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兩級法院開庭

兩級法院開庭

發布時間: 2022-04-24 16:18:33

A. 請問 第一審判庭 和第二審判庭有什麼區別

朋友,如您所問,第一審判庭、第二審判庭只是指的開庭地點,就如同房間號一樣,比方說101室、102室的區別。法院還區分刑事審判一庭、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這是部門的區別,各庭審理的案件類型有區別、有分工。

B. 訴訟最多經過幾級法院的審理便告終結

訴訟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便是終結。
我國的法律劃定了二審終審制。所謂二審終審制,就是無論什麼訴訟,最多經由兩級人民法院的處理便告終結,訴訟不能再繼續打下往。
地方任何一級人民法院審訊一個尚未審訊過的案件,這一審訊過程就做第一審。第一審法院作出的第一審訊或裁定,並不是立刻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答應上訴的裁定除外)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訊決,裁定,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要求上級法院重新審判,糾正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中的錯誤。
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根據當事人或公訴機關的上訴或抗訴,對已經審訊過的案件重新審理,重新判決,這一審訊過程就稱為第二審。法律劃定第二審的目的,是藉助第二審,發現和糾正第一審的錯誤,仍舊會有當事人對第二審訊決,裁定不服,但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到此為止,訴訟的處理就結束了,當事人不能再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要求重審。
假如當事人對第二審法院所作的判決,裁定不服, 只能申訴,不能上訴。申訴不影響第二審訊決或裁定的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C. 對於中院終結的案件,下級法院又開庭重新審理,判出兩個結果,怎麼辦

你好,如果中央院已經終結的案件,下級法院是不可以重新審理的,除非有高級人民法院的指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如果重新審理之後,那麼還是可以上訴的。具體可以咨詢一下當地的律師

D. 民事審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庭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民事審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庭區別是,受理案件的種類不同,其聯系是內部分工,都屬於訴訟案件的審判程序。
具體區別如下:
1、審判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一審訴訟程序的發生,基於當事人的起訴權和法院的管轄權;而二審程序的發生是基於當事人的上訴權和二審法院的審判監督權。
2、審級不同。第一審訴訟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適用的程序;而第二審程序是案件在二審法院審理的程序,它是一審案件受訴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在審理上訴案件時適用的程序。
3、審判組織不同。一審法院適用第一審訴訟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組織形式有兩種,即合議制和獨任制;而二審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上訴案件只能採取合議制,並且合議庭必須由審判員組成,不能有陪審員參加。
4、審理的對象不同。第一審訴訟程序是以原告的起訴狀和被告的答辯狀為基點展開的,審理的對象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而第二審程序是以一審裁判為基點,對當事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審查,審理對象是一審法院的裁判。
5、審理的方式不同。適用第一審程序審理民事訴訟案件,法院只能採取開庭審理的方式;而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理民事上訴案件,法院可以根據案件事實是否已經清楚等實際情況,選擇採取開庭審理或者徑行判決的方式。
6、裁判的效力不同。適用第一審訴訟程序審結後的判決,在上訴期間,是未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適用第二審程序審結後的裁判,是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當事人不得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E. 一場官司最多經過幾級法院的審理

我國法律規定了二審終審制。所謂二審終審制,就是指無論什麼官司,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便告終結,官司不能再繼續打下去。 任何一級地方人民法院審判一個尚未審判過的案件,這一審判過程就叫做一審。一審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並不是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允許上訴的裁定除外),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糾正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中的錯誤。人民檢察院對於自己提起公訴的案件,認為一審人民法院所作的判決或裁定有錯誤,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要求重審,糾正錯誤。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根據當事人或公訴機關的上訴或抗訴,對已經審判過的案件重新審理,重新判決,這一審判過程就稱為二審。法律規定二審的目的,是藉助二審處理、糾正一審的錯誤。二審人民法院未必能發現和糾正一審的錯誤,仍然會有當事人對二審判決、裁定不服,但是二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到此為止,官司的審理就結束了,當事人不能再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審理。如果當事人對二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裁定不服,只能申訴,不能上訴。申訴不影響第二審判決或裁定的法律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場官司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便告終結,並不是說每一個官司都要經過二級人民法院的審理才告結束。 當事人對一審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決、裁定,無論是否滿意,在上訴期內未提出上訴,刑事案件中的人民檢察院也未提起抗訴,期限屆滿,判決、裁定就發生法律效力,這樣就不再發生二審的問題。另外,有些案件當事人在法院的調解下達成了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一旦收下了人民法院的調解書,調解書立即生效,也不會再發生二審的問題。

F. 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被稱為

一個案件復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制判即告終結的制度被稱兩審終審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6)兩級法院開庭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一審終審的特殊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七十八條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G. 兩級法院怎麼理解

法律上並沒有兩級法院的概念,一般實踐中多指基層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

H. 求解答;土地官司,經過兩級法院4次開庭,中院終審判決後3年,土地徵收後變成錢,村委會也按判決書,把

按照民事訴訟法,二審終審是毫無疑義的,就同一糾紛,終審後,不能再起訴。。。。但如果有法定事由,可以申請再審或檢察院抗訴,絕不可能以原案件原內容再起訴到基層法院。可能對方起訴事由不同吧

I. 一個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之後,能否再向上一級法院上訴

經過二審後,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仍然不服,不得再次提起上訴。對此我國《刑事專訴訟法》的第屬10條有明確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由此可見,一個刑事案件,只要經過兩級法院審理,該刑事案件即告終結,二審法院做出的判決就是生效判決。這時,即使當事人對該判決不服,也不能再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如果一、二審法院確實在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方面存在錯誤的,只能夠通過申請再審的方式要求上一級法院處理。

J. 一個案子在經兩級法院審判以後,還有機會得到上一級法院的重新審理嗎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42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版列情形之一的,權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也就是說,在以上五種法定情形下,即使一個案件已經經過兩級法院的審判,當事人在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時候,上一級法院是應該要受理而重新審理該案的。

熱點內容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