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上法院調解

上法院調解

發布時間: 2022-04-27 13:22:14

① 去法院申訴,調解,對方據不到場,法院該如何處理,

調解是自願的抄,法院在立案後,可以組織調解,如果對方不同意或不出庭,法官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決,相關法條: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② 法院調解流程是什麼樣的

一、調解的開始:《民事調解規定》第2條規定:對於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調解。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調解。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調解在訴訟的各階段、各審級中均可進行。具體來講,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後開庭之前可以進行調解,在庭審過程中可以進行調解,在二審中乃至在再審中也都可以進行調解。

庭審中的調解,通常情況下是在法庭辯論結束後進行。根據司法實踐,調解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在休庭之後另定日期進行。調解的開始,一般由當事人提出申請,法院也可以依職權主動提出建議,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開始調解。

二、調解的進行:法院的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議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中的一個審判員主持;調解可以在法庭上進行,也可以在當事人所在地進行。法院進行一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

調解協議通常是在調解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的。調解方案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提出,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出調解方案。

三、調解結束:調解因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或雙方達成協議而結束。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而未達成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繼續審理,並及時作出判決;調解達成協議的應要求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製作調解書。

(2)上法院調解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4年8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條 調解協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一)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三)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院調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③ 被告去法院要求調解,原告是否要接受

根據你的描述,被告去法院要求調解,原告是否要接受?作為旁觀者來看,起訴至法院後,法院要求調解,這其實是法院的一種司法程序,法院在開庭前首先要徵求雙方意見是否願意進行調解處理,調解處理達成的協議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假如說有一方不同意調解處理,那麼法院才會進行開庭審理最後判決,再次聲明不是要求調解,也不一定非得要你接受,只是徵求原、被告意見,假如說有一方不同意,法院也不會進行調解處理,會進行下一個處理辦法,就是開庭審理判決。自己斟酌吧!
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罷了。

④ 法院調解需要多久

民事調解需要一個星期就能完成,包含立案,調解,製作調解書的時間。
相關法律並未直接規定起訴後必須多長時間內進行庭前調解,但是對於案件整體審理時間有具體規定。一般民事糾紛,現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後開庭前調解,開庭後還可以調解。即使到執行階段,也能進行執行和解。
法院立案前調解需要多久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的民事在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並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
訴前調解的流程如下:
1、起訴,當事人選擇訴前調解的話,法院會安排訴前調解,由調解員主持調解,一般不超過二十天;
2、調解成功,當事人不起訴,法院不立案並退還起訴材料;
3、當事人和解撤訴,不需要出具文書的,法院立案按當事人撤訴方式處理;
4、調解組織出具調解協議書,法院立案按當事人撤訴方式處理;
5、法院立案並出具民事調解書。如果是調解不成功,就會立案進入訴訟程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堅持不願調解的,應當及時裁判。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

⑤ 法院庭前調解的程序的流程

法律分析:(一)調解的開始。調解無論在哪種程序和哪個階段適用,它的開始均包括兩種方式:一是由當事人提出申請而開始;二是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主動依職權調解而開始。(二)調解的進行。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議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中的一個審判員主持,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由獨任審判員主持。根據案情的需要,調解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當事人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參加,被邀請的有關單位和個人以及當事人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積極協助進行調解。(三)調解的結束。調解的結束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因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而結束;二是因調解不成,未達成調解協議而結束。對於經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第一審、第二審和再審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辯期滿後裁判作出前進行調解。在徵得當事人各方同意後,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辯期滿前進行調解。

⑥ 法院讓我去調解,要不要調解費,調解費是誰付。

無論當事人是原告,還是被告,到調解都不需要再交調解費。這是處理糾紛的一種方式。調解在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是必做的一項工作。除非當事人有一方拒絕調解。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⑦ 如果打官司上法院,法院轉入調解,雙方應該都去嗎

如果打官司上法院,法院轉入調解,不一定雙方都去。
一般案件,如果委託代理人,自己可以不出庭。
如果屬於離婚案件,應當雙方都去參與調解。

熱點內容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
湖南省耒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1 16:58:13 瀏覽:970