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加拿大當法官

加拿大當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4-24 10:09:54

❶ 加拿大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不願意當藍領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新移民和國際學生,畢業後普遍面臨就業壓力,其中的很多人在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後選擇了繼續深造,殊不知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在高的學歷也只是杯水車薪。那麼問題來了,究竟2016年的畢業生最好找工作的專業是什麼呢?那些工作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呢?

1. 2015加拿大需求增長最快的職業

一般來講,一個行業的需求越大,我們就業的機會就越大。根據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下面6個工作的需求增長最快:

網路設計師

增長55%

卡車機械師

增長80%

保安

增長144%

工具和模具製造師

增長305%

數控程序員

增長549%

房屋財務顧問

增長350%

2. 2015年加拿大收入的「最高」和「最低」

健康始終是人們考慮的第一要素,在加拿大也沒有意外,醫生行業占據了高薪職業榜的前幾名,其中高級專科醫師成為了2015年加拿大收入最高的職業,平均薪資高達37.5萬加元(約178萬人民幣),律師法官及高級管理人員緊隨其後。

2015年加拿大收入最低的職業主要是普通體力勞動者,其中保姆的平均薪資僅為每小時11.25加元(約53元)。

3.加拿大最快就業的專業

上面的工作雖好,卻難以找到。想要快速就業,了解在加拿大哪些專業好找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要是找了一個畢業難度Max,結果畢業後就業難度也Max的專業,那可真是欲哭無淚啊。

1、視光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100%;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100%。

2、醫學和康復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100%;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100%。

3、醫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100%;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99%。

4、獸醫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7.7%;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100%。

5、牙科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7.4%;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100%。

6、林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5.7%;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100%。

7、護理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2.4%;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97.4%。

8、葯劑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5.8%;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97.2%。

9、計算機科學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0.4%;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96.5%。

10、商務貿易

畢業半年後就業率:88.8%;

畢業兩年後的就業率:94.9%

❷ 移民加拿大有什麼優勢加拿大適合居住嗎

1.教育無壓力
曾是香港交響樂團小提琴手的陳一元表示,1982年女兒出生不久,即移民到溫哥華。他說,移民的首個理由就是教育,想給女兒一個沒有壓力、更為舒適的教育環境。
雖然「沒有壓力」,但加拿大學習成績不差。根據2009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15歲學生進行的閱讀、數學和科學測驗,加國在65個國家中排名第6,在新加坡之後,優勝過紐西蘭,美國同齡學生在測驗中排名第17;此外,加拿大48.3%國民受過專上教育,美國僅有40.3%。
2.移民多元化
現居大溫、曾獲中國百花獎的女星張曉敏,到過不少國家,她認為每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有種族歧視問題,尤其是美國人,種族歧視都是掛在臉上,加拿大這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且更為愛好和平,對移民具有吸引力。
曾是台北101大樓的消防水電總工程師的章旭輝,則比喻美國像是餐桌上的濃湯,加拿大有如色拉,濃湯是把所有的東西融化在一起,吃不出味道,色拉則讓每一片蔬菜和水果都能看得到,且能保留原來滋味。這就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讓他不會覺得格格不入的地方。
加拿大每千人中,有5.65人是移民、美國每千人中,僅有3.64個移民。
3.移民較富裕
加拿大移民多,移民富豪也不少。根據蒙特利爾銀行(BMO)的研究報告,加拿大的百萬富豪中,近一半是移民或移民第二代,在美國,則僅有三分一。另外,加拿大家庭的資產凈值為36.3萬,比美國一般家庭擁有的資產凈值32萬多4萬余。
4.具世界視野
去年加拿大人出國(不包括到美國)次數接近1,000萬次,美國人口是加拿大的10倍,但出國次數只有3,000萬次;6成5的加拿大人有護照,但美國人只有3成5,顯然,加拿大人比美國人更具世界視野。
本地旅遊業人士饒嘉鈞表示,加拿大愛好和平,很少得罪其它國家,因此,持有加拿大護照出國旅行也比較安全。
5.包容及和平
加拿大不僅種族歧視較少,對同性戀的接受度也比美國人高,有8成的加拿大人可以接受同性戀,美國人僅有6成。此外,加拿大在今年全世界的和平(peaceful)國家中,排名第8,美國排99。
6.社會治安佳
比起美國,加拿大也安全許多,在美國從1982年迄今,涉及到超過6人死亡的槍擊案至少45宗,而在這30年間,加拿大僅有兩宗;加拿大每10萬人中僅有1.73人被謀殺,但在美國,每10萬人中,則有4.7人;加拿大的劫案平均每10萬人中發生86次,美國則是114次。
相比美國,加國監獄人數並未失控,去年加拿大的監獄服刑人數有3.87萬人,平均每10萬人中,有114人坐牢;但在美國,共有224萬人服刑,平均每10萬人中,有761人被關押,是全世界坐牢比例最高者,這方面,加拿大不錯,排名132名。
7.道路較安全
加拿大的道路基本上很安全,每10萬人中,因車禍死亡的人數為8.8人;美國的公路系統雖然發達,但每10萬人中,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數卻高達13.9人。
8.醫療水平高
加國的嬰兒夭折率為每千名嬰兒,僅有5.1個夭折,美國每千名剛出生的嬰兒則有6.1個。
9.婚姻維系佳
加拿大很重視家庭,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礎,加國每千對婚姻中,每年平均有2.1對離異,在美國,則是3.6對。
10.生活環境好
加拿大沒有太多環境污染,尤其是空氣,那是再多錢也買不到,而安靜沒有噪音的生活環境,也讓他感到舒適。移民加拿大7年的章旭輝則指這里處處是公園綠地,道路上有單車線,這是亞洲國家少見的。
依據OECD的報告,加拿大的空氣質量在世界上的確首屈一指,每立方米所含特殊物質為16微克,美國是18;加拿大人的生活舒適度為8.8(滿分10),美國是7.5。在已開發國家中,加拿大人的快樂指數排第三,僅次於瑞典和澳洲。
11.公民好品德
誠實是教育的根本,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他對作為加拿大人,最引以為傲的品德。他稱曾經在Costco商場買了貨品,後來覺得不適用,要拿回去退貨,只跟櫃台人員講了一下原因,櫃台人員連查都不查,就收下貨品全額退款。
加拿大人的好品德不僅是信任,還有「說對不起」,事實上,加拿大常被譏諷為沒事愛道歉,但凡事道歉,並非人格缺失。據安河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研究人員發現,因為超速而被警方截停的話,一句「對不起」,平均可讓罰款減少51元。
12.熱心做善事
有64%的加拿大人會捐錢給慈善組織,在美國,則是60%。
現為溫哥華基金會董事的中僑前行政總裁陳志動稱,加拿大人的確是很熱衷於捐款,事實上,對眾多移民來講,捐款給卑詩省兒童醫院(BC Children Hospital)、卑詩癌症基金會(BC Cancer Foundation)等慈善組織,也是融入本地社會的一種方式。
加拿大移民人口多,在慈善捐款上面,也相當慷慨。
13.法制夠公平
張曉敏創辦的電影電視學院,曾遭到另一家影視公司在網上謾罵誹謗,事發後,她並未回擊,而是請律師,直接訴諸法律。她說,相信加拿大的司法系統,即使到了法官面前,她也相信司法會還她一個公道;最後在兩邊律師的往返溝通後,對方終於低頭認罪道歉,事件圓滿落幕。
加拿大的法官是任命制,在進行每一次判決時,總是慎重其事,如果是選出來的法官,在做裁決時,就會考慮捐款者和支持者(團體)的意向,這會影響司法的公正。
14.長壽愛運動
加拿大可謂長壽的國度,加拿大人平均壽命81.1歲,比美國的78.2歲多出近3歲。加拿大旅遊局(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統計顯示,30%的加拿大會考慮參與戶外冒險活動,而美國人,則只有26%。
15.國家形象優
前溫哥華市議員黎拔佳表示,加拿大在國際上並不是一個麻煩製作者(trouble maker),且生活步調慢,職場上雖有競爭,但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因此,它的國家形象溫柔,屬於世界良好品牌。
由總部在丹麥的聲望研究所(Reputation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指出,2012年名聲最好的國家排行榜,加拿大居榜首,美國排23位。

❸ 加拿大兩華人婦女網上對罵16年後步入法庭,這件事最終的結果是怎樣的

加拿大兩華人婦女網上對罵16年的最終結果是法庭判沈某多賠給盧某500加幣。而沈某可能因為不滿這樣的結果,因此怒沖到法庭上捅了盧某一刀。導致盧某在院治療中,而沈某也因嚴重傷人而被逮捕。

要說兩人最早的淵源要從十幾年前講起,那時,兩人都准備移民加拿大而在論壇上相識。但兩人之間很快發生了爭端,具體原因已無跡可查,據說是因為互相看不順眼。兩人就這么糾纏著,並且將對罵從最初的論壇轉移到了眾多社交平台上。辱罵也從個人上升到家庭,讓兩個家庭都陷入了罵戰之中。因而,加拿大華人圈子裡許多人都知道了兩人的大名和兩人的恩怨。

其實,兩人最開始很可能就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結下了梁子。一般人在網路上和別人發生了爭執,過一段時間,就淡忘了。的確沒必要要將這種仇恨記在心裡,這是給對方找不愉快,也是讓自己不愉快。這么多年來的罵戰,相信也讓兩人和兩人的家庭心力交瘁。何必呢?因為有時候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❹ 大家知道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司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統計嗎非常感謝!

美國法官制度
--------------------------------------------------------------------------------

發表日期:2005年9月20日 出處:人民法院網 作者:李小波 【編輯錄入:編務】

法院行政管理

除了法院任命的員工,每個法官可以僱傭少量的自己的工作人員。法官可以僱傭一個秘書,幫助處理行政事務,還可以僱傭一些法律職員幫助他們研究法律問題和起草法律文件。法官個人的工作人員要遵守司法人員行為准則中的規定。

法官個人的工作人員的職責隨著每個法官自己的工作和管理風格而不同。法官們認真監督和審查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人員開展法律研究和其他不需要行使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工作,法官可以集中精力做好審判工作。

法院的工作人員不屬於政府的公務員系統,可以不按照政府的公務員方面的規定進行懲戒或者免職。但是,每個法院都有一個雇員爭議處理辦法,以保護雇員,防止他們無緣無故被解僱,給他們提供一個合適的救濟途徑。每個法院的首席法官通常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但是雇員可以對於該法院就雇員爭議方面的最後決定,向該巡迴區的司法理事會上訴。

合眾國司法會議批准法院系統的預算,並就法院在哪些財產和項目上支出多少款項制定規章制度。每個法院都有編制自己預算的權力,但是必須在司法會議批準的指導原則規定的范圍內,並且符合有關經費管理和公共財產購買方面的法律和規章。在管理方面,每個法院的首席法官,其行為代表該院所有法官,負責監督法院的日常業務,監督法院的主要工作人員,確保法院經費的支出合法、明智和高效。首席法官從事和處理日常的行政問題,必要時和其他法官協商。

法院行政辦公室主任,在司法會議的監督下,可以撤銷某個法院的預算或者行政權力,如果發現該法院的行為超越了司法會議制定的全國性的經費支出方面的指導原則或者政策,或者違反了有關的法律或規章規定的程序,行政辦公室主任也可以把前述事項報請巡迴區司法理事會處理。按照法律規定,司法理事會有權對巡迴區內的法院的行政事務進行監督,有權責令某一法院或是任何法官或者法院工作人員,採取合適的行政或管理方面的措施。行政辦公室對於所有法院和法院的項目進行定期的審計,並且可以應要求提供管理方面的建議,對法院的管理進行現場檢查。

而且,美國國會中有一個審計機構,叫做總會計辦公室,也可以對法院的日常管理進行審查。在某些情況下,國會本身可以舉行聽證會或是要求法院提供司法管理方面的背景資料,以決定法院系統是否需要撥款和實體法律是否需要變革。

聯邦法官及其工作人員對於聯邦司法系統和自己的法院都極為自豪。由於其優異和高效的表現,聯邦法院在全國都享有很高聲譽,法官和他們的工作人員都很注意維護這一聲譽。同時來自內部同級法官的壓力也很重要。比如,一個強大的激勵手段使法官盡力在工作量上不能落後於其他法官。按照法律規定,每個法院的法官有權共同分配該法院的案件量,決定法官在哪裡審理,決定當地的案件處理程序。法官們通常要定期互相通報自己的工作量情況,並且行政辦公室按照法律規定必須對於某個法官大量積壓案件未辦的情況進行通報。

美國司法部門中有一個專門組織主要負責給聯邦法官的研究和培訓提供機會和資源,這就是聯邦司法中心。該中心為法官們提供各種教育培訓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某些法律專題、審判的藝術和案件管理。所有的法官首次任職,都要參加一個入門性的培訓課程。此外中心還定期邀請他們參加一些專題培訓,集中在新出台法律、案例法新的發展和特定的司法技巧上。中心還制定了一些特殊的焦點培訓計劃,和一些法學院聯合,集中深入探討某些法律領域,比如知識產權法或者科學證據的採用。除了現場的研討和討論外,中心還製作各種錄像帶、磁帶、手冊和其他出版物以幫助法官們更好履行自己的職責。

聯邦法院行政辦公室在電腦使用和一些行政事務方面,如工資和福利等,員工的招聘、司法部門的組織和管理,以及司法道德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組織培訓項目。行政辦公室也給地區法院、上訴法院和破產法院的新任法官提供管理和運營方面的特殊的入門培訓項目。

聯邦司法中心、行政辦公室和美國量刑委員會共同管理一個電視網,該電視網每天為法官和法院員工播送教育和信息節目。

州法院的分類

美國各州法院系統和法官制度由各州憲法和法律規定。州一級法院法官的產生辦法有兩種:一是任命制,二是選舉制。任命制通常是由州長或者州議會任命,實行這種制度的州有加利福尼亞、弗吉尼亞等少數幾個州。大多數的州都採取選舉制。 而選舉制又分成三種不同的辦法,一是非政黨制選舉,二是「獲得性」選舉(指市民直接從近年來工作表現良好的法官中選舉法官),採用這兩種辦法的州有內華達、肯塔基、阿拉斯加等32個州,其餘的均採用第三種辦法,即政黨選舉制。下面我們以馬里蘭州為例說明各州的法院系統和法官制度。

上訴法院是馬里蘭州的最高法院,根據馬里蘭州1776年憲法建立。上訴法院由7名法官組成。法官初任時由州長任命,由州參議院確認,之後根據自己的工作成績來競選職位,參加非競爭性的選舉。如果選民拒絕一個法官的留任,或是得票正好半數,該職位將保持空缺,必須進行新的任命。否則,原任法官繼續任職,任期10年。上訴法院的首席法官由州長任命,是憲法規定的馬里蘭州司法系統的最高行政首領。

特別上訴法院是馬里蘭州的中級上訴法院,1966年,為應付上訴法院迅速增長的案件積壓而建立。特別上訴法院由13名法官組成,包括一個首席法官和12名法官。特別上訴法院的法官由州長任命,由州參議院確認,任期滿後根據工作成績參加非競爭性的選舉,當選後任期10年。全州7個上訴司法區至少每個區產生一位法官,另外6位法官從全州選拔。選舉按照同樣的地理分布來進行。州長任命特別上訴法院的首席法官。

巡迴法院是馬里蘭州具有一審管轄權的普通法和衡平法法院。每個巡迴法院擁有管轄所有普通法和衡平法案件的權力,對於管轄區內的所有民事和刑事案件有管轄權,以及由州憲法或其他法律授予的其他權力和管轄權,除了法律對於管轄許可權制或是將其授予另外一個法院之外。巡迴法院組成8個巡迴區。巡迴法院的法官初任由州長任命,至少一年以後舉行選舉。該法官可能要和其他法官或是律師競爭。獲勝者任職15年。

地區法院法官由州長任命,由州參議院確認。地區法院的法官不需要參加選舉。地區法院的首席法官由上訴法院的首席法官任命。地區法院分成12個區,每個區又分成一個或多個分區,每個分區至少有一位法官。全州共有108個地區法院法官職位,包括首席法官。首席法官是法院的行政首領,任命12個區的行政法官,但要得到上訴法院首席法官的批准。

孤兒法院是按照馬里蘭州的憲法建立,作為行使州司法權的法院之一。孤兒法院的法官除了哈富德和蒙哥瑪利縣外,其他轄區的法官都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除了上述兩個縣外,州憲法對於法官的資歷要求不適用於孤兒法院的法官。空缺由州長任命,但要得到州參議院的批准。

法官資格任命

按照馬里蘭州的憲法,州長可以任命一個具有某些基本資格的人擔任一個新的法官職位或是填補空缺。除了孤兒法院的法官外,這些基本資格是:具有馬里蘭州的公民資格,在該州居住至少5年,處在適當的巡迴區、分區或縣至少6個月,被登記為合格的選民,有資格在馬里蘭州從事法律職業,至少30歲。此外,提名為法官的必須來自具有最正直品格、智慧和完備的法律知識的律師。盡管州憲法規定了這些基本的資格,但並未給州長在任命方面如何自行決定提供指導意見。馬里蘭州的州長們通過建立法官提名委員會的方式來填補這一空白。

有一個全州法官提名委員會來提名要任命為上訴法院法官的人選,還有16個地區法官提名委員會,稱做委員會區,來提名任命為一審法院的法官人選。每個由州長任命的法官都要從一個提名委員會提出的一個候選人名單中選擇。上訴法官提名委員會由17位成員組成,包括有州長任命的一個主席,不一定是律師。8位普通民眾,其中7個上訴司法區各一位,另外一個來自其他地方。8位律師,其中7個上訴司法區各一位,另外一個由州長任命。16個委員會各有13位組成人員,包括州長任命的一個主席,不一定是律師。6位普通民眾,6位律師,其中4位由該委員會代表的委員會區的律師選出,另外兩位由州長任命。法院行政辦公室擔任所有委員會的秘書處,為他們提供人員和後勤支持。當一個法官職位空缺或是即將空缺,法院行政辦公室通知適當的委員會和各種律師協會,並且在法院日常通報上發出通知。委員會主席,或其指定的一個成員,也向新聞界發出通報。在申請日截止以後,所有申請者的名字被公布。委員然後開會,考慮他們的申請和其他相關情況,比如律師協會或其他公民的推薦。每個候選人由全體委員會成員或是一個小組面試。在討論完所有候選人後,委員會通過秘密書面投票的方式確定它認為在法律上和專業上最合格的法官候選人。對於一審法官提名委員會的13位成員至少10位在場才能投票,對於上訴法院提名委員會的17位法官至少11位在場才能投票。一個申請者需要獲得多數票才能被列到遞交給州長的候選人名單上。州長必須從當前的名單上或是在前兩年內遞交的候選人名單中選擇任命。

馬里蘭州的憲法規定首席法官有權力任命臨時的在職法官到上訴法院和一審法院任職。孤兒法院的法官只能被分派到這些法院中,而其他法官可以被分派到不同的法院。而且,按照馬里蘭州憲法規定和有關法律規定,首席法官可以召回由上訴法院批準的以前的法官在全州各個法院審理案件。使用這些法官可以增強法院系統應付日益增多的案子,可以彌補有些法官的長期生病和法官空缺,也可以避免打亂處理案件的時間安排和引起耽擱。

退、撤和懲戒

上訴法官定期參加非競爭性的選舉,這一過程叫做考績競選。在選舉中未能獲得多數票的法官被解職。巡迴區的法官要定期參加競爭性的選舉。如果一個法官在選舉中受到挑戰,而且挑戰者獲勝,那麼該法官也要被解職。地區法官不參加選舉,但是要面對每10年一次的州參議院的確認。未能獲得參議院確認的地區法官被解職。其他解職方法有:如果一個法官在法庭上被確認不稱職、故意瀆職、職務行為不當或其他罪行,由州長解除其職務;如果在州議會的評議中,兩院議員的三分之二一致同意解除一個法官的職務,該法官將被通知,並且有機會為自己辯護,則由州長解除其職務;對於身體或是精神上有病的法官,由州議會一致決定,或是兩院的三分之二通過並且州長同意其退休;由州議會通過彈劾程序解除法官職務,以及上訴法院根據法官資格喪失認定委員會的建議解除法官職務或令其退休。另外,如果一個法官被確認接受賄賂已影響其職責的履行,將使其喪失在本州擔任任何贏利或信用性職位,因此也會被解職。同樣,馬里蘭州的憲法第15條第2款規定,如果本州任何一個選舉產生的官員被確認或記載對於一個重罪或是違法行為不進行抗辯而又不承認有罪,並且該重罪或違法行為和其職責有關,並且涉及道德邪惡,該官員將被自動停職;當該判決為最終判決時,該官員將被自動解職。盡管還有其他方法,但近些年來只有法官資格喪失認定委員會的程序被使用過。這種方法是,該委員會對於情況進行分析和建議,可以提出比解職更輕的懲戒措施。馬里蘭州憲法的第4條4A款規定該委員會的11名成員要由各種民族、性別,並且居住在該州的人組成,並且由州長根據參議院的建議和批准任命。委員會成員須包括3位法官,每位須在一個上訴法院、巡迴法院或是地區法院中任職。另外3位須是執業至少7年的律師。另外5位成員來自普通民眾。該委員會配有工作人員對於控告進行初步調查,然後就法官的解職、進一步調查或是懲戒措施等提出建議。委員會可以對法官私下進行訓誡,同法官達成緩期懲戒的協議,或是舉行聽證會以確定一個法官是否具有被迫退休的情形,或是具有應該受到制裁的行為。如果聽證會的結果是,委員會通過多數票表決,確定一個法官應該私下訓誡,它可以對其私下訓誡,或是向上訴法院提出建議,建議該法官退休、解職、譴責或以其他方式懲戒。法官可以對這些建議提出異議。上訴法院可以對法官進行比委員會建議更嚴厲的懲戒。

法官資格喪失認定委員會以各種方式為公眾服務。它的主要功能是受理、調查、聽證對於馬里蘭州司法系統成員的控告。正式的控告必須以書面方式進行,並且要經過核實,但並不要求特殊的形式。另外,許多人採取寫信或者打電話的方式,表達對於某個案子的結果或是某些法官的裁決不滿。該委員會以各種方式處理正式的控告。它收集法庭審判的磁帶或是文字稿。必要時,可以會見律師和其他參加審判的無利害關系人。有時,作為調查工作的一部分,委員會可以要求法官當面解釋。按照法律規定,該委員會還有一項功能。它向法官提名委員會提供關於那些尋求提名的法官的訓誡或是即將進行的訓誡。該委員會一個月開會一次,根據情況也可隨時開會。

美國完備的法官制度對於保障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官在這種制度下裁判案件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來自政府、黨派和公眾的壓力,根據案件的事實和有關的法律,盡量客觀地作出判決。借鑒這一制度的許多做法對於建立我國完善的法官制度有一定意義。(下)

❺ 加拿大法律專業申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申請類別

加拿大法學院接收並審查多個類別的申請。因此,申請者需要首先確定哪種類型適合自己。通常,常規類別(Regular/General Category)中的申請者數量最多且最有競爭力。

由於加拿大的土著人民在法律領域代表性不足,因此某些法學院設置有單獨的本土類別(Aboriginal/Indigenous Category),並為其設置了不同的申請要求。此外,加拿大法學院還設置有全權委託類別(Discretionary Category),適用於特殊背景(例如年齡、經濟困難、殘疾或弱勢群體)的申請者;工作黨(Mature),適用於具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申請者;綠色通道類別(Access),適用於遭遇過教育不平等或社會經濟障礙的申請者。這些特殊類別也可能有不同的申請要求,例如推薦信或醫療報告等,錄取委會酌情考慮這些特殊因素作出裁量。這些特殊類別的申請者數量遠低於常規類別的申請者,同樣,其錄取人數也相對較低。

申請時間

加拿大法學院的申請截止日期(ddl)為11月初至初春,所有的申請截止日期都是嚴格執行的。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法學院的在線申請(online application)和它們提交補充材料(supplemental documents)的截止日期不同。此外,如果申請者想獲得獎學金,一些學校的截止日期也會有所不同。

除了位於安大略省的學校以外,其餘加拿大法學院不使用通用的電子申請系統。因此,申請者應獨自負責以符合要求的格式和方法將必要的申請材料按時送至招生辦公室。

申請材料

每個法學院都有自己的申請要求,申請者需要研究法學院的官網以獲取具體的申請材料清單。一般來說,申請者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 法學院官網或OLSAS的完整在線申請

2. 所有高等教育的官方成績單

3. LSAT成績(適用於部分但並非全部學校)

4. 托福/雅思(適用於部分但並非全部學校)

4. 簡歷/PS/推薦信(適用於部分但並非全部學校)

LSAT成績

並不是所有的加拿大法學院都需要提交LSAT成績。申請魁北克省的法學院不需要提交LSAT分數,因為法學院考慮到對於法語為第一語言的申請者來說,用英語提供的LSAT測試對申請者是不利的。不過,魁北克省的麥吉爾大學法學院(McGill University Faculty of Law)表示如果申請者提交了LSAT成績,則錄取委也會在審核過程中考慮到該分數。

申請與LSAC有合作關系的加拿大法學院(LSAC-member Canadian law school)時,需要提交LSAT成績。

LSAC-member Canadian law school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大約95%的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加拿大法學院都要求申請者提交LSAT成績,或表示LSAT成績將提高學生的錄取幾率。此外,申請者需要了解各個法學院如何看待自己的多次LSAT成績。有些學校只參考最高的LSAT分數,而有些學校會考慮多次考試的平均分。

PS

首先,申請者應該遵守PS的字數和格式要求。此外,不同於通過簡歷列舉成就,PS應該是解釋你的選擇、你的想法和決定的地方。錄取委希望從PS中看到你的GPA和LSAT分數之外的東西。

無論你決定撰寫什麼主題,在寫PS時,申請者都應表現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強調積極性並真實地回答實際問題:1)你為什麼想要學習法律(闡述動機)、2)你為什麼值得學習法律(突出你過去的成就)、3)你為什麼想去某所加拿大法學院(有哪些吸引你的課程或項目)?

推薦信

對大多數加拿大法學院而言,推薦信的作用不大。對於某些特定的學校,推薦信的作用將被完全忽略,不鼓勵申請者提交任何推薦信。

錄取決定

加拿大法學院傾向於使用由申請人的GPA和LSAT分數組合而成的綜合指標來做出錄取決定。對於美國法學院強調的「軟性條件」,加拿大的法學院則不那麼看重。此外,諸如PS、推薦信或以前的經歷之類的補充信息可能會影響某些學校的錄取決定;而另一些學校可能只會在發放獎學金時考慮這些補充材料。

通過OLSAS申請的安大略省法學院要求申請者提交自高中以來的所有活動,主要包括就業經歷、社區服務、學術獎勵和課外活動等,以展現申請者的領導能力和溝通技巧。相較而言,安大略省法學院的錄取決定會更加全面。

成為律師

為了在加拿大的大多數省成為律師,申請者必須首先拿到本科學位並在教授英美法系的加拿大法學院完成三年JD學習。然後需要:1)通過特定省/轄區的律師考試(Bar exam),並且2)在該省律師協會合格學員的監督下進行一段時間(通常是十個月到一年)的實習(Articling)。

如果申請者在安大略省,則需要參加安大略省律師協會(Law Society of Ontario)的法律實踐項目(The Law Practice Program, LPP),包括一段時間的以技能培訓為基礎的全日制學習,以及一段時間的法律實習。此外,某些省份(例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要求申請者參加專業法律培訓課程(Professional Legal Training Course),其類似於安大略省的法律實踐項目。

❻ 參加東京審判的法官來自幾個國家

東京審判歷時三年時間。當時由包括中國法官梅汝傲在內的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分別版是中國:梅汝傲;澳大利權亞:威廉·韋伯爵士;美國約翰·帕特里克·希金斯和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後來代替希金斯);英國:帕特里克·德富林勛爵。

蘇聯: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加拿大: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法國:亨利·柏奈爾;荷蘭:貝爾特·羅林;印度:拉達賓諾德·巴爾;紐西蘭:艾里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菲律賓:德爾芬·哈那尼拉。

(6)加拿大當法官擴展閱讀:

1946年1月19日,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即將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

1946年5月3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個國家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審判,中國當時委派的是法學家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

❼ 加拿大的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加拿大的政治體制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加拿大議會是加拿大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

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加拿大尊英王為加國家元首,總督為英女王在加代表。

(7)加拿大當法官擴展閱讀:

1、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眾兩院通過的法案由總督簽署後成為法律。總督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

參議院共105席,名額按各省人口比例和歷史慣例分配。參議員由總理提名,總督任命。眾議院共338席,眾議員由按各省人口比例劃分的聯邦選區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

2、政府

內閣制。由眾議院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總理並組閣。截止2019年,本屆自由黨政府於2015年11月就職,現政府內閣成員共35人。

主要有: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外交部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國防部長哈爾吉特·薩詹、財政部長威廉·莫諾、國際貿易多元化部長詹姆斯·卡爾、自然資源部長阿馬爾吉特·索希等。

❽ 為啥加拿大每個省的法律法規不一樣

加拿大的法律制度的存在是保護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並確保每個人都得到平等和公平的待遇。由於法律必須執行、解釋和實際應用,因此法律制度中也包括了一些機構, 如警察、法庭和人權委員會,以便發揮其功能。 法律體系 加拿大的法律可分為兩個范疇: A.公共法律(Public Law) 這一范疇內的法律主要針對影響整個社會的事情,如刑事法、憲法或政法。 B.民法(Civil Law) 這一范疇內的法律主要用於解決私人之間的爭端。 在加拿大,聯邦、省和市政府成立法庭,由法庭去闡釋及執行已通過的法律,但法庭與政府是分開的,審理不同范疇的案件有不同的法庭負責(如家庭法庭)。加拿大的法庭體系有三級:裁判法庭、上訴法庭和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是終審法庭。如需翻譯,可向法庭提出。 法律與你 加拿大人均應: 熟悉並遵守法律(不知法律並不能作為犯法的籍口);尊重"誠信制度"(例如,從售報機購買報紙時,你自覺地只取一份);發覺罪案應立即舉報;如接通知須到法庭當陪審員,應依法擔當。 警察 警隊人員的組成包括: 聯邦警察: 名為皇家加拿大騎警(RCMP)。RCMP的職責是執行全國各省的刑事及省法律(除安大略省及魁北克省以外),並為育空地區、西北地區及一百九十一個城市提供警察服務。 省警察: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各自有警察部隊。皇家紐芬蘭警察則與RCMP分擔紐芬蘭省的警察任務。其餘各省則與皇家騎警簽定合同,由騎警提供服務。 市警察:大多數市區中心都有本身的警察,或者是聘用省警察服務。 遇緊急事故,可撥911報警。非緊急情況下使用騎警/省警/市警的電話號碼(刊於電話簿藍頁)。 法院系統 法院是加拿大的司法部門。加拿大的法院基本上分聯邦和省兩級。但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是例外,這兩個省還有第三級法院--市法院。 聯邦法院系統由加拿大最高法院、加拿大聯邦法院、加拿大稅務法院和加拿大上訴法院軍事法院組成。 加拿大最高法院 加拿大最高法院是最後上訴法院和終審法院,受理聯邦和各省的民事和刑事上訴案件。此類案件必須得到聯邦上訴法院和省上訴法院的同意,才能上訴到最高法院。此外,最高法院還有權解釋和裁決加拿大聯邦和省的法律是否違憲。 加拿大最高法院由一名加拿大大法官和八名陪審法官組成,他們每年約處理一百二十宗案件。按照慣例,這九名法官中,通常有三名來自魁北克省,三名來自安大略省,兩名來自西部四省,一名來自東部沿海四剩最高法院的法官均由總理提名,總督任命,七十五歲退休。 加拿大聯邦法院 加拿大聯邦法院由審判庭和聯邦上訴法院組成,一般受理財政和海事等方面的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上訴法院由一名首席法官和十名其他法官組成,審判庭由一名副首席法官和十三名其它法官組成。這些法官均由聯邦政府任命。 加拿大稅務法院 加拿大稅務法院除了處理稅務案件外,還處理退休金、失業保障、退伍軍人津貼,以及石油和天然氣方面的財務糾紛等等。當事人若不服稅務法院的裁決,可以訴之於加拿大聯邦法院的上訴法院。加拿大稅務法院由一名首席法官、一名副首席法官及十六名其它法官組成。這些法官均由聯邦政府任命。 加拿大上訴法院軍事法院 這個法院是根據加拿大國防法案建立的,由三名法官組成。三名法官由總督從加拿大聯邦法院和省高等法院的法官中任命。軍事法院沒有固定的法庭。它根據需要,可以到任何地方審理軍事法庭提出的案件。 此外,由於西北地區和育空地區受聯邦政府直接管轄,故這兩個地區的高等法院也屬聯邦政府管理。 加拿大各省的法制和法院 由於歷史原因,魁北克省的法制因受法國影響而採取民法制。加拿大其它九個省和兩個地區均採取英國式的習慣法制。各省的司法機構由省高等法院、省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和省法院組成。 省高等法院 各省的高等法院是省內的最高法院。由於歷史背景不同,各省高等法院的名稱也不盡相同。例如有些稱為最高法院審判庭,有的省叫皇家高等法院,有的省就稱高等法院。各省高等法院的法官均由聯邦政府任命。 省上訴法院 省上訴法院也稱最高法院上訴院,只受理經省高等法院審理而上訴的案件。故它並不重新審理案件,而是調閱已受審理的案件的文本,聽取兩造律師的辯論,然後研究作出決定。省上訴法院的法官也由聯邦政府任命。 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是省設在地方上的法院,但法官卻是由聯邦政府任命的。 省法院 省法院是加拿大司法系統內級別最低的法院。它只能審理不太嚴重的民事和刑事案件。省法院的法官由省政府任命。

❾ 加拿大法律的法院系統

加拿大是實行「三權分立」的聯邦制國家,實行雙重政體,即聯邦政府和省政府。與此相適應,加拿大法院分為聯邦法院和省法院兩大系統。

1、聯邦法院體系

聯邦法院體系實行三級制,即聯邦最高法院、聯邦上訴法院和聯邦審判法院。另外還設有稅務法院等專門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是加拿大最高審判機關,受理對省和地區上訴法院所作裁決提起的上訴,以及對聯邦上訴法院所作裁決提起的上訴。它的決定是最終的裁決。聯邦法院現共有9位最高法官,有資格成為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省法院的法官或擁有律師執業牌照10年以上的人。

聯邦法院也復審由聯邦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員所作出的決定,比如移民上訴委員會和國家假釋委員會的決定。

2、省區法院體系

各省或區法院大都分為三級,即:省高等上訴法院、省高等審判法院和省法院。

省高等上訴法院受理高等審判法院所審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上訴。

省法院審理爭議標的額較小的民事案件和處刑較輕的刑事案件。對省法院所作的裁決不服,可以上訴到省高等上訴法院。

(9)加拿大當法官擴展閱讀:

加拿大的法律傳統

加拿大的法律主要來自不同的法律傳統:即習慣法和民法。也就是說加拿大在法系分類中屬於混合法系(Mixed legal system)。加拿大的法律體系展現出了英國和法國的法律傳統,是由十七十八世紀的殖民者帶來的,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英國普通法傳統的重要性以及魁北克的民法典。

英格蘭的習慣法制度經過以往數個世紀的發展,構成了今天加拿大十個省份及三個領地的法律的基礎。這套制度的規則基礎是根據過去多年來不斷發展,並且隨著形勢而改變的判案先例、司法決定和習慣做法。

❿ 加拿大法官戴假發嗎

戴的,英國系的國家和地區屬於海洋法系,都戴假發。

熱點內容
原因行為民法 發布:2025-02-12 14:51:44 瀏覽:165
九六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50:47 瀏覽:346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