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歸法院
① 批准逮捕的權力應當屬於誰
逮捕是我國強制措施中最為嚴厲的一種,但是逮捕的適用對象是未經法院最終判決有罪的公民,屬於「預支的正義」.所以,逮捕措(略)與否,同時關繫到刑事訴訟程序能否順利進行以及公民合法權益能否得到維護.批捕權是一項程序性裁判權,它歸屬於誰來行使,直接影響到逮捕權運用妥當與否.在我國,法律規定將批捕權歸屬於檢察機關來行使,這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將批准逮捕的權力歸屬於法院行使的作法是不同的.在我(略)理論界,對於批捕權配置的問題也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有著多派不同的學術觀點.本文從對批捕權含義、本質的分析出發,結合對幾派主要觀點的分析,在考察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的基礎上,(略)在遠期應歸屬法院行使,但暫時還需維持由檢察機關行使,並需對其強化權力制約」的結論.本文除前(略)個部分,約三萬字.
② 逮捕歸案的概念是什麼
逮捕歸案的概念是將潛藏或逃走的罪犯或嫌疑犯逮捕、押解或引渡到司法機關審訊結案。
逮捕歸案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後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條件的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
(2)逮捕歸法院擴展閱讀:
正確、及時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繼續犯罪,有助於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
所以逮捕是同犯罪做斗爭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過量使用逮捕,錯捕濫捕,就會傷害無辜,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和權威,損害公安司法機關的威信。
③ 人民檢察院和法院誰能批准逮捕
當然是人民檢察院
法院可以決定進行司法拘留、拘傳,但逮捕,需要經過檢察院批准
④ 逮捕法院可批准嗎
法院可以批准逮捕。法院批准逮捕的情況包括: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認為需要逮捕被告人時,由辦案人員提交法院院長決定;
察機關提起公訴時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認為符合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也可以決定逮捕。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⑤ 批准逮捕權應交給法院嗎
目前,我國的刑事逮捕權由檢察院審批。
從法理上講,這種逮捕審批權是比較科學的。因為檢察院具有刑事監督職能。
這個權利不應該交給法院。即使進行司法改革,就我國的現實體制而言,也不適合把這個權力交由法院完成。
(僅代表本人觀點)
⑥ 法院可以逮捕嗎
法院有權對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決定逮捕。
刑法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⑦ 逮捕一般不是由檢查院批準的在什麼情況下會是法院
人民法院決定逮捕被告人也有兩種情況:
(1)對於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認為需要逮捕被告人時,由辦案人員提交法院院長決定,對於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2)對於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時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認為符合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也可以決定逮捕。
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由法院院長簽發決定逮捕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執行。如果是公訴案件,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
⑧ 檢察院批捕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移交法院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從檢察院批准逮捕到案子移送法院,這中間需要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偵查期為兩個月(案情復雜的可以由檢察院批准延長偵查一個月)。然後案子移交到檢察院審查起訴,審查起訴一般期限為1個月(當然根據案情的需要,也可適當的延長)。
如檢察院認為證據不夠充分,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則應繼續對案情和證據進行整理,再移送檢察院,由檢察院來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在收到檢察院移交的起訴材料,一般在1個月內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批准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批准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於不需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於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8)逮捕歸法院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四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五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六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