注等等社會因素在內也會影響最終的判決結果。還有就是感覺你是在對該案是否應該上訴進行猶豫,我不知道你的身份所以無法對你進行某些建議,所以感覺這些事情還是當事人自己拿主意比較好。

『貳』 什麼是量刑建議權

量刑建議權的理論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量刑建議權是公訴人依照法律所享有的在庭審過程中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議的權力。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
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叄』 在法庭上,審判罪犯量刑的人,是由哪些成員組成的他們在審判犯人中,各自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一般刑事案件都是合議庭審理,也就是三個法官或是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從法律規定來說,三個人都可以對定罪量刑發表意見,最終的意見以多數人的意見為准。但是,在實踐中的,拿意見的是主審法官(不一定是審判長),法官的意見經過庭長和院長的批示後就會成為判決,合議庭的其他兩個人通常都會順從主審法官的意見。

『肆』 審判時,公訴機關的量刑意見的作用

公訴機關的量刑意見只能是法官量刑時的參考,因為案件涉及定性以及庭審調查出現的新的情節,法官量刑時既有比公訴意見量刑重的情況,也有量刑輕的情況,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是根據事實和法律做出罪與刑相適應的判決.公訴機關對法院的作出的判決在量刑方面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判決後,實施法律監督,提出抗訴.

『伍』 法官量刑一般怎麼確定的

合議庭成員經過討論後民主決策,一人一票,確定刑期。
如果無法確定,報審判委員會決定。

『陸』 刑事案件開庭審理,法院對於檢察院建議量刑必須採納嗎

不是必須採納的;量刑建議不過是檢察機關行使量刑監督權的一種體現,檢法兩家存在爭議的情況是很常見的;若檢察機關認為法院的量刑與量刑建議差別太大且無正當理由,則可考慮通過抗訴的形式行使審判監督權。

『柒』 量刑情節競合是指什麼,數個量刑情節競合如何

1、量刑情節:是指在某種行為已經構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對犯罪人裁量刑罰時應當考慮的,據以決定量刑輕重或免除刑罰處罰的各種情況。

2、量刑情節的競合:是指在一個刑事案件中,一個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時,出現多個量刑情節並存的情況。比如:搶劫罪中,行為人是已滿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情節,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同時存在自首的情節,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3、對於不同類型的量刑情節競合,採取不同的適用方式。比如:應當類,可以類,從類,加減類等等:

(一)適用量刑情節的方法

(1)禁止重復評價。1、作為定罪使用過的事實情況,在量刑時不再作為量刑情節;2、已經作為減輕、免除處罰情節使用過的事實情況,不再作為從輕情節使用;3、已經作為法定量刑情節使用過的事實情況,不再作為酌定情節使用。

(2)全面、綜合分析。1、對有利於或不利於被告人的情節,量刑時應當兼而顧及,給予同等重視;2、對各個情節分析,結合考慮犯罪的基本事實,從而得出一個總體的結論。

(3)優先適用。在同一案件中多種量刑情節並存的情況下:1、法定量刑情節優於酌定量刑情節;2、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情節並存時,排列在前的優先考慮;3、"應當"情節優於"可以"情節。但"可以"情節一經認定為該案適用的情節,也就由法律上的"可以"情節轉化為司法上的"應當"情節;4、犯中情節優於犯前和犯後情節。

(4)權重對等。應根據具體量刑情節的輕重程度,決定適用從寬從嚴的幅度大小。

(二)多個同向量刑情節並存的適用

這里同向量刑情節是指已經確定適用從輕、減輕、免除或是從重處罰功能的情節。多個同向量刑情節並存是指從寬處罰情節與從寬處罰情節並存,從重與從重處罰情節並存。從寬處罰情節並存包括以下八種情形:多個從輕並存、多個減輕並存、從輕與減輕並存、多個從重並存、多個免除並存、從輕與免除並存、減輕與免除並存、以及從輕、減輕與免除並存。顯然與免除情節並存時,其他從寬情節均已失去意義,對被告人應免除處罰。所以只需對前四種情況作出區分即可。第一多個從輕量刑情節並存時,必須考慮該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和法定刑的輕重,然後考慮從輕處罰情節對量刑的影響。第二多個減輕量刑情節並存時,必須考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與法定刑輕重,再結合減輕情節而定,對於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法定較低的案件,若有兩個以上減輕情節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免除處罰。第三從輕與減輕量刑情節並存時,也應根據其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與法定刑輕重來考慮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抑或免除處罰。第四多個從重量刑情節並存時,從嚴情節的量刑同整個犯罪社會危害性程度成正比關系,即案件的社會危害性大,從嚴情節的量刑作用就大,反之就小。兩個以上從重情節,在相應的法定刑幅度內要判處較重的刑罰,甚至可以判處法定最高刑,但不能變為加重處罰。

(三)多個逆向量刑情節並存的適用

(1)從重情節與從輕情節並存。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應當先考慮從重情節,在從重處罰的基礎上考咋再慮從輕處罰情節。先從重,可以在法定刑內確定上限,既有利於實現刑罰懲罰犯罪的目的,又能幫助法官劃定犯罪處刑的范圍,再從輕,可以使得從輕情節得以實現,體現刑罰設定的人性化。


(2)從重情節與減輕情節並存。對於此,一般應當先考慮減輕處罰情節,在與罪行相應的法定刑幅度的最低刑以下酌定一定的刑罰,然後在減輕處罰的基礎上再予以從重處罰。此舉即可充分體現從重情節和從輕情節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平衡而這對量刑的影響,避免順序顛倒產生的適用從重情節無意義的結果。


(3)從重情節與免除情節並存。這種情況下,不能簡單的決定免除處罰,一般情況下,應首先考慮免除情節對量刑結果的影響,然後再考慮從重情節,綜合平衡二者對刑罰的影響力的大小,而不能輕易為之。


(4)從重情節與從輕、減輕情節並存。結合前兩種情形,應當先考慮減輕情節,在與罪行相適應的法定刑幅度的最低刑以下酌定一定的刑罰,然後再從重處罰,最後在考慮從輕處罰。


(5)從重情節與從輕、減輕、免除情節並存。這種情況,由於行為人存在多種從寬情節,其社會危害程度與人身危險性會隨之相應降低,可以考慮從寬情節先合並予以免除處罰,在此基礎上適用從重處罰情節與免除處罰情節並存的情形。

『捌』 庭審中量刑者是公訴人還是審判長是否要根據公訴人的提議量刑,還是審判長及合議庭的意見

公訴人只能提出量刑建議,不能決定刑罰;
公訴人提出的量刑建議,原則上對法院的審理沒有影響;
法院的審理是完全獨立的,具體刑罰完全由審判長、合議庭依據法律及犯罪事實做出。

『玖』 如何量刑法官失職罪立案標准

法官失職罪立案標準是,造成死亡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的或者是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