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執行仲裁
1. 仲裁怎麼才可以執行
仲裁裁決應按照下列規定來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當事人應當依法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六十四條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
2. 仲裁如何執行
仲裁裁決應在生效後由當事人執行。如果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3. 仲裁如何執行
法律分析:仲裁應當依照規定期限履行,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期限履行。乙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4. 對仲裁裁決如何執行
法律分析: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時,應當提交申請執行書,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執行人員記入筆錄。提出書面申請執行或者口頭申請執行的,應當說明申請執行的事實和理由,並附作為執行根據的仲裁裁決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5. 仲裁結果出來之後如何執行
仲裁結果出來後按照仲裁決定書上的決定執行。仲裁有勞動仲裁和商事仲裁之分。1、勞動仲裁結果出來後,也就是仲裁裁決書下達後,在15日內,雙方不服,可以上訴至當地的人民法院,如果15日內雙方未上訴,裁決書生效,申請人可以拿著裁決書去單位執行,如果單位拒絕支付裁決書上支持的請求,可以當當地的人民法院的執行庭去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的時間大概6個月。勞動仲裁裁決生效後,對方不履行相應的義務,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分別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執行。2、商事仲裁裁決生效後,對方不履行相應的義務,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分別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依據】
《關於人民法院辦理仲裁裁決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裁定駁回撤銷仲裁裁決申請或者駁回不予執行仲裁裁決、仲裁調解書申請的,執行法院應當恢復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或者基於被執行人申請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原被執行人申請執行回轉或者解除強制執行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原申請執行人對已履行或者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款物申請保全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准許;原申請執行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人民法院基於案外人申請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或者仲裁調解書,案外人申請執行回轉或者解除強制執行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6. 勞動仲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流程
法律分析:1、可在公司所在地,或公司財產所在地向法院申請執行。建議先把公司的地點找到,如果公司或財產都找不到,法院即使強制執行,也無法拿回應得的利益。
2、裁決書生效後,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只有法院執行庭有強制執行的權力,仲裁裁決書或法院判決書生效後,可以向法院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
(2)執行費用由對方承擔。(個別地區要求申請人先墊付執行費,執行後再返還)
(3)可以查封對方的銀行賬號、車輛、廠房、應收賬款等資產。所以申請強制執行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多的提供對方的銀行賬號或其他財產的信息,以供法院執行人員去盡快執行。
(4)需要寫一份強制執行申請書,並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和裁決書或判決書的復印件及對方的資產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7. 勞動仲裁是如何執行的
1、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2、作為執行根據的生效法律文書。3、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和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4、如果代為申請執行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5、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院在執行到位的首批執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繳費標准:執行金額或價額在1萬元以下的,每件交納50元一萬元至50萬元的,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五交納50萬元以上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申請強制執行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一再加2021元交納。
8. 仲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流程
法律分析:仲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流程:首先,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應當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其次,當事人應該向人民法院提交仲裁裁決強制執行的申請書和有關材料。最後,申請仲裁裁決強制執行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當事人中有一方是公民的為一年。申請仲裁裁決強制執行的期限,自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或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9. 仲裁結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
法律分析:以提供一定勞務為內容的所謂臨時用工協議,如僱傭協議、勞務協議,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 申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或者撤銷我國內地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申請書及裁決書正本或者經證明無誤的副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