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裝訂卷宗
『壹』 如何裝訂法院執行案卷
首先要分清是執行監督案件還是執行異議案件或者執行復議案件,抽取相符合的案卷種類目錄,接著要按照目錄排好順序,同時添上卷頭和空白頁,用同樣的方法整理好副卷。最後就需要熟悉的人員審閱完畢並進行最後的裝訂,包括打碼,題名,定線,合裝。
『貳』 法院卷宗多少頁
不超過200頁。
【法律依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執行文書的立卷歸檔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人民法院檔案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執行文書,是指人發法院在案件執行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切與案件有關的各類文書材料。
第三條 人發法院辦理的下列執行案件,納入立卷歸檔的范圍。
1.本院直接受理的執行案件;
2.提級執行、受指定執行的案件;
3.受託執行的案件;
4.執行監督、請示、協調的案件;
5.申請復議的案件;
6.其他執行案件。
第四條 執行案件由立案庭統一立案,按照案件類型分類編號。
執行案件必須一案一號。一個案件從收案到結案所形成的法律文書、公文、函電等所有司法文書以及執行文書的立卷、歸檔、保管均使用收案時編定的案號。
中止執行的案件恢復執行後,不得重新立案,應繼續使用原案號。
第五條 執行文書材料由承辦書記員負責收集、整理立卷,承辦執行法官或執行員和部門領導負責檢查卷宗質量,並監督、承辦書記員按期歸檔。第二章 執行文書材料的收集
第六條 執行案件收案後,承辦書記員即開始收集有關本案的各種文書材料,著手立卷工作。
第七條 執行文書材料應全面、真實地反映執行的整個過程和具體情況。
第八條 送達法律文書應當有送達回證附卷。
郵寄送達法律文書被退回的,掛號函件收據、附有郵局改退批條的退回郵件信封應當附卷。
公告送達法律文書的,公告的原件和附件、刊登公告的報紙版面或張貼公告的照片應當附卷。
第九條 執行款物的收付材料必須附卷,包括收取執行款物的收據存根;交付、退回款物後當事人開具的收據;劃款通知書;法院扣收申請執行費、實際支出費的票據;以物抵債裁定書及抵債物交付過程的材料;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後交付款物的收據復印件等。
第十條 人卷的執行法律文書,除卷內裝訂的外,應當隨卷各附三份歸檔,裝入卷底袋內備用。其他文書材料,一般只保存一份(有領導人批示的材料除外)。
第十一條 入卷的執行文書材料應當保留原件,未能提供原件的可保存一份復印件,但要註明沒有原件的原因。執行人員依職權通過摘錄、復制方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證明材料,應註明在、日期,並由經手人或經辦人簽名,同時加蓋提供單位印章
【拓展資料】
1般訴訟卷宗1冊不超過200頁,最好把法律文書集中到1個卷宗,然後其他證據依照證據種類裝訂,要求訴訟檔案的立卷必須分正副卷,原因在於在對外提供檔案利用時,正卷可以利用,而副卷因為是法院內部卷,不對外開放。然而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一些訴訟檔案整個卷宗只有幾頁紙,一些案件無不宜對外公開的材料,不需要分正副卷。對此,《規范》第六條規定「訴訟文書按照保密、方便的原則分立正卷和副卷。無不宜對外公開材料的,可以不立副卷
『叄』 移送案卷如何裝訂卷宗
各類案件都有相應的裝訂卷宗的規范性文件。到法院各審判庭都能找到。
下面是網上搜到的,《武威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各類案件卷宗裝訂順序》,供參考:
附:
武威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各類案件卷宗裝訂順序
刑事一審案件卷宗正卷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審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4、起訴狀(自訴狀)正本及附件;5、起訴書送達回證;6、聘請、指定、委託辯護人材料;7、自行逮捕決定、逮捕證及對家屬通知書;8、扣押物品清單;9、查封令、查封物品清單;10、取保候審、保外就醫決定書及保證書;11、要求補送材料函及補送材料;12、撤訴書;13、調查筆錄或調查取證材料;14、鑒定結論;15、審問筆錄;16、被告人坦白交代、揭發問題登記表及查證材料;17、延長審限的決定、報告及批復;18、庭審前工作筆錄單及開庭前通知、傳票、提押票、換押票;19、開庭公告底稿;20、開庭審判筆錄(公訴詞、辯護詞、證人證詞、被告人陳述詞);21、判決書、裁定書正本(刑事附帶民事部分的調解書、協議書、裁定書正本);22、宣判筆錄(委託宣判函及宣判筆錄);23、判決書、裁定書送達回證;24、提押票;25、司法建議書;26、抗訴書;27、上訴案件移送書存根;28、上級人民法院退卷函;29、上級人民法院判決書、裁定書;30、執行通知書存根和回執(釋放證回執);31、贓物、證物移送清單及處理手續材料;32、備考表;33、證物袋;34、卷底。
民事一審普通程序案件正卷材料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審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4、審理運行時間表;5、起訴書或口頭起訴筆錄;6、立案通知書(訴訟風險提示書、舉證通知書)及送達回證;7、繳納訴訟費用或減、緩、免手續;8、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及送達回證;9、答辯狀及附件;10、原、被告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委託授權書、鑒定委託書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11、訴訟保全申請;12、保全裁定及送達回證;13、保全措施存根;14、原、被告舉證材料;15、詢問、調查取證材料、證人出庭申請;16、調解筆錄及調解材料(庭前調解);17、准備庭筆錄;18、開庭通知、傳票及出庭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合議庭成員通知書、開庭公告底稿等各類通知書;19、開庭審判筆錄;20、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正本;21、宣判筆錄、22、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送達回證;23、上訴案件移送函存根;24、上級法院退卷函;25、上級法院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正本;26、證物處理手續;27、執行手續材料;28、備考表;29、證物袋;30、卷底。
民事簡易程序案件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審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4、審理運行時間表;5、起訴狀或口頭起訴筆錄;6、立案通知書(訴訟風險提示書、舉證通知書)及送達回證;7、繳納訴訟費收據或減、緩、免手續;8、應訴通知書及送達回證;9、舉證通知;10、地址確認通知書;11、答辯狀及附件;12、委託代理手續;13、原、被告舉證材料;14、調查取證材料;15、調解材料、調解協議書;16、開庭傳票、出庭通知、開庭公告等通知書;17、庭審筆錄;18、判決、調解、裁定書原件及正本;19、宣判筆錄;20、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送達回證;21、結案說明。
行政訴訟一審案件正卷材料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審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4、起訴書、口訴筆錄及相關證據(行政處罰及處理材料);5、受理案件通知書及送達回證;6、繳納訴訟費用收據或減、免、緩手續;7、應訴通知書及送達回證;8、答辯狀及附件;9、法定代表人及訴訟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及授權委託書;10、原、被告舉證材料、第三人舉證材料;11、詢問、調查筆錄及調查取證材料;12、開庭通知、傳票、公告底稿;13、開庭審判筆錄;14、代理詞;15、撤訴書;16、判決書、裁定書正本;17、宣判筆錄;18、送達回證;19、上訴或復核案件移送書;20、上級法院退卷函;21、上級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或批復;22、證物處理手續;23、備考表。
各類訴訟案件副卷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承辦人與有關部門內部交換意見材料或筆錄;4、有關本案的內部請求及批復;5、合議庭評議筆錄;6、案情綜合報告原、正本;7、審判庭研究、匯報案件記錄;8、審判委員會討論筆錄;9、判決書、裁定書原本;10、其他不宜對外公開的材料;11、備考表、卷底。
執行案件材料裝訂順序
1、卷宗目錄;2、受理執行案件審批表;3、執行日誌;4、申請、移送委託執行書及附件;5、執行根據;6、閱卷筆錄;7、執行通知書稿;8、交納執行費用通知及收據或減、免、緩執行費用手續;9、執行筆錄;10、調查筆錄、材料;11、強制執行措施材料(包括合議庭筆錄、法律文書材料);12、協助執行通知書;13、查詢、凍結、劃撥存款通知書(存根、回執);14、搜查令、搜查、查封扣押筆錄、財產清單;15、解除強制措施材料;16、對妨害執行的強制措施材料;17、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材料;18、對異議的審查材料;19、能否繼續執行的審查報告;20、對異議的合議庭或審判委員會決定;21、駁回申請通知書;22、中止或終結執行的民事裁定書;23、結案情況及收據;24、執行案件結案報告和審批表;25、司法建議書;26、傳票;27、送達回證;28、其他。
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材料裝訂順序
1、立案表;2、執行申請書及附件;3、執行依據;4、繳納執行費用收據;5、准予執行合議庭筆錄;6、准予執行裁定書原、正本;7、報告通知書;8、執行筆錄、調查取證材料;9、強制執行合議筆錄、審批表、法律文書;10、停止具體行政行為執行的有關材料;11、協助執行通知書;12、搜查、查封、扣押筆錄及清單;13、拍賣、變賣手續;14、對妨害執行的強制措施審批材料及法律文書;15、執行異議材料;16、對執行異議的審查、處理材料;17、中止、終結執行的合議庭筆錄及裁定書;18、結案表;19、司法建議及送達材料;20、需送達法律文書的送達回證。
再審案件材料裝訂比照訴訟案件裝訂順序裝訂。
註:裝訂順序中沒有規定的材料又必須裝訂的,以時間順序或分類裝訂。
『肆』 法院卷宗怎麼整理有哪些必須要民事和刑事的都要。
每個法院整理卷宗的方式都會有些許不同,但是大致的順序是一致的,而民事和刑事案件,卷宗整理也基本是一樣的。
整理案件、裝訂卷宗每個案卷都必須分正、副卷。正卷主要從本案受理開始到終結的順序整理,般是什麼起訴書,當事人及其辯護人的身份材料,以及答辯狀,還有證據材料,以及委託送達函,最終的審判書,送達回證。
副卷主要內容是有關案件的案件報告、合議庭合議記錄、審判委員會研究決定、作出法律文書原件(如裁定、判決書)等涉密資料,也必須按照順序來。
(4)法院裝訂卷宗擴展閱讀:
相關法條:
《人民法院訴訟文書立卷歸檔辦法》:
第八條訴訟文書材料的排列順序,總的要求是,按照訴訟程序的客觀進程形成文書的時間自然順序進行排列。
第九條刑事一審訴訟文書材料的排列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案件移送書;(4)起訴書正本;(5)起訴書附件;(6)閱卷筆錄;(7)准備庭筆錄;(8)送達起訴書筆錄;(9)審問筆錄;(10)調查筆錄或調查取證材料;
(11)聘請、指定、委託辯護人的有關材料;(12)開庭前的通知、傳票、提票等;(13)開庭公告;(14)審判庭審判筆錄;(15)審判庭詢問證人筆錄;(16)辯護詞、公訴詞;(17)合議庭評議筆錄;(18)案情報告;(19)審判委員會決議或記錄;
(20)判決書或裁定書、調解書原本和正本;(21)宣判筆錄;(22)判決書和裁定書等送達回證;(23)抗訴書;(24)移送上訴案件報告或上訴案件移送書;(25)上級法院退卷函;(26)上級法院判決書或裁定書正本;(27)執行通知書存根和回執(釋放證回執);(28)贓、證物移送清單和處理手續材料;(29)備考表;(30)卷底。
第十二條民事一審訴訟文書材料的排列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訴狀或口訴筆錄;(4)立案通知書(通知繳納訴訟費或免費手續);(5)應訴通知書回執;(6)答辯書;(7)詢問筆錄;(8)調查筆錄或調查取證材料;(9)調解材料和調解筆錄;(10)准備庭筆錄;
(11)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鑒定委託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12)開庭前的通知、傳票等;(13)開庭公告;(14)審判庭筆錄;(15)案情報告;(16)評議筆錄;(17)調解書、撤訴書;(18)審判委員會決議或記錄;
(19)判決書或裁定書原本和正本;(20)宣判筆錄;(21)送達回證;(22)上訴書;(23)上級法院退卷函;(24)上級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正本;(25)證物處理手續材料;(26)執行手續材料;(27)備考表;(28)卷底。
第十七條一個案件的訴訟文書材料經過系統排列後,要逐張編號。卷宗封面、卷內目錄、卷底、備考表不編頁碼。頁碼編在右上角,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字體要整齊、清楚。
第十八條要認真登記好卷內目錄。一份訴訟文書材料編一個順序號,判決書、裁定書的原本和正本編一個順序號。卷內目錄應按卷內訴訟文書材料排列順序逐件填寫,標明起止張號,字跡要工整、清晰。
第十九條卷宗封面所列的各個項目,都要用毛筆或鋼筆逐項填寫齊全,書寫要工整。其中結案日期填寫正式宣判日期。
第二十條裝訂前要做好訴訟文書材料的檢查。對破損或褪色的材料,應當進行修補和復制。裝訂部位過窄或有字跡的材料,要用紙加襯邊。紙面過小的書寫材料,要加貼襯紙。
紙張大於卷面的材料,要按卷宗大小折疊整齊。對字跡難以辨認的材料,應當附上抄件。外文材料應當譯成中文附在後面。需要附卷的信封要打開平放,郵票不要起掉。材料上的全部金屬物都要剔除干凈。
第二十一條一個案件的訴訟文書材料,每卷以二百張左右為宜,過多時應按形成的順序分冊訂卷。
第二十二條卷宗必須用線繩三眼至五眼裝訂牢固,不要漏訂。長度應在十八公分左右。
第二十三條人民法院的訴訟文書材料,要單獨立卷,不要與公安機關預審卷、檢察機關起訴卷混訂或合訂。
第二十四條卷宗裝訂以後,應檢查文件材料有無漏訂現象,然後在卷底裝訂線上貼上封紙,並用承辦書記員名章加蓋騎縫。
參考資料:網路——《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管理辦法》
『伍』 民事訴訟資料整理,裝訂怎麼做
民事訴訟資料整理、裝訂怎麼做
CQLSW.NET 2015-07-21 信息來源:無訟閱讀 作者:王晶
核心提示:從執業伊始,我就沒有認真對待民事訴訟案件資料的整理、裝訂工作,以至於現在民事訴訟案件資料這里一堆,那裡一堆,嚴重影響執業的心情,隨著自己執業要求的越來越高,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民事訴訟案件資料,特指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生的與案件有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既包括程序性資料,如委託代理合同,授權委託書等,也包括實體性資料,如原被告雙方提交的證據,那麼針對一個民事訴訟案件,如何對上述材料整理裝訂,既能在開庭時做到美觀、查找方便,又能便於開庭後檔案立卷歸檔呢,這是我近段時間苦苦思索的問題。
說實話,從執業伊始,我就沒有認真對待民事訴訟案件資料的整理、裝訂工作,以至於現在民事訴訟案件資料這里一堆,那裡一堆,嚴重影響執業的心情,隨著自己執業要求的越來越高,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所謂整理,無非就是對民事訴訟文件進行歸類的一個過程。一般來說,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可能產生如下文件:
委託代理合同、委託人的主體信息(自然人為身份證復印件,法人為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授權委託書、律師費發票、起訴狀或答辯狀、證據材料、法院受理材料(法院受理通知書、訴訟須知、舉證通知書、廉潔監督卡、送達地址確認書、送達回證等)、法院訴訟材料(告知合議庭組成人員通知書、傳票等)、對方提交的答辯狀和證據、法院終結材料(民事裁定書、判決書、調解書)、律師工作文件(法律意見、代理詞、庭審筆錄)
第一種整理方法,就是按照民事案件裝卷的要求,根據《律師業務檔案立卷歸檔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順序如下:
1.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處)批辦單;
2.收費憑證;
3.委託書(委託代理協議、授權委託書);
4.起訴書、上訴書或答辯書;
5.閱卷筆錄;
6.會見當事人談話筆錄;
7.調查材料(證人證言、書證);
8.訴訟保全申請書、證據保全申請書、先行給付申請書和法院裁定書;
9.承辦律師代理意見;
10.集體討論記錄;
11.代理詞;
12.出庭通知書;
13.庭審筆錄;
14.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上訴書;
15.辦案小結。
這種整理順序是司法部1991規定的,目前依然是律所裝訂卷宗的標准,但是王律師認為這種整理方法只適合案件結束時候用,並不適合在案件辦理過程之中,因此下面著重介紹在辦案中我的第二種整理方法:即根據訴訟的角色以及時間順序,綜合考慮材料的重要程度進行整理。
訴訟的角色,主要是指己方、對方以及作為中立方的法院,根據訴訟角色進行整理可以很好地釐清案件的法律關系,一般來說我會將民事訴訟資料分為三類:己方資料、對方資料、法院資料。
從時間順序上來講,作為己方,最先產生的訴訟資料肯定是委託手續相關的程序性文件,包括委託代理合同、委託人的主體信息及授權委託書,有時還包括律師費發票(風險代理的律師費發票可能最後才會產生),這些資料集中反映了律師的代理許可權及范圍,是整個民事訴訟代理的根本性文件,一般來說,除了在可以要求律師費的案件中(比如知識產權類維權案件,律師費可以作為維權的合理費用向對方主張)委託代理合同及律師費發票可能需要作為證據外,其他文件幾乎很少用到,其次就是當事人提交給律師的資料,當事人自行提交的材料一般情況下律師不收原件,除非當事人有特別要求,因此這些材料一般都為復印件,這些材料在經過證據篩選後,一部分會變為證據材料,還有一部分因為缺乏關聯性可能就變成了一些參考資料,這些參考資料可以和前述的程序性文件放在一起,剩下的來就是民事起訴狀和證據資料,也就是整個民事訴訟資料中最為關鍵的核心,這些核心資料集中反映了律師的代理思路,因此與此相關的法律意見、代理詞、質證意見均可以附在民事起訴狀之後,根據上述民事訴訟資料的整理思路,己方資料包括委託手續類文件(委託代理合同+主體信息+授權委託書+律師費發票)、當事人資料(沒有作為證據提交的一些資料)、民事起訴應訴材料(起訴狀或答辯狀、代理意見、證據材料)
相應的對方資料和法院資料就很好整理了,一般對方資料包括起訴狀和證據資料,而法院資料則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整理。
上述整理方法簡單總結就是:己方資料(委託手續類資料、當事人資料、民事起應訴資料)+對方資料+法院資料
更為具體是將所有資料分為五類,其排列順序如下:
委託手續類資料+法院資料+當事人資料+民事起應訴資料+對方資料
上述的分類有一個好處,就是文件類別一目瞭然,找東西特別方便,同時也能最大程度地將文件從零規整,並且按照重要程度,將重要的材料放在一起,也能夠在使用頻繁的狀態下提高庭審效率。因此這套資料的方法最適合開庭的時候用。
說完了文件的整理,下面接著談文件的裝訂,文件裝訂主要是為了美觀、整齊、便於攜帶。對於文件的裝訂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很難說哪種方法好哪種不好,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經常用的幾種裝訂文件的方法,另外特別指出的是這里的裝訂並不是指案件結束後對案件檔案的裝訂,而是指在辦案過程中為了使案件材料便於攜帶、美觀、整齊,甚至有時是為了營造一種專業水準的裝訂。
最常見文件的裝訂方式就是使用訂書機,這種方式非常簡單易行,並且後期拆除釘子簡單,便於進行最後的檔案立卷,但缺點是不夠美觀,顯得很隨便。
另外一種常見的裝訂方式就是使用鳳尾夾,這種方式也是很簡單易行,而且不會對訴訟資料造成破壞,便於後期的檔案立卷,易於掃描。缺點同樣顯得不夠美觀。
上述兩種方法都不能適用大量訴訟資料的裝訂,尤其是面對上百頁訴訟資料時。並且採用訂書機或者鳳尾夾裝訂之後還需要在裝入檔案袋中,因此更不美觀。
從美觀的角度出發,另外一種裝訂方式可能更受歡迎,那就是膠裝並加印封面,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已經膠裝好的資料,後期幾乎難以滿足立卷的要求,除非將膠裝處裁剪掉,又增添很多麻煩。與膠裝類似的,可以採用資料冊進行裝訂,但是資料冊裝訂最大的問題是比較費時間,試想著你把幾百頁的紙一張張地塞到資料冊的塑料袋是怎樣地費時間,因此這種方式在我親自裝訂了幾個案件材料之後,被我嚴重的擯棄了,擯棄的後果就是我得把那些資料再從文件袋裡抽出來,這樣的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實際上,並沒有完美的裝訂方法,我的的建議資料如果比較少用鳳尾夾相對來說好一些,可以准備幾種不同顏色的鳳尾夾,比如紅色用來代表法院文件、黃色用來代表對方資料,藍色用來代表己方起訴應訴材料,綠色用來代表委託手續材料,這樣一看顏色就知道是什麼類別的材料,方便查找,並且對於比較重要的材料可以在上面貼上便利貼,更加方便查找。對於數量比較大的起訴應訴材料或者對方材料,我個人建議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再復印一份,然後進行膠裝,出庭時直接攜帶膠裝好的起訴應訴材料及其他材料,而復印的那一份留作裝立卷的時候用,至於已經膠裝的是不是太浪費了?王律師覺得把案件辦得漂漂亮亮的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檔案袋,建議選擇透明塑料的檔案袋,容量比較大,而且結實,當然也可以選用律所的牛皮紙信封,這個就因人而異了。案件結束之後訴訟材料的裝訂還是老老實實按照《律師業務檔案立卷歸檔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來吧。(文/王晶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陸』 一二審法院案件卷宗歸檔法律規定時間
一、二審法院歸檔時間各個法院規定不一樣的,有的結案必須歸檔。一般結案後一個月內歸檔。檢察院審理案件法律規定的時間為三個月,
『柒』 民事卷宗裝訂順序是什麼
民商事案件卷宗裝訂順序
一、正卷
1、卷宗目錄
2、審判流程信息表(屬於哪個審判環節填寫的,必須認真填寫齊全)
3、立案登記表
4、起訴書及相關證據材料(包括法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託書、營業執照等)
5、受理案件通知書
6、訴訟費減、緩、免申請及審批手續
7、訴訟費收費票據
8、送達回證
9、立案庭案件移交單
10、審限監督卡
11、應訴通知書、答辯狀及相關證據
12、被告法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託書、營業執照等
13、送達回證
14、開庭公告、傳票、出庭通知書
15、庭審前的各類裁定文書
16、司法鑒定書
17、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
18、司法鑒定書
19、原、被告的舉證材料
20、調查筆錄
21、法庭審理筆錄(調解筆錄)
22、原、被告代理人代理詞
23、撤訴申請書
24、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副本
25、宣判筆錄
26、送達回證
27、上訴狀副本、上訴案件移送函
28、二審法院退卷函
29、二審法院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副本
30、生效法律文書移送書
31、備考表(須空白紙)
32、證物袋
二、副卷
1、卷宗目錄
2、閱卷筆錄
3、合議庭評議筆錄
4、審理報告
5、審委會筆錄
6、裁判文書原件及正本
7、備考表
註:
1、訴訟材料的排列順序,應按照訴訟程序的進程和時間的自然流程順序,兼顧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進行排序,如果有些材料沒有被列入上述排序中,則應根據該材料的性質決定它在卷宗中的相應的位置。
2、卷宗內材料應全部為A4稿紙,不符合規定的應粘貼,裁剪或者折疊。
3、卷宗內的證據材料的書寫必須是碳素墨水或黑藍墨水,是圓珠筆書寫的單另復印一份,一並隨入卷內。
4、卷宗封面應填寫正確、工整,不得有任何改動,案由應與裁判文書確定的案由一致,審判人員應與裁判文書所列審判人員一致,處理結果一欄的填寫要明確、具體。
5、裝訂線要加封條,並另蓋騎縫章。
6、證物袋內附該案的兩份裁判文書或調解書。
7、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不分正、副卷。
『捌』 法院民事案件卷宗裝頂順訂
民事一審訴訟文來書材自料的排列順序:
(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訴狀或口訴筆錄;(4)立案通知書(通知繳納訴訟費或免費手續);(5)應訴通知書回執;(6)答辯書;(7)詢問筆錄;(8)調查筆錄或調查取證材料;(9)調解材料和調解筆錄;(10)准備庭筆錄;(11)訴訟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鑒定委託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12)開庭前的通知、傳票等;(13)開庭公告;(14)審判庭筆錄;(15)案情報告;(16)評議筆錄;(17)調解書、撤訴書;(18)審判委員會決議或記錄;(19)判決書或裁定書原本和正本;(20)宣判筆錄;(21)送達回證;(22)上訴書;(23)上級法院退卷函;(24)上級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正本;(25)證物處理手續材料;(26)執行手續材料;(27)備考表;(28)卷底。
『玖』 如何裝訂民事案件案卷
民事案件辦理終結後,按照律師法及律師協會規定,應當對案件的全部材料進行裝訂、歸檔。 工具/原料 1.案卷材料 封皮 打孔機 塑料釘/白色棉線 2. 步驟和方法 1.整理材料,除法院文書、律師事務所委託書、委託協議、發票、公函使用原件外,其他適用復印件。 2.裝訂順序: 封皮 目 錄 案件受理登記表 收費憑證 委託書 起訴狀 閱卷筆錄 當事人筆錄 調查材料 代理詞 出庭通知書 庭審筆錄 判決書 辦案小結 質量監督卡 3.平面邊緣等距離打三個孔,用塑料釘或白色棉線扎緊。 注意事項 1.封皮上需註明案件內容及裝訂時間、裝訂人。
『拾』 法院副卷都裝訂哪些內容
法院各類訴訟案件副卷裝訂順序:
1、卷宗封面;
2、卷內目錄;
3、承辦人與有關部門內部交換意見材料或筆錄;
4、有關本案的內部請求及批復;
5、合議庭評議筆錄;
6、案情綜合報告原、正本;
7、審判庭研究、匯報案件記錄;
8、審判委員會討論筆錄;
9、判決書、裁定書原本;
10、其他不宜對外公開的材料;
11、備考表、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