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人民法院
Ⅰ 蘭考縣法院副院長陳自力現在怎麼樣
不怎麼樣,還是那吊樣
Ⅱ 河南蘭考縣新行政區在哪
在蘭考縣城北關 興蘭大道,就是一上橋的地方。 政府部門有:蘭考縣檢察院、蘭考縣氣象局、陽光大廈(招商引資中心等等)、蘭考縣國稅局、蘭考縣人民法院和在建的蘭考縣地方稅務中心。將來 還會在那一片建成蘭考縣重大文化項目「三館兩場」(圖書館、文化館、文化活動廣場、體育場、體育館) 希望你能採納
Ⅲ 有誰知道蘭考法院星期五下午上班嗎
國家機關在工作日都抄要正常上班,法院也不例外。但是單位在上班時間有不同的工作安排,例如每周五下午有例會,工作人員一般也不會通知當事人到庭。具有接待職責的部門如立案庭、信訪室正常在崗,以保證立案、信訪不受影響。
Ⅳ 青少年犯罪案例
2002年1月10日下午6時許,15歲的高一學生江*放學回到家屬院,在自家樓梯口前,正巧遇上樓上的女鄰居23歲的王某某上樓,便上前打聽昨晚放的錄像片,並提出想借影碟回家看看的要求。好心的鄰居對江*的要求滿口答應,二人便進入位於5樓的王某某家中。王某某一進屋子,便熱心地幫江*找開影碟來,四下張望的江明瞧著王某某一個人在屋子裡翻找影碟的身影,突然產生了一種想向王某某要點錢然後去游戲廳打電腦游戲的沖動,於是江悄悄走到王某某家廚房,取出一把菜刀後,便上前強行掏去王某某身上的140元現金,王某某因受到驚嚇而不知所措。在搜錢過程中,江*摸著王某某女性的軀體,一種某名的性沖動又產生了,於是他仍以手中的菜刀相威脅,強行扒下王某某的下衣,望著一臉兇猛的15歲少年,王某某嚇得花容失措,竟絲毫不知反抗和喊叫,王某某的順從給了江*機會,他從從容容地在王某某身上發泄著各種獸欲,對其實施了猥褻和姦淫。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江*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場採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錢財,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其違背婦女意志,強行與婦女發生性行為,其行為又構成強奸罪。鑒於被告人作案時不滿16周歲,系偶犯,在校生,案發起因帶有偶發性,且歸案後認罪好,積極賠償經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綜合本案的各種情節,對搶劫罪可從輕處罰,對強奸罪可減輕處罰。
2002年6月16日,蘭考縣人民法院依法對江*作出判決:以搶劫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一萬元;以強奸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一萬元。
Ⅳ 我想投訴蘭考法院的人,邵長波,怎麼投訴呀
您好!檢察院有監督法院工作的只能,您要投訴法院的工作人員,可以去同級的檢察院投訴。謝謝閱讀!
Ⅵ 緩刑人員心得體會,誰有喲,整篇上來,謝謝!!
暫緩判決挽救了少年犯
今年19歲的小楠是河南省一所高校的學生。5年前,他還是一個過失「殺人犯」。
2000年8月22日晚上,當時正在上初中的他和同學發生爭執,在被幾個同學毆打過程中,小楠拿出了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向一同學刺去,隨後出走。幾天後,當小楠回到家中,得知被刺的同學身亡後,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投案自首。
「對不起父母、老師,也對不起被害人和他的父母,我做錯了一件事,我還想上學……」2000年12月12日,在蘭考縣人民法院少年刑事法庭,14歲的小楠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依據庭審前法院做的社會調查,蘭考縣法院的合議庭認為,小楠的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依法應予以嚴懲。但鑒於小楠作案時不滿16歲,無前科劣跡和其他不良行為,案發後能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動投案,真誠悔罪,且雙方父母在庭外達成民事協定,受害人的父母得到了一定的經濟補償。為了有利於教育、感化、挽救被告人,給其悔過自新的機會,依照該法院的暫緩判決司法實踐,決定暫緩對小楠故意傷害案的判決,並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小楠取保候審,並將其送到設在焦裕祿陵園的特殊青少年教育基地進行考查,考查期為3個月。
小楠成了蘭考縣法院實施「暫緩判決」制度的受惠者,5年後,他走進了大學的校門。
2000年3月,蘭考縣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暫緩判決暫行規定(試行)》。規定稱:暫緩判決是指經過開庭審理,對某些構成犯罪並符合一定條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先判定構成犯罪,但暫不判處刑罰,設置一定的考查期(3個月到1年),讓其在社會上繼續學習和生活,依靠家庭和社會力量進行幫教考查,然後再結合其悔罪表現作出判決(適用緩刑或實體刑)的審判方式。「暫緩判決」方式適用於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初犯、罪行較輕、主觀惡性小、認罪態度好,宣判性可能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有管教條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對於累犯、主觀惡性較深、罪行嚴重的,不適用暫緩判決。
針對小楠的案件,當時負責社會調查的蘭考縣法院社會調查員段艷麗說:「小楠在上初中二年級時,小楠的父親由於事故右腿骨折,母親在醫院照顧而疏於管教小楠,造成了他的學習成績有所下滑,變得也不愛說話了。但是本質上孩子並沒有什麼不良的傾向。」
初衷是最大程度保護未成年人
談起實施「暫緩判決」制度的初衷,蘭考縣法院副院長孔維君認為,暫緩判決給未成年被告人創造了反省過去、積極悔改、把握命運、爭取從輕處罰的機會,既發揮了被告人自我矯正的主觀能動性,更體現了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教育、感化、挽救」的特點。 蘭考縣法院與焦裕祿烈士陵園管理處通過協商,於2000年10月在該處建立了「特殊青少年勞動教育考查基地」,考查期一般為6個月,法院根據其表現情況、考勤記錄、本人的心得體會、管理員給予的鑒定等,做出按期結束勞動考查或者提前結束勞動考查的決定。
「考查沒有空洞的說教,依靠周圍的環境,以被告人自己的勞動使其心靈得到凈化,並樹立起回歸社會的信心,」蘭考縣法院青少年刑事審判庭庭長黃鐵偉說,「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考查基地的建立,適應當前形勢下對失足青少年教育矯治的需要。」
「暫緩判決制度的實施,我覺得對這些孩子、對社會來說都是個好事情。雖然他們犯了法,但本質上並不壞。這是他們欠缺良好教育的結果。法院審理未成年被告人,量刑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還在於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所以不能一判了之。」今年43歲的王洪恩是焦裕祿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同時也是蘭考縣法院青少年刑事審判庭的幫教教導員。
一個重獲「新生」的家庭
「我的孩子小濤2004年初中畢業,當時他不滿16歲。一天晚上,因為幫助朋友搶了別人的手機,被法院判定為『搶劫罪』。我接到消息後,頭一個念頭就是完了,我就這一個孩子,他進監獄了,我活著還有啥意思?」9月1日下午,在蘭考一家賓館工作的王光遠說起了初聽到判決時的想法。
按照法律規定,小濤應該判處3~4年,但是蘭考縣法院通過廣泛的調查,認為小濤是初犯,社會危害較小,2004年9月29日,法院的審判委員會給他下發了《暫緩判決的決定書》。
「我在接到暫緩判決書後,內心十分感激,是叔叔阿姨們給了我重新做人的機會,教會了我怎樣生活。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讓父母和關心我的人不再為我憂慮,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小濤流著淚說。
獲得緩刑的小濤,又重新樹立起對今後生活的信心。「這孩子變了,變得孝順了,對人有禮貌了。他以前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現在酒也不喝了,煙也不吸了,像換了個人一樣。」小濤的鄰居談起小濤贊不絕口,並把他當做教育自家孩子的典範。
如今的小濤在法院的許可下,已經去了河南省內另外一個城市學習廚師手藝。「孩子一時沖動,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法院的同志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將來,現在,孩子雖然不能上學了,但是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就心滿意足了。」王光遠對法院的做法很是感激。
實施中的公平原則
「經過5年的實踐,共有11名未成年被告人被暫緩判決,其中10人考驗期滿被宣告緩刑,1人因為考查未過被收監判處了實體刑。目前,重新犯罪率為零,其中4人考上了大學,1人經商後成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蘭考縣法院的副院長孔維君介紹了「暫緩判決」制度實施以來的情況。
孔維君認為,未成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與成年人犯罪主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不能把普通的司法制度的審判方式機械地搬進少年司法領域,而應當採取與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相適應的、旨在預防和保護的特殊方式。少年立法的指導思想和目的,並不是對於違法犯罪少年進行報復和懲戒,更不是借對違法犯罪少年的處理達到威懾目的,而是在於體現「教育、感化、挽救」的審判方針。在不違背我國現有法律體系規定的前提下,在操作方式上通過變通處理,以適應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暫緩判決是一個較典型的通融方式。
「我們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來保障在實施暫緩判決過程中的公正、合法、合理。為避免被告人在身份是否構成犯罪不確定狀態下進入被考查程序,我們實行兩次評議、兩次宣判的操作方式。在開庭審理後,合議庭就罪名是否成立進行罪名評議,而後進行定罪宣判,考查期滿後,合議庭就刑罰進行評議,然後進行第二次宣判。對被告人可能判處重刑、沒有管教條件及開庭後即可決定刑罰的案件均不適用暫緩判決。我院每年判處未成年被告人30人左右,但只有兩三個人符合暫緩判決的條件,5年來只有11個人實行了暫緩判決,比例不到1/10。」直接負責暫緩判決制度實施的黃鐵偉告訴記者。
引起的司法爭論
對於蘭考縣法院的做法,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李璞榮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暫緩判決,是青少年刑事審判中的一個新舉措,是對保護未成年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具有一定的開拓性。」他認為,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沒有就暫緩判決作出直接明確的規定,但是也沒有禁止性的規定。這種判決形式符合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審判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暫緩判決要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也應保護公共利益和受害人一方的權益,從這個角度來講,適合暫緩判決條件的應該是少數而不是大部分。
作為暫緩判決制度的直接推動者,蘭考縣法院的副院長張建民告訴《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暫緩判決考查期間,被告人取保候審,不在關押之中,不能算在審判期限內,所以不會超過有關法律規定的審判期限。更主要的是被告人在考查期間可以參加社會活動,很適合他們的改造。」
鄭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蘇鳳格認為,小楠一案中,蘭考縣法院的做法還是適合的,這符合因案而異、因人而異的原則,小楠是初犯,是很偶然的失足,老師、同學、鄰居對他的看法較好,如果通過監獄懲罰的方式,不一定能達到法律要求的刑罰的目的。
對暫緩判決制度的實施,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河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郝守才教授則另有看法,他認為蘭考縣實行的暫緩判決盡管在訴訟程序上不存在問題,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有重復的嫌疑。刑罰的兩大目的性是預防犯罪和公正性保護,如果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對未成年人實行一定的保護政策還是有積極意義的。緩刑判決首先考慮的是不危害社會,這裡面必須有一個嚴格的調查過程,不存在專門為未成年人犯罪調查的特權。「我認為不必要,如果在不違反實體法和程序法規定的情況下,對未成年人實施保護,我是贊成的,但是蘭考縣法院的做法有點違背刑法的初衷,是一種重復考查。」(鄭州晚報記者 盧曙光 文/圖)
相關專題:鄭州晚報《獨家責任》
Ⅶ 河南蘭考縣孟寨鄉何二老賴名單
你想要老賴的名單。鄉政府那裡肯定有。請你立刻到鄉政府進行查詢。
Ⅷ 蘭考縣農民工資拖欠咋要回
據法律,時間一月滿未發工資的屬於拖欠工資,你可以舉報
1、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熱線12333。
2、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3、去當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請支付令。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Ⅸ 溺水的案例
1
外出旅遊溺水身亡 旅行社判賠42萬元
兒子到外地旅遊,不想竟踏上黃泉路。痛失愛子的一對夫婦將旅行社等單位告上法庭,要求賠償63萬余元。近日,上海黃浦區法院一審判令兩被告賠償死者家屬42萬元。
去年7月15日,某研究所團委與上海大通之旅旅行社簽定旅遊合同,約定由後者組團前往浙江桐廬旅遊。7月17日17時許,旅遊團乘竹筏經天目溪漂流至珍珠灘浴場。旅行社導游事先徵得旅遊團的同意後,安排團員在該浴場游泳,並明確游泳票由導游統一向浴場購買。22歲的團員張晨(化名)興致勃勃下水游泳,不料很快溺水。工作人員將他救上岸,可終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張晨父母悲痛萬分,認為兒子死亡與旅遊社疏忽管理有關。協商無果後,張晨父母將大通之旅旅行社和經營開發珍珠灘浴場的浙江富春江旅遊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賠償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共計63萬余元。法院審理後認為,旅遊公司、游樂場地經營者有義務保障遊客安全。珍珠灘浴場屬天然水域,在此處游泳的危險性比人造游泳池大。兩被告作為旅遊公司和浴場經營管理者,有義務具體明示浴場區域和下水地點,對遊客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據此,法院認為被告存在過錯,遂做出判決。
2
2004年12月11日早上,蘭考黃河標准化堤防建設151標段臨河淤區內,發現一輛黑色皇冠牌轎車,上午10點多現場打撈後,發現車內有一名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已溺水死亡。經現場和其親屬辨認,死者:劉全,男,24歲,開封縣杜良鄉人,死者生前是蘭考黃河152標段聯合施工人員(152標段施工單位屬開封第二黃河河務局)。 在打撈劉全及車輛期間,蘭考縣公安局110指派有關人員出現場,要求解剖屍體,以便進一步查明死亡原因,其親屬不同意,公安機關未做解剖化驗,其親屬將屍體運走後火化。 訴訟過程: 事隔半個月後,死者劉全的親屬以其子、妻、父、母四人的名譽一紙將該段(151)施工單位蘭考黃河河務局告上法庭。其理由是:因該段施工人??蘭考黃河河務局,在施工標段未設置明顯標志,未採取安全防範措施,是導致劉全死亡的主要原因。要求蘭考縣人民法院判令蘭考黃河河務局負責民事賠償劉全死亡喪葬費、撫恤金等共計25萬余元。蘭考黃河河務局接到法院應訴通知書後,局領導非常重視,立即組織水政科、公司領導、法律顧問等有關人員認真分析,研究案情,針對該案進行調查取證。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劉全出事後的打撈現場照片顯示該段安全警示標志完好,安全規章制度齊全,措施得力,不存在安全防範措施問題。同時在調查中還發現:在劉全出事前是喝過酒的,有同桌吃飯時喝酒情況證人證言兩份;其次又查閱了《河南省黃河工程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文規定以及針對河道是否屬民法通則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共場所范疇等資料,2005年2月份書寫了答辯狀。 3月10日,蘭考縣人民法院民一庭依法對此案開庭審理,蘭考河務局代理人朱家軍,律師黃顯超參加庭審,開封河務局水政科領導帶領開封河務局及下屬單位全體水政人員參加旁聽。庭審中,律師黃顯超,代理人朱家軍針對對方提出的蘭考黃河河務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從五個方面作了無責辯論:第一,就對方代理律師提出的無警示標志問題,當庭出示了打撈現場全圖照片和施工項目部有關安全管理方面的板面照片,並加以詳細說明。第二,蘭考河務局代理人作了黃河大堤不作為公路使用的說明,並出示了《河南省黃河工程管理條例》當庭宣讀了第十八條,證明我們在黃河大堤上無責任和義務像公路管理那樣設置路況警示性標志。第三,蘭考河務局當庭提供了劉全事前喝酒情況的證明村料和證人到場作證。第四,蘭考河務局提供了河道概念解釋,說明黃河兩岸大堤以內屬黃河河道,河道是行洪的地方,不是公共場所,此案不適用民法通則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第五,死者劉全出事前已在相臨152標段參與施工七個多月,對現場地形路況十分熟悉,對施工安全規定也非常清楚,並負有安全施工責任等。 綜上所屬,蘭考河務局代理人據理力爭,最後做出死者劉全純屬酒後違章駕車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蘭考河務局無任何過錯,不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兩個多小時的庭審中,雙方進行了訴訟、答辯、舉證、辯論等程序,最後法庭征詢雙方是否同意調解,蘭考河務局代理人當場答復「不同意」。法庭宣布休庭等後判決。目前,雙方都在關注法庭的判決結果,蘭考黃河河務局表示將此案訴訟到底。 說明: 1、此案,敬請水行政執法人員參與討論,提供寶貴意見。 2、文中死者為化名。 3、相關法律法規:《河南省黃河工程管理條例》第十八條 禁止履帶車輛在黃河堤上通行。黃河堤頂不作公路使用,必須使用時,應按省有關規定向黃河河務部門交納使用堤段的養護補償費。 堤頂泥濘期間,除防汛搶險和緊急軍事專用車輛外,其他車輛一律不準在堤上通行。 《河南省黃河河道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黃河河道管理范圍為黃河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蓄洪區、滯洪區、行洪區、庫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應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劃定。
3
帶領兒童外出玩耍不盡監護職責,造成兒童溺水身亡,被告人翟付文、周順娜被河南省郾城縣人民法院判決賠償受害人父母二萬余元。
翟付文、周順娜(兩人系戀愛關系)和原告翟四海、王改花夫婦關系較好。去年7月18日下午,翟四海外出幹活,王改花在家炸油條。因人手不夠,王改花就叫來翟付文、周順娜幫忙。當晚8時左右,油條炸完,天已擦黑,翟付文、周順娜說天氣熱,到村外涼快一下。此時,王改花11歲的兒子翟永召拿個汽車內胎也要一起去,王改花說了一聲「快去快回」表示同意。翟付文、周順娜、翟永召三人一起向村東走去。在距村500米處有一河溝,由於連續幾天下雨,溝內水位升高,水流湍急。三人走到溝旁,翟付文、周順娜兩人下到溝里洗澡,翟永召在距兩人二十多米的地方等候。過了一會兒,翟付文、周順娜發現翟永召不見了,急忙上岸尋找,當發現翟永召放在岸邊的汽車內胎和衣服時,頓感情形不好,翟付文跳到水中尋找,但沒有找到,翟付文便讓周順娜在原地繼續尋找,自己回村叫人。幾分鍾後,翟四海夫妻與部分村民趕到河溝邊,並跳入水中打撈,終將翟永召撈了出來,但翟永召已停止了呼吸。
〔審理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翟永召系未成年人,在翟永召要求與翟付文、周順娜一起出去時,翟付文、周順娜並沒有拒絕,而是三人一同出村乘涼,此行為應視為翟付文、周順娜已接受了王改花的委託監護,但翟付文、周順娜未能盡到監護責任,造成翟永召溺水身亡,應承擔該事故的主要責任。王改花系翟永召的法定監護人,當翟永召拿著汽車內胎外出時,應當預料到翟永召晚上洗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應對其予以阻止或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但王改花疏忽大意,放任其行為,對造成翟永召死亡的後果應承擔一定的責任。該院遂判決:被告翟付文、周順娜各賠償原告損失(包括喪葬費、死亡慰撫金等)的40%,即10800元,二人互負連帶賠償責任;其餘20%的損失由原告自負。
Ⅹ 多次偷狗在刑法上是怎樣判刑的
根據狗的價值確定刑罰。
1、《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根據2013年4月4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可知盜竊公私財物數額多少如何認定如下:
第一條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10)蘭考縣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案例:多次偷狗數額較大 構成犯罪被判刑罰
2008年9月17日,河南省蘭考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盜竊案。多次偷狗的被告人陳抗勝、劉正犯盜竊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和拘役三個月,並各處處罰金。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7年4月的一天晚上,家住蘭考縣張君墓鎮的陳抗勝、劉正經過預謀,來到該鎮謝土山村,盜走該村村民張某家狼狗一條,經物價部門評估價值650元。案發後,贓物追回退還失主。2007年11月,兩人預謀後,到張君墓鎮石樓村盜走該村村民蔡某家一條土狗,價值190元。陳抗勝又獨自兩次到張君墓鎮張西新村,盜走李某家土狗一條,價值133元,盜走田某家土狗兩條,價值266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抗勝、劉正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秘密竊取手段盜竊公民合法財物,數額較大,二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盜竊罪,遂做出以上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