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美國法院網

美國法院網

發布時間: 2022-04-27 01:54:07

『壹』 想查美國地方法院的判決書有什麼好辦法

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相查美國地方法院的判決書有很以下幾個辦法:

  1. 直接google一下法院名稱,找到官方網站,網站上會有。

  2. 申請Westlaw的賬號,所有的判決都會在上面,不僅僅是美國的,很多其他國家的判決也包括在里邊。不過這個服務是付費的。

  3. 只是想了解聯邦最高院的判決的話,可以去《聯邦最高院的官方網站》上看看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Home,里邊有庭審的錄音和材料,可能會有判決。

  4. 美國律師協會官方網站上會有一些出版物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當然如果有的案例比較有名的話用搜索引擎是可以搜出來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法院不但提供判決書,還會提供正在審理的案件的實時動態,甚至能個即使發到手機和郵箱里。所以,不需要查詢也能看到。

『貳』 美國亞歷山德里亞聯邦地區法院網址

http://alexandriava.gov/courts/agdc/
這個是alexandria district court
如果你認為不是那麼進入
http://www.ci.alexandria.va.us/
這個alexandria 的官網首頁,點擊右邊有「<<」符號的菜單欄里的
「<< public safety & courts」或許會有你要的網址
一般這個是地方法院,不太會有獨立的官網
或者它是美國法院官網中的一個子頁
你try一下吧^^

『叄』 美國最高法院的權利包括

美國最高法院的權利包括:

對州最高法院或聯邦上訴法院審理的案件,有權就內法律問題進容行復審;有權頒發調審令,調審下級聯邦法院或法院審理的案件。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還擁有司法審查權,審查聯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為是否違憲。不論是初審案件,還是復審案件,都是終審判決。

(3)美國法院網擴展閱讀:

自羅斯福新政後,總統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名本黨的大法官,已經成為美國「活憲法」的現代機制,正是通過司法任命,最高法院才可以同全國性的政治過程保持著溝通。

美國憲法才能夠在文本不變的前提下不失其與時俱進的生命力。但如果在黨爭激烈時,某個關鍵的大法官席位發生空缺,新任命可能改變最高法院的力量均勢。

這時的司法任命就承擔了此機制理論上無法承受的重負,極易發生病變。斯卡利亞的身後之事就是最好的例證。也正因此,波斯納認為,美國最高法院不僅是一家政治的法院,而且還蛻變為一家政治化了的法院。

『肆』 哪位大蝦知道國外法律新聞的網站

LexisNexis 資料庫 (大圖) www.LexisNexis.com
Westlaw 資料庫 (院圖) www.Westlaw.com
聯合國文件資料庫 (院圖) www.ods.un.org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資料庫 www.uncitral.org
國際條約集資料庫 (院圖) http://untreaty.un.org
世界貿易組織資料庫 www.wto.org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資料庫 www.wipo.org
海牙國際私法協會資料庫 www.hcch.net
世界銀行資料庫 www.Worldbank.org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庫 www.IMF.org
OECD (經合組織)網址www.oecd.org
歐盟法律資料庫 www.europa.eu.int
歐洲法院判例資料庫 www.curia.eu.int
美國憲法協會資料庫 www.Constitution.org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資料庫 www.Uspto.gov
美國專利商標局 www.uspto.gov
美國最高法院多媒體資料庫 www.oyez.org
美國司法部的網站地址是:www.doj.gov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地址是:www.supremecourtus.gov/
美國法律信息研究會 www.law.cornall.e
英國 http://library.kent.ac.uk/library/lawlinks/resources.htm
英國 www.lii.org/
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資料庫 www.un.org/icty/
聯邦貿易委員會的網址是:www.ftc.gov/
國際清算銀行網 www.bis.org
國際金融學院網 www.iif.com
歐盟委員會官方網站 www.europa.eu.int

『伍』 美國法院司法信息是怎樣公開的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電子案件文檔和電子案件管理系統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美國法院司法信息公開的方式是:

  1. 判決書內容的全面公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書公布由書記員向駐守法庭前的部分記者分發判決書副本。由此可見,判決書是不作隱名技術處理的,原汁原味地向社會公布。同時,所有判決書與起訴狀、答辯狀、辯護詞等一並存儲於電子案件文檔系統(法院電子資料庫系統),供記者、學者和公眾隨意查詢。

  2. 法庭對於各國法官來說,都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場所。從年終報告可以看出,美國聯邦系統的所有法院應當已經實現了庭審證據同步展示、同步傳入電子案件系統,允許當事人和律師登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但國內法院的科技法庭庭審系統與審判流程管理系統是兩套系統,同步錄音錄像、證據同步展示和庭審記錄同步展示均已經實現,但是需要傳送至審判流程管理系統還需要做數據介面,兼容性差。當然,美國聯邦法院系統除個別法院外,大多數聯邦法院是不允許攝像機進入法庭拍攝的。

  3. 電子案件系統的便捷性。美國聯邦法院電子案件系統的便捷之處在於,無論是訴訟當事人還是代理律師,通過互聯網登錄電子案件系統提交訴訟材料、錄入案件的基本信息,上傳訴訟文檔,就可以完成電子立案。在國內立案審查制變為立案登記制的新形勢下,由當事人對自己的信息真實性承擔責任遠比立案法官反復審核便捷得多。

『陸』 關於美國的網站法律

簡單說,你要注意:

1、伺服器在美國,美國任何一個法院根據長臂管內轄原則都對你的行為容有管轄權

2、你提供軟體下載,但是沒有說明是什麼性質的軟體,如果涉及侵權,除了民事賠償責任外,還有刑事責任。美國的刑事責任絕對跟中國不一樣,對於知識產權的處罰相當嚴格,一旦有軟體公司針對你進行刑事追訴,美國法院絕對會認真對待。所以千萬小心不要侵犯軟體著作權。

3、光在下載頁面上註明「僅供學習參考,請於下載後24小時內自覺刪除」這類話,是免除不了你的任何責任的。

4、不要認為你即使觸犯美國刑事責任,只要不去美國就沒有事情。一旦美國法院簽發逮捕令,在任何一個與美國有引渡或司法協助條約的國家,當地警方都可以逮捕你。

5、所以,如果你的網站業務量大的話,建議你必要時咨詢美國當地律師,或者可以咨詢你當地的外國律師辦事處中的美國律師。

『柒』 哪裡可以找到美國法院的裁判文書呢

最高法上面沒有,北大法律信息網上有很多但要看全文或下載的話需要付費。那是英文的原版加中文。

『捌』 在哪能找到美國最高法院的外文判決原文呢

現在每個國家都是有相應的法律規定的,這也就說明了國家的發展還是非常先進的,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文明的社會。小編在網路上看到有一個網友咨詢這樣一個問題,在哪裡能夠找到美國最高法院的外文判決原文?

三、結語

其實如果大家有外國的帳號的話,也可以在網路上進行查找。因為所有的判決都會出現在網路上,而且不僅僅是美國的審判文件,很多國家的判決文件也是包括在裡面的,不過相關的軟體其實都是需要付費的,並不是免費的,如果大家只是想要了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書的話還是需要去美國的官網上進行查看,而且在裡面還有一些材料和錄音軟體。而且小編覺得這種方法對於大家是更加方便的,不會出錯。

『玖』 美國法院系統的介紹

美國法院系統分為聯邦和各州兩大系統。名稱和審級不盡相同,管轄專許可權錯綜復雜。法院一屬般是民事,刑事兼理,均採取陪審制(除某些基層法院外)。檢察官受司法部領導,配屬於各級法院。聯邦系統法院管轄的案件主要為:涉及聯邦憲法、法律或國際條約的案件、一方當事人為聯邦政府的案件、涉及外國政府代理人的案件、公海上或國境內供對外貿易和州際貿易之用的通航水域案件、不同州之間或不同州公民之間的爭議以及州政府向它州公民提起訴訟。

『拾』 美國法院系統介紹

美國司法系統有數個層級,可能比大部分國家還多。原因之一是聯邦法與州法的區分。要了解這一點,必須先回顧歷史,當年美國並非以一個國家形式建國,而是由13個各自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的殖民地聯盟。獨立宣言(1776)因此提到「各殖民地的善良人民」,但也宣稱「這些聯合殖民地是自由而獨立的國家,並且按其權利也應是自由而獨立的國家」。美國司法史上,種族與若干州之間始終存在著緊張關系,如下文,美國憲法(1787年通過,1788年批准)開啟了競爭日益激烈的權力轉移,以及遠離各州而轉向聯邦政府的法律權威。然而現今,各州甚至都仍保有實質權威。任何研究美國司法系統的人務必了解聯邦政府與各州之間的許可權如何分配。

憲法調整了不少聯邦法與州法間的界限,也在政府的立法、行政與司法部門中劃分聯邦權力(因此在各部門間創造了『三權分立』,並奉行『制衡』制度,以避免任何部門權力過大),每個部門對司法系統有獨特貢獻。系統內,憲法敘述多種國會可能通過的法律。

不僅如此,法律不只是國會通過的法規而已。在某些地區,國會准許行政機關採用在法規中增加細節的規則。而整個系統依據英國普通法的傳統法律原則。雖然憲法與成文法取代普通法,但是法庭仍繼續採用不成文普通法,以彌補憲法未明文規定以及國會未制訂的部分。

聯邦法的來源

美國憲法

聯邦法的至高權力

在1781至1788年間,一項名為邦聯條例的協議,影響了13州之間的關系,它建立了一個虛弱的國會,並將權力留給各州。雖然各州被下令要對其他法庭的裁決表示尊敬(顯示『充分的信心與信賴』),但邦聯條例沒有制訂聯邦司法制度的條款,並保存了海事法庭。

憲法的起草與批准反映出一項逐漸達成的共識,即是聯邦政府需要加以鞏固。司法系統可以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憲法第6條「至高性條款」:

「本憲法,與依本憲法所制定之美國法律,以及依據美國權力所締定或將締定之條約,均為全國最高法律。因此,各州法官必須遵守,盡管憲法與各州法律相抵觸。」

此段所述建立了美國法律的第一原則:州法不能與聯邦法相抵觸。而這項禁令如何適用於聯邦政府本身以及各州司法系統中新憲法尚未明確解釋的范圍,這些都尚不清楚。雖然憲法修正案提供了部分解決辦法,但時至今日,美國人仍持續在聯邦與州之間的精確范圍劃分之中掙扎。.

每個部門在司法系統中發揮作用

雖然憲法起草者想要強化聯邦政府,卻害怕其權力過大。限制新政權的方法是將政府劃分為數個部門。正如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聯邦主義者文集:第51篇》中解釋,「政府劃分為個別以及獨立的部門,可避免侵佔。」麥迪遜所指各「部門」—立法、行政與司法,受到了司法系統上一定程度的影響。

立法

憲法賦予國會通過立法的權力。經由國會考慮的提議稱為議案(a bill)。如果美國國會兩院投票後,多數贊成該議案(如果總統否決,需經兩院表決3分之2通過)便成為正式法律。聯邦法被稱為成文法(statutes)。《美國聯邦法典(United States Code)》是聯邦成文法的「法典編纂」。「法典」本身並非法律,僅代表符合邏輯的成文法。例如第20條包含與教育相關的各種成文法,第22條則涵蓋外交關系。

國會的立法權有限,更准確地說,是透過憲法委託給美國人民,這明確說明國會立法的范疇。憲法第一條第9項禁止國會通過某幾類法規,例如國會不能通過「追溯法令」(用於追溯或『事後的』法令)或徵收出口稅。第一條第8項列出國會有權的立法范圍。部分法律(如『設立郵局』)非常明確,但其它則不然,最值得注意的是「規定美國與外國、各州間通商」,顯然解釋模糊法規的權力極其重要。早在初期共和史上,司法部門便擔任這個角色,因此在美國司法系統中取得額外且極重要的角色。

司法

如同其它部門,美國司法部門只處理憲法交付的權力。憲法只提供聯邦司法權給某幾種爭議,於第3條第2項列出,最重要的兩個案件包括聯邦法的問題(『根據本憲法與美國各種法律,及根據美國各種權力所締結之條約…而產生之法律及衡平法中的所有案件』) 以及「跨州」案件,或兩州之公民的爭端。跨州管轄權允許當事人免於在另一州法院提起訴訟。

第2項司法權出現於共和早期。如第2章所述,美國最高法院在1803年馬伯瑞控告麥迪遜(Marbury v. Madison)一案中,解釋其授權包括有權決定是否成文法違憲,一旦違憲,則宣布法律無效。法律可能違憲的因素是由於違反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或是憲法第一條並沒有賦予國會通過那類法規的權力。

因此,解釋描述國會會立何種法令的憲法條款之權力非常重要。傳統上,國會已經證明許多成文法為不可或缺,以制訂「規定與各州間通商…」或是州際通商的法令。這個法令概念模糊,不易精確解釋。的確,為了大部分的成文法,在法令欲達成之目的與州際通商法規之間,被創造出看似可信的關聯。有時,司法部門狹義地解釋「貿易條款」。舉例來說,在1935年,紐約一間屠宰場遵行的聯邦法規定之工人的工時與工資,被最高法院宣布無效,因為該廠所處理過的雞肉全數銷售給紐約肉販與零售商,因此,並不算是州際通商。不久之後,最高法院開始給予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更多自由,今日,聯邦法庭持續廣義地解釋通商權力,雖然不足以讓國會有通過立法的理由。

行政

憲法第2條將行政權委託於美國總統。在華盛頓總統領導之下,整個行政部門由總統、副總統、國務院、財政部、國防部以及司法部。隨著國家的發展,行政部門也隨之擴大。現今已有15個內閣層級的部門,每個部門包含一些局、署以及其它名稱等機構,這些部門之外,仍有其它行政部門,所有部門行使總統委派之行政權,因此,他們最終必須向總統負責。

在某些范圍內,行政與其它兩部門的關系明確。假設一或多人搶劫銀行,國會已通過成文法將搶劫犯定罪(《美國聯邦法典》,第18條,第項),而隸屬於司法部的聯邦調查局(FBI)則調查這起犯罪事件,若有任何嫌犯被逮捕,司法部所屬聯邦檢察官會在聯邦地方法院的審理中試圖證實嫌犯之罪行。

銀行搶案是一個簡單例子。但隨著國家邁向現代化與發展路程,在司法系統內,3個部門間的關系也逐漸發展以因應工業與後工業社會中愈加復雜化的問題。行政部門角色變化最大。在銀行搶案例子中,國會不大需要專業知識來制訂成文法以使銀行搶案罪行化。假定議員想要禁止「危險」葯物在市場上流通,或是限制一些空氣中「不健康的」污染物,國會可能必須精確地這些名詞下定義,有時國會會這么做,但漸漸地,國會將部分權力委派給隸屬於行政部門的行政機構。因此,食品暨葯物管理局(FDA)負責監督全國食品與葯物的衛生情況,而環境保護局(EPA)則控制工業對陸地、水與空氣的影響。

雖然這些行政機構只擁有國會依成文法而委派的權力,但非常具有實質性,他們有權頒布能夠明確定義更多法令名詞的法規。一項法令可能禁止空氣中有「危險的」污染物含量,而EPA則訂出每種物質與其含量的危險值。有時,成文法賦予行政機構調查法規違法與否的權力、做出判決甚至進行懲處。

法院將會宣布授與行政機構太多權力的成文法無效。一項名為「行政程序法」(《美國聯邦法典》,第5條,第511項,以及其下規定)的重要成文法,說明行政機構在頒布法令、裁決違法行為以及進行懲罰時,應該遵循的程序,同時也提出了當事人如何尋求機構裁決的司法審查。

其它法律來源

美國法律最明顯的來源是國會通過的成文法,以行政法規作為補充。有時,這些法規可以明顯區分合法與非法行為間的界線—再以前述銀行搶案為例,然而政府頒布的法令不足以應付所有情況,很幸運地,還有另一項法律規章能夠彌補,正如下所述。

普通法

當成文法或憲法都無法處理時,聯邦與州法院通常仰賴普通法,普通法匯編了幾世紀以前始於英國的司法裁決、慣例以及總則,此法至今仍繼續發展。在許多州,普通法在合約糾紛發生時具有重要地位,因為州議會一直以來都認為不宜通過涵蓋所有可能的合約糾紛之成文法。

司法判例

法院根據法律判決涉嫌違憲的行為與糾紛,這通常需要法院解釋法律,法院認為應遵循其它相同或更高層級法院先前解釋法律的方式,這稱為「遵循先例」,或是判例,這樣做,能夠確保一貫性與可預測性,訴訟當事人在面臨不利於己的判例時,試著區別出他們的案件與先例的不同之處。

有時法院對法律的解釋有所不同,例如美國憲法第5修正案中包含一項條款,即「任何人在刑事案件中,不得被強迫自證有罪」。有時,在案件中,當事人可能拒絕傳票或作證,理由是其證詞可能使當事人遭到刑事起訴—這種情形不在美國發生,而是其它國家。自我歸罪條款在美國適用嗎?美國第2巡迴上訴法院裁定可行,但第4以及第11巡迴上訴法院則判定不能適用。這明顯意味著,法令的不同取決於住在國內何地。

較高級的法院試著解決這些矛盾之處。例如,美國最高法院經常選擇能夠解決巡迴法庭意見分歧的案件來審理,最高法院判例將能夠控制或適用於所有次級聯邦法院。在美國控告貝爾希斯(United States v. Balsys, 524 U.S. 666〔1998〕)一案中,最高法庭裁定對於國外起訴的恐懼超越自我歸罪條款的范圍。

這項裁決成為全國性的法律,包括第2巡迴上訴法院。其後,任何遇到此項議題的聯邦法庭都遵循高等法院在貝爾希斯(Balsys)一案中的裁決,該次巡迴審判中,巡迴法院的判決同樣約束所有地方法院。「遵循先例」也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州法院系統,如此一來,判例在數量與解釋性上,皆有增長。

不同法律;不同補償

鑒於法律體系逐漸壯大,若能區分向法院提起的不同種類法規與訴訟,以及每宗案件中法律所提供的解決方法,將有所幫助。

民事/刑事

法院審理兩種糾紛:民事與刑事。民事訴訟需要兩名以上當事人,至少其中一方涉及違反成文法或普通法。先提出訴訟者稱為原告,另一方則是被告。被告可對原告提出反訴,或是對共同被告提出交互訴訟,只要他們與原告的原始控告有所關聯。法庭偏好審理所有陳述皆因一起糾紛引起的單一訴訟。至於商業訴訟、違反合約、侵權行為、或是當事人聲稱因另一方的疏忽或蓄意惡行而受到傷害,這些則屬於民事范圍。

雖然大部分的民事訴訟發生於訴訟當事人間,但聯邦或州政府永遠是刑事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政府以人民名義,對被指控做出違反法律的某些行為如傷害大眾福祉的被告進行起訴。兩家公司可以就違反合約而提出民事訴訟,但只有政府能控告某人謀殺。

舉證標准與可能進行的刑罰也有差異。一名刑事被告只能因「無合理疑點」而被判有罪。在民事案件中,被告只需提出「證據優勢」,這基本上只是一種說服力不足的陳述,意指「極有可能」。被判有罪的罪犯可能入獄,但是民事訴訟中,輸的一方當事人只需負上法律或公平補償之責任,如下文所述。

法律與公平補償

美國司法系統在有限范圍內盡可能提供大范圍的補償。刑事成文法通常列出某一特定犯行的罰金範圍或是法庭可能施予的入獄時間。其它部分的刑事法規在某些許可權內,可能容許對慣犯加重刑罰,重罪的刑罰比輕罪還要嚴厲。

在民事訴訟中,大部分美國法庭被授權選擇法律或公平補償,比起過去,其間區別不大,但仍值得了解。13世紀的英國,「法院」只被授權判決金錢上的補償。假如被告違反的合約價值50英鎊,法院可命令報告全數支付給原告。在多數案例中,如此支付賠償金是合理的,但在許多案例中則不然,例如稀有藝術品或是一塊土地的出售。13與14世紀時,「衡平法院」形成,這些法院創造了公平補償,例如特定迫使當事人履行職責,而非只是因為他們的不履行義務而強迫支付賠償金。到了19世紀,大部分美國司法許可權已消除法律與公平賠償間的差異。現今,除了極少數例外,美國法庭能夠視情況需要,判給法律或公平補償。

有一個著名例子說明了民事與刑事法的不同,以及其提供的補償差異。加州指控前足球明星辛普森(O.J. Simpson)犯下謀殺罪。然而,他沒有被判罪,因為陪審團裁定起訴失敗,證明辛普森的罪行無合理疑點。後來,辛普森太太的家人以非法致死為由控告辛普森,這是一樁民事訴訟。此案中,陪審團以證據優勢證明辛普森必須為其妻之死負責,便下令辛普森支付賠償金—法律補償—給原告。

聯邦系統中州法的作用

憲法明確禁止各州採用某些法律(與外國簽訂條約,鑄造錢幣)。憲法第6條「至高性條款」排除任何抵觸憲法或聯邦法的州法。即使如此,大部分的司法系統仍由州所控制。憲法已明確規定國會可制訂法令的范圍。1791年的第10修正案明訂:「凡憲法未授予美國也未禁止各州的權力保留給各州和人民。」

然而,聯邦與州政府間仍存在相當程度的緊張關系—包括奴隸制度以及州最終是否有權脫離聯邦。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解決了這兩項爭論,也限制了司法體系內州的角色:根據1868年的第14修正案,「任何州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不得拒絕給予管轄范圍內的任何人法律上的平等保護」。此修正案大大地擴張聯邦法院宣布州法無效的能力。1954年布朗訴教育局(Brown v. Board of Ecation)一案,禁止阿肯色州的州立學校實施種族隔離政策,正是仰賴這項「平等保護條款」。

從20世紀中葉開始,上述的一些趨勢—行政國的興起,這是一種更有力且廣泛的正當程序之司法解釋與平等保護,以及類似國會規定通商之權力的擴張—結合之後,提升聯邦在司法系統中的角色。即是如此,系統中的大部分仍在州范圍之內。任何一州都不得拒絕聯邦憲法保障之公民與權利,許多州將自己的法律解釋成授與更多一般的權利與特權。實施州法的州仍願持續裁定大部分的合約糾紛。多數的刑事案件與民事侵權訴訟也是如此。處理結婚與離婚事宜的家庭法幾乎都屬於州事務。大多時候,對美國人而言,司法系統代表的是警官與自己居住的州,或是各種政治機關與州內其它政治部門。

此引言僅是司法系統之概述。其餘的章節提供更多細節、特色與見解。第一與第2章分別描述聯邦與州法院系統組織方式,第3章詳細解釋司法制度之復雜問題,此章節描述聯邦與州法院之界線,但同時也探究提出訴訟者以及法院審理案件之類型。第4章之重點從法院擴大到出庭的人士。美國法律之執行已被研究過,典型的訴訟也已解釋。同時,此章節將解釋利益團體的角色,他們通常堅決進行特定案子以推動其社會與政治議程。第5章詳細說明法庭如何處理刑事案件。第6章重點為民事訴訟。第7章則是聯邦法官甄選過程。最後章節探討某些特定司法判決—特別是高等法院之判決—如何能夠等同於決策,並在與立法與行政部門關系復雜之下,與司法制度緊密結合。

熱點內容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
2018年新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2-11 23:00:34 瀏覽:421
不動產證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1 22:38:33 瀏覽:101
葉仙兒道德 發布:2025-02-11 22:38:21 瀏覽:892
民法總論案例選評 發布:2025-02-11 22:27:24 瀏覽:768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