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天津北辰法院法官信息

天津北辰法院法官信息

發布時間: 2022-04-26 17:02:01

『壹』 北辰法院執行廳陳剛法官電話打N個不通,本人因交通事故賠償未到位,判兩年多了,法院怎麼辦事的,人民公

據統計,自2016年1月1日至3月11日,關於歷城區人民法院的投訴近50次,投訴內容涉及執行難、立案受理、財產凍結、案件審理、辱罵當事人等問題。

『貳』 北辰法院執行通知我,執行款項到位,讓我上傳銀行帳號好打款,可現在聯系不到執行人,打電話也聯系不上

是聯系不到執行法官吧,執行法官比較忙還經常外勤,打電話一般要一到上班時間就打或者是臨近下班時間打看看;也可以通過打12368電話聯系,留言讓法官回復您電話。

『叄』 天津北辰法院說我的案件不好處理,不給立案,咨詢律師說法院屬於違規操作,但他們就不給立。

法院的做法是錯誤的。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如果法院既不立案,又不出具不予受理的裁定,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你向上級法院提出申訴或向同級人大常委會進行申訴。

『肆』 天津北辰區法院「執行難」問題求幫助

1、如果該公司有錢履行法院判決,但是不履行,那就是犯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與法院同謀,那法院相關人員也是共犯。
2、如果你父親提供了財產線索,但是法院執行庭不去執行,那屬於職務侵權,可以告法院要求國家賠償。
2、公司破產的時候你們可以申報債權,從破產財產中受償。
與法院對抗是一條比較艱難的道路,要做好心理准備。另外,需要有過硬的證據才可以對抗國家機關,僅僅靠被告說跟法院關系好不能作為證據的。
附:
一、《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 一十三條的解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發生法律效力的 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於該條規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屬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 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 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它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收受賄賂 或者濫用職權,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 罪處罰。
三、《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國家賠償法》第2條亦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伍』 天津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簡介

天津來市第一中級人民法自院成立於1995年12月31日,建院初期,在本市南開區南馬路188號老法院舊址審判辦公。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南開區人民法院、河北區人民法院、紅橋區人民法院、西青區人民法院、北辰區人民法院、寶坻區人民法院、武清區人民法院、靜海縣人民法院、薊縣人民法院。
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為黃新華

『陸』 天津北辰小淀法院上級部門,我要投訴小淀法院法官,不知道怎麼投訴,請求幫助,謝謝

你的問題是天津北辰小店法院上門上級部門,我要投訴小店法院法官,我覺得這種情況既然想投訴了,那麼就寫一個投訴書,然後去法院投訴他就可以了。

『柒』 天津市世興恆車具廠老闆李貴忠抵抗北辰法院強制執行怎麼辦

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拒不執行,法院可以依法追究拒執罪

『捌』 北辰法院幾點上班

每個法院上班時間不同,具體可以在當地咨詢一下。
法院正常工作時間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周末不上班,節假日休息,每天具體工作時間根據各地情況、冬夏季節有所區別,一般是上班時間是8:00,不同地區法院上班時間不一樣,北京的朝陽法院是8半點半,新疆、西藏的因為考慮到時差方面可能上班時間會遲些。
【(8)天津北辰法院法官信息擴展閱讀】
1、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2、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4、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5、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判機關,其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
6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坐落於天津市北辰區北辰道316號,成立至今隨北辰區域行政區劃變化依次更名。1953年5月18日,天津市津北郊區人民法院成立,1955年更名為天津市北郊區人民法院,1992年更名為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2009年10月遷入新辦公樓,基礎設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全院現有在編幹警157人,其中審判員、助理審判員99人,另有聘任製法警14人,合同制職工46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0人,本科學歷121人。

『玖』 第二十法庭在哪裡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在天津市北辰區。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坐落於北辰區北辰道,成立至今隨北辰區域行政區劃變化依次更名。1953年5月18日,天津市津北郊區人民法院成立,1955年更名為天津市北郊區人民法院,1992年更名為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2009年10月遷入新辦公樓,基礎設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北辰法院現有在編幹警174人,其中法官、法官助理135人。

『拾』 犯人每天寫日報告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公民個人信息和數據日趨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資源。在利益驅使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危害信息數據安全的行為與日俱增,如淘寶12億個人數據泄露案件、「暗網」兜售個人信息案件等等,其造成的後果也是十分嚴重。
基於此,我們應當重新審視刑事救濟手段在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過程中的重要性,並結合典型的案件,對相關罪名所涉及的手段和爭議焦點展開討論。本文對2016年以來,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犯罪的司法大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梳理出圍繞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犯罪案件數量、涉及罪名、典型案例及主要爭議焦點。一方面為行政機關開展「兩法銜接」工作提供指引,對於涉刑案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另一方面也是向企業機構合規建設提供指引,避免陷入刑事風險。
11月,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現在我國在公民個人信息數據保護方面已基本形成了「民、行、刑」三位一體的新時代安全防護網。當前,在我國的刑事司法以國家公權力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不受侵害,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相較於行政、民事立法可以說是走在前列。筆者對近10年來,關於侵犯個人信息相關刑事犯罪的一審判決進行了匯總研究,用數字來展示我國個人信息刑事犯罪保護的發展趨勢,並結合典型案例對焦點問題進行總結。
個人信息立法不斷完善
為刑事司法救濟提供製度保障
(一)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刑事立法的演變
我國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經歷了從以公法保護為主到日益重視私法保護的發展歷程。
2005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五)》中増設的「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第177條之一第2款)是我國首個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規定。
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中新增第253條之一,首次將竊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情節嚴重的規定為犯罪行為,從而納入刑事打擊的范圍。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第253條之一作了修改:將「違反國家規定」修改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同時對犯罪主體的不同身份作出區分,對於特殊身份主體,規定了從重處罰的原則。對處理個人信息中履行相關職責的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5月,針對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而且與電信網路詐騙、敲詐勒索、綁架等犯罪呈合流態勢,為加大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根據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二)我國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相繼出台
201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對網路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收集、使用、保管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中應當遵循的原則、承擔的義務及法律責任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2015年7月,《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將數據安全保障提高到國家安全層面。強調國家建設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網路與信息安全保護能力,實現網路和信息核心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可控;加強網路管理,防範、制止和依法懲治網路攻擊、網路入侵、網路竊密、散布違法有害信息等網路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國家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2017年6月,《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其在第四章「網路信息安全」中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保管和使用進行了更全面的規范。對於侵犯個人信息的責任承擔問題,雖然該法主要還是規定了網路運營者違反各種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定義務的行政法律責任。
2021年1月,《民法典》正式實施,民法典明確了個人信息的定義和范圍;明確了個人信息的處理范圍、要求及原則,以及免責情形;明確了個人信息主體權利,規定信息處理者義務;完善對患者的隱私及個人信息保密責任等等。
2021年9月,《數據安全法》生效實施,《數據安全法》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首次將數據安全全局決策統籌工作升格至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其上位法是《國家安全法》,這一法規確立了「國家核心數據」的概念,與「重要數據」「其他數據」形成責任界定,並且優化了數據出境的規則。
2021年11月,《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首次在我國確立一整套系統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彌補以前立法的缺陷。既從我國實際出發,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上升為法律規范;又充分借鑒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地區的有益做法,體現立法的前瞻性和完整性。
至此,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形成以《刑法》《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為主導的,全領域、多層次的保護體系,構建中國信息及數據安全領域的法律框架。
樣本情況及數據分析
(一)從2017年開始爆發式增長
本次檢索在Alpha資料庫中,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數據「為關鍵詞,獲取了自2011年至今的一審刑事裁判文書,共計5624篇裁判文書。以此作為我們本次分析的樣本數據,並重點分析自2016年以來,我國個人信息刑事司法保護的發展和趨勢。
圖表 1涉個人信息類刑事案件數量趨勢
通過圖表1我們可以看出,侵犯個人信息類刑事犯罪案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特別是在2017年,成為了我國個人信息刑事保護的關鍵起點。
因為在這一年,最高法、最高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開啟了我國涉個人信息刑事保護新時代。因此從2017年開始,案件增幅速度明顯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這也體現出了立法者和司法機關通過司法解釋避免法的滯後性,緊追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堅決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態度和決心。
(二)案涉地域以沿海發達城市為主
(本次統計將案件涉及的全部犯罪實施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區均統計為犯罪地,因此犯罪地數據可能大於案件樣本總數)
通過對犯罪地統計可以看出,在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類案件中,案發地所涉省市前五名,有四個省市位於我國南方的沿海城市,並且是經濟大省江浙滬以及廣東省,而另外一個河南省則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其中有4223件次涉及到江浙滬地區,可以說,江浙滬會成為個人信息刑事保護的前沿陣地。

該項數據更多的反映出了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類案件中,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地區案發概率更高。同時對於該類案件的刑事偵查手段和司法裁判也相較於其他地區走在前列,刑事打擊力度也相對較大,司法保護力度也會更有成效。
接下來,其他地區將會借鑒江浙滬粵等地區的工作經驗,逐漸追趕上來,掀起個人信息刑事保護的新增長趨勢。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手段多樣,涉及罪名廣泛
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中,被告人實施侵犯個人信息的手段是多種形式的。
一種是以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為犯罪客體。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公民的個人信息,從而轉賣、轉售獲得非法利益。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以4476件占據了此類案件的決對多數。
隨著信息存儲的數字化、數據化以及網路化,更多的被告人採取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程序、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方式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不僅觸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同時也會觸犯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程序罪等罪名。
另一種是以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為犯罪工具。其目的是利用個人信息實施具體的違法犯罪活動。如典型的電信詐騙、信用卡詐騙等。我們可以看出採用違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實施詐騙的案件數量有560件。特別是在跨境網路電信詐騙過程中,採用非法獲取、購買的個人信息實施詐騙近年來不斷攀升。為此,2021年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路詐騙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這說明我國已經將打擊電信網路詐騙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四)個罪趨勢及典型案例分析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2017年《解釋》的發布實施,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的案件數量大幅提升,2019年達到了峰值,2021年由於大部分案件尚未審結,但是隨著當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正式實施以及數據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程度上來,未來一段時間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案件數量仍會持續在較高的水平,但是新增犯罪數量必然會隨著監管的加強而逐漸減少,待兩三年內存量犯罪案件查辦處理後,該案涉案數量將會回落至常態。
典型案例

王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私家偵探」非法獲取並出售特定自然人個人信息
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基本案情
2019年3月,呂某找到「私家偵探」王某,僱傭王某調查自己的丈夫。在五個月里,王某通過跟蹤拍照、查詢開房記錄、定位手機等方式,獲取了呂某丈夫的行蹤軌跡、住宿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憑借這些信息,王某從呂女士處先後收取酬金共計6.4萬元。
2019年9月,王某被警方抓獲,經查,王某在此次案發前,就在從事類似的違法活動。
最終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2年6個月,罰金10萬元,並繼續追繳其6.4萬元違法所得。
典型意義
本案中,對於接受個人委託,獲取並出售特定自然人個人信息給單一委託人、數據未向不特定群體披露的情形,是否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進行了確認。兩級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其接受呂某的委託實施本案行為,並不能排除其行為的違法性,因此對於此類「私家偵探」的非法調查個人信息的行為,已經納入刑事打擊的范圍之內。
典型案例

張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依法公開的企業法定代表人、
相關負責人信息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

基本案情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間,被告人張某某在重慶市融信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信天下公司)擔任業務員。為了拓展貸款業務,其通過QQ從他人處非法獲取信息79921條,其中包括姓名、業主樓號、住宅套內面積、聯系方式等內容的財產信息1940條;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貸款記錄、聯系方式等內容的交易信息588條;包括企業及法人、相關負責人信息73244條;一般公民個人信息4149條。通過QQ提供給他人包括姓名、電話號碼等內容的信息278324條,其中包含車主姓名、身份證號碼、上戶日期、車型、車牌號、車架號、住址、聯系方式等內容的財產信息1318條;包括姓名、業主樓號、住宅建築面積、聯系方式等內容的財產信息37條;包括企業及法人、相關負責人信息267580條;一般公民個人信息9389條。2017年4月11日,被告人張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其到案後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以被告人張某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5000元。
典型意義
認定企業法定代表人信息是否屬於公民個人信息,應先對公民個人信息的入罪范圍進行實質界定。
首先,從保護法益角度出發,公民個人信息被侵犯後將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重大風險。而對外公開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相關信息屬於向社會公示範圍,並沒有違背其本人不予公開的真實意思表示。這類信息的對外公開表明企業法定代表人讓渡出部分個人權益,概括同意該信息自由流通,保護價值降低。因此,從保護法益角度來講,企業法定代表人信息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
其次,從公民個人信息的類型劃分來探究不同類型信息的內在屬性。在公示的企業法定代表人信息中有相當部分僅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它既不同於財產信息、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又不同於一般公民個人信息,無法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故不應認定為刑法規范中的公民個人信息。
詐騙罪
近年來,電信網路詐騙案件高發,特別是通過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之後,再冒充公檢法向其本人、親友實施詐騙活動,既包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同時又觸犯了詐騙罪,應當數罪並罰。此類案件隨著我國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力度加強,嚴格互聯網運營商、服務商監管義務,並且隨著個人信息保護的加強,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封堵,該類案件在未來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但是鑒於跨境互聯網犯罪打擊難度較大,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顯現成效。
典型案例

章某某等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實施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
構成數罪的,依法予以並罰
基本案情
2016年初,被告人章某某到廣東省河源市租住源城區建設大道德欣豪庭C2棟1201室,准備手機等作案工具並通過互聯網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12555條。
2016年3月至4月間,被告人章某某先後僱傭被告人汪某某等三人在該租房內,通過撥打章某某事先從網上購買的學生個人信息上的家長聯系電話,冒充「學校教務處」、「教育局」工作人員,以獲取國家教育補貼款為由,誘騙學生家長持銀行卡到ATM機上轉賬至章某某掌控的銀行賬戶,從中獲取錢財。至被查獲時,共撥打詐騙電話4392人次,騙取116200元。
2016年4月期間,被告人章某某還夥同他人利用同樣的手段實施詐騙行為,至被查獲時,共撥打詐騙電話807人次,騙取他人錢財近3000元。
2016年12月14日,安溪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章某某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八千元;其他3名被告人以詐騙罪分別被判處一年至二年九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典型意義
打擊利用互聯網出售、提供、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切斷其與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的犯罪鏈條,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犯罪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本案中章某某等人通過網路及QQ向他人購買學生個人信息,撥打學生家長電話,先後冒充學校及教育局工作人員,以領取學生助學補助金為幌子,騙取錢財,不僅侵犯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還破壞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教育系統聲譽,社會危害極大。隨著《反電信網路詐騙法》草案的徵求意見,此類案件將會持續納入司法機關重點打擊的對象。
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該罪名被普遍認為是幫助犯的正犯化,新增該法條目的是單獨對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進行確認和定性,加強對幫助行為的打擊力度。在樣本數據中,共有47件案件涉及到公民個人信息問題。
在對該類犯罪行為定罪定性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考慮法條競合的問題,即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第三款(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另一方面,案件涉及到的「信息」是否屬於法律所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的范疇。
典型案例

王某某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案
出售公民自願提供的公民個人信息
不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份,被告人王某某明知他人收購電話卡用於信息網路犯罪,通過「藍牙工作室」網路招聘成為一名「開卡代理」,其以每張60元的價格讓其親朋好友及他人開通了164張手機卡,後再以每張100元至140元不等的價格將164張手機卡賣給「藍牙工作室」「卓越」「擼擼移動聯盟」等微信用戶,違法所得共計14430元,其中非法獲利4590元。王某某所售手機卡之一被用於詐騙被害人翟某所用。案發後,王某某退出非法獲利4590元。
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11月30日,以被告人王某某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典型意義
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王某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罪名不當,本院認為王某某對外提供的手機卡號均系卡主自願、真實開通,其並沒有侵犯到卡主的個人信息,但其將開通的手機卡號提供給他人用於實施網路犯罪,其行為侵犯的客體符合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的構成要件,而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應認定王某某犯有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
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相關犯罪
近年來,隨著python等計算機語言的快速普及,利用爬蟲技術等簡單的技術手段便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大量數據,並且隨著個人信息數據的價值不斷增加,鋌而走險採用侵入計算機系統、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數量在2017年以後也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在涉及個人信息數據犯罪方面,以非法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案件數量增長趨勢最為明顯。
典型案例

解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辨析

基本案情
2017年7月至10月,被告人解某某使用「滅天戰神」「遠程爆破」等黑客軟體攻擊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並將破解的計算機IP地址、賬號、密碼及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出售。
2017年7月,在天津市東麗區一無名網吧,被告人解大偉使用上述方法攻擊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侵入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周某某經營的中國移動代辦點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王某經營的通訊經營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他人身份證照片、電話號碼等公民個人信息510條,並存儲於其網路雲網盤中,後將上述個人信息向他人販賣。
2017年7、8月,在天津市北辰區小淀鎮某網吧,被告人解大偉在QQ群內下載「公安資料庫」「公安局的褲子」「教育局」「學生數據」等共享文件,並儲存於其騰訊微雲網盤中。其中「公安局資料庫」及「公安局的褲子」文件共含有公民個人信息2342條、「教育局」文件含有公民個人信息1339條、「學生數據」文件含有公民個人信息12154條。
2017年7月,在天津市東麗區一無名網吧,被告人解大偉使用上述方法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12306網站登錄賬號、密碼等身份認證信息及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公民個人信息共計13組,並儲存於其騰訊微雲網盤中。2017年10月18日,被告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於2018年9月20日作出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法院(2018)津0113刑初156號刑事判決:被告人解大偉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犯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0000元,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25000元。
典型意義
如何辨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通過網路非法獲取的信息中有可能包含公民個人信息,也就是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為在一些情況下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手段行為,所以兩罪之間存在一定的競合關系。而這種競合是因「一行為侵害數個獨立之法益,致觸犯數個罪名,同時具有數罪之性質」。也就是說,兩罪之間的競合由於一個犯罪行為侵害多個法益所在,是想像競合關系。
但兩罪之間又存在諸多不同點,存在實質性差別,成為司法實踐中構成不同罪名進行處斷的依據。如何根據獲取的「個人信息」性質不同,區分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他人身份信息的行為應如何定罪?合議庭經合議後認為,被告人解大偉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12306網站登錄賬號、密碼等身份認證信息共計13組的行為,同時符合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構成,應按照想像競合從一重規則進行處理;其實施的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獲取他人身份證照片、電話號碼等公民個人信息510條及在QQ群內下載「公安資料庫」等文件獲取公民信息15835條的行為,與上述犯罪行為在犯罪性質上有所區分,僅侵犯了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權,應認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罪。
特殊主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犯罪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對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特殊主體的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這里的「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的人員不僅限於公職人員,對於酒店從業人員、互聯網運營管理人員等均屬於該特殊主體的范疇之內。當前,各監管機構對於互聯網APP的治理是一項急切的工作。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作為個人信息收集、處理、使用的第一責任人,如果在強監管之下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不切實履行自身的法律義務,放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事件的發生,屆時受到追訴的不僅僅是具體工作人員,整個企業都有可能陷入刑事風險。
在國家機關的數據保護義務方面,《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也都分別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典型案例

馮某某受賄案
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權的
罪名適用

基本案情
2017年6月至8月間,馮某某利用擔任某法院執行三庭法官助理的職務便利,接受社會人員曹某請托,違規使用法院協助查詢存款通知書及工作證件等,多次在中國工商銀行知春路支行等多家銀行查詢與案件無關的公民個人銀行賬戶信息共計300餘條,將200餘條銀行查詢結果非法提供給曹某,並因此收受曹某給予的好處費共計人民幣8.35萬元。
2018年7月3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作出維持原判裁定,即判處馮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十萬元。二、在案之人民幣十一萬三千五百元,予以沒收。
典型意義
一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的罪名適用問題。馮某某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濫用職權罪,同時還符合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屬於犯罪行為的想像競合。濫用職權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主刑的法定刑幅度相同,盡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規定附加判處罰金刑,但考慮到馮力文身份的特殊性,其犯罪行為具有突出的職權屬性,因此以濫用職權罪擇一重罪處罰。
二是受賄罪與濫用職權罪數罪並罰是否屬於重復評價?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均與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密切相關。然而,受賄罪重在懲罰被告人收受財物的行為對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廉潔性的損害,濫用職權罪則重在懲處被告人不正當行使職權對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失。故兩罪雖相互關聯,又具有獨立性,數罪並罰不存在重復評價的問題。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我國數據及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積累,正處於質變的過程,並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元宇宙等依靠數據支撐的產業的持續爆火,各領域圍繞個人信息數據爭奪的熱情在短時間內不會消減。因此,我們認為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犯罪案件數量在未來幾年內仍然會保持較高的水平。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而言,仍然要持續關注個人信息刑事保護的法律適用與政策研究,緊緊跟隨這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潮流。
·律師介紹

龐理鵬
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 黨支部書記、執行主任、合夥人
數據合規項目組負責人
策略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爭議調解中心負責人
EXIN數據保護官(DPO)&信息安全官(ISO)雙認證律師、授權講師
田浩男
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 執業律師

擁有多年檢察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經驗
特別 聲明: 以上 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 代表 策略 律師 及策略律師事務所 出具的 任何形式之 法律意見。 如有意向就相關議題進一步交流 探討,歡迎與本所 聯系!

熱點內容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