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法院
『壹』 法院可不可以判決個人用住房公積金來還債有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
法院可以判決個人用住房公積金來還債,屬於強制執行的范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個人用住房公積金屬於被執行人的合法收入。為了平衡被執行人的生存權與申請執行人的債權的關系,法院在保障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的條件下,可以採取凍結劃撥的強制執行措施。
法律分析
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財產,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所有。也就是說住房公積金是職工工資的一部分,職工對其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只是處分權受到限制。但是住房公積金的用途限制僅限於職工本人,不能對抗法院的強制執行。住房公積金不屬於可以主張執行豁免的財產范圍。公民必須以個人所有財產對自己的民事行為承擔無限責任,除非法律明確規定,為保障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對一些財產可以主張豁免,但主張豁免的財產范圍僅限於法律明確規定的財產。執行豁免制度是出於保護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考慮,而作出的制度設計。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強制執行不違背國家設立住房公積金目的,不侵害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在符合一定的條件的前提下住房公積金可以強制執行,這種條件要以不違背設立目的,不損害公共利益,不侵害被執行人基本生活保障為前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貳』 個人能到法院起訴住房公積金嗎
個人是可以到法院起訴住房公積金的。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管理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按照規定設立住房公積金專戶的;
(二)未按照規定審批職工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的;
(三)未按照規定使用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
(四)委託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指定的銀行以外的機構辦理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的;
(五)未建立職工住房公積金明細賬的;
(六)未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發放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有效憑證的;
(七)未按照規定用住房公積金購買國債的。
『叄』 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住房公積金嗎
最新!欠債不還,公積金也可執行
2021-07-07 15:15·北青網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道:記者獲悉,7月6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與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立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執行聯動協作工作機制,聯合印發了《關於執行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規定,可以將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予以凍結或者扣劃。
《意見》指出,執行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應遵循窮盡執行其他財產的原則。在被執行人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或者查封的財產不宜處分時,在保障被執行人依法享有的基本生活、居住條件情況下,可以將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予以凍結或者扣劃。
同時,《意見》明確了人民法院可以強制扣劃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余額的情形,共計5種類型:(1)退休的;(2)出國出境定居的;(3)與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住房公積金封存滿半年仍未重新就業的;(4)涉及住房消費類債權債務糾紛(如購買自住住房、償還購房貸款本息以及支付房租引起的債務糾紛)的;(5)被執行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者死亡(被宣告死亡)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系被執行人的。
此外,《意見》要求人民法院要充分運用信息化工作成果,積極探索與當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建立「點對點」網路財產查控及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在線出具執行證件和法律文書,在線予以凍結或扣劃被執行人的住房公積金余額,切實提高執行聯動工作效率。
『肆』 法院在什麼情況下能夠扣劃住房公積金
只要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時符合《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提取條件,就可以對住房公積金採取凍結、劃撥等強制措施,此時的執行不會影響保證住房公積金這項政策專項資金的穩定和規模立法目的,不會影響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正常運轉。
法律依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伍』 住房公積金能否作為執行標的
能
住房公積金能執行。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所有、屬於被執行人的合法財產,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有權對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予以執行。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陸』 公積金被法院凍結怎麼提取
個人住房公積金如果已經被法院凍結,想要提取的話,必須先去法院解凍,然後再去當地的住房公積金辦事處申請提取
『柒』 法院能強制扣劃債務人的公積金嗎
一般來說是可以的,住房公積金的最高法規為國務院頒發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而法院強制執行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法律高於法規,因此出現了法院要求強制劃扣債務人(繳存人)的住房公積金,公積金中心一般無法拒絕。
不過這個問題也是公積金部門所質疑的,因為條例規定公積金應用於住房支出,被劃扣出去似乎不符合要求,所以有的地方公積金中心有一些自創的額外的規定,比如通過當地政府發文來限製法院隨意劃扣,又或者要求被劃扣的公積金不能直接提取,而是轉入債權人的公積金賬戶(如債權人不是公積金繳存人則為其在公積金中心開戶),等債權人符合公積金提取政策時再提取等等,但這些都是個別地方的做法,大部分地方公積金中心還是配合法院強制執行的。
『捌』 民法典規定個人住房公積金是否可以被法院查封凍結
個人住房公積金可以被法院查封。照顧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但對於超過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在保障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最低生活標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後,可予以執行。
法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但是被執行人的住房公積金應當有條件的予以強制執行。根本目的在於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城鎮住房建設,提高城鎮居民地居住水平。也就是說,住房公積金是一種由職工所在單位和在職職工共同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它是為了保障和提高城鎮居民最低居住條件而設的,只有在購買、建造、翻修、大修自住住房;離休、退休;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出境定居;償還購房貸款本息;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時才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是由國家強制收繳管理的作為職工的一種基本生活住房保障的資金。所以住房公積金的首要任務是滿足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住房保障。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在保障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最低生活標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後,可予以執行。保護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但不能超過基本生活,也就是不能讓被執行人滿足基本生活後逃脫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九條 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玖』 公積金被法院凍結了,怎麼才能解凍
既然被法院凍結,那就必須法院解凍。而法院解凍只有兩種:一,你的官司已經了結並執行完畢。二,你提供等價的擔保財產交給法院查封凍結,以換取法院解封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