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法官
Ⅰ 蘇軾生平事跡
蘇軾生平事跡如下: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於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
嘉佑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在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高中進士。
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來母親病故,因守孝丁憂故里,熙寧二年官復原職。復官之後,因為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而上書反對,從而受到排擠,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杭州任職期滿,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
到了1079年,蘇軾因李定等人故意扭曲其詞中之意,而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若不是宋太祖趙匡胤曾定過士大夫不殺的國策,蘇軾想來難逃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此後心灰意冷,鬱郁不發,只每日寄情於山水,尋求心靈上的解脫。在這個時間段里,蘇軾作出《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宋哲宗極為之後,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受到打壓,司馬光被重啟為相,蘇軾也復為朝奉郎知登州,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不久連升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物極必反,正當蘇軾仕途一帆風順之時,因為上書對王安石變法的抨擊,而在此受到誣陷。此後蘇軾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只能外調,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公元1093年,新黨重新執政,蘇軾再遭貶謫,先是被貶到惠州,不久又被貶到儋州。
宋徽宗繼位之後,因大赦北還,復任朝奉郎。可惜的是還不待回到京城,便在途經常州時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四歲,御賜謚號「文忠」。
(1)英德法官擴展閱讀:
蘇軾的文學成就:
1、詩作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後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蘇軾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峰。就風格個性的突出、鮮明而言,王、黃、陳三家也許比蘇軾詩更引人注目。然而論創作成就,則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
2、文章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
史論和政論雖然表現出蘇軾非凡的才華,但雜說、書札、序跋等議論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同樣善於翻新出奇,但形式更為活潑,議論更為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它們以藝術感染力來加強邏輯說服力,所以比史論和政論更加具備美文的性質。
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但如果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則蘇文無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3、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4、繪畫
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Ⅱ 誰能給我大致講講英國的文化和歷史急!!!!!!!!!!!!!!!
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
1.手工工場的建立和擴展: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制呢業迅速發展,手工工場建立。並擴展到採煤、煉鐵等領域。
2.圈地運動是對農業進行的一場資本主義改造運動,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發展了農業,積累了原始資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勞動力。極大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黑奴交易是16世紀英國商人海外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利於原始資本的積累。
4.都鐸王朝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同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1)16世紀宗教改革後,英王成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不再從屬於羅馬教皇。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削弱和限制了舊的封建勢力。(2)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不僅增強了國力,且對資本原始積累起著保護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3)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國歷史,開始樹立海上霸權。17世紀初,開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紀上半期,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利益。(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權神授」思想下,厲行專制,極大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宗教專制下,嚴厲對待非國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勢的緊張。(由於清教徒中反對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經濟只有的要求正適合資產階級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張成了資產階級、新貴族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1]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1640年,資產階級聯合新貴族,帶領廣大人民,在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通過議會斗爭、內戰、共和國建立、克倫威爾軍事獨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歷經半世紀的曲折斗爭,完成革命,最終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歷史的分水嶺。如:1689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他們在議會中的權利,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7—18世紀又逐漸確立內閣制、兩黨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又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在當時,尤其歐洲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資本主義發展壯大已成為不可逆轉歷史潮流的形勢下,英國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要求。英國作為歐洲一個重要的、有影響的國家,率先完成這一轉變和過渡,無論理論上或實踐上都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範例。此後,歐洲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進入一個新時代。所以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世界殖民霸權的建立
(17世紀中—18世紀末中)
這一階段,在亞洲、北美進行殖民擴張,與荷蘭、法國等展開激烈爭奪。通過三次英荷戰爭(分別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後改名紐約),進一步確立海上霸權,荷蘭則喪失了歐洲強國地位。
「七年戰爭」(1756-1763年)是英法爭奪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後較量,結果,法國喪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蘭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僅留存本地治理等據點。至此,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 英國歷史殖民霸權地位,並雄霸歐洲。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18世紀中-19世紀中)
1.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從棉紡織部門新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始到機器製造業的出現,英國最早進行並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和「世界工廠」,實力盛極一時。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逐漸發展壯大。一方面,他們對維也納體系下的封建專制不滿,要求更多的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積極展開爭取政治權利的自由主義改革和革命運動。如1832年英國進行議會改革,資產階級通過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權利。另一方面,為鞏固和加強自身政治、經濟地位,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要求進一步接觸封建束縛,實現自由競爭,自由經營和自由貿易。1776年《國富論》一書的發表標志著經濟政策由傳統保護主義到「自由競爭」的重大轉變。
3.工業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日益對立,矛盾尖銳。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正是這一矛盾激化的產物,它標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為滿足工業發展和資產階級的需要,通過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搶占原料產地,拓展商品市場。如:19世紀中期完全佔有印度、佔領新加坡;發動侵略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割佔香港,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據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非洲,英國勢力滲入埃及;在拉美,加緊對新生國家進行經濟侵略。
5.這一時期,為防止法國稱霸歐洲,英國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美國的獨立使英國喪失了17世紀初到18世紀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和新法蘭西。
資產階級革命
近現代英國歷史起始於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是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的時期。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大力加強英國國教,迫害要求"純潔"教會的清教徒,並出售工商業專賣權,恢復早已廢棄的苛捐雜稅,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議會反對派提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 英國歷史權利請願書》,國王遂解散議會,實行11年無議會統治。為籌集軍費鎮壓蘇格蘭長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義,查理一世被迫於1640年4月召集議會,3周後又解散議會,史稱此屆議會為「短期議會」。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年,史稱「長期議會」,是革命的領導中心。它的召開被認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 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第一次內戰初期
,議會軍節節失利。O.克倫威爾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1644年取得馬斯頓大捷,扭轉戰局,被譽為「鐵軍」。1645年初,議會按照克倫威爾的要求改組軍隊,建立「新模範軍」,新模範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第1次內戰以議會軍勝利告終。內戰期間,議會先後通過法令,沒收王黨分子土地,拍賣給資產階級,廢除地主對國王的封建義務,但農民一無所得。戰爭結束後,革命陣營內部長老派、獨立派和平等派之間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2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了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見彩圖),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國。資產階級共和國先後鎮壓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打敗荷蘭和葡萄牙。1707年,蘇格蘭正式並入英國,英國從此亦稱大不列顛。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余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盡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圖復辟舊秩序,但革命期間發生的社會經濟變革已不可逆轉。1679年,圍繞王位繼承問題議會分成輝格和托利兩派,是為近代政黨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老年得子。為阻止天主教信徒繼承王位,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行動,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英國即位,11月,威廉率艦隊在英國登陸,推翻復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瑪麗同時登位,威廉稱三世(1689~1702在位);瑪麗稱二世(1689~1694在位)。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是地主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開始,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輝格和托列兩黨進行長期爭權奪利的斗爭。1714年,漢諾威王朝入主英國,輝格黨取得長達60多年的政治優勢。在R.沃波爾任內,國王的主要咨詢機構樞密院發展成內閣,內閣首腦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內閣對議會負責。沃波爾實際是英國第1任首相(見表)。
英國歷史
工業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本原始積累更加迅速。議會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規模迅速擴大。在廣大被圈佔土地上建立起資本主義農場或牧場,被剝奪生產資料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擴大。1689~1763年間,英法為爭奪殖民地屢開戰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英國政府在1793~1815年期間,積極組織並參加反法聯盟。在整個18世紀,英國成為販賣黑奴的國際中心。在國內,政府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高關稅阻止外國商品輸入,獎勵本國工業品出口,以低稅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以上種種原始積累手段為工業生產的變革提供了前提。18世紀後半葉,在工業生產中出現並開始使用機器,這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變革首先發生在棉紡織業。1733年織機中開始採用飛梭,60~70年代紡紗機普遍採用;80年代,蒸汽機投入使用。隨著蒸汽機採用范圍的擴大,特別是機器製造業的出現,工業革命迅速擴展到各部門。到19世紀30~40年代,各主要工業部門都採用機器,大機器生產在紡織業中已佔主導地位。英國從農業國發展成工業國,工業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地理面貌,西北地區興起一批工業大城市,人口也向那裡集中。19世紀中葉,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1個工業強國。工業革命造就了兩個新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他們之間的對立和斗爭成為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議會改革與憲章運動
隨著工業革命的勃興,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力量漸漸壯大。他們的經濟實力迅速增長,但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權利。18世紀60~70年代,圍繞J.威爾克斯和《北不列顛人報》事件,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言人資產階級激進主義者抨擊國王的專橫和議會的腐敗,要求改革選舉制度,取消「衰敗選區」,擴大選舉權,在議會中增添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他們的主張受到為喬治三世國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輝格黨貴族的支持。輝格黨人採取一些措施,進一步限制王權。18世紀末,在法國革命影響下,下層人民群眾掀起爭取改革的運動,他們希望獲得參政權以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並對後來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貢獻。1830年,在各階層人民壓力下,輝格黨C.格雷政府提出議會改革法案,經過一年多的斗爭,1832年6月,改革法案經議會兩院通過、國王批准成為法律。1832年第1次議會改革法稍稍調整擴大了選舉權,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政治權利,開始躋身於統治階級行列。議會改革未給工人帶來任何好處,他們為爭取普選權進行新的斗爭,憲章運動興起。1838年,倫敦工人協會提出《人民憲章》,要求按民主原則改革議會。1840年成立全國憲章協會。1840、1842和1848年,憲章派在全國掀起3次群眾性的向議會請願運動,在請願書上簽名者達數百萬人,但請願書都被否決,運動被鎮壓。1848年以後,運動轉入低潮,逐漸銷聲匿跡。憲章運動雖未成功,但為工人階級留下了寶貴的斗爭遺產。
19世紀下半葉 19世紀50~70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其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有「維多利亞時代」之稱。這個時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其鋼鐵產量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進出口貿易佔世界總額的1/3以上,倫敦成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1832年議會改革後,托利黨和輝格黨逐漸改造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兩黨輪流執政。由於經濟地位鞏固,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開放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對猶太人政治權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進行了第2次、第3次議會改革,使城鄉工人階級上層獲得選舉權。1872年,議會開始實行秘密投票。資產階級政府還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軍隊。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從當時的經濟繁榮中得到好處的主要是統治階級,廣大勞動群眾勞動強度大,生活非常貧困。但資產階級從他們的高額利潤中分出少許份額給工人階級上層和熟練工人,使這部分工人的條件得到改善。這些人因而倡導階級合作,主張通過協調解決勞資糾紛,主張工人組織的活動內容應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爭取改善勞動條件及其他福利,反對進行罷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階級斗爭。19世紀中葉以後,涌現出一批這樣的工會組織,混合機器工人協會(1851)可作為一個代表。它們按行業(一個地區乃至全國)組成,只吸收熟練工人,排斥非熟練工人參加。它們沿著爭取改良的工聯主義道路發展,因而被稱為「新模範」工會。
60年代初,在K.馬克思、F.恩格斯幫助下,英國工人投身政治斗爭,支持美國、波蘭人民的斗爭,參與創建第一國際,在國內開展爭取普選權的斗爭。1868年召開工會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要求政治權利。80~90年代,社會主義運動復興,出現了社會民主聯盟(1884)、費邊社(1884)、獨立工黨(1893)等社會主義組織。工人運動中也出現新氣象,廣大非熟練工人紛紛組織起來,開展罷工斗爭,號召工人隊伍團結。1900年,工會和社會主義組織、政黨的代表共同組成「工人代表委員會」,1906年委員會更名為「工黨」。工黨初建時只吸收團體會員,是各團體的選舉聯盟。1911年,成立英國社會黨。
殖民擴張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19世紀中葉,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此外,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也擴大侵略,還逐步對南美洲進行滲透,成為那裡最大的投資者。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個自治領。
19世紀末期,英國殖民擴張的重點轉移到非洲。它從法國手中奪得了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進而佔領埃及(1882)和蘇丹(1899),積極參加殖民列強瓜分西非、東非和中非的爭奪戰,參加1884~1885年列強分贓的柏林會議(1884~1885)。為實現帝國主義分子C.J.羅得斯提出的修建一條從開普敦到開羅縱貫非洲大陸的大鐵路的所謂"二C計劃"(開普敦和開羅的英文寫法第一個字母都是「C」),加緊侵略南非,1899年爆發英布戰爭,英國並吞奧蘭治和德蘭士瓦。19世紀末,在亞洲控制緬甸、阿富汗,1900年參與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並染指中國西藏。截至1914年,英國的殖民地已廣布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積計達335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達3.94億,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向帝國主義過渡,1902年國內已出現57家托拉斯及其他壟斷組織,某些部門還加入了國際壟斷聯盟;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溶合,財政寡頭與大銀行控制一切;資本輸出大量增加。1899年時食利者收入超過外貿收入的4倍。
19世紀,英國科學文化取得輝煌成就。C.R.達爾文以其《物種起源》(1859)奠定了生物進化論的基礎。才華蓋世的詩人G.G.拜倫以其浪漫主義的卓越詩篇著稱於世,他用詩抨擊貴族的反動,支持民族解放斗爭。因此他被統治者逐出祖國,英年早逝於異邦。C.J.H.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中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和最著名代表、英國人民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英國資本主義極盛時期下層勞動群眾的苦難。F.哈代、蕭伯納和J.高爾斯華綏等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著名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德國、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相互間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紀初,德國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對手。面對嚴峻的形勢,英國政府積極擴充軍備,尤其是海軍。1908年,自由黨政府決定對海軍實行「雙強標准」原則,即英國軍艦噸位不能少於兩個最強的海軍大國軍艦噸位的總和。H.H.阿斯奎斯自由黨內閣還進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勞動群眾狀況的改革,以安定後方。1914年,議會通過愛爾蘭自治法案,後因大戰爆發,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諸實施(見彩圖)。愛爾蘭本部獲得自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北部6個郡仍歸英國。此後英國正式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為對付德國,英國放棄19世紀奉行的「「光輝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後,英、法、俄「三國協約」實際上已經形成。它同已經形成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相對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期間,英國派遠征軍到歐洲大陸,是西線戰場主要參戰國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軍為爭奪海上霸權,在北海進行日德蘭大海戰。1917年,英國最終擊敗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維護了它的制海權。戰爭中英帝國參戰人員陣亡總數達50萬以上。大戰初期,自由黨聯合保守黨、工黨組成聯合內閣,1916年自由黨人D.勞合·喬治繼任首相,組成5人集體內閣,總攬大權。為了爭取群眾、特別是婦女群眾對戰爭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議會選舉法,實行全體成年男子和30歲以上婦女的普選權。1928年選舉權擴大到全體成年婦女。1918年11月,大戰以德國等同盟國的失敗告終
Ⅲ 廣東英德近半數鎮政府上失信名單主要是哪些人群
近日,江西奉新縣政府因合同糾紛被凍結資產,並被宜春中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引發輿論對政府成「老賴」的關注。4月11日,微信公號「江西政讀」發消息稱,近日,江西5部門聯合印發《江西省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解決政府拖欠企業工程款、物資采購款、保證金等問題。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還顯示,沙口鎮政府還是這10個鎮政府中「最能拖的老賴」。
2014年10月,湖南益陽赫山區法院發布失信信息,依據1997益赫經初字第951號法律文書,將沙口鎮政府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原因是沙口鎮政府應當支付原告湖南益陽赫山區靈寶山包裝廠40.1萬元,但並未履行義務。這意味著,至2014年公布前,沙口鎮政府一直未履行法院於17年前作出的裁判。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1997年10月,益陽赫山區靈寶山包裝廠與英德市沙口第三水泥廠等三家企業發生承攬合同糾紛,起訴到赫山法院。三被告敗訴,沙口鎮政府作為企業開辦單位負有連帶清償責任。
判決書生效後,四被執行人未履行判決書確定的義務。靈寶山包裝廠申請強制執行,赫山法院調查發現,沙口鎮政府已將沙口第三水泥廠發包給私人承包經營,另兩家企業被工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只剩下沙口鎮政府具有償還能力。
法院多次催討,但沙口鎮政府多年來拒不執行,赫山區法院派出法官到廣東當地協調執行,也均無任何進展。
截至4月11日,沙口鎮政府的該條失信信息仍掛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對於其行為的具體情形,法院表述為: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
Ⅳ 謎語。。中午12點截止請速度。。謎題如下
法官判他給50%的學費。
Ⅳ 在英德先生小孩兩年後領結婚證想給小孩上戶口要什麼證件才能�
漢沽分局路i平大法官會議開
Ⅵ 高級智力題
判囧囧要麼勝訴並履行合約,要麼不履行合約而敗訴
Ⅶ 民間故事中的英雄有哪些
.魯班造木鳶 .劉羅鍋智告貪官 .徐文長智慧故事三則 .梁山伯與祝英台
.牛郎織女 .白蛇傳 .孟姜女哭長城 .西施與檇李
.龍女拜觀音 .岑港白老龍 .巧妹綉龍 .錦線女龍
.管家老龍 .青石龍 .耍龍 —— 元宵節的來歷 .百葉龍
.雙龍峽 .過年的來歷 .元霄節的傳說 .清明節的傳說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重陽節
.中元節 .阿詩瑪的故事 .翡翠菩提 .水仙花的傳說
.菊花仙子 .半鴨知縣—於成龍 .智留《佛行圖》 .恩師的菜單
.查賑大員之死 .借脈教妻 .獸醫醫人 .橫禍的來歷
.老子的預言 .如意購下凡 .樊噲賣狗肉 .火把節的傳說
.燈草姑娘 .兄妹傳人種 .吳三桂.陳圓圓和逼死坡 .通濟橋頭公主淚
.奶子河奇緣 .金沙姑娘(香格里拉版) .丹鳳桃花鋪故事 .蒙古族馬頭琴的來歷
.石匣的傳說 .老子過函谷關 .紅石山的傳說 .鹿邑酒的傳說
.七仙女離婚 .跟皇帝討債 .夜半醉酒歌一曲 .東坡抄書
.能言善辯的小孔融 .施耐庵懲惡 .盜亦有道 .狗夫寶龍
.西施沉江 .紅狐曲 .昭君出塞傳佳話 .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
.王昭君為何出塞? .美人系列 .唐玄宗為何迷戀楊玉環 .一滴走在不歸路上的眼淚
.一騎紅塵妃子笑 .覆水之舟 .天職演員 .貂蟬,一身嬌艷一生謎
."閉月"的美人貂蟬 .貂蟬拜月 .中秋溯源 .戴耳墜的傳說
.沉魚 .落雁 .羞花 .閉月
.白蛇與許仙 .梁山伯與祝英台 .濟公活佛 .西湖明珠——玉龍與金鳳
.楊玉環 .貂蟬 .楊玉環與長恨歌 .中國古代美女誘人十態
.唐明皇與楊玉環 .楊貴妃與「貴妃雞」 .用芳香做武裝 .脫靴
.一文錢與烏紗帽 .瘋人誤闖金鑾殿 .蒲松齡赴宴 .狀元孝子
.滾龍溝 .德寶齋的歷史故事 .醜女救父 .天津的由來
.狀元碰壁 .湯和與「人口團子」 .魯班造石橋 .秦檜的「惡臭」和「美食」
.張孝通冤報 .王生冤報 .張童入冥 .黑將軍的寶藏
.奇婚記 .韓愈投書蒼龍嶺 .李白求師 .李太白跳月
.太白酒家 .公正執法 必有後福 .馴雞能手賈昌 .劉河間惡治葯王爺
.鍾馗之死 .李密牛角掛書 .江郎才盡 .猢猻紅屁股
.阿三與寡婦 .海公大王王長山 .梅妻鶴子 .孟姜女生項羽
.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聖誕故事 .鐵觀音的傳說 .仙湖岩「馬」字之謎
.孟姜女的傳說 .冰凍遂城 .趙州橋的傳說 .鐵匠明珠托央
.馬夫次旦 .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 .國王嶺色曲結和妃子梅朵玲孜 .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
.女神貢堂拉姆的傳說 .澤林·尼瑪滾覺 .澤林·尼瑪滾覺 .青年阿美曲窮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邊的傳說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鑽石姑娘 .措珠丹瓊 .央金拉姆 .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鳥 .王子尼達次仁 .國王耳朵里的蜘蛛 .廚師扎西旺堆種珍珠
.兩個朋友分金子 .一副骰子 .石獅眼裡流血的故事 .魚的命根子在哪裡
.商人妻子的秘密 .吐珍珠的大臣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真假新娘
.熱秀干波 .糊塗喇嘛走好運 .銀子和歌聲 .客店老闆偷金幣
.兩鄰居遇鬼的故事 .鸚鵡和熱朗巴扎 .江拉和結拉 .黃牛、毛驢、雞和兩夫妻的故事
.毛驢對付狐狸、豺狗和狼 .喝喜酒 .兔子和大灰狼 .小兔子洛珠
.「葛藤坑」的傳說 .石林彝族火把節的傳說 .藏族沐浴節 .傣族潑水節的來歷
.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侗族林王節 .鄂溫克族的火神節 .納西族火把節
.彝族插花節 .滿族「影壁」牆和「索倫桿」 .嘎仙洞的傳說 .滄海變桑田
.松花江的傳說 .天津城也叫算盤城 .九華山的得名 .雞冠山下金雞叫
.歇龍石與五台山 .捨身崖 .黃山的來歷 .五百羅漢的傳說
.鸚鵡洲的由來 .佛教聖地的傳說 .寒山寺 .西湖醋魚
.蝴蝶泉 .阿廬古洞的明魚 .石林的形成 .尼西情舞的由來
.奶子河奇緣 .諸葛亮拜師 .白牡丹 .邦寧紫的來歷
.藏珠 .李白沉香亭詠牡丹 .慈禧與牡丹 .翠牡丹
.歹劉黃的傳說 .丹爐焰 .豆綠 .高員外曬元寶
.葛巾 .灌園叟晚逢仙女 .穀雨和牡丹 .漢牡丹
.荷苞牡丹 .花二喬的傳說 .金黃牡丹的傳說 .花王和王後
.畫中牡丹 .火煉金丹 .焦骨牡丹與枯枝牡丹 .軍門花園
.崑山夜光 .枯枝牡丹的傳說 .藍田玉 .劉師閣的傳說
.樓台牡丹 .呂洞賓戲牡丹 .洛陽牡丹出邙山 .綠牡丹
.牡丹泉 .牡丹仙女 .牡丹園里的故事 .牡丹王
.青龍卧墨池 .秦嶺深處遇牡丹 .捨命不舍花 .捨命保「趙紫」
.萬里嶗山雙花仙 .萬卷書的傳說 .魏紫牡丹 .「五彩祥雲」失傳記
.香玉 .一丈青 .鬱金裙 .玉田軼事
.狀元紅 .紫斑牡丹的傳說 .紫牡丹 .聰明的媳婦
.懶漢嫁嫂 .聰明的賢妹 .白頭翁 .山神講故事
.奈不何 .會下「金子」的豬 .鐵公雞找牛 .娘美
.魔鬼與人 .甩淚山 .大霧樑上兩棵楓 .吸煙的來歷
.回龍橋的傳說 .老虎怕「屋漏」 .瞎子敬仰東方朔 .椿樹稱"王"的傳說
.高翰林考縣官 .滕小國的傳說 .腳踢乾隆 .宮女圖
.宰相肚裡能撐船 .皮匠附馬 .乞丐充軍 .金聖嘆的傳說
.洪洞縣遷民 .妹姊松 .燕子斗蛤蟆 .不見棺材不落淚 不到黃河不死心
.戒指的故事 .能巧巧 .隱身草 .奇妙的石礅
.財主和金鍋 .海公大王王長山 .汪虎開新路 .遺囑之謎
.明珠 .白娘子 .臭秦檜 .錢王射潮
.六和填江 .康熙題匾 .一線天 .石香爐
.八卦田 .望仙橋 .蠶花娘子 .尉遲恭造寺
.茶祖宗 .烏龍 .打龍王 .吳山第一泉
.豆腐橋 .小黃龍 .鳳凰山 .杏嬋
.和尚戲乾隆 .初陽台 .呼猿洞 .飛來峰
.華家池 .東坡肉 .畫扇判案 .梅花碑
.貓兒橋 .油炸檜 .玉泉 .月桂峰
.金牛湖 .石人嶺 .龍的姑娘措美 .黃梅民間「留一犁」的故事
.明察秋毫的法官 .傻駙馬 .小王子尋找仙女的心花為父治眼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吹吹我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返老還童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公牛擠奶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領主求饒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領主學狗叫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磨刀石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牛鑽地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神聖的判決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像落湯雞一樣的國王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再——見——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宗本下馬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新婚之夜 .阿古頓巴系列故事:宗本見龍王
.木匠捉弄富人 .蝙蝠稱王 .白氂牛的傳說 .鴿子殺妻
.掉在井裡的金條 .老猴嘲人沒尾巴 .大小偷和小小偷 .天鵝大臣
.智娶文成公主 .三姐弟 .宗本請客 .藍狐狸稱王
.活佛轉世的傳說 .百鳥朝鳳 .「劉師閣」的傳說 .西湖煙水飄酒香
.西湖引水天目山 .黃龍洞慧開鑿巨像 .湖光山色讀書船 .閑話西湖放生池
.舟宿西湖亦風雅 .靈感觀音笑傳奇 .何物《湖光》動詩情 .阮公墩真「軟」公墩
.風花雪月情人橋 .西湖數序名勝多 .三潭如何印明月 .山房何必增華麗
.虎跑天下第三泉 .大肚與長腳 .歪才劉沖 .山中宰相和陶公洞
.望兄亭與送弟閣 .狀元亭 .鄭梅兒騎龍 .泥王造反
.楓林聖旨門 .芙蓉千載吊忠魂 .火焰樹(烏干達) .英德客家的魯班經介紹
.趕考路上救婦人 .孔子在新洲的故事 .望娘灘
Ⅷ 英德考生想參加2020清遠公務員考試,學歷要求是什麼
清遠屬於廣東省范圍,其公務員考試也是在省公務員組織考試中安排,在公考雷達上找到了2019年廣東省考公務員考試的招錄條件,你可以直接參考。
二、招考對象
招考對象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上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以上人員。其中,2019年國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須於2019年9月30日以前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其他報考人員須於報名首日(即2019年3月15日)以前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三、報考條件
(一)報考資格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2.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和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3.報考年齡為18至35周歲(即1983年3月16日至2001年3月15日期間出生)。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以最高學歷報考的,報考年齡放寬到40周歲(即1978年3月16日以後出生)。
報考法院法官助理、檢察院檢察官助理職位的年齡為18至35周歲(即1983年3月16日至2001年3月15日期間出生)。
報考市及以下法檢兩院、公安機關和監獄、戒毒系統一線管理機構人民警察(司法警察)職位的年齡為18至30周歲(即1988年3月16日至2001年3月15日期間出生),報考此類職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以最高學歷報考的,以及報考公安機關法醫類和監獄、戒毒系統一線管理機構獄醫、心理矯正類等特殊職位的年齡放寬到35周歲(即1983年3月16日以後出生)。
報考公安機關特警類職位的年齡為18至25周歲(即1993年3月16日至2001年3月15日期間出生)。
4.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非廣東省常住戶口(生源)報考者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學歷並取得學士以上學位的人員(報考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門職位的除外)。
5.具有擬招錄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1)報考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職位,須曾在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累計滿2年。
(2)報考「從本地人員中招錄」的專門職位,應為職位所在地級市或縣生源,或本人、父母、配偶中一方戶口在職位所在地級市或縣,或在職位所在地級市或縣累計工作(含入當地社保)5年以上的人員。
(3)報考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專門職位,應為我省招募的、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參加「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的人員。考生如報考此類專門職位,限報服務所在市、本人戶籍(生源)所在市或省直單位相關職位,也可報考其他非專門職位。
(4)報考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門職位,應為我省兵役機關批准入伍,服役期滿2年以上且已退出現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專以上畢業後參軍入伍或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專以上錄取或就讀期間參軍入伍的人員,並取得相應的學歷學位。退役大學生士兵如報考此類專門職位,限報入伍所在市、本人戶籍(生源)所在市或省直單位相關職位,也可報考其他非專門職位。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不得報考的人員
1.在職公務員(含試用期人員)、現役軍人、在讀的非應屆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
2.歷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鄉鎮事業單位專項公開招聘公告規定不得報考公務員情形的人員;
3.公務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人員;
4.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被開除公職、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
5.在各級公務員考錄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
6.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